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唯有综合创新,才能传承发展

——纪念孔子诞辰2569周年暨《众乐乐国学馆》上线

 

张俊生

 

今天,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辰2569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缅怀孔夫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所做的卓越贡献,回顾他创立的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文化几千年风雨命运,我们更深切体会到,对于中国文化,唯有综合创新,才能传承发展。

文化综合创新论最先是由中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于上世纪30年代提出。张先生1935年发表《关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一文,“主张兼综东西两方之长融合为一”,“不要平庸的调和,而要作一种创造的综合”。1936年,张岱年先生发表了《哲学上一个可能的综合》一文,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探索出一个新路,主张“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其中“唯物”指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中国传统的辩证唯物论;“理想”指中国传统的道德与人生哲学;“解析”即西方的逻辑分析法。他认为,中国哲学发展的新路当是“将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的道路;在理论上,应该将现代唯物论哲学与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哲学传统结合起来;在方法上,将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分析方法综合起来。这就是张岱年先生提出的“综合创新”说的基本内容。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张岱年的理论观点开始在中国学术界受到关注,并逐渐产生了广泛影响。此后著名哲学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方克立先生继承张岱年先生倡导的中西马“三流合一”、综合创新文化观,于2006年明确提出“马魂、中体、西用”论,按照“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的“兼和”的思路,把作为文化资源的中、西、马三“学”科学合理地整合起来,实质上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和西方文化的“他山之石”地位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辩证统一起来,“坐集千古之智”,创造具有博大气象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2012年出版《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之路》,把综合创新文化观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0世纪90年代,在张岱年先生指导下,刘仲林教授出版《古道今梦》专著丛书,张岱年亲自作序,认为该书“将‘创’作为核心范畴,融入中华文化内核。认为‘创’是现代精神的标志,较‘仁’更能体现人的本质,由此提出了将‘仁学’等传统思想转化提升为‘创学’的新观点。”这是张先生对“创学”内涵精炼而权威的概括,刘仲林将“创学”的理论建设与大众实践作为己任,开启“两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博士生培养。不仅如此,他还在文化综合创新思想如何切入百姓日用上坚持不懈探索,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支持下,创立了以“下学”入手,“上达”为目标,坚持“百姓日用即道”为方向,提升学员人生境界为最终教学效果的“中华文化大学 ”。目前,这所没有围墙、没有门槛的公益性大学已经坚持了八年,在中科大,安徽省乃至全国、全社会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联想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梁漱溟先生在山东进行了七年“乡村儒学”实践,终因种种原因戛然而止;而目前刘仲林先生以中国科大为依托,在安徽进行了八年以张岱年综合创新理论为主旨的“中华文化大学”实践,目前还在继续。正是在方克立、刘仲林等一大批学者努力下,中国文化综合创新思想才逐步深入传播,并在实践中得到初步验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过去,承载现在,昭示未来。实践证明,我们只有高举“综合创新”大旗,结合当今社会实际,实行创造性转化、创造性运用、创新性发展,才能使中华民族复兴梦想植根于厚重的文化积淀之中。然反观目前实际,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有三大不符合“综合创新”理论的倾向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这就是以古非今、以中非西、以器替道。

“以古非今”是一种典型的复古主义思潮。持此种观点的人看不到当今社会和古代小国寡民社会的巨大区别,片面认为古代的就是好,现在一切都不如古代。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认为古代教育培养君子甚至圣贤,现代教育只能培养考试机器,乃至把现在社会一切问题归结为教育不如古代。所以有些极端者干脆让孩子不上学,自己在家教,或者把孩子交给一些没有任何教育资质的所谓私塾,由几个自己也没有读过几本经典,没有经过教师培训、没有任何执教资格的所谓教师来教经典。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孔子创立的儒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更不能厚古薄今、以古非今。

