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中华文化与家教家风

                                                                      杨凤华


中华文化是以儒释道三家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儒家文化更是主流。古代四书《大学》一书中讲到“治国必先齐其家”。从古到今,无数文学作品都抒发了华夏儿女对于家乡对于故土的依恋与思念,相信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定撩拨起您的心弦,发出了共鸣。每年中秋节,尤其春节前,我们回家的大军浩浩荡荡,是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不管晴日还是雨雪,不管劳顿还是饥饿,不论路途远与近,大家携儿带女,拎满大包小包的年货,一定赶在三十到家团圆。

家,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家,就像每一只鸟都有一个巢。家是什么?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身心栖息的港湾,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然而,现在,当今,纵观身边孩子们的成长,出现不少不和谐的音符:新闻报道,一个十来岁男孩,因妈妈没有满足他要买物品的要求,在大街上众目睽睽之下,一手抓住妈妈头发撕扯,一手掐住妈妈的喉部;一个中考刚结束的女生因要一部新手机,妈妈没有答应,在商场柜台前掏出一把水果刀,连刺妈妈三刀!还有每年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有多少位孩子从高楼跳下,永远地离开亲人,离开家。云南大学马加爵案,复旦大学投毒案等等,我们该拿什么来拯救对生命的漠视?!新京报报道:我国15到19岁青年学生成艾滋病感染高发人群。李双江之子案、成龙之子案,还有薄熙来、刘铁男等在审判台前,为自己治家不严与养子不教的后患而流下悔恨的泪水,一桩桩,一件件,冷酷的的事实让我们不寒而栗。我们从忽视家教到目前想重新重视起来,而又真的不知从何处入手。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总希望自己教子有方,家庭教育得当。如何在孩子尚未进入社会前的家庭教育中,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寻找行之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成了很多父母犯难的问题——培养出一个杰出的孩子,教子有方的家庭教育方法与养家糊口比起来,要难得多。

说到实施家教与培养家风,抓手在哪里呢?如同学习要用的课本,打仗要用的枪。这就是家训。

那么先来说说家训,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 这是古人家教的依据、治家的根本。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如同校风、班风,大家择校择班,唯一不同的是孩子能择家吗?显然不行。

那么,毋容置疑,良好的家教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影响极其深刻。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旦形成也是根深蒂固的。若要大树参天,施肥要在树根,根深才能叶茂。中华文化的根在哪里?孩子的根在哪里?家庭教育要抓根本,根本在哪里?这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家训”即是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家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至今,它是古人留与后世的一笔宝贵遗产,是千古流传的精神财富,作为指导儿女立身处世的风向标那么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当我们遇到困惑时,应该寻根觅本,以正视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规范,“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断织劝学,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追溯家训的历史渊源,原始社会的长老训教是家训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源,现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是《姬旦家训》,出自西周的周公,距现在已三千多年了。

现在我向大家简要介绍几部中华家训经典:

一、第一部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留给后世子孙的精神财富,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史上影响巨大,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独立成篇的家训专著。列出几句我们来了解。

•     1、谦虚冲损,可以免害。

•     2、夜觉晓非,今悔昨失。

•     3、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     4、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度的拿捏,恩威并施,中庸之道)现在从封建家长制,如今,哥们、姐们,没有一点界限。

•      5、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於行耳。

•     6、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

•       7、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奢,俭而不吝,可矣。

•     8、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     9、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二、《钱氏家训》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留与后代子孙的传世训言,这是一个千年望族,人才辈出,这里举几位钱氏家族的当代名人:钱玄同、钱钟书、钱学森、钱其琛、钱三强。钱氏家族人才荟萃的秘籍,就是钱氏传家之宝——《钱氏家训》。“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

三、《温公家范》是北宋名臣司马光所撰,他是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令人景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便是他主持编纂的。《家范》并非司马光偶然所撰,他之所以成为儒中圣贤,正是有良好的家教和家风为基础。在《家范》中,他引据史实资料以及《周易》儒家经典《大学》《诗经》的论述,他宣扬了齐家与修身、治国、平天下联袂的思想,以忠孝立身、家正而天下定、以礼为治家根本的思想。蕴含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伦理范畴。至今仍有世人值得反思和借鉴的地方。“为人祖者,莫不思利其后世”而“今之为后世谋者,不过广营生计以遗之。”书中提到“昔者圣人遗子孙以德以礼,贤人遗子孙以廉以俭”。

四、《郑氏规范》明开国文臣宋濂审订,流传至今,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家规逐代严密规范,从六世的58条,最终发展成168条《郑氏规范》,成为"郑义门"的治家宝典和支撑其家族的精神支柱。

