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学习《中西会通创造学》心得体会(二)

——绪论篇  读后感

(编者按:如何汲取西方文化精华,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在经历长期思想酝酿后,刘仲林教授的又一部著作《中西会通创造学》,于2018年面世了。

东方与西方,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征,其民族文化各有特色。该书以“创造”为突破口,将“成物”之学与“成己”之学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以“创造”为核心的中国新哲学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理论建构。

“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读书会”的学友们正在研读此书,虽然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是共同的志趣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承道统,启新命,同修行”,那份内心的充盈让他们乐此不疲,以下摘录的读书笔记,分享他们学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我们相信:走在张岱年先生倡导的综合创新之路上,不但有他们,也会有你,我们将同行。)




梁玲娣:

通过本期读书会学习,对“中西创造学的构成”及“中西汇通创造学”有了些许认识。

西方的创造学主要是创造工程学(应用研究)和创造心理学(理论研究),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创造力。创造工程学,主要研究目的是做出创造的成果,面对的是应用,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里所说的“成物”;创造心理学是采用实验、测量、分析等自然科学方法,对创造力进行研究。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构成了现代西方创造学理论和应用基础。

而东方创造学则着眼于整个人生观的变革,创造人生观的自觉。就象梁漱溟先生指出的那样:“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从生物的进化史,一直到人类社会的进化史,一脉下来,都是这个大生命无尽无已的创造。”“人类的生命意义在创造。”

刘仲林先生更是在《中国创造学概论》中,对中西创造学的构成,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指出:

一、以西方创造学为背景的“创造技法”:总结出联想、组合、类比、臻美四大门类创造技法。

二、以东西方创造学结合为背景的“创造思维”:探讨其基本思维方式有“概念思维”和“意象思维”,以及两类思维所遵循的形式逻辑和审美逻辑。

三、以东方创造学为背景的“创造境界”:详细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即儒家、道家、释家、易家思想观点在创造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

这一崭新意义上的探讨,初步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创造学的融会贯通。

西方创造学是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产生的,注重“成物”方面,要求功利效果,优点是实用强,缺点是忽视了“成已”方面。而中华文化尤为重视“成已”,强调修身养性,提高道德修养,比较忽视“成物”问题,不追求创造作品和成果,从现代创造学的观点看,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狭隘性。

掌握了上面一些知识,为我们后面学习“中西汇通创造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读到第二章《东方与西方》,有关于意象思维和概念思维以及“内学”与“外学”的论述。刘老师告诉我们,意象思维和概念思维是人类最基本的两大思维方式,中华传统文化中意象思维相当发达,阴阳、五形、八卦等思维模式就是特有的表现出色;西方传统文化中概念思维相当发达,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成熟发展成为这种文化的鲜明特征。

而中西方传统文化在在研究的立脚点和价值取向上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即:中华文化的重点在“内学”,西方文化的重点在“外学”。中西文化都讲“理”,中华文化的“理”是一种精神,或确切的说是一个境界,西方科学之“理”是规则,或确切的说是规律。从而揭示出中西方文化迥然不同的一面,方便我们从这里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


吴道文:

通过互相碰撞互相启发感受入门正、妙悟美的中国新哲学理路

通读中西会通创造学第二章《东方与西方》,总体可用三个一概括:一个感悟,一个发现,一个问题。

一个感悟,是指中国新哲学理路,可用入门正,妙悟美来体会。书中引用毛磊初见四川大学北门那座古典美十足的行政大楼时的激动,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当时的感受,却突然想起冰心散文《笑》里的一段:“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紧接着,由建筑美转向哲学美,如果将中国新哲学建设比作一个工地,那么,这个工地冷落时间太久了,一边是场内的设计者、建设者寥寥,一边是场外具备各种专业特长的批评者、评判者熙熙攘攘。针对这种现状,明确反思:百年“辩论”不已,“建设”更待何时?欣喜的是,张岱年先生于1935年发表文章深刻指出:“中国能不能建立起新的伟大哲学,是中华民族能不能再兴之确切的标示”。而如想创造新的哲学,必须先认清现在中国所需要。他认为,中国现在需要的新哲学,最少须满足四个条件:

融会中国先哲思想之精粹与西洋之优长以为一大系统;

能激励鼓舞中国人的精神:

能创发一个新的一贯大原则;

