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论坛 >> 研究探讨

漫谈“创造”

孟祥运

 

人类除了本性中的善恶,还有由好奇心引发的创造之性,只不过创造之性的大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好奇心强的人更易表现出创造之性,环境恶劣、生存困难及狭小地方的人,为应对自然变化更容易表现出创造性,等等。可以说,创造是人类天性的使然,是人们持之以恒的追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何谓创造呢?中科大刘仲林教授在他的著作——《中西会通创造学》中,从成果、过程、境界、本体等四个层次给予了创造的四维定义,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即创造是赋予新而和的存在,是组合和选择的过程,是物我合一的境界,是造物者本性的显现。前两个定义目的在成物,聚焦点为成物之学,后两个定义目的在成己,聚焦点为成己之学。一般狭义理解的创造主要指成物方面。

1、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严重影响着发明创造。自古以来,不同地域的创造都受制于当地的地理、环境、文化等诸多因素。西方古代表现出的创造性相对较强,是其文化、政治、环境等诸多原因综合的结果。如欧州天文学的发展,是在不同国家接续下来的,哥白尼-第谷-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教皇只能控制意大利周边这一片,所谓异端邪说的天文学照样在那些管不到的国家发展起来。犹太人几乎是公认的“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但是犹太人并不觉得自己更聪明,他们认为能取得如此成就,是被险恶的生存环境所逼迫。在常年的颠沛流离中,被杀戮、被迫害的犹太人饱受艰难、困苦和饥饿的折磨,使得他们不得不用智慧去生存。同样的事情也在日本发生,虽然幕府比较保守,但下面的藩里,在维新以前已经引进西方技术,自制反射炉,翻译西方书籍,搞现代财政,这是分封割据狭小等带来的好处。

而在古代中国大一统的农业国里,人们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求稳更多一些,创造性可能没有那么强烈。漫长的农耕生活为中国人创造了农耕文化。农耕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向自然要生活,育种、播种、浇灌、培植、收获,并在此过程中向天、地祈祷,这种田园牧歌、安于现状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特征。

同时,科举制度的导向,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被封建皇权阉割的儒家思想等也阻碍了科技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落后,主要责任归于清朝,这个是有历史证据的。在明朝,中国的造船业、火器等科技水平在全世界是很高的,思想界也是很活跃的。如医学家张景岳,数学家王文素、程大位,地质学家徐霞客,科学家徐光启及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思想家成绩斐然。但是在清朝,由于实行数次的“文字狱”,大量查禁图书,极大地压制了人们的思想,大臣们只是一群“奴才”。一些民间的发明创造往往被斥责为“奇技淫巧”,如火器专家戴梓等。由此可看出清朝落后挨打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此外,由于处于稳定的熟人社会,重关系、讲变通,缺少严密的逻辑思维等,成为中国人的又一特点。造成人们对待事物缺少一种执着和严密求证精神,自然也影响了人们创造性的释放。但是无论环境恶劣与否,政治制度如何,文化思想怎样,不同地区的人们为了应对自然、社会的各种挑战,都还是激发出人类的本性--创造之性,并能做到代代相传和扩展。

2、中国自古以来较为重视发明创造。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古人们发明了文字、房屋、舟车、鱼网、衣服、农具、印刷术、火药、医药、白酒等,一直到明朝时,我国的发明创造都是世界上最多的。其创造思想在古代一些经典中有所体现,同时也引起了近现代一些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

《礼记•大学》中记载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用于自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即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周易•系辞传》中有一句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孔子的解释是:天地最大的美德,就是孕育出生命,并且承载、维持着生命的延续。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对生命的礼赞。《周易》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就是说,永恒不断地制造、诞生出新的事物,生命之水长流不涸,这就是变易的功劳,《周易》之“易”,就有这个创造生命的含义。孔子曾经这样说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即是说,茫茫苍天无声无息,却让一年四季一直运行,让万事万物生长发育,这就是大自然的创造之德。

《道德经》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道创造了万物,又存在于万物之中,且是万物离不开的法则。这个法则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其弱代表着未来,代表着一种新生事物,新生力量,具有创生的意义。

近现代中国也不乏创造思想。明末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作。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晚清时魏源的《海国图志》,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等史地知识,涉及到各国的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情风俗、文化教育、宗教、历法、科学技术等,对启迪人们的创造思想很有帮助,可惜没有受到当时人们的重视。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43年发表的《创造宣言》中希望“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一切创造都伴随想像。他还说:小孩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要把束缚儿童创造力的裹头布撕下来,使他们敢想会做。他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也就是说,创造始于问题,没有问题无从创新。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求异思维,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能使思维更深入,理解更透彻,运用更灵活。由于战乱,他的创造思想自然难于实现。

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生即是创造,生生即不断出现新事物。他认为:宇宙是一创造的发展历程。突变即是创造。突变是新性质之创成。世界已往之成就。并非毁灭,而乃容纳于新的成就之中。每一次新的否定之否定,皆增加世界丰满之程度。世界并非已完成的,世界在创造之中。他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的思路:今后哲学一个新路,当是将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其思想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

