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学习《中西会通创造学》心得体会(十七)

       

(编者按 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影响较大的有儒家、道家、易家和禅家四大学派,本章,刘仲林教授分析了生生日新的易家和明心见性的禅家,通过对修道层次和实例的深入剖析,阐述了易家之道和禅家之道的修养方法,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创造的本质和人的创造天性。)

 

雨晴 日新盛德与明心见性

走在路上,有时会遇到算命的人,面前摆着灰蒙蒙的纸,上面写着“周易”两个大字、画着阴阳八卦图,声称能指导他人消灾避祸。这种打着《周易》旗号的江湖术士让许多人对《周易》产生了误解,甚至是反感,哪里会知道《易经》是群经之首。

翻看《易传》,囿于理解能力有限,自己看得也是云里雾里,不得其解;幸好,刘教授在《中西汇通创造学》第十七章里,高度凝练了《易传》的精华,抽丝剥茧,让我看到了这本书里所蕴含的博大智慧和精深的思想内涵。

阴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日新之谓大德,富有之谓大业。阴阳交互推动万物生生不穷,新而又新,创生不已,这是最盛大的德行,最宏大的事业。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来自于《易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交,君子以辅相天宜。

张岱年先生认为:“世界是富有而日新的,万物生生不息,‘生’即是创造,‘生生’即不断出现新事物。新的不断代替旧的,新旧交替,继续不已,这就是生生,这就是易。”生是创造,是创造新生,这样就使得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日新大德、富有大业的精髓。

“阴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的观点,是“创造”最直接的思想源泉。

从中我们看出,易家思想的精深处,充满着勃发的生机、积极向上的力量。

那么禅家是如何修道悟道的呢?和创造学有什么关联?

慧能禅法的主旨是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教,他强调自证于心,不外求佛,“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说的是要看破现象、深入本质,离一切相,包括物相和名相,禅修“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禅者的初心》上说“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

松下幸之助曾说过,“像我这样才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成功,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对禅的领悟。”

创造过程分为准备、孕育、豁朗、检验四阶段;其中在孕育阶段和豁朗阶段,创造者与禅者的心境有着诸多的相通点,大概那种顿悟之妙,外者是难以理解的。

有人说:苹果产品设计灵感来源于乔布斯直觉乔布斯敏锐直觉来源于禅修

乔布斯说:我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

有人将禅修的方法引入创造之中,丰富了创造技法;从成己的角度说,创造过程也是明心见性的过程。

柴陵郁禅师写出一首著名的诗偈:“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这可以是禅悟之后所感,又何尝不是创造者感悟创造之道后的心声呢。

 

李静  日日新与见心性

在读书会学友的共同努力下,《中西会通创造学》这本著作的学习已接近尾声,自我感觉第十七章学习内容的心得比较难写,难在多遍读后仍似懂非懂的心境体会。为此书上的笔记圈了又圈,勉强找出一些关键词,以企图通达作者本意的一二。

首先来解读一下原文的要义。这一篇章的著书立说,作者秉承全书的写作风格,详细介绍了《易传》生生日新学说和禅家的顿悟之学,及东方三段论、明心见性与创造本性的关系。按照这一脉络来深读原文,从理上来说,是可以理解作者意愿之一二的,但从领悟中华文化最高境界的层次来说,就像攀登绝顶的峰峦,还是有极高的难度与挑战。作者在通达宇宙视野、天人合一之境后,由衷发出近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内心感慨,所以易学的精要、禅学的精要,作者信手拈来,而我等初学之人,窥见诗境一二,跋涉山水远在行程。解读这篇跨跃中华文化巅峰之作,从以下的几个关键词和句子开始: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认识万有大空之境

修道基本思想

东方三段论

明心见性与创学的关系

《易传》云: “一阴一阳之谓道”,其中的“一”字不是数量上的含义,是指“又”,又阳又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天地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源,这根源就是“道”,“道”由一阴一阳相互转化构成,是宇宙人生的大法。“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阴阳之道造化万物,生生不息,日新又新,一刻也不休止,这是最盛大的德行。在创生不已的过程中,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万象森罗,丰富繁多,这是最宏大的事业。生生是日新之义,生而又生,有而又有,新而又新。以《易传》为代表的易家学说,强调“天地大德曰生”,把“生”作为求道的关键,认为“生生”易的本质,体现了易家生生日新哲学独特的修道特色。中华传统文化从“伦理观”向“创造观”的转化,其源头就是《易传》生生日新思想。

