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学习《中西会通创造学》心得体会(十一)

(编者按《中西会通创造学》从用法篇开始,介绍创造技法;对于一个创造者来说,创造技法直接面对实践活动,化理论为方法,化思维为技术,创造技法既可直接产生创造成果,同时也可启发人的创造觉悟,启迪创造思维,提高人的创造能力,是打开创造之门的金钥匙。

创造技法是创造者根据创造思维发展规律和大量成功创造的实例,总结出来的一些步骤、技巧和方法。第十一章以联想为起点开始导入,详细介绍了联想系列技法,对自由联想和强制联想的典型技法及其引申技法都做了详尽的阐述,同时介绍了我国学者提出的知名创造技法。)

 

雨晴

创造技法植根于创造思维和心性,在创造的初始阶段主要是解放思想、启迪思路,其主导思维是意象思维,因此创造技法以联想为起点。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如果说“想”代表记忆力,“联”代表想象力,通过“想”把记忆中的元素提取出来,再通过想象活动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形成“联想”。奥斯本称创造活动中的联想是“依靠记忆力进行想象,以便使一个设想导致另一个设想”。

古希腊人提出了联想的三大定律:相似律、对比律和接近律。

1相似联想:由事物间的相似点而引起的联想。

如:云——游子,花——美人,流水——岁月。

2对比联想:由事物间的对立点、相反点而引起的联想。

如:动——静、快——慢、开放——闭合。

3接近联想:由事物空间和时间特性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如:学生——读书、校服、活力、老师、家长、作业、教室。

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联想是个观念间的吸引力。他规定了联想的三大法则:相似律、时空接近律、因果律。

英国学者哈特莱对联想主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认为联想定律主要是接近律,相似律、对比律、因果律都可归结为接近律。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创立了一种联想主义的实验方法,他把联想主义称为联接主义,强调反应与情景的联接,实质上就是动作的联想。

本章重点介绍的创造技法是头脑风暴法和检核表法以及中国学者提出的和田十二法等联想系列技法。

头脑风暴法是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的,简称BS法,核心是高度自由的联想。这一方法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得以推广应用,之后,传到了西欧、日本和中国等国家,成为了创造技法中重要的技法之一。

头脑风暴法的实施要点如下:

一:召集5—12人召开专题会议,

二:设主持人一名,主持人只主持会议,鼓励发言,对设想不作评论,设记录员1—2人,要求认真、完整地记录与会者每一设想。

三:时间一般为20~60分钟,最佳为半小时左右。

四:会议地点需安静而不收外界干扰。

五:提前通知,使与会者事先有所准备。

头脑风暴何以能激发创新思维?主要是因为:在集体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新的观念,都能引发他人的联想,产生连锁反应,形成更多的新观念,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人人自由发言、相互感染,能激发人的情绪,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地思维能力。也调动了与会者的竞争意识以及个人欲望,竞相发言,开动脑筋,力求有独到的见解,新奇的观念。

随着创造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奥斯本头脑风暴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许多类似的方法,本书简要介绍了8种自由联想系列技法。

除了头脑风暴法之外,联想系列技法还有一个典型的技法——奥斯本检核表法。奥斯本检核表法是引导主体在创造过程中对照9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以便启迪思路、开拓思维想象的空间、促进人们产生新设想、新方案的方法,这9个问题是:有无其他用途、能否借用、能否改变、能否扩大、能否缩小、能否代用、能否调整、能否颠倒、能否组合。

奥斯本检核表法是一种产生创意的方法。在众多的创造技法中,这种方法是一种效果比较理想的技法。它的实施步骤是:

(1)根据创新对象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2)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参照表中列出的问题,运用丰富想象力,强制性地一个个核对讨论,写出新设想;

(3)对新设想进行筛选,将最有价值和创新性的设想筛选出来。

本书接着介绍了由检核表法引申出的其他一些强制联想技法。

最后本章介绍了中国创造学者提出的有特色的联想类技法:和田十二法、集思广益法和系统提问法。

和田十二法:是我国创造学者许立言、张福奎结合我国的创造发明,与上海和田路小学一起提出的一种思维技法,它继承奥斯本检核表法,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和发展。这些技法更加通俗,简便易行,又称聪明十二法。

