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学习《中西会通创造学》心得体会(十六)

        

(编者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志士仁人从不停止对道的追寻,他们孜孜以求,上下求索,各门各派都有着不同的路径和方法;经历了久远传承的中国古老文化,与生生日新的现代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中国哲学里,儒家和道家是如何说道论道的?与创造创新有着怎样的联系?刘仲林教授在本章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吴道文   虚静观复常自然,感通生新致中和 

   当登临山顶,环顾四望,一览众山小时,常会联想起人生的境界高低,中西会通创造学,由心性探讨出发,经过思维与技法的跋涉,逐渐步入直冲云霄的山顶-----创造境界。

创造学不只是思维和技法,不只是形式和实证,深层次的内核更与文化的内核相关。登山的路径选择不一样,攀登的方式、欣赏的风景及体会也会有异,但目标不变。这一章分别从道家道法自然无不为,儒家修己安人致中和这两个视角,挖掘出创造中蕴含文化,文化中隐藏创造的思想。

侧重自然无为的道家思想,如绵绵的泉涌,创意融融:

为道日损,道法自然。《庄子》中提到颜回坐忘,离去形体忘掉知识,和大道融通为一。金庸武侠小说中张无忌向张三丰学剑,张无忌边练边悟,各种剑法渐渐融会贯通,剑法数目越练越少,似乎一个个都忘记了,实际上他已掌握了自己独特的剑法,达到“无法而法”的最高境界。难以想象,实战中还记着师傅教的招式来应战是什么结果,所以随着对手的出招而灵活变化才是致胜的法宝,而这种灵活是建立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道家修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自如自成的。

道生万物,德养万物,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要修行尊道贵德的心性,需要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以观其复。如此,可以知常,从而使心灵包容一切,大公无私圆通周遍,晓知天然,通达大道。老子注重“各复归其根”、“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这里的复是返而归,返回到万物的初始前的状态,体验道的静而未发的本然境界。万事万物的初始态,均表现为阴、弱、柔,离道最近,是一生二的萌芽,是生命的源泉,是“自然”的流露。老子提出了守雌、守黑、守辱,甘作天下溪、天下式、天下谷,以复归到事物初始的状态,像无知无欲的婴儿,像两极未分的一,像原始状态的朴,以此保护以“自然”为核心的常德。郭有遹在《创造心理学》中说,“古人观天象、察地理、究天人之变,穷宇宙之物,得一万物共同之理。此理老子称之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道含有创造蜕变之生机。”创造过程中灵感的孕育往往不可捉摸,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惟恍惟惚。当进入豁朗时期,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细细品味创造心理与道德经,其中的微妙,可谓创意融融!

本章中,有这样两处文字:

老子看问题,不从人们公认的与问题相关的强点着眼,而是从人们容易忽略的与问题间接相关的弱点着眼,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一方法更具智慧光辉,对创造学深化有更大的启发性。

老子哲学,常被误解为消极虚弱。其实他深懂物极必反以及促进创生创造之道。其秘诀就在奇正相生、以退为进、以柔胜刚、以弱胜强,使之无而后创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道家似弱而实强,似柔而实刚,善辩而不辩,以不变应万变。道之为用,反之而已。

从这两段语言中可以窥见,老子的道,表层是虚静无为之道,深层蕴含创造有为之道,这正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奥妙。

孔子创立仁学,其志在于道。行中庸、致中和应成为创造学的最高境界。

孔子提倡的礼,是由道生发出的,文字表述的礼常常作为一种外在规范,以一定的时代、环境为背景,如果将之奉为教条僵化,是对生命鲜活的儒家思想的极大误解,成语“嫂溺叔援”就很有启发。

孔子常提到的仁,贴近生活,易于理解,但也容易被局限,忽略“仁”之上的“德”“道”的层面。学习六艺的目的在于上达,展现天命,率性而和,即学达性天。当子贡问:“何为其莫知子也?”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可见,如果光从表面理解,缺少实践中的探求感通,就容易远离“大道”,以至孔子也只能感叹只有天能理解他的“上达”真意。

古人称六艺技能为“下学”、为“小学”,而称“上达”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追求的道,在于彰显光明正大的德性,在于用这种德性去感染人民,造就一代新人,在于达到美善的最高境界。

践行大学之道,以格物为起点,至平天下为最高。传统中的格物,是推究穷理而感通之意,有整体领悟而无科学实证。中西会通创造学,援西方科学实证之长,补传统格物之短,同时继承“与天地准”的文化基因,通过格万物,体天道,把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智慧,着重在“和”中“生新”,在“新”中“求和”,以平常的方式把道的境界在创造实践中展现出来,从面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

通过本章的阅读,深切感受到,作者从中华千年传统文化的视角,对创造的本质、境界与道法自家、持中贵和作出的探索,帮助我更进一步理解儒家道家的思想精髓,丰富了我对人的创造本性的哲学追寻,深化对创造目的、对提升创造者心灵境界的认识。流淌着的文字蕴藏着智慧之光,如汩汩的清泉,滋润着我的内心。


黄旭霞   明德现本真 无为无不为

这一章,刘老师带领我们再一次重温经典,感悟经典;通过学习,进一步梳理,我回顾自己所了解的点滴内容,深感到自己所知甚少,需要深入严谨地学习。

再此分享一下读书笔记吧。

儒家是如何说道论道的呢?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大意是志向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游学在艺。道在最高的层级,志向目标要高远,要穷究天道和人道,艺在最低的层级,也就是通过对六艺的学习,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的技艺和能力。

可是《论语》里还有一段经典的记载: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孔子认为,我的学问是通过下学,也就是通过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学习,最终感悟天道,做到下学而上达,但是令孔子失望的是人们普遍执着于对六艺的学习,不再穷达天理。所以孔子感叹:知我者其天乎?