综创家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华文化精神来自《易传》,主要由三句话构成:

第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二,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三, 天地交,君子以辅相天宜。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精神,较为普通百姓熟悉,对应着积极进取和博大宽容的精神,两者的精神内涵为百姓日用所觉解,成为道德修养与积极生活的内在动力。辅相天宜是一种生化万物的精神,思考与觉解这种精神与境界的人较少,因而百姓日用而不知。天行健、地势坤、天地交三位一体的中华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思想源泉。

《易传》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说在具体的形体之上,超越形体的、抽象无形的称之为“道”;在具体的形体之下,有形的称之为“器”。道是形而上的,不能独立存在,它存在于形而下的器物之中,就事物来说,有可见形状的就是器,内在无形的规律就是道,具体有形的事物受道的支配;无形的道无法表达,必须借助有形有象的事物才能表现。在易家的生生日新学说中,天道、地道、人道的源头都是生生日新,因此张岱年先生提出:“世界是富有而日新的,万物生生不息。生即是创造,生生即不断出现新事物。新的不断代替旧的,新旧交替,继续不已,这就是生生,这就是易。”张先生提出的“生即是创造”,是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化的画龙点睛之笔。生生不是重复的再生历程,而是创造的新生历程,生生的本质就是创造。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古至今,人们对“日新”的反思、追问,把生生日新的自然现象,提升到人类的哲思层次,它不仅属于哲学问题,也代表着人类在开创文明进程中的不断探索与发现。《易经》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也是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创新进程中的源头。觉解生生日新之说,是觉解中华文化具有创造力的深刻内涵。

佛法云:“上士闻道,如印印空;中士闻道,如印印水;下士闻道,如印印泥。”印空、印水、印泥分别比喻悟道的三种境界。佛家提倡的悟道最高境界就是印空的境界,这一境界以认识万有大空之境为悟道标准。佛家的求道,既没有儒家的“仁义”做为凭借,也没有道家的“自然”可法,而是一个直接的“如印印空”之境,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如何认识这个境界,佛家为我们提供了东方三段论的认识论。理解佛家东方三段论对认识中西会通创造学的境界也是十分必要的。

佛家的修道基本思想是缘起性空,理性分析因缘条件的必要性,又不执著于任何因缘与境界,具体的修行方法是持戒修定、由定观慧。依戒、定、慧三学修行,是佛学一般观点,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对此进行改革,以自性的觉悟为核心,提出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方法。东方三段论“佛说,即非,是名”出自《金刚经》,但对理解觉悟自性的顿悟法门,是非常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也是认识在创造过程中,顿悟创造心性的重要方法,同属于意会认识论。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言传的知识,一种是不可以言传的知识,前者以逻辑分析、判断归纳等为主要形式,后者是意会知识,强调在过程中的整体领悟,像佛家的著名公案“拈花一笑”就是这种境界,还有一些伟大的科技发明者,在顿见创造发明客体时,当下的那个不可言传的体会,都属于意会认识论。佛家强调的明心见性,也正是指向这个方向。

创造在本质上其实也是不可说的,能说的是创造的技法和思维过程,创造技法只是帮助创造者打破习惯思维的束缚,如何创造,是任何一种技法和思维技巧都不能准确拟出的。因此创造在第一义上,与佛家悟道的如印印空境界相通,第一义无法用言传知识来表达,学习与研究佛家明心见性学说,对于理解与开发创造心性的觉悟,从悟道方法上来讲,都指向悟道的整体领悟。“道”是通过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中达到的境界,创造之道是通过对创造过程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

宋朝哲学家张载先生说过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日日新与见心性,代表了易家与佛家悟道的精髓,就像人类智慧峰峦上的顶峰绝学,两者对于觉悟创造心性、开发创造潜能、顿悟创造本质,既有峰峦绝顶的高度,又有领悟的指南,因为信念在攀登中,智慧在领悟中,圣者的绝学,铸就了中华文化的一座座顶峰,中华文化之学是生命之学、心性之学、生生之学,因此这攀登顶峰的天梯在百姓日用里,在我们的生活实践、创造实践中。

 

吴道文 盛德日新辅相泰,明心见性践履觉

这一章分两部分,先通过修道层次阐述易家之道的修养方法。

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是先人们为了生存,经历漫长而艰苦的生活劳动,从中总结提炼诞生《易》。文中从《易传》中选出一节文字,指出对我们理解易家精华,继承发展其精华非常重要。