这是一个坚守规矩的家族,一代代子孙始终恪守着家规祖训。他们就像是一群高空穿越的行者,坚持以严密的家规为钢索,以忠孝仁义为平衡,以一种训练有素的姿态,严谨而又从容地穿越了330年的跨度。虽然这三百余年间,有硝烟与战火,也有灾难与浩劫,"郑义门"都得以安然度过。因此,《郑氏规范》对于这个庞大的家族来说,就是一种长效的黏合剂,有股神秘而又无比强大的力量,将一代又一代的郑氏族人严丝合缝地组建在一起。浦江"郑义门", 15世同居,历经3个王朝,长达330多年,最盛时3000多人同锅吃饭,这是中国家族史上独一无二的标本,也是中华5000年文明史上的一则大同神话。明太祖朱元璋敕封其为"江南第一家",宋、元、明正史为其列传,三朝传颂不息,不禁让人喟叹不已。细想之下,确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郑氏家族魅力不减的人文遗风,至今仍然引人注目。是什么,使这个寻常的人家有着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又是什么,让这个传统的家族延续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支撑“郑义门”的精神支柱,就是这部名叫《郑氏规范》的家规。这是郑氏家族管家治家的法宝。它将儒家的“孝义”理念,如数学公式般转换成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历经几代人创制、修订、增删,它最终定格为168条,涉及家政管理、子孙教育、冠婚丧祭、生活学习、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堪称世上最齐全的家庭管理规范。它甚至将大家庭的管理成员,分为18种职务26人,形成一个网络式的多层结构。一个庞大家族的秩序由此严丝合缝地建立起来。正是这种智慧,指引着这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前行。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毛醒策,我是这样理解的中国的家训制度大,约有三个历程,第一个是颜氏家训第二个是宋代司马光的家一颜氏家训和嘉怡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理论性较强那么作为中国家训制造的第三个里程碑正式规范最大特点他比较注重操作性他的追求转化为可操作的细节。

10集动画片《郑义门》深入挖掘“郑义门”168条家规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家法如山》、《郑浩拒礼》、《俭以持家》等12个生动故事体现“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

《郑氏规范》举例:第六条  子孙入祠堂者,当正衣冠,即如祖考①在上,不得嬉笑、对语、疾步。晨昏皆当致恭而退。

注:①祖考:已故的远祖。

子孙进入祠堂,应当衣冠端正,犹如先祖亲自在上,不得嬉笑、谈话,走路要稳、慢,不得快步,早晨和黄昏进入祠堂时都应该极其恭敬地进退。

《郑氏规范》就是这样把治家的思想落实在日常行为上,可操作性强。

五、《朱子家训》:(明末清初)朱柏庐原名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今昆山市)。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节选其部分内容:

•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朱子家训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六、《曾国藩家书》(晚清)作为晚清重臣,堪称清朝的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书法家和文学家,《曾国藩家书》是乃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儿子,曾国藩能使父母宽心;作为一个哥哥,他能教导和照顾弟妹;作为一个父亲,精心培育儿女的成长。曾国藩又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     纵观我国自古以来所传诵的历代家训,大致有立身处世、持家教子、读书劝学、为政治国、崇尚节俭以及家庭伦理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等美德与思想。

我们不妨回过头去,回到祖先的智慧当中,回到我们的传统中找方法。“无古不成今”,我们通过学习,鉴古观今,从古人身上找到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可以得到一些对自身实际情况有益的领悟。   

从自己阅读经典家训,结合现在的家庭教育,我很想和从这三个方面与各位交流,但愿能给各位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一、德:做人的根本在德,德行的根本在孝。立德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儒家是最讲道德修养的,孝悌就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根本。儒家经典《论语》有言:“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子本与。”

《大学》中亦说“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小孝治家,大孝治国,忠孝一理啊!

南怀瑾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亲亲仁民爱物。孝悌为本,儒家的道统精神所在,亲亲、仁民、爱物,由对身边父母亲人的爱发展到爱别人、爱世界、乃至爱物、爱一切东西。

古代教育,童蒙时期是“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先从做人的根本德行抓起,文化学习第二步。而今天的我们,学习成绩至上,其余靠后。诚然这也是社会竞争所致。孩子从入学就要求高分、重点学校,一路从高分到重点大学到毕业工作拿高薪。孩子的兴趣爱好很少考虑,孩子的志向仅限于此吗?古人云: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浩然正气和远大志向或许对于人生更珍贵。

在今天的郑宅镇,我们依然可以不时看到郑氏家族的以“孝”为内容的景观。郑氏世族郑绮,母亲张氏,因患风疾,手足不能伸,郑琦日候床边,侍奉饮食汤药30年如一日,始终不懈怠。这位老人家的躬行实践为后代子孙树立了一个典范,而这,只是这个家族几百年风风雨雨中的诸多故事的一个。

历经数百年风雨的郑义门,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传统大家庭的一个缩影。它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国家”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治国从治家开始。中国人讲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内外长幼有序,讲究道德礼仪。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责任文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