“以中非西”是国粹主义的极端化。他们看不到中国文化事实上只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他们拒绝接受一切外来文化,把一切外来文化视为文化侵略。而事实上各国文化各有所长,理应互相包容发展。综合创新提倡的“中、西、马”结合就是充分研究了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结合中国历史及国情所提出的思想。习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以器(技艺)替道”则是当前中国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极普遍的浅层化、庸俗化现象。很多人把学国学等同于背国学,一些国学班要求孩子必须穿汉服、行拱手礼,读古诗要“摇头晃脑”等;有不少人认为学国学就是诗书琴画,太极茶道;还有的地方公开举行大型“洗脚会”,美其名曰“孝”;有的学校要求学生跪拜孔子,却辩解道“自发”,须知孔子也从未要求学生跪拜自己;有些地方不加辨别,将某些封建糟粕公开宣传,以致出现“著名女德培训大师”的雷人之语,如:“你家男人是你前世养的一匹马,你是这个马的主人。前世你打它,这辈子他打你”、“三精成一毒”、“女人挨揍不得病”、“男性象征天,女性象征地,天在上,地在下有个自然规律,永远不会变,那就是地永远翻不了天,所以这是教育女人,要懂得敬天。”。诸如之类乱象,究其根本,就是以器替道。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修身,顶点在在明道悟道。传承国学,重在传承弘道。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易传》也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以,明道是做人知天的智慧,是让人心有所归,人有所安,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而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属于“器”的层面,以器(艺技)替道无异于本末倒置,只是抓住了国学的皮毛而已。

面对这些国学乱象,我们不禁想起上个世纪初国内出现的两股对照鲜明的思潮。一是激进主义,他们认为当时中国分崩离析,饱受外来列强欺凌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落后的封建文化,所以主张以外来文化代替传统文化,对儒家文化进行了彻底批判,很多学者不但提出要“打倒孔家店”,甚至还有人提出要“消灭汉字”。一是保守主义,其以“国粹”来看待儒家文化,主张维护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而哲学家张申府不是大脑发热简单跟风,而是认为对于这两股思潮应当“重新估价”,即,应该区分“孔家店”与“孔夫子”,即区分儒教糟粕与孔子精神。在他看来,对作为儒教糟粕的“孔家店”应该打倒,而对作为孔子精神的“孔夫子”应该继承。所以,他提出一个旗帜鲜明的口号:“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

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各种场合提出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打倒孔家店”似乎已不再提起,“救出孔夫子”仍然很有必要,如何高举“综合创新”大旗,拨开云雾,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找回中国文化真精神,并在此基础上继承、弘扬、创新,依然任重道远。

个人以为,对中国文化不仅要进行理论上的综合创新,还要在传播手段上综合创新。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现在,外来文化大行其道,说明我国人民群众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吸收能力,由此可见,把传统和新潮相结合,把民族文化和新媒体相结合,是种很好地传播途径。例如在电视媒体中不断涌现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节目,如《中华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就是用现代人宜接受的一种方式,使得传统文化通过节目放送的方式得以弘扬,通过收视率和网络上搜索的热度可见新媒体和传统文化的碰撞产生的火花不容小觑,是一种与时俱进、弘扬传统文化很好的方式。

作为尝试,也作为纪念孔夫子诞辰的礼物,笔者特将我的团队半年酝酿,准备的网上国学APP:“众乐乐国学堂”向大家做个推荐。 “众乐乐国学堂”是一个微信公众号,可以在手机上直接微信搜索公众号“众乐乐国学堂”加以关注就可以进入。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没有时间、地点、文化水平限制的男女老少人人可进的国学平台,只要你有一部手机,会用微信,你就可以随时进出,没有任何门槛。详情请扫文末的二维码。

“众乐乐国学堂”定位于以张岱年先生“综合创新”思想为指导,自觉隶属于“综合创新派”,所以我们力争所有课程体现中西、文理、古今、凡圣汇通特色。既尊重经典,力求吃透原意,不搞“六经注我”,随意发挥,也要结合时代,给出个人建议。比如对论语百句解读,我们会对每一句给出“现代启迪”。这样做法虽属个人观点难免错误,但相信学友自有鉴别,也不失是一种尝试。

“众乐乐国学堂”设计成一个面向社会大众,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公益媒体平台。

考虑到当今社会节奏快,信息量太多太杂,利用碎片化时间传播国学虽属无奈之举,也不失是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所以设计课程基本考虑十分钟左右一节,先期上线的《论语一百》主要是从整部论语四百八十六章中精选一百章,计划录制一百集,目前已经上线三十多集。后期将逐步聘请专家学者分儒释道易创分专栏讲授,逐步制作上线。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国学馆取名“众乐乐” ,就是期望所有参学者一起学习一起快乐。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细雨润物地改变我们的心性,逐渐达到悟道顺道行道弘道的境界。这是一个很小的平台,却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我们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支持介入,也期待更多社会大众参与分享。我们衷心期望各类国学机构携手开发,共同努力,共同快乐!


 

附:“众乐乐国学堂”二维码,欢迎扫码进入:


 

                                                                                              二〇一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