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童心与创造

单惠梅

张岱年先生说:“生即是创造”,这是自然与人类日新月异,不断更新的规律,也是我们践行和传承中华文化,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化,是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维构建新文化理论的关键所在。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体现在“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体现在厚德载物的博大宽容精神;体现在 “辅相天宜”生化万物的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无论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还是在科学探索领域都以此为基调,我们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类与自然共生的新事物。刘教授在《中西会通创造学》中对创造学做了精准的概括,创造学是一门研究创造规律,开发创造潜能,提升创造境界,觉悟创造人生的新兴交叉学科。我们目前的教育应该重视创造潜能的开发,才能在创造人生的过程中体悟到自然与人类共生的境界之美。

梁漱溟先生说:“教育就是帮助别人创造。”也可以说教育是帮助激发创造潜能,保护创造天性,创造是一种童心绽放仁心的再现,是人类在不断满足自我需求,自我实现的一种本能。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似乎与未失童贞的孩子们的天真的普遍的创造力一脉相承,它似乎是普遍人性的一个基本特点——所有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也就是说,童心本质上是一种天然的创造之心,创造是一种天性,一种潜能。如何保护好孩子的天性,把每个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文化由“仁学”转为“创学”的关键所在。

王阳明先生说过“个个人心有仲尼”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具有成为孔子一样的潜能,如何引领和开发这种潜能,是家长和老师必备的能力。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的生活细节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启迪,才能激发孩子们内心的创造天性。我的朋友白玫老师的一个亲身经历,让我又一次体悟到孩子童心中创造力的潜能。白玫老师的鼻子出血,坐在沙发上,这个时候孩子拽着白玫老师的手,白玫老师以为孩子让她陪孩子玩,于是白玫老师说:“妈妈不能陪你玩儿了,妈妈鼻子出血了,身体没有力气”。说着白玫老师就靠在了沙发上,就在这个时候,孩子又去找爸爸,拉着爸爸的手,把爸爸拽到厨房里,然后让爸爸抱着自己放在凳子上,这个孩子自己从纸抽中拉出一张纸,跑回到妈妈身边,跪在妈妈面前,用力地把纸往白玫老师的鼻子里塞。这是一个十五个月不会说话的孩子的动作,这是孩子内心仁爱的再现。这种爱心让他产生行动,让她利用爸爸的优势完成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这也是童心本性的再现,是由爱而阐发出创造思维,也就是借助于外力实现自己想法的过程,这是一个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的过程。如果不是15个月的孩子,而是一个八九十岁或者是十多岁的孩子,我们不会意识到这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体现出了童心的可贵天性,创造思维的潜力。如果每个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注意孩子的这种天性,在后期的教育中注意保护,运用中华文化的底蕴,在孩子心灵成生长中生根发芽,我们的孩子在未来都会成为社会的栋梁,而不是有一些孩子成为新时代的方仲永。在跟随刘教授学习中华文化的过程,逐渐将中华文化融入我的教学,也是中华文化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影响与改变,坚定了我将中华文化融于教学的信念。从我发现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自我觉醒,特别是有智力问题的孩子的开始认真写作文,到初中学生语文成绩的不断提升,以及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语言的表达,都让我惊讶于中华文化的伟大,让我感动,让我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感到骄傲,让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帮助学生成就自己人生价值的快乐!是学生的思维让我逐渐调整中华文化与阅读作文的讲解内容与形式,让我自己和学生共同感受到中华文化在生活细节、学习过程中的再现,以及对心灵成长的引领。

刘仲林教授在讲课中多次提到创造是天地进化而赋予人的一种道,《易传》中有“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都是在说不断创新,创造是人类与自然共生的能力。在新的时代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不仅是传承文化的作用,而且保护和激发孩子们童心与创造力更为重要,用积极、健康、创新的思维引领学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