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中华文化与青少年成长

 

我们都知道教育部一直倡导国学进课堂,也有很多家长问我国学又不考试,学习国学有什么用?国学是什么学科,学国学到底有什么用,这也是大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其实国学也就是我说的中华文化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贯穿在每个人学习、生活、成长中。什么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天人合一的民族的智慧。刘仲林教授说: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哲学,哲学的核心是道,道是实践亲证而达到的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之美。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国学热,但内容过于单调,多数集中在儒家“ 孝悌”为核心的伦理教育(如“三字经”“弟子规”)或古代故事在现实中短、平、快的套用,缺乏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的挖掘和弘扬,更不用说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的观点,要实现这两创必须关注和融合现代科学思想中西会通、文理交融的跨学科大视野,挖掘原创的内容创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中华新文化。作为一名老师必须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帮助学生学会深度思考、学会创造人生。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前进,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浮躁的社会环境, 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平庸的孩子变得更优秀,让优秀的孩子更出色,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我们今天的微课的重点结合中华文化来探讨青少年的教育,希望对我们的家长有所帮助。

.从《周易》看青少年心灵成长。

《周易·象传》 说“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这句话这样翻译:山下流出泉水,形成蒙卦的意象,君子由此领悟,要以果决的行动培育道德。 这里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把泉水的形成比作孩子的教育,也就是山对水的起了限制、导向的作用,如同教育对孩子塑造、约束一样。水在山中流,两边是山,山对水起了限制的作用,防止水的泛滥。我在教学中经常用这个理念来告诉学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我会问孩子们如果松花江两岸的大堤都拆掉会是什么结果?很多孩子都会告诉我,我们哈尔滨就会成为一片汪洋。我继续问孩子们,如果我们的老师、家长不管我们,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每个孩子会成为什么样?有的孩子说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坏。我会进一步问孩子,我们的家长每天约束我们的行为,其目的是什么?是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好,还是变得越来越坏,孩子们都会很开心地说变得越来越好,你们能否离开家长、和老师的束缚自由成长?剩下问题学生如何理解可想而知。

   “个个人心有仲尼”也就说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都会有成为圣人的潜能,但是为什么我们生活中的圣人不多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用家长的话说就是斗智斗勇,但是最终并不一定让家长满意。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我们给孩子们提供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改变了我们孩子人生成长的轨迹,让孩子们偏离了应该成为那个优秀的孩子的方向,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像开着一辆车,这辆车驶向何方,会不会出现交通事故,都取决于每个人自身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的核心思想源于对孩子心灵的培养,孩子心灵的成长源于中华文化的经典。

我们很多人认为让孩子自由成长,如果是无条件的自由成长,未来的孩子就像没有岸边的江水一样泛滥,所以作为人的成长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孝,这个孝不是简单的在家里听父母的话,给父母打洗脚水,给父母捶捶背,这只是表面的孝,如果只用这种表面的形式来约束孩子,孩子就会变得固化,没有自己的思维;什么是真正的孝?孝是人类不断成长规律,让人更具有人性化。以博爱的情怀建立起来的和谐关系。孝首先做到是对父母的尊重,而不是表面的听话,同样我们的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孝,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有活力,孩子走进学校,才能尊重老师,走入社会才能尊重领导,尊重同事和朋友,最后建立起来的就是孙中山先生说的博爱。中国文华中的孝会让人更具有人性化,通过对父母的尊重和爱推而广之就是以博爱、宽容的胸襟对待身边的每个人,进而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这就是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记得,有一个学生经常跟我说与同学打仗的事情,有一天,这个学生又跟我说跟某同学打架,我告诉他说“既然你们走进一个教室,一起学习,你们就是兄妹关系,要相互尊重,不能打架。”我的话刚说完,他就说“老师你说的不对。”当时我感到很奇怪,我就问他“我说的为什么不对?”这个学生告诉我说“他不是我家人,不是我妈妈生的。”听了这个孩子的话大家有什么想法?孩子狭小的思维束缚了孩子的胸襟,与同学之间形成了对立的思维,将来如何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所以我们要以“人生须广大,勿做井中蛙”的视野教育和引导我们的孩子,让孩子心有爱和感恩,孩子未来的路才会畅通无阻。                          在语文课外阅读中有一篇文章,题目《爱,很简单》,说的是一位独臂老人给腿脚残疾的小伙子让座,为了维护小伙子的尊严,老人又提前下车的事件,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分析理解,学生们不仅明白了观察的重要、而且理解了孝和博爱的关系,理解了尊重的意义。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让学生们一起思考,如果老人站在小伙子旁边,小伙子是什么心理?老人提前下车是否让小伙子心情变得坦然 ?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明白了“泛爱众”广博的胸襟含义,这就是国学知识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深奥道理,这就是国学不是直接考试的内容,但是暗含在语文课的学习、考试中,不仅如此而且包括数学、理化等学科的学习中。这就是以中华文化的思维来面对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和模仿。

