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西会通创学报告会在中科大举行

 

中华文化大师张岱年先生在《文化也应不断创新》一文中提出:“文化是对自然状态的改造,也就是人类的创造。人类创造文化,其内容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创造学是一门研究创造规律、开发创造潜能、提升创造境界、觉悟创造人生的新兴交叉学科。中西会通创造学是在中西文化的交会点上,探寻将两种文化融会贯通,建设兼有两种文化基因的新文化。中西会通创学创造会报于2018年6月27日上午在中科大第二教学楼606教室举行。报告会围绕创造学的主旨、从“仁学”到“创学”的中华新文化建设方向展开,报告人由2位博士研究生和5位硕士研究生以及中华文化大学的3位学员组成。

主持人刘仲林教授首先介绍中国文化大师梁漱溟先生的一个观点: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生下来一无所能,而其后竟无所不能的那副聪明才质。换句话说,亦就是能创造的那副才质。传统文化中谈创造非常少,当把智慧界定在创造时,会形成巨大的变化,影响文化的核心。人类有种创造的本性,需要发挥出来,对创造的关注不够,是传统文化“仁学”的不足,这种不足已形成强大的传统观念壁垒。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突破这个壁垒。综创家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世界是富有而日新的,万物生生不息。生即是创造,生生即不断出现新事物。这里张先生将《易传》的生生日新思想转化成创造,将创造融入中华文化的内核,来突破传统观念壁垒,形成以创造为核心的新文化,称为“创学”。创学使经学范式下的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变革,极大地唤起全民族的创造精神。新的时代,需要文化的创新,仁学制造和谐的秩序,有利于创造达到真善美的境界;但是,如果没有创学引领,仁学缺乏变革的眼光和力量。明了心性和提升境界为中华文化所擅长,探究规律和开发潜能是西方创造心理学和创造工程学的特长和重点,两者交叉取长补短,达到 “成已”和“成物”的结合。

 

 图1、报告会主题

第一位报告人张彦申以“无法而法,我说终是我说”为题,谈了他对心道妙悟的思考。报告内容从严智闲禅师的一则禅宗公案谈起,“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通过两人相视一笑而达到对道的领悟,印证了庄子所言“目击而道存”的高妙。无法而法怎么体现,以及与创造的关系,报告人从心理学角度谈了少儿早期创造力培养,对早期教育的期望与受教育者的潜力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以体现创造力的开发。

第二位报告人张雪寒,从科学的角度谈了对“广义创造观”的认识。其观点归纳为:科学对人的本质体现创造行为的理解,终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想洞察创造行为的本质,还须站在哲学的高度来通观创造的全局。报告人结合自己生物学科的学习背景,重点从跨文化、跨学科的交流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等科学研究方法的角度来论述。

第三位报告人朴毅选取“广义创造观之我见”。介绍广义创造观的理论基础,指出自然进化和人类社会实践都属于创造,二者区分为广义创造和狭义创造。张岱年先生认为:“一切都是在创造中的,一切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广义创造观为新文化的建设指明方向。指出应当在创造中,融合《易传》生生日新思想,方可领悟知本达智的深刻内涵。

第四位报告人徐素田取材《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对代表社会创造力的杰出科学家有哪些特质进行了分析归纳,报告题为“社会创造力的代表:我国杰出科学家的形象特质”。通过对文献数据的分析、筛选、加工,展现出形象的可视化图谱,分别就科学家在爱国、追求进步、学术成就、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等方面的突出特质展现出来,提出科学家的培养体系,除了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还应重视个人的道德培养。

第五位报告人章镇玲的题目也是“广义创造观之我见”。与第三位报告人不同,在论述广义创造观的理论基础上,分别引述张岱年的创造观、陈独秀的创造观、李大钊的创造观、粱漱溟的创造观、郭有遹的创造观。指出“广义创造观”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因为人们在探讨世界“存在”时,非常重视对世界的动态性和过程性的把握;非常重视对“生”、“化”、“创”和“造”及相关字词的探索、丰富和发展。

第六位报告人方芳博士,报告题目为“《道德经》中的阴中之阳—关于‘道’生发性的解读”。《道德经》中道的隐喻,包含水喻和母喻,象征着阴性力量;在阴性力量的背后,隐含着一种潜在的生发性和演化性,象征着生发力量。报告从四个方面重点阐述道的生发性:“母”之生殖模式与“道”生万物;谱系模式与“道”之演化;养育模式与“道之无为”;长成模式与“悟道回归”。通过“母生子”理解“道生万物”,借助人类经验中对“生育”“生养”的真实体验来解释道化育万物的过程;通过人道向天道的回归,来理解无为。最后在日本铃木大拙“井边的牵牛花”的美丽意境中结束。

第七位报告人石伟博士,结合自己高校体育教学的背景,介绍古代先人创造的养生文化,指出当代传承与弘扬文化的重要性。《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并在轻柔悠扬的背景乐中,现场演示一套功法“易筋经”,解读功法中蕴含的哲理,人与自然的相应,形与意的合一,百姓日用即道。

第八位报告人徐恒萱,以“审美逻辑—应用举例分析”为题,分别从琴、茶、香、花四个角度来举例。在回味优美的古琴曲《鸥鹭忘机》中,在回顾顾景舟的上新桥紫砂壶的寓意中,在欣赏香席的和谐简单,品评中式传统插花的瑧美过程中,突出“想象与直觉的矛盾运动”在审美逻辑中的价值,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第九位报告人周峰,以“幼少儿写字教学中的审美”为题,通过儿童天性中的纯真,在写字过程中展现出的想象力,揭示汉字书写过程中的结构、章法所体现的美及蕴藏的哲理,以及方法熟练后,达到无法而法的境界。

第十位报告人李静,题为:略论“无法而法”与“转识成智”。首先选取大国工匠车工洪海涛对其绝活的感悟:“现在干活要能达到的是,车床和人合一,能达到这样才能把活儿干的很好。”结合石涛的《画语录》“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以及石涛、懒悟两位画僧的画选,论述“无法而法”与艺术人生。接着介绍冯契先生的广义认识论,通过广义认识的两个飞跃,即从无知到知的飞跃和从知识到智慧的飞跃,解读知识如何转化成智慧的问题,即所谓的“转识成智”。最后归结为:创造之道是主体在创造实践中通过整体领悟而达到的“物我合一”境界,其境界不仅关涉“转识成智”,而且关涉竞、敬、静、净的修养。

图2、报告人与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在报告会的精彩进行中,刘仲林教授对报告内容及时穿插点评,报告人的心得体会结合导师的精湛点评,将报告内涵与深度创造性地提升。刘教授对报告中关于“百姓日用即道,广义创造观,从道德经原文中发掘出创造因子,不同角度结合不同事例来阐述审美逻辑”等这些方向充分肯定,对于报告中少数偏题的,刘教授中肯地提出意见并加以引导。

明了大学之道、创造之道,提升人生境界,是大家共同的期望和目标。

                                           (中华文化大学新闻报道组 报道)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