《大学》开篇就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道,是彰显人本有的光明德性,推而广之,造就一代新人,达到最高的善的境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知道本末、终始的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道了。

物格而后致至,致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的求道起点是格物,格物是穷理尽性,参悟万物,得天道之精要,用以指导人生。

《中庸》第一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而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中庸》从易于理解的人的情感出发,解释“中和”。中就是道的本体,和是道的应用,达到了中和,就是把握了道的本体和应用,也就是把握了天地大法。


那么道家又是如何说道论道的呢?

刘仲林教授对《道德经》进行了精深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了古老经典散发出创造的光辉。

《道德经》有创造之道,而不言创造,有无为之道,而无所不为。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显示出创造过程中有无相生的道理。

回顾创造学家沃勒斯的创造过程四阶段理论,联想《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感觉这里多么切合“酝酿——明朗——验证”的过程啊,这些经典内容与创造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遵循地的法则,地遵循天的法则,天遵循道的法则,道遵循自然的法则,也就是说人要法天地,法道、法自然。对人而言,就是要顺其自然。在修行方法上,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已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复是返而归的意思,也就是说返回到初始的状态,体验静而未发的本然境界;同时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复循环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作用特征,但是老子说的并不是安贫守弱,而是柔弱胜刚强。

《道德经》最后一章的结束语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全书的宗旨,老子告诫我们必须要“循天之道”。


李静   明明德与法自然

《中西会通创造学》这本书的第十六章篇名为“明明德与法自然”,主要介绍儒家和道家的核心思想与修养方法。儒家旨在通过伦理、道德的教化,昭显人的内在明德,以仁爱为悟道中介,通过下学上达,最后通达“道”的境界。道家通过法自然的修道途经,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法则,使人复归道法自然的悟道至境。作者刘仲林教授通过“明明德与法自然”这几个字,言简意赅地提炼出儒道两家悟道的核心、要义,两家学说在悟道方法上有差异,但悟道的方向与宗旨是相同的,都是指向天人合一的宇宙人生大道。

儒家的“明明德”源于《大学》开篇的大学之道,大学之道经南怀瑾先生诠释,把原来的三纲列为四纲,既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作者把“明明德”做为儒家思想关键词与道家思想关键词“法自然”相并列,旨在说明昭显人内在的光明德性,在儒家以仁爱为悟道基础的修行方法中,是至为重要的。儒家思想通过修已安人、致中和,以达到道的境界,唤醒人内在的明德,使人人成为具有仁爱的人,在仁爱、孝悌的基础上,一步步提升,明德的自我唤醒、呈现以及发挥功用,是人内在觉悟的关键。儒家的悟道方法,其实是很妙的一种方式,儒家提倡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下的和谐,看似忽略了个人的主体存在,其实以“明明德”为悟道的核心,儒家修养者始终贴近修养主体的心,把人的自觉性、人的主体性做为修道、悟道的关键。只有通过在实践中的真切体会,进而觉悟自己内在的明德,秉持明德的智慧与能动性,通过修已安人致中和的悟道追求,儒家学者才真正开启一扇悟道的心门。儒家先哲们也正是在自我心性的觉醒中,走向宇宙人生的宏大视野与境界。

“法自然”是道家修行关键词,道在本质上是不可言传的,道家以“自然”来贯通人、地、天、道四个修行层次。自然是自成的意思,道法自然就是道法自成。人虽然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人更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顺其自然,才是合乎天人合一之道。人本是自然的一份子,在法自然的悟道、求道过程中,觉悟天地的境界,就是在合乎自然法则的原则下,把人的最高本性呈现出来,达到人与自然最完美的和谐。

儒家与道家的修行路线虽有所区别,但最后的指向都是觉悟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儒家以内在的明德为修行关键词,道家以外在的法自然为修行关键词,两家学说正好达成了一个内外合一的修行动态图,借用阴阳图来做比喻,两者学说就像阴阳图的阴阳两极,共同组成一个完美的太极图。需要说明的是,儒家以仁爱为中介,下学上达,以明明德为悟道的目标之一,并不否定自然的重要性,因为人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都包容在自然里;道家以法自然为修道的重要原则,并不否定人与社会的重要性,因为人与自然的最大和谐,就是身心的安然,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身心安泰,社会与国家也就安泰。在儒家的学说宗旨里,包涵着道家的自然,在道家的学说里,包涵着儒家的家国,两家学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恰似太极图中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两者共生共创,形成了独具中华文化特色的修养论、功夫论、境界论。

中西会通创造学的内涵不仅包含中西文化文理的会通,也包括中国优秀文化自身各家学说的会通。儒家文化的贵和持中,是创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创造有两个重要的要素,一是新,二是和,新是创造的启动,和是创造的成熟。道家文化中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启动创造的另一个独特视角,以柔胜刚、以退为进,复归事物生成的源头看创造,更有利于发现与促进创造创生的开启,这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智慧,道家在证道中提出“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最高明的创造总是孕育在极平凡的创意和事物中,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开启。儒道两家的学说与修养功夫,对于创造学的意义,不是彼此间的相互独立和隔离,而是如一首诗所描述的“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会通共生、共创了中华文化的万千气象。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