☆☆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铸造新精神 建设新文化——千年之交新文化瞻望

   

张岱年   刘仲林

  摘要 “综合创新论”是张岱年先生提出的著名文化观。通过师生问答,张先生具体阐述了这一观点要义,着重回答了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的内在契机和源泉问题,总结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出由《易传》“生生日新”学说引中、转化出来的创造精神,应是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文化 新文化建设

  问:张老师,1999年是您90华诞,北京大学出版了《中国哲学的设释与发展——张岱年先生90寿庆纪念论文集》,清华大学正出版《综合创新——张岱年先生学记》,您的学术思想,特别是综创论文化观,受到学术界普遍关注,成为新文化建设一个代表性思潮。您能谈一下千年之交的感想吗?

  答:我的文化观点受到学术界很多人的关注,我很感谢。我生于1909年5月23日,如今已是年逾九旬,21世纪即将到来,可以说,我一生大致经历了20世纪各个时期。回首前尘,不胜感慨;瞻望未来,我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与中国文化的昌盛,充满希望。

  我从30年代初开始进入学术论坛,讨论哲学与文化问题,到现在已60多年了。

  问:记得以前谈话中提到[1],自30年代迄今,您的综创论思想发展呈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即30-40年代和80-90年代为高峰期,50-70年代为低谷期。低谷期总体看是中止了发展。因此,综创论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起”(30年代)、“承”(40年代)、“转”(80年代)、“合”(90年代)四个阶段。关于30-40年代综创论思想您已谈过,现在想请您谈一下80-90年代综创论思想的新发展。首先,请您谈一下新时期综创论的要点。

  答:关于文化问题,我始终坚决反对全盘西化论,亦不赞同国粹主义,提出“文化综合创新论”的见解。所谓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是中西文化之综合,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综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与近代西方的文化成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吸取、学习西方的科学成就及其与科学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哲学思想;二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中不同学派的综合,包括儒、墨、道、法各家的精粹思想的综合以及宋元明清以来理学与反理学思想的综合。诸子百家各有所长,儒学定于一尊的时代久已过去了。尤其应该将墨家的贡献继承下来。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文化的发展不能仅仅重复久已流传的真理,而要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突破前人的局限。何谓文化创新?创新意味着这种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都不相同,因为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总之,综合,是创新的综合;创新,是综合的创新,综合创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化的综合创新有一个理论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文化综合创新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的综合。

  问:感谢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新时期综创论的要义。下面,想请您进一步从可操作层面具体谈一下,如何实现从传统文化到新文化的转化?这一转化的源泉和契机是什么?

  答:建设新中国文化,必须改变旧文化传统,从传统文化中转化出来,革故鼎新,改旧创新,即必须超越传统。如何才能超越传统呢?那就必须参照、借鉴西方近代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分析、考察,必须突破传统的局限。我认为,必须全面认识传统的优点和缺点,才能真正地超越传统。

  问:确实,客观、全面理解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由于学校中多年缺乏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社会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相当混乱,犹如盲人摸象,各执一端,这是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和国粹主义的重要原因。只有真正理解传统文化,才能转化、超越传统文化。

  从“‘转化”的角度说,应如何认识传统文化?

  答: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陈腐观念是和现代化相冲突的,必须加以批判、克服,但是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精粹的思想能够对现代化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应该承认,传统文化中也包含着促进现代化的契机。如果民族意识的内部完全缺乏促进现代化的契机,那末,现代化将是毫无希望的。换言之,中国文化在几千年中,巍然独立,存在于东方,除了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物质生产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一定的思想基础。这种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问:进入80年代以来,您多次提到“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即“中华民族精神”的问题,这是新时期综创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起、承、转、合阶段中,“转”的一个出发点。愿闻其详。

  答:何谓精神?精神本是对形体而言,文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对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就字源来讲,精是精细之义,神是能动作用之义。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从历史的角度说,中国文化持续发展,已有数千年之久,延续不绝,虽有时衰微而可以复盛,必有其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这精神支柱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这里所谓精神指文化发展的内在源泉。

  问:请您具体谈一下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亦即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的内在契机。

  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主动的思想,也有主静的思想。但是,能够引导、促进文化发展的还是主动思想。主动思想主要见于《周易大传》,简称《易传》。

  问:人们经常提《周易》、《易经》、《易传》,这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答:《周易》包括《易经》、《易传》两个部分。《易经》是一部占筮之书,核心是由八卦和六十四卦组成的符号系统。传说是周文王所作,但无确据。今天多数哲学史家都承认《易经》是西周初年的作品。《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共由10篇文章组成,传说是孔子所作,亦无确据。今天多数哲学史家都认为《易传》是战国以来陆续形成的解《易经》作品的汇集。值得注意的是,在历史上,自两汉以至近代,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易传》是孔子撰写的,《易传》以孔子手著的名义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问:《易传》的精义是什么?

  答:《易传》提出了三个意义深广的精湛命题:(1)“生生之谓易”。(2)“刚柔相推而生变化”。(3)“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就是,第一,肯定万物是生生不息的。第二,肯定万物变化的根源在于对立面的相互作用。第三,肯定对立面的相互联系、相互推移是事物最普遍的规律。《易传》探讨变化的原因,指出了变化的根源,揭示了事物变化最根本的规律,这都是极其精湛的思想。

  间:《易传》哪些内容体观了中华民族精神?