《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对于这段,文中说:“道”是由一阴一阳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构成的,这是宇宙人生之本,能继承并遵循这一根本的就是“善”,能在实践中付诸实现的就是“性”。可惜对于“道”,仁者见了称作“仁”,智者见了称作“智”,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用道却浑然不察,真正懂“道”的人太少了!看上去,似乎道是“仁”的体现,但其更深刻的内涵蕴含在实践之中,激起万物而没有圣人忧国忧民的烦恼,这样的盛德大业无以复加了!“富有”称为“大业”,“日新”称为“盛德”,“生生”称为“易”。

在层层的阐述分析中,本章得到一个层次分明的观点体系,道是大本,“阴阳”是动始,“生生”是核心,“日新”是面貌,“富有”有成果。其中“生生”一语,成为理解整个观念体系的钥匙。《易传》强调“天地之大德曰生”,把“生”作为求道的关键,认为“生生”是易的本质,体现易家的独到特色。这些思想,在传统的儒、道、释思想中很难找到,《易传》的深远意义和价值正是在这里。《易传》的“生生之谓易”的观点,是“创造”最直接、最简易、最强力的思想资源,二者只有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之隔。

张岱年先生指出:“世界是富有而日新的,万物生生不息。‘生’即是创造,‘生生’即不断出现新事物。新的不断代替旧的,新旧交替,继续不已,这就是生生,这就是易。”这里,“生即是创造”是张先生画龙点睛之笔,一字之变,包含了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的关键所在。

张先生帮助我们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好让我们深切体验到中华传统精神“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的磅礴力量。

一般地,各民族的文化精神,都有其积极面和消极面。张岱年先生所说的文化基本精神,主要是指“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积极的健康要素”,就是“指导中国人民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中华文化基本精神源自《易传》,主要由三句话构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地交,君子以辅相天宜。

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厚德载物是一种博大宽容的精神,辅相天宜是一种化生万物的精神。天行健、地势坤、天地交三位一体启发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辅相天宜,代表了积极进取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思想源泉。

这种精神,继承“《易》与天地准”的思想,辅相天宜,是通泰、泰和之象,而创造是第一,是新的,是创造者的奋斗,我们民族需要的,由各样的领域交叉而生,也由思维方式的交叉碰撞而得的,犹如通泰之象,因而也是“和”的,中西会通创造学正是在这样的领域进行不懈深耕开拓,从易的角度秉承“与天地准”,揭示在创造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好比马斯洛所言的“高峰体验”。

本章在阐述禅家之道时,从作为佛学理论基石的缘起论道来,阐述苦、集、灭、道四圣谛,从佛学意义的“金刚三段论”,转而阐释具有意会认识意义的“东方三段论”,让人在相视会心一笑、目击道传的微妙难言的意会之境中流连品味。

文中提到,作者翻阅近三十年国内出版的创造学著作时发现,向创造境界层面引导读者的著作微乎其微,而技法越谈越多越细,而且大同小异,给人“山重水复”的印象,值得注意。“东方三段论”,指出了“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方向。创造技法可以启发初学者解放思想,打破习惯思维的束缚,而如何创造,却没有任何一个技法可以精准回答。钱学森说,如果创造方法“要真成了一门死学问,一门严格的科学,一门先生讲学生听的学问,那大科学家也就可以成批培养,诺贝尔奖金也就不稀罕了”。就创造本质而言,“无法可说”。清代画家石涛有名言:“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最高的方法可以称作“一”或者“道”,是一种整体的境界,是无法有语言表达的,只存在创造者的心中,可意会,不可言。

禅宗是中国独创的一个佛教宗派。《坛经》开篇,慧能有句话“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文中指出这句话相当精彩,是《坛经》全书的灵魂。《坛经》是一部最少宗教彼岸色彩的著作,透过一些佛教术语,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以“明心见性”为宗旨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学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对于明心见性与创造学的关系,文中指出:创造有成物和成己两大功能,明心见性实际是成己的最高体现。前面章节在探寻人的本性时,得出了一个观点:创造是创造者最高本性的呈现。而觉悟创造本性更是一个“明心见性”的过程。

道,不是说,而是践行,在践行中感悟。这一章中,易家和禅家的关系也犹如阴阳互补,明心性有助于达到日日新,日日新反过来更好地明心性。一阴一阳之谓道,一生一灭,一灭一生,对立又统一。生命在一呼一吸间,成长延续;境界在一生一灭间,逐步升华。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