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孩子们为什么不好管,家长为什么很累?

—— 学习《中西会通创造学》有感

文  单惠梅

很多人在苦苦寻找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可是别人家的方法到我们家就不好用,这是一直让很多家长头痛的问题,也是值得大家经常反思的问题。目前孩子们不断出现各种负面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这里我想从根本上来说说为什么?其他的原因我会针对具体的现象以后跟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来分析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每个人一生要学很多的知识,很多技能,目前世界上的分科知识达上万余种,我们中华文化流传下来的书籍更是数不胜数,再加上现代的书籍,如果我们把这些都学完需要多长时间?可能我们有的人一生都学不完;如果我们一一学完,不会应用与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我们只不过是一部知识的“复印机”,学习完这些内容的意义何在?无论是哪一种学习,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我们自己的人生,让生命更有价值,同时我们的努力与付出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因素,即成己成物。

根据古代先哲的思想,我们可以把知识分为小知与大知,小知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文学艺术各类学科的知识,也被称作言传的知识或者是说孔子说的下学的内容;把明德悟道称为大知,被称作意会的知识,也是孔子说的上达的内容。我们再看人类的认识能力分为言传认识能力和意会的认识能力。这是人类最基本的认识能力。我们目前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比较重视以书本为基础的言传的认识,也就是说对小知的重视,即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意会认识,缺少对意会认识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言传认识能力和意会认识能力是孩子两种基本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是融合在小知与大知共同的学习过程。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存在问题就是缺少对孩子意会认识的潜能的开发和引导,也就是对孩子主动性的激发;中华文化的精髓应该是以实践为基础在学习言传知识学习的过程体验和感悟意会知识,通过这两种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并逐渐的恢复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道德经》第48章中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何为为学?为学就是学习言传书本知识,从小学到大学各种分科知识越学越多,即“为学日益”。为道就是对言传知识不断减损的过程,逐渐体悟人之道、天之道。也就说在实践中,把各种知识融为一体,把原来分散的知识,融为一个整体,成为一种意会认识,进而演变成一种能力达到物我两忘、自由发挥“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如果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对言传知识的累积,缺少综合的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学生们只会成为一部复制知识的机器。也就是说学习知识的过程,缺少对学生思考的能力培养,孩子们会逐渐失去求知的兴趣和欲望而导致厌学,对学生而言缺少的是通过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因为孩子们感觉学习的内容太多,而产生了一种压力,特别是到初中之后增加了很多学科儿,孩子们缺少的是应对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导致孩子失去自信,所以只注重成绩的教育,就会减低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思维僵化,反应迟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没有了,孩子和家长、老师之间形成一种厌学的对抗,面对这样的孩子,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孩子不会对学习感兴趣,我们家长就会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纠结,所以大多数人感觉孩子不好管,家长很累,这也是很多家庭拒绝要二胎的主要原因。

人生学习的意义在于修身、格物,用儒学的观点说下学的目的是为了上达,体悟天人合一的境界,用《易经》的话来概括“格物”就是与天地准,通过参悟万物,得天道之精髓,用于指导人道,亦即穷理尽性,所以《大学》说“此谓知本,此谓知本之至也。”格万物,体大道,由此才能把握诚意,正心,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确方向发展。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他人创造自己的人生,让自己与时俱进,让自己的努力与付出为社会的良性发展增添一份力量。

所以为学,为道也就是说小知和大知是我们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如果我们的孩子出现了问题,一定是方法出现问题,只有从根本上去解决孩子的问题,孩子们就会有一个新的转变。这个最根本的智慧存在于中华文化之中,我们的文化会让更多优秀的孩子变得更出色,让平庸的孩子更优秀。

 我们运用上面的原理来分析一下我们现实中的例子,我在做调研的过程中,很多孩子都说学过国学,很多孩子参加过国学的夏令营,特别是很多孩子都给爸爸、妈妈洗过脚,捶过背。我想问问大家,这些孩子在以后现实生活,学习中发生了变化吗?曾经有一个孩子跟我说过,参加过两期的国学夏令营,但是我回家之后照样是跟爸爸妈妈吵架,孩子从内心来讲也不想与父母发生不开心的事情,孩子自己也很困惑,实际上,这就缺少的是将小知与大知融合为一体的过程, 不是让孩子简单的知道洗脚这件事,而是要通过洗脚这件事让孩子们在内心形成一种对父母的一种敬畏之心,一种尊重之心,也就是我们说的孝,进而形成一种博爱的情怀,这种博爱的情怀与目前孩子自私、自我形成一种对比,这是让孩子走出困惑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家庭教育的重点,这是一种身心融合体悟,具有博爱情怀的孩子绝不会不理解父母,不会自杀,不会离家出走。曾经有一个初四的女孩子问我:“老师,我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生我?”听到这句话我立刻意识到孩子思想的偏激与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我就是运用了中华文化的思想,改变了孩子的思想,孩子很高兴地跑向妈妈兴奋地说:“妈妈我要重新规划我的人生。”

我们再来分析一个我认为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孩子的家务能力。我们目前的家长大多数也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所以家长本身的家务能力就弱,对待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过分的溺爱或者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如:有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系鞋带、不会自己收拾书包、不会规划自己的生活,每天生活在父母的安排中,大家不要小看这些细节,这些细节就是小知内容,也就是言传的知识,也就是家长口口相传,传承给孩子,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家长的认知会产生一些语言和思想上的误解,这样就会导致孩子错误的认知,就会出现错误的理念,如:这些事情跟我无关,或者是不是我的事情,这样的思想一方面让孩子没有了责任感。另一方面,让孩子失去了在实践中言传的知识和意会认识融为一体的体验和感受;因为孩子们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就会体悟到父母的辛苦,会逐渐养成一种思考能力,在思考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有一种新的想法,这是创新思维形成的过程,慢慢孩子就会有创新的思维,而不是坐在那里等父母的安排,所以缺失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这也是导致目前孩子们应对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没有正确的方法,怎么会有正确的结果呢?所以我们的家长会感觉很累,每天像保姆一样为孩子们付出,还要工作,这样的生活本来就是扭曲的生活,累是一定的,要想不累,就要放弃那些不该属于自己要做的事情,让孩子在有条件,有责任的情况下自由成长,而不是无条件的自由,或者是无限制的满足,这样对孩子、对家长都是有益的事情,这样就会把更多的孩子培养成人材。

所以这种片面的教育只能是让孩子丧失了天性,让更多的聪明的孩子变笨。我们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我们近几年的中考成绩,为什么难度降低了,高分的孩子不多,大多数孩子的分数比较集中,这就是因为孩子能力降低的原因。家长的觉醒、孩子们的顺应才能改变孩子们思维僵化,目光呆滞的状态。

我们说错误的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好习惯也不是一天丢掉的,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越早注意对孩子意会认识和言传认识融合的引导,就是对孩子主动性的引导和激发,我们的孩子才会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性思维,我们的孩子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的家长才会不累。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