  答:《易传》中有两句话,对中国过去的民族精神有决定性的影响。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这是说,那包括日月星辰的天体永远在运动,永不停息;有道德的人应效法天的‘“健”,努力向上,绝不停止。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地势是坤,载物就是包容许多物类;有道德的人就应胸怀宽大,包容各个方面的人,能容纳不同意见。一方面是自强不息,永远运动,努力向上,决不停止;另一方面也要包容多样性,包容不同的方面,不要随便排斥哪一个方面。“自强不息”是积极进取的精神,“厚德载物”则是一种博大宽容的精神。这两句话,在铸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问:《易传》上还有一句话:“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泰卦)您好像也很重视这一思想。

  答:《易传》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天、人的协调观点,这种观点既不同于庄子的因任自然,也不同于荀子的改造自然,而认为人对于自然既应有所因任,又应有所改造。这不但承认自然的客观规律,也肯定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一种全面的辩证的观点。

  问:这一观点中“天地交,泰”的思想也很重要。天地,一个为乾一个为坤,或者说一个为阳一个为阴,二者相交合,产生万事方物,是吉祥通泰的象征;有道德的人应效法这一天地交的大法则,裁成天地之道,辅助天地自然之所宜。由天行健、地势坤、天地交泰,依次引导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裁成辅相”等重要思想,这三句话形成一个较完备的有机整体,是否可以说集中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答:多年以来,我讲中华民族的文化的基本精神,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两点,同时也赞扬“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思想,您将这三者联系起来,我认为很好。

  问:怎样看待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与现代的时代精神的关系?

  答:新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让它适应社会主义时代。我们的方针已经明确,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就需要发扬、提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赋予以社会主义的内容。

  《易传》认为,变化的根本要义是“生生”。《系辞·上》赞美天地的伟大说:“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世界是富有而日新的,万物生生不息。“生”即创造,“生生”即不断出现新事物。新的不断代替旧的,新旧交替,继续不已,这就是生生,这就是易。“自强不息”就是不断有新的创造。“厚德载物”就是要容纳多种不同的文化成就。

  问:您引申出的“创造”一词,确实具有画龙点睛之妙。是否可以理解:从“生生”到“创造”,是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向现代转换的焦点?

  答: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作”是创造,创造就是发现新的客观规律,创造新的有用器具。“作”对文化的发展是绝对必要的。“述而不作”的学风表现了严重的偏向,今天应该提倡“述而又作”。

  汉代独尊儒术以后,经学占据了统治地位,束缚了人们的独立思考,阻塞了探索未知领域的前进道路。除少数学者之外,多数人都缺乏创新精神。在西方近代初期,不打破神学的统治就难以革新;在中国,不打破经学的束缚也难以前进。中国近代学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因循守旧的习气窒息了创新的生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近代西方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就是创造精神,我们学习西方就应学习这种精神。由《易传》生生日新学说引申、转化出来的创造精神,应是现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问:江泽民199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讲演”中指出:我们的先哲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变动不居,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变革创新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发展。上述思想和您的观点不谋而合。

  以您的这一观点为中心,我尝试完成了《古道今梦》三卷的写作,探索从传统“生生日新”观到现代创造观的转化。拙作得到您亲自写序指教,点题深刻,使学生茅塞顿开。

  答:在“序”中我的确表达了一些新见解。认为:文化是对于自然状态的改造,也就是人类的创造。创造是文化的生命。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停止了创造,也就归于衰歇了。

  问: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当前,与不断升温的经济产品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相呼应,学术文化的创新也应受到关注。

  答:学术界总的说来,评析前人思想多,建设性新观点少;综合的视野不够广,创新的力度不够大。中华民族在二千年的长期历史中曾经建立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但在15世纪以后逐渐落后了。我们现在的任务是重建光辉灿烂的新中国文化。我们要超越传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发挥创造性的思维,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不应停留于对传统的反思之中,而应刻苦努力,奋勇前进,创造无愧于我们时代的中国新文化!

  问:张老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创新是新文化理论的最高范畴,我们应建立以“创”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新文化体系。这一理解对吗?

  答:您提出“创”应是新文化理论的最高范畴,我认为很好。

  问:近年很流行谈“创”,如经济学上讲创新经济,管理学上讲创新管理,技术发明讲创造技法,教育学上讲创造教育等等,还有创新工程、创新体系等提法。“综创论”与上述提法,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总的说,都是创造时代的产物,创造已成为我们时代的本质特征。当然,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创造,但没有哪个时代的创造能比得上今日时代的创造恢弘壮阔。与其他各领域谈“创”相比,“综创论”是从哲学和文化的层面,亦即从“创”的本质的层面,探讨创的问题,在揭示人生价值和意义上,具有更大的普遍性。

  问:梁漱溟先生指出:“人类的生命意义在创造”,他进一步区分了“外面的创造”(成物)和“内里的创造”(成己),并认为“内里的创造”是“外面的创造”之本。无疑这一见解是精彩而深刻的。今日创造,应当“成物”和“成己”协调发展,既重视创造的物质成果,更要重视人的创造观念变革。

  答:你讲得很好。

  问:张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刚才谈“刚健”主动的观点很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柔”主静的观点也很有影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整个中国文化都是主静的。您怎样看?

  答:过去有一种说法,以为中国文化是主静的,西方文化是主动的。以主静与主动作为中西文化的主要区别。主静是道家的思想,虽然有广泛的影响,但还没有占主导地位。宋儒周敦颐汲取道家观点,宣扬“主静”,但后来程、朱、陆、王都讲“动静合一”,反对专门主静。后来王夫之、颜元更强调动的重要。如果认为中国文化是静的文化,那是缺乏充分理由的。《易传》关于“刚健”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推动中国文化向前发展的积极作用。而道家和部分宋儒的“柔静”学说,则是“刚健”思想的一种补充,两者相互对峙,相互引发,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问:创造与动静观点的关系是什么?

  答: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创造,创造都必须进行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在一定意义上,要保持一定的宁静。宁静只是活动的补充。《易传》云:“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良卦·象传》)创造是一个动静兼备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参见《天津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第5期。

  (原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