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百姓日用中的道

-----记《道德经》双学修第十八场讲学

九月庐州,渐入朗秋。2018年9月8日下午3时,《道德经》双学修系列讲座第十八讲,在安徽省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举行。这一讲主要总结双学修系列讲学的要点,并结合百姓日用之道进行新的拓展。温故而知新,在主讲人刘教授的带领下,现场听课的学员,即重温了前十七讲的精华,又进一步觉解百姓日用即道。

讲座的开篇定场诗,选用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通过诗歌内涵的讲解把与悟道相关的内容提升出来,帮助大家理解境界之道。刘仲林教授充满深情地引用这首诗来表达对《道德经》整体的感受以及对老子的敬意。他将《道德经》五千言比喻为老子为我们所唱的悟道歌,其中“晴”解读为明朗、了解得透彻;“可道”比作“有晴”,指能够透彻地讲出来的语言; “常道”好比“无晴” ,《道德经》的最大魅力就在于饱含着“无晴”,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靠个人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感悟。


 

刘仲林教授讲学


讲座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双学修内涵及特点、百姓日用中的“道”、81章要点及36金句。

刘教授指出,《道德经》双学修解读的根源来自中华文化的大背景。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总结中华文化曾提出“转识成智,大美不言,止于至善。”刘教授在此基础上,引入《易传》的核心思想,将其凝炼成中国哲学与文化四句精髓:“生生日新,天地大美,转识成智,止于至善。”分别代表着影响深远的易家、道家、释家、儒家四大学派的思想。

刘教授强调完整领会《道德经》精髓,熟读并正确理解文本约占三成,而更重要的是实践中的亲身体会约占七成,刘教授以向“道”前进的动态图片来形象表达“文以载道”与“行之而成”之间的关系,给人以很好的启迪。

中华文化中的“道”主要有两种含义:外在存在之道和内在境界之道。葛荣晋先生指出外在之道:“道,是标志宇宙本原及其过程、规律的哲学范畴。”刘仲林先生对内在之道概括出:“道,是通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外道为本根,内道为境界,内外不能截然分开,两者在体“道”的实践中获得统一。道虽迩,不行不至。体悟道,从体悟百姓身边的小道开始,进而通过对天人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这是中华文化追求的大道。

刘教授以婴儿与母亲的交流为例,形象说明道的解读是整体领悟的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人工智能与意会知识的区别。婴儿虽不会说话,但与母亲之间的顺畅交流,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领悟识别过程。目前,人工智能与人类进行围棋对弈,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棋术,由强大的运算速度与输入的百万次棋局支撑,而人类的长处则在棋道,由整体的意会作基础。刘教授指出,在急功近利的当下,人的智慧天府无法展开,但通过《道德经》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智慧的潜能。

刘教授引用宋代张载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强调无能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将工作“做出绝活”,就是在开启我们的智慧,为天地、为国家做贡献。


张俊生教授发言


刘教授报告之后,中华文化大学张俊生教授对双学修的学习作了总结,概括为“道生万物,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贵柔不争,无为而治,至虚守静”,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思考与大家分享如何做到行之而成。

讲学最后,中科大方芳博士、中华文化大学学员黄旭霞和吴道文分别就《道德经》双学修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现场与大家作了交流。


 

讲学现场


                                               (中华文化大学新闻报道组 报道)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