能与现代科学知识相应和。

其中,“能创发一个新的一贯大原则”是突破口。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刘仲林先生于上世纪末,在张岱年先生“综合创造论”思想指导下,发现了新哲学理论的实破口,不是别的,就是“创造”。中国新哲学理论的核心应是“创造之道”。对此,张岱年先生以书序的方式概括指出:“在认真评价儒、道、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以《周易大传》生生日新为源,转化形成以‘创’为主导的中华新精神,并将‘创’作为核心范畴,融入中华文化内核。认为‘创’是现代精神的标志,较‘仁’更能体现人的本质,由此提出了将‘仁学’等传统思想转化提升为‘创学’的新观点。这是一有深意的大胆尝试。”

书中从先哲思想里选取《中庸》的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将这蕴藏中华文化核心密码的十五字,一层层剥开,通过“性”与“道”梳理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观点,解读天人合一的结构,直至中国哲学的人生宗旨“知本达至”。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核心是悟道,悟道的核心是实践亲证。中华文化的表现领域、表现方式繁多,如果只从其现象观察,往往不得要领,而通过中国哲学入门,立足实践,紧紧抓住悟道这个牛鼻子,那么,进入正门,感受妙悟之美,避免入门时走偏的可能。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很庆幸,得以了解认识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造观思想,并在刘仲林先生创学思想引领下,不断提高修养,提升人生的境界,感受生活的美好幸福。

一个发现,是指在阅读中西创造学构成,这一节里提到,1938年美国奥斯本制定“头脑风暴”创造技法并用于工作实践并取得成功开始,创造技法逐步深入到学校、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美国形成一个开发创造力的热潮。1950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吉尔福特,推动“创造心理学”的发展。我发现从时间上看,创造学的形成和发展,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助推了美国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日本学者稻毛金七自上世纪20年代,致力于创造教育的研究和倡导,创造教育成为日本大正年间(1912-1926)最重要的教育主张之一。那时,创造学同样助推日本的经济发展。创造学于20世纪70年代传入台湾,80年代传入大陆。1994年先后成立中国创造学会等。多么期望创造学能为解放我国人民的创造思维提供助推力。

理清一个问题:针对中国哲学家梁漱溟关于创造的“成物”和“成己”的精彩论述,成物是对于社会或文化上的贡献,例如一种新发明或功业。那么,对于普通人,“成物”可能没有那么显著,是不是就谈不上创造了呢?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同读的学友认为,“成物”的物,不一定局限于具体的物体和物品,可能也体现在聚精会神做事的具体过程中,体现在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过程中等,听学友这么一说,我忽然想起庄子曾说“目击而道存”,看来,与他人心有灵犀的过程,其实不也包含了“成物”的成分?


黄旭霞:

学完《绪论篇》第二章“东方与西方”后,非常感慨张岱年先生作为一个哲学家的高瞻远瞩,1935年张岱年先生发表文章,指出:中国能不能建立起新的伟大哲学,是中华民族能不能再兴之确切的标志。他认为中国现在所需要的新哲学,最少须能满足如下的四条件:①融 会中国先哲思想之精粹与西洋哲学之优长以为一大系统。②能激励鼓舞国人的精神。③能创发一个新的一贯大原则。④能与现代科学知识相应和。

这四点中, “创发一个新的一贯大原则”,是中国哲学理论创新的“突破口”。

刘仲林教授从中国哲学和现代创造学交叉结合的视角,经过多年的分析和研究,在认真评价儒道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生生日新”为源,转化形成以“创”为主导的中华新精神,并将“创”作为核心,融入中华文化内核。从“仁义之性”、 “生生之性”到 “创造之性”,从而发现了中国新哲学理论的突破口,或者说“新的一贯大原则”不是别的,就是“创造”,中国新哲学的核心应是“创造之道”。

西方创造学注重创造产品及其创造技法开发,用自然科学试验分析方法求知探理,注重“成物”方面;东方文化注重人的心性自觉,用人文学科的整体体验方法率性修道,注重“成己”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多强调伦理道德方面的修行,对“成物”缺乏深入的认识与研究。中西会通创造学把以“成物”为特色的西方创造学与“成己”为特色的东方文化相结合,建设融“成物”和“成己”为一体的新型创造学,将“成物”与“成己”形成有机整体,一阴一阳,刚柔相济,创造学才能健康发展。