二、“勤”

1、郑板桥临终教子

郑板桥之诗、画、书法,堪称清代一绝。其诗雄浑、其画飘逸、其书法险峻,其为人不甘随波逐流,其临终教子更令人感慨万分。

郑板桥才气过人,因傲视权贵,宦海沉浮并不得意,身为小吏终其一生。然而,曾历任县令,虽两袖清风,家境亦并非贫寒。或许担心其子没有经历贫寒,或许郑氏教子有脱俗之标准。临终之时,郑板桥对其少子难以放心。

病床前,亲人悲痛难忍。弥留时,郑板桥终于再显精神。其子问父,有何教诲?父对子曰:“欲尝亲蒸之馍。”老父之命难违,其子下厨逡巡。书房读书习字之人,手忙脚乱于厨房,欲蒸馍犹如临阵。几番操作,几番难成。父亲奄奄一息,积聚精力等待,终于没有等到儿子功成。

郑氏之子,嚎啕大恸。痛悔平日未能学有一技,深感平凡小事学之不易,遗恨没能满足父亲于临终。亲手为父亲更衣,枕下留有纸条,上有字迹:“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祖宗,不是好汉。”心灵之震撼,终生铭记。老父临终难以瞑目,莫过于希望自强自立。

靠人不如靠己,此乃郑板桥教子之良方。临终震撼,此乃父亲爱子之深意。或许,郑氏深知其子自立能力欠缺;或许,郑氏历经坎坷深感自立于世之关键;或许,懊悔此前没有给予有效指引;或许,这是父亲无奈之希冀。

2、林氏家训:读书勤以口诵,种田勤以耕耘,妇女勤以纺织,子弟勤以孝悌。勤乃俭之本,俭乃勤之根,勤俭二字为传家之珍。

3、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

•      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

•      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      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

对照我们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家庭教育这方面,我们是不是要有一些反思?

三、俭

司马光 生活俭朴,著述宏丰,一部《资治通鉴》,名传青史,一生教子,修身为要,俭朴为重。也可谓教子有方。

节俭纯朴以身教。司马光“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常教诲其子曰:“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并以家书之体撰有论俭约之文,劝戒子女切忌奢侈,祟尚俭约。

寓教于理,先生循循善诱以真诚。告诫其子:“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司马光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之教子警句,已为世人经久传诵。

为完成《资治通鉴》历史巨著,司马光曾让司马康参与锻炼。看其子用指甲抓书页,耐心传授爱护书籍之法:读书前,先净案;读书时,坐端正;翻书时,侧指轻。爱护书籍,严谨作风,令其子终生受益无穷。遵父教诲,司马康以俭朴自律,学有所成,博古通今,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为官做人廉洁俭朴而后世称颂。

关心子女非金银,溺爱儿孙身后祸,古来多少前车鉴,成于俭朴败于奢。

郑氏的祖先们深知,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168条家规中有关,建设的就有17条制度,谆谆告诫支撑,难如升勤俭朴素为准绳 比如他有讲到你什么时候可以吃饭达到几个人可以一起吃,如果打不到几个人,你不能够开桌饭,等等。

看看我们今天,看看我们身边,近些年物质生活好了一些,可怜父母心,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吃好穿好上好学校。学生之间攀比买名牌,家长来接送,孩子之间比车子是宝马还是奥迪,是保时捷还是法拉利?中国人出境旅游买奢侈品,都成了人前炫耀的资本。

习主席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忘掉了传统,失去了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习主席又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古往今来,中华大地一直以来人才辈出,因而也诞生了不少父母教子有方的美誉佳话,诸多教子有方的故事都是可供广大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学习借鉴的好素材。中国古代有很多名人,大都得益于父母亲的精心培育(孟母、欧母、岳母、佘太君)。每部家训、每个故事蕴含的教育意义却意味悠长,愿我们能细细咀嚼,体味其中之奥妙。

最后,我想到这样给几点分享于为人父母者:

1、身教重于言传,从父母做起

2、从简单做起。不要太多。目标跳一跳够得着,量要把握好,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

3、从互相监督做起。

全家成员,人人平等,互相监督提醒。比如玩电脑游戏不超过半小时,孩子也可以监督父母。人人修身为本,这是家庭成员每个人的功课。

4、从日常小事做起。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足行,始于足下。”

时至今日,我们回望这些家训,不仅仅因为它映射着中国古代家庭制度的演变历程,表达着孝义治家的功能样态,更是因为,蕴含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是今天的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在我们这个悠久的国度,家训家教作为优秀的中华文化一部分,其中不乏传统美德和厚重的积淀,望我们好好珍惜,汲取养分,在栋梁之才的根部好好施肥。祝我们的下一代都成为参天大树 。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