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科大举办“中华文化大学堂” 聚焦青少年创造教育

(编者按:中华文化大学堂是 “大学与社会结合、学子与大众互动”的传播中华文化的第一大学堂,为了落实创新、创造的新思想、新观念, 20181223日第47期专题讲座在中科大校园如期举行;中国创造学会副秘书长、南通大学创造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灿明教授作了 “我国青少年创造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主题演讲,中国科技大学刘仲林教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围绕“创造与中华文化变革”作了深入讲解,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好评,中国科普网及时跟进报道,现予以转载发布。)


12月23日下午,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双创”思想,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东区师生活动中心国际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华文化大学堂”第47期专题讲座。中国创造学会副秘书长、南通大学创造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灿明教授受邀作题为“我国青少年创造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学术讲座,得到了该校广大师生、各界人士和中华文化大学学员的普遍赞誉。

王灿明教授作讲座

王灿明从2018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切入讲座,统计出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10个国家,揭示我国与这些国家存在的巨大差距,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指出中小学教育理念的偏差、教育目标的偏差、教育行为的偏差、课程设置的偏差、师生关系的偏差、教育评价的偏差严重挫伤了我国青少年的创造力发展。

他认为,四十年前解放思想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航程,现在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我们依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基于二十年来的中小学创造教育实验以及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钱钟书、臧克家等杰出人才的成长案例分析,他总结出青少年创造教育的核心理念,认为理想的创造教育应该是唤醒潜能的教育,是培养真创造力的教育,是主体张扬的教育,是不拘一格的教育,也是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协同教育。

关于青少年创造教育方法,主要聚焦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法训练。王灿明强调,青少年创造教育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只有激发其创造意向,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训练其创造性行为,养成其创造性人格,才能形成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生动局面。依据华裔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高锟、丁肇中、钱永健、朱棣文、崔琦的生活史研究,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必须呵护他们的好奇心,强化他们的成就动机,鼓励他们的独树一帜,提供他们动手的机会,善待他们的调皮捣蛋,发掘他们的艺术天赋。

交流互动环节将本期讲座推向又一个高潮。主持人原本只安排了两个提问机会,但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代表纷纷提问,与王灿明频繁交流,互动时间一再延长 。针对青少年创造教育问题,他既分析了全国各地的实施现状,也介绍了“教育之乡”南通推进创造教育的经验。从上海、浙江等地专程赶来的中华文化和创造学爱好者,纷纷要求他介绍自己培养子女的经验,王灿明以文学创作和高考作文为例进行分析,提出创造性人才富有个性和开拓性、不墨守成规、思维独创、灵活性强,对他们的培养必须打破常规、追求卓越,倘若以常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势必会导致“削足适履”,创造性人才也很难脱颖而出。与会专家、师生及家长被其生动的案例、透彻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深深吸引,会场不时响起会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会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资深教授、“中华文化大学堂”创始人刘仲林对王灿明教授的讲座予以高度评价,认为“中华文化大学堂”倡导“知行合一”,不仅要弘扬“创造之道”,而且要探索“创造之法”,这就必须将修学重点放在亲身领悟和实践应用上。无论在创造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推动和子女教育方面,王灿明教授都作出了表率。

刘仲林教授

“中华文化大学堂”创办于2010年11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主办,安徽省图书馆协办,以“彰显人的光明德性、造就心灵高尚的新人、达到最高善的境界”为宗旨,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方克立担任顾问,定期邀请海内外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举办专题讲座。至今已举办47期,已成为“大学与社会结合、学子与大众互动”传播中华文化的第一大学堂。出席本期讲座的嘉宾有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刘仲林、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副理事长孟广耀、安徽电视台卫星地面站站长徐景利、安徽国祯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李泓萱、合肥市瑶海区宣传部副部长袁乃玉、中华文化大学网总监张俊生、合肥创造学会副理事长张英、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刘高威等。

讲座结束后与嘉宾合影



(南通大学  孙琪报道)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