学习至此,除了明白了一些道理,内心里更是多了一份力量,期待下一期更深入的学习与讨论。


人不学不知义,读书与人生是密不可分的,冯友兰先生说过要读无字天书,但欲读懂无字天书,在生命的为学日益里,先读有字之书,深切体会其中要义,才能觉解修学的次弟,为道日损是人生的境界,也是读无字天书的另一种说法,因此读书与做人先从基础开始,从有字的人生之书、社会之书,到通达生命明朗之境的无字天书,都需要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求的不是量,而是质。知义贵在觉解,觉解需要肯下功夫。在读书的时候,除了心灵的收获,还需要给自己一点点压力,记下心得。孔子说过“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作者的智慧而受益,那么如何回馈作者的心血凝聚、人类智慧的传承呢?虽然我们在学修方面所得极其有限,但分享一点心得,只为回应千百年来有志者的空谷清音,以示敬仰与感恩之心。

中华文化传承与读书会在坚持了105期的读书活动之际,正好学习完刘仲林先生所著《中西会通创造学——两大文化生新命》的绪论篇《创造学与东西文化》,这一篇介绍了中西创造观溯源、创造内涵、学科特性、东西方文化特质、新哲学理路、中西创造学构成。

书中作者引用了泰戈尔在《人生的亲证》一书中说过的一段话:“雏鸟知道当它突破孤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蛋壳时,这个把它封闭了很久的坚硬的外壳并不真正是它生命的一部分,那个硬壳是个死东西,它不会生长,也不会让它看清在它外面的广大世界,无论它是如何可爱,完美而圆润,必须给予一击,必须突破它才能获得空气与阳光的自由,完成鸟的生命的最终目的。”反思这句话,生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人生的历程与雏鸟很相似,当最初保护我们生命的外壳成为一种束缚生命成长的存在时,我们要不要给予一击,打破思维定式的束缚,透见本心?

作者从仁学到创学的开启,融会了中西、古今文化的会通,以西方逻各斯、东方道为代表的两大文化生出新命来,这就是中国新哲学探索的方向。文化的生命是活泼泼的,就像雏鸟打破自我的孤立,追寻生命的自由与新意,但这自由与新意又有一个东西在主导着它、支撑着它,这就是宇宙的规律,事物的本体,创造不是无中生有,它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既有创造规律可遁,又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悟道之妙。创学的大门很广:从真善美的追求开始,到觉悟心性本体。

 在我们司空见惯的学习、生活中,如何认识创造呢?它有五个层次:即兴创造、技术创造、发明创造、革新创造、深奥创造。即兴创造老少咸宜,即兴而发,因境而生,最贴近我们的生活,一个生活习惯的改变、一个艺术品的改造、孩童的一个游戏等等,在自由里、在愉悦里,自然而然地发生,很美、很轻松,但是反思这个过程的人很少去关联“创造”,因为认识创造也是需要通过学习的。技术创造、发明创造、革新创造需要一定的知识体系或是经验积累,这种境界通常伴随着产品的研发、技术的革新、工程的建设、业务的开展,很少有人把它与百姓日用结合在一起,因此认识深一层次的创造,也需要学习与开动脑筋、破除旧习。最高一层的创造是深奥创造,直译为“突现的创造”,意即想不到的联系突然意外出现,创造取得令人置信的突破。这一层创造在生活中,可能是让人望而却步的,因为在人类历史上到达这个境界的人,通常是在科学与艺术的顶峰,或是某一思想巨擘,像引领我们思想的轴心时代,像物理学中的量子论、相对论都属于这种创造,这一层次的创造境界虽然极其高,但并不是高不可攀,因为它的基础也是即兴创造,也包含了即兴创造的特点,自由、轻松、愉悦、忘记高下的分别,达到知、情、意的高度和谐。因此创造的境界是我们本性的一部分,就像真善美一样,它就在我们的本性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发现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学而时习之的学与习,通过学习创造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的提升,即兴创造与深奥创造都在认识创造本性的过程里。创造,是成就自己;创造之道,是自己践行。行动是一切学习的要义,行动也是创造的要义。

综合创造在过程、结果、境界、心性四个方面的内容,作者在书中给出一个定义:创造学是一门研究创造规律、开发创造潜能、提升创造境界、觉悟创造人生的新兴交叉学科。

认识创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关系,认识创造与生命本性觉解的关系,那么学习关于创造的一门学科,在践行知行合一的人生亲证里,是不是让生命在为学日益里更进一层楼呢?

让我们一起:叩启真的心窗,探寻善的家园;追求美的境界,觉悟创的人生。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