集思广益法:是由我国创造学者赵惠田总结出的一种创新构思法,它是将德国鲁尔巴赫的635”法与头脑风暴法、卡片整理法等综合后形成的。

系统提问法:是由我国创造学家庄寿强经过多年研究和教学实践以后创建的一个以系统发问为先导的创造技法。

本章详尽系统地介绍了这三种创造技法,并选用了真实的案例加以说明。

英国学者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对于一个初步接触创造的人来说,掌握了创造技法,是将高深的理论落地成为一套实实在在的方法,手中似乎拿到了一把开启创造之门的钥匙,如此这般,岂不快哉!

 

 

李静  通过想象力的翅膀,推动联想技法的扶摇直上

从《中西会通创造学》的第十一章开始,学习这本书的节奏进入到创造技法这一篇。创造技法是创造者根据创造思维发展规律和大量成功的创造案例总结出来的步骤、技巧、方法。本篇总共分为四个章节,以联想为基础,类比和组合是对创造技法的进一步发展,臻美技法是其最高层次。十一章主要介绍联想系列技法。

认识联想系列技法,要从深刻剖析联想开始。认识了联想的规律,进而认识联想技法,才能使初学者在创造实践中掌握可操作的创造技法,化理论为实践,把创造从陌生的理解变成熟悉的认识对象,并可进行操作。掌握一门方法就像是掌握了地图,这是任何学科都不可忽略的,包括新兴的创造学。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人们在生活与学习中会不由自主地运用联想,但联想不是单纯的记忆组合,而是有想象力的微妙作用。联想是类比、组合、臻美技法的基础,想象力是联想的基础,通过想象力的发挥,把贮藏在记忆仓库里的记忆细胞通过判断、选择、组合联系起来,这就是联想与想象力之间的重要关系。因此研究联想是哲学和心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在17-19世纪,联想主义成了近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洛克提出“观念的联想”,休谟认为联想是各观念间的吸引力,因为有吸引力,它们才能互相结合起来。哈特莱主为联想定律主要是接近律,桑代克把联想称为联结主义,强调反应与情景的联结,实质上就是动作的联想。从认识联想的作用开始,联想从近代心理学的研究走向工程学,出现了创造技法。其中著名的联想技法,在本书中详细了两种,作者刘仲林教授通过典型技法的介绍,引申出若干相关技法,以点带面,立体地呈现了创造学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创造思维的研究与开发。

这一章重点介绍的典型技法包括头脑风暴法、检核表法。

名称与定义

引申技法

名称与定义

引申技法

头脑风暴法:又译智力激励法、脑力激荡法等,简称BS法,是美国创造家奥斯本提出的。核心是高度的自由联想。头脑风暴法的核心是高度自由的联想。这种技法一般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小型会议,使与会者毫无顾忌地提各种想法,彼此激励,相互诱发,引起联想,导致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产生众多的创造性设想。

 

1、逆头脑风暴法

2、默写式头脑风暴法

3、NHK头脑风暴法

4、三菱式头脑风暴法

5、川喜田法

6、7X7法

7、片方法

8、菲利浦斯66法

检核表法:在考虑创新性设想时,将思考方向制成一览表,对每项逐一审核,以避免遗漏要点,这就是检核表法。奥斯本检核表法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工程研究室提出。

 

1、特性列举法

2、5W1H法3、范围思考法

4、SAMM法

在创造技法研究和普及过程中,中国创造学者结合中国的创造研究现状,提出并发展了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联想类比法。其中和田十二法的应用在创造实践中较有影响力。

名称与定义

操作方法

和田十二法:又称聪明法,是我国创造学者许立言、张福奎对奥斯本的核检表法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我国实际,与上海和田路小学一起提出来的。

 