 .从日常生活起居帮助孩子树立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句话的意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舒适,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接近德才兼备的人而改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在这句话孔子从安贫乐道,不重视物质生活享受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多做少说;以他人为镜来改正、修养自己三个方面来说这样的人就是好学的人这三方面是每个人一生不可缺少的修身基础,帮助我们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与人生价值。 在这三个方面之中,最难做到的是第一个方面----安贫乐道。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跟大家分享安贫乐道的思想。安贫乐道并不是让我们的物质生活回到过去贫困的生活,在当下的社会是让我们立足自己现有的物质生活状况,不攀比、不奢华,不断进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扰人耳目的诱惑、的诱惑,对于学生的教育增加了一定难度,我们要教会学生的不仅是学习方法,还要教会学生具有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屏蔽那些追求物质生活享乐的攀比,用智慧选择正确的人生,不断保护自己的天性,不因为自己的私欲或者是狭小的格局,而慢慢抹杀自己的天性,时刻做到尊重他人,敬事而信。在这方面颜回给我们做了榜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住在贫民窟里一条陋巷中吃饭、喝水都是问题,但是在物质生活如此艰苦的环境中,颜回仍然不改其乐,心境恬淡依旧保持那种安贫乐道、不盲目追求权力与物欲的修身基础给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我们有很多家长并不注意在这方面对孩子的影响,自己的言行有意无意的流露,影响到孩子,很多学生特别是初高中学生的精力用于吃喝,享乐、穿名牌等攀比风气,养成了一些日益腐化享乐的思想,还有一些孩子以学习成绩为荣,自私、嫉妒、忽视品德的修养,心中没有孝悌博爱观念,认为传统的思想是过时的,而不是时尚的,时尚的思想就是目前跟随西方观念涌入自由、平等、开豪车、住豪宅等享乐思想,学习的根本目的没有达到,却学到了一些抹杀自己与生俱来的善良天性的坏习气这些所谓流行观念的传播源于家庭、学校、社会,如果我们坚持让孩子多受一点生活之苦的折磨,而不是给孩子提供过渡的安逸与生活享乐,用安贫乐道、敏于事而慎于言、谦虚好学等中华文化的修身基础陶冶孩子,我们很多孩子会从逆反、厌学、自私的怪圈走出来。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社会现象。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同学的生日宴会因为他穿着与平时一样,有同学嘲笑道:“你父亲的生意是不是很不顺利?”他坦率地说:“父亲的生意是有些不顺利,但也不至于买不起一件衣服。”另一位同学哈哈大笑说:“既然买得起,何不买一件,打扮得更体面一点呢?”爱因斯坦却十分严肃地说:“我认为作为青少年,不能只知向社会索取,而应该思考怎样为社会做贡献!”一句话说得那些同学无言以对。从这里我们可以爱因斯坦不注重外在的华丽,而是注重内心的修养与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富润屋,德润身。”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在保护学生天性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的成长

人生短暂转眼即逝、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容易沉湎其中,玩物丧志,不思进取,人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并不都是享受生活,而是伴随体验生活中应该有的磨砺才能不断成长,未来在广博的天空才能翱翔。

   从《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来看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误区。

 几年前我教了一个哈市重点中学的一个女学生,妈妈是某大医院麻醉科主任,爸爸是省军区干部,这个女孩很聪明,本应该是班级前几名的学生,却排在班级是最后一名,暑假的时候,她找到我,经过沟通才知道她很喜欢语文,平时有写作的习惯,但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太多,她对学习慢慢失去兴趣,慢慢的就不想学习了,再加上跟不学习的孩子经常混在一起,更没有心思学习。这个女孩子经常跟妈妈发生矛盾,孩子小的时候妈妈每天给孩子零花钱,这个女孩子经常请同学吃饭,有时候跟同学打群架,后来班主任老师找到家长,说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很气愤,开始意识到孩子的问题,由溺爱开始到孩子无法管教。这个家长也想了很多办法,看着孩子学习,开始的时候孩子反抗,跟妈妈吵架,认为妈妈不尊重自己,不让妈妈进她的屋,以离家出走要挟父母,家长没办法,就把孩子房间和大厅之间的墙拆了,在孩子学习位置的后面放了一个大的玻璃镜子,家长每天坐在大厅里通过镜子看着孩子学习,大家想一想,孩子就在这样的看管下学习成绩提高了吗?就是在家长这样监督下,这个孩子看了很多课外书籍,写了几万字的小说。我想我们的家长跟这位家长没有什么区别,为了孩子的未来费劲了心思,但是结果并不是让我们满意。

经过一个暑假的学习,这个孩子慢慢喜欢上语文,并告诉我说语文不是背的,学好语文会让自己明白很多事情如何处理,新学期开学之后 ,这个孩子去了深圳的一所学校学习,在新的环境孩子考试竟然排名第一。

我们看这个孩子的变化,这样的孩子本来就是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妈妈溺爱与孩子的厌学,让孩子成绩一落千丈。首先,孩子小的时候过度溺爱,缺少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放和纵不当,任孩子自由成长,过多的物质享乐让孩子迷失前进的方向。其次是没有从孩子自身的天性、爱好出发,让一个聪明的孩子成为班级最差的一名。