一直以来,中国人在学习践行中华大道中,更多强调“道”静的一面,以经、守成为主,缺乏“道”的动和权变思想,以及将这种思想转变为人的立场,发扬广大人的创造本性。可喜的是,中科大刘仲林教授在传承张岱年综合创新思想的同时,提出了境界之道、创造之境等诸多观点,认为人的本性中当有创造之道,人应学习道生万物的思想,不断创造出更多更美的事物。其主张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3、中西方思维方式互补更好地促进创造发展。知性思维与实践思维是中西方哲学所表现出来的两个明显的不同特征,对中西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性思维表现出对于纯知识的追求,对于抽象逻辑的热情。实践思维的主要特征在于现实性与目的性的合一:其出发点以现实需要为指向,并普遍接受这一目的的制约。两种思维对中西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说,西方思维是分析式的逻辑(概念)思维,遵循形式逻辑,称为硬思维;中国文化建立在阴阳、五行、八卦等意象思维基础上,人们更侧重意象(直觉)思维,遵循审美逻辑,称为软思维。逻辑思维是收敛式的,而意象思维则表现为宽松自由、发散式的。两种思维互补应是人类完整的思维,这种互补能更好地做到刚柔相推,交在其中,进而在思维的互补、互推中促进人类的发明创造。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意向思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美国科学家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受直觉主义的影响,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重视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创造一开始靠想象力,即由审美逻辑来启动,再由形式逻辑来证明。其过程,就像陶瓷制造一样,先有制作模具(软思维),再有烧成产品(硬思维)。

但是,现在我们在重视西方逻辑思维的同时,却忘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有世界意义的审美逻辑,使之没有能够得到很好推广,这也是我们现在科学缺少原创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日本十分重视意象思维,经常有设想精彩的论文发表而获得诺贝尔奖,应值得我们反思。

总之,东西方两种思维中各有侧重,各有优劣,只有将这两种思维充分结合起来,人类才能更好更快地创造出美好的未来。正如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要明白自己的文化、理解他人的文化,在与他人文化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建立共处原则,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和睦相处,最终达到“美美与共”的目标。

4、硬科技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所谓硬科技,就是具有颠覆性原创的核心技术。它首先具有颠覆性,第二具有原创性,第三具有核心技术。在国处往往被叫作独角兽。现在全球投入硬科技都是不惜血本。据悉,美国60%以上的公司在探究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医疗保健等领域。在芯片受到控制后,中兴为何立马处于危险境地?就是因为在硬科技上,我们没有自已的东西。可以说,美国重研发,我们重消费,美国重硬科技,我们重软实力。与美国相比,我们的科技短板不少,不得不引起国人的重视。总之,硬科技改变世界,硬科技引领未来,硬科技于我们任重而道远。

5、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又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即:我不是生来就拥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诗书礼乐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在孔子看来,“作”,作为创造,比“述”更伟大,也更需要能力,即使是自己,不敢妄言达到这种境界。一方面,批评了不学习前人而凭空“创造”者,又表达了自己谦虚好学的态度。因此,他宁可将自己定位为一名传承者,整理古代典籍,使传统中的优秀因子得以发扬。朱熹对此评论说: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

举世公认的千年思想家马克思和孔子一样,他们首先不是“创造者”,而首先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伟大继承者、前人智慧和精神的伟大传承者。当今时代日新月异,“创新”已成为深入人心的口号。但创新必须有基础,有所依托,才能具备价值,否则就只能成为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把“创新”比作设计和建造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其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花费在地基基础工程的,这种“创新”的基础工程,就像孔子和马克思对前人留下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所做的工作是一样的。

当今世人重视创新,往往忽略继承,忘记了尊重传统的积极意义,这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宣扬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在真诚继承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做到功到自然成。正如牛顿所言,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工作的,也许从这个角度来说,继承比创新更重要。

6、提高创造力的方法。一要善于思考,打破常规思维。常规性思维一般是按照一定的固有思路方法进行的思维活动,他们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创新性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突破,而不是过去的再现重复。其要求平时看问题要多问几个假若,以寻找新的途径。经常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或换个角度看问题,用以扩展自已的思路。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把假设看做是科学的先遣的侦察兵。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他还说:人类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一切事物时刻都在运动着、变化着,根本就没有绝对静止的东西,更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要想准确认识这个世界,就不能用老眼光和习惯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理解它。我们只有学会突破旧的观念和想法,用创新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与时俱进的理念来处理问题,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自己尽快成功。

二要保持想像力,发挥大学应有作用。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可以说没有想像力就不会有创造性思维。想像力出于好奇心。人们要有所创造,就要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同时,还要发挥大学的探讨、辩论、思考作用。因为唯有在自由的思想探索中才能有新发现,这些才是世界最好学府的核心标志和共同价值。

三要加强团队合作,促进万众创新。人多力量大,人多智慧高,很多重大发明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已的合作意识,提升与人协团作战的能力,积极投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大潮中,从而为实践亲证中华创新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一个民族的振兴离不开两点:远拓与深耕;远拓充满创新精神,深耕秉持工匠精神。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愿中华民族的创造之花越开越艳。

总之,创造是人类天性的使然,是人们持之以恒的追求和意义所在。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创新活动已经不仅是科学家的事,它已经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可以进行创新性的活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对于一个成大事的人来说,创新和幸福是什么关系?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把创新看作是“快乐的生活”,是“一种根本的快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新是生活的最大乐趣,幸福寓于创新之中。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什么是生活的最大乐趣?我认为,这种乐趣寓于与艺术相似的创新性劳动之中,寓于高超的技艺之中。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劳动,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使其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充满美好的东西,生活的伟大、幸福就寓于这种劳动之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交,君子以辅相天宜。这是代表中华文化的自强不息、博大宽容和生化万物的精神,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基。旧邦新命。在新时代下,我们每个人只有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做到自强不息,成已成物,才能合于宇宙大生命的创造精神,实践人生的真正意义。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