(1) 加一加:加高、加厚、加多、组合等。

(2) 减一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3) 扩一扩:放大、扩大、提高功效等。

(4) 变一变:变形状、颜色、气味、音响、次序等。

(5) 改一改:改缺点、改不便、不足之处。

(6) 缩一缩:压缩、缩小、微型化。

(7) 联一联:原因和结果有何联系,把某些东西联系起来。

(8) 学一学:模仿形状、结构、方法,学习先进。

(9) 代一代:用别的材料代替,用别的方法代替。

(10)搬一搬:移作他用。

(11)反一反:能否颠倒一下。

(12)定一定:定个界限、标准,能提高工作效率。

由我国创造学家袁张度教授提出的“集思广益法”和创造学家庄寿强教授提出的“系统提问法”,在我国的创造实践和创造学的普及中,也比较有影响力。

通过学习系列的联想技法,认识联想规律,在创造实践中得出创造成果,进而归纳联想技法的规律,并研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技法,正是我国现当代创造学者们正在积极探索与开发的行程。

作为一名学习者,要深刻思考,如何把学习成果联系生活与工作中,让发动联想,成为一种习惯。

 

吴道文   联想植根意象,技法助力畅想

创造技法犹如创造思维沃土上长出的禾苗。化思维为技法是中西会通创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造初起阶段,意象思维异常活跃,创造技法实质是在这个阶段解放思想、启迪思路的方法,创造技法的主导思维是意象思维。创造技法的分类依据主要是意象思维。创造中的意象思维以联想为起点,经组合和类比发展,臻于完美之境。

美国创造工程之父奥斯本认为:研究问题产生设想的全部过程,主要是要求我们有对各种想法进行联想和组合的能力。即是以问题为导向,探求解决方法,这个过程中力求将各样的想法予以联想和组合。

1939年奥斯本发明的头脑风暴法,是联想技法的典型技法,高度自由的联想是其核心。对不切实际的异想天开的想法禁止批评是运用这个技法中遵守的最重要的原则。

4年前,我们曾尝试过这个方法。当时我们一组8个人,就如何保障步行和骑车安全,提出了56条设想,远远超出预期设想。围绕主题,高度自由的联想、彼此激励、相互诱导启发、思绪就象天空自由飞翔的小鸟,所有或平庸、或荒唐、或离奇的设想不时地浮现,当中没有出现任何的批评,整个过程紧张和轻松交织一起,宽容、友好、相互鼓励的气氛贯穿始终,现在回想起来,是对创造技法的一次美好的体验,至今难忘。

奥斯本指出,头脑风暴不是取代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对这种方法的补充,特别是补充以下三个方面:对个人提出设想的补充;对传统的讨论会补充;作为创造性教育的补充。有一年,美国北方格外严寒,大雪纷飞,电线上积满冰雪,大跨度的电线常被积雪压断,严重影响通信,这一问题一直未有效解决。后来用头脑风暴法尝试,从“坐飞机扫雪”的滑稽可笑,受启发产生“用直升机扇雪”,依靠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可将电线上的积雪迅速扇落。一个久悬未决的难题,在头脑风暴会中得以巧妙解决。

开放包容和致力于构建,是本书一直坚持的方向。本章明确指出:我们应当根据我国实际、本领域实际、参加讨论人的实际、要解决问题的实际,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头脑风暴法”,以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检核表法是又一种典型技法,考虑问题时,先制成一览表,对每个项目逐一检查,以避免遗漏要点。

我国创造学者结合中国实际,在研究和普及创造技法过程中,提出并发展了有特色的联想类技法。上海创造学会1991年正式命名“和田十二法”。我国创造学者许立言、张福奎对检核表法深入研究,结合上海和田路小学创造发明的实际,与和田路小学一起提出来。具体是将检核表法改造提炼为十二个“聪明的办法”,供人们在思考问题,进行发明创造设想时,按顺序核对思考,从中得到启示。在此简述为:加减扩缩、变改联学、代搬反定。这是利用“信息的多义性”和“消息的可塑性”,启发人们进行“广泛迁移”-------概括性联想,提高推理过程和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有助于人们产生大量的创造性设想。

上海市一小学五年级女学生方黎发明“多用升降篮球架”,先后获奖并由上海、无锡等厂家投产,在上海、苏州、广州等地畅销。她在体育课投篮过程中发现了蓝球架升降的问题,并从可调高度的落地电风扇得到启示,顿时想到把篮球架“缩一缩”,用落地电风扇升降的道理制作成功升降式篮球架。

恰当的引导和恰当的方法可以将意象思维展现出来,并帮助畅想变成现实。这是联想系列技法的魅力所在。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