学生每天背的知识是言传的知识,也是为学的过程, 每一学科要背的、要写的作业很多,如果不加理解死记硬背孩子会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孩子们每天面对这样的学习会很累,大量的时间都被浪费掉,付出的时间多,成绩不理想,孩子慢慢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是很多孩子厌学的原因。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同时,引导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主动学习,正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孩子在背诵的过程没有把言传的知识变为意会的知识,言传的知识缺少理解就不能转化为孩子自己的思维或者方法,孩子只是模仿记忆,也就是孔子说的下学的内容,缺少为道日损的过程,缺少上达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说的通过理解把书看的越来越薄,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让自己理解并在学习中运用自如,达到学习 、好、 三层境界才能体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境界之美。

目前初中或者是高中的学生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语文的阅读和作文的问题,也是目前学生丢分比较集中的地方, 90分以下的孩子,80%学生不会用自己的话概括所读文章的内容;不会结合具体文章内容分析问题,这不仅是阅读方法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读书过程中缺少思考的过程,《论语》中有“学而不思则罔”,这也是近十多年来学生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我曾经跟理科的大学教授探讨过关于大学生能力问题,这个教授告诉大约在2005 年的时候,开始发现学生能力的退化。

在今年的高考学生中让我最欣慰的是我们学生自身的觉很多孩子跟我说同样的话我们以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好使了,无法应对目前的语文考试。事实也是这样,死记硬背只能让学生变得越来越笨,不仅束缚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而且让不同年龄的学生慢慢丧失学习兴趣,这种死记硬背,类似我们说的复印。我也经常与孩子们做这样的分享:单纯的死记硬背就像是我们的父母把嚼过的食物吐到孩子嘴里,这样做难道我们的孩子恶心吗?这样与我们学生学习上采取不加思考的记忆相类似之处时间久了学生们就会厌学,慢慢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正确的方式是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通过不断的思考形成学生自己的思考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意会能力,这样学生逐渐学会运用创新的思维,创新性地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死记硬背并不是完全不可取这种方只是最初的基础的学习方法。如果这种方法蔓延到各个年龄段对孩子的能力来说就是一种过度的抹杀学生们的创造力就会被束缚死记硬背的内容是下学的内容或者是言传的知识也是一种机械的复制过程不能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子提倡在学习下学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上达的能力,也是闻一知十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的提升,就是学习方法的错误,目前世界分科达上万种,如果每个人一一学完,大家想一想人的一生还有其他的时间去做该做的事情吗?所以我们的教学是在教会孩子可道的知识即书本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能力,也就是在“为学日益”的过程锤炼能力的提升逐渐达到“为道日损”,帮助学生养成创新的思维而我们目前的教育更多的是关注成绩,关注教学的答案,孩子们每天以完成作业为目的,还有很多家长给孩子一部手机、一个pad、一个学习机,孩子遇到不会的作业,用手机搜作业帮,作业是完成了,但是很多人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这种不动脑经就出现答案的现象,让我们的孩子慢慢丧失了能力,于是在校园里出现很多两眼无神,无精打采,没有活力的孩子,这就是违背教学规律的结果,违背成长规律做事如同我们违背然规律要造到自然惩罚一样;再加上我们目前忽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理想的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各种知识的融合过程,就不会让学生行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越来越多的学习内容变成一种压力和负担,孩子们没有能力将学到的知识由多变精、变少的过程,达不到为道日损的过程,就没有闻一知十的能力,没有创新思维,不能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学生们没有学习乐趣何谈快乐地学习,更感受不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境界之美

我们可以结合高考语文命题范围的方向,来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考察能力为核心,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的特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语文高考的方向实际就是逐渐地培养学生一种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践行能力并体验践行过程中境界之美也就是学以致用的能力我们分析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是我们所说的小知的内容也是我们说的外学的内容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考查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大知的内容,也就是在实践中感悟人生之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如果我们的教育是以分科知识为重点而忽略学生人文素质、能力培养,学生们就会缺少对人生大彻大悟和对大道的追求学生们面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弱,所以语文的高考考的是学生们小知与大知,也就是说言传知识能力与意会认识能力共同的提升的考察,既考查知识,又考察智慧。也就是从“为学”到“为道”的提升过程。

冯契先生说过意见是以我观之,知识是以物观,智慧以道观之。知识是客观存在的智慧不是单纯的客观知识,是渗透着主体整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就是逐渐的形成会认识能力转识成智,这也是教育改革逐渐向中西会通,文理兼通古今贯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孩子创新思维具有时代的意义,也是复兴文化的基础,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在学习中体悟中华文化的境界之美。

   “教育就是帮助他人创造人生。”时代在发展,科技在前进,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所以无论是一位的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从日常的生活细节入手、特别是学生的日常自我管理入手,以保护孩子的天性为前提,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灵成长、思考能力,让学生在不断提升能力的过程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既要坚守中华文化仁学之道,又要有创学之道的高度,才能让平庸的孩子更优秀,优秀的孩子更出色。


                                                                                                                                                                                                                                       单慧梅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