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学习《中西会通创造学》心得体会(十八)

  

(编者按 “知本达至”是对张岱年先生哲学思想的高度概括,表达了“综创论”的核心观点;知物质之本,达心灵(境界)之至,知生生之本,达创造之至;在这一章里,刘仲林教授详细阐述了本至之辩、本至之化,并引领读者通过“创”体悟“转识成智”

《中西会通创造学》,对创造之道进行了开拓性的探讨,以跨中西、跨文理、跨学科、跨古今的大视野,抓住“知行合一”的本质,体察创造精髓,带领读者觉悟人生意义,洞明通达,新天新地。)


李静  创造大道致中和 

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读书会的第133期,圆满完成《中西会通创造学》一书的学习。每一篇、每一章、每一页,由学友们轮流诵读、共同研讨的方式,一字不落的学习完。回顾共同学习的过程,相互砥砺的坚持、解读中华文化要义的探讨、学而时习之的体会……不仅收获了知识,在觉解中西文化与创造学的融会贯通方面,也有内在的提升。133期读书内容是学习这本著作的最后一章,篇名为:创造大道致中和。

作者刘仲林教授在开篇以日本发明会长丰泽丰雄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导入创造境界中关于成物、成已的深层思考。

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对创造学聚集的不同,西方创造学侧重在成物方面,包括创造成果的实现,创造思维和创造技法的研究、应用等;东方创造学,特别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创造学,侧重在成已方面,注重创造个体的心灵境界与内在修养,无论是创造心性还是创造境界,在中国文化与中国创造学研究方面,聚焦点是成已。《中西会通创造学》一书旨在通过中西文化的深层解读,把成已放在宇宙人生的大背景下来解读,把创造视为宇宙万物发展的必然,人要觉悟这种必然,才能在实践中更加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谱写新的人生与境界,包括中西会通视野下的创造学,以创造心性的觉悟为解读创造内涵的第一义。由此可见,中西会通创造学是将成物与成已融会贯通的学问。作者匠心独运地把创造心性、创造思维、创造技法、创造境界四篇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创造之道统领全书。解读中西会通背景下的创造学,通过对创造之道的整体领悟,在实践中达到的境界之悟,包括成物、成已两方面的融会贯通,是《中西会通创造学》这本著作奉献给这个时代的瑰宝,也是作者在探索中华新文化的理论建构与普及大众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中西会通创造学》一书在第一篇梳理了中国哲学心性论的核心议题变革历程,从古代的“善恶之性”,经过近代“生生之性”,到现代“创造之性”的转化,这种转化是西学东渐背景下出现的,受到西学的影响和启发,但在这一篇中,创造心性尚是一种潜在的未发之性,如《中庸》所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未发状态,即是“中”的状态。第二篇创造思维的探讨,创造之性付诸实践,通过意象思维和概念思维的阴阳互动,致“发而皆中节”的“和”方向迈进。第三篇的创造技法,把创造思维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方法,彰显创造“成物”的一面。第四篇关注的重点是“成已”,从万物回到成已,创造心性在成已方面不是未发的状态,而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状态,它不是第一篇创造心性的重新强调与关注,而是一个更高层次的飞跃,关乎宇宙人生的视野,既把“成已”放在宇宙人生的大背景下来解读,把创造视为宇宙万物发展的必然,至此呈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广义创造观与东方创造学的新兴。广义创造观的恢宏与中国文化倡导天人合一的追求密切相关,中国文化强调“下学上达”,特别是在儒家学说里,“志于道”的追求为人生最高追求。上达到宇宙人生背景天人合一境界的创造学,是中国文化所提倡的上达之学。综创家张岱年先生用“知本达至”对下学上达的“学达性天”文化观,做出深刻诠释。

早在20世纪40年代,张先生就提出了“本至之辨”,认为二者有重要区别,本指物质,至指精神,既宇宙本根与人的道德理想属于不同层次。着眼事物变化的历程是张先生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张先生认为宇宙是一大历程。本至如何通过“化”,连贯成一个有机整体,既“本至之化”问题,作者刘仲林教授在张先生思想基础上提出用“明本舒至”一词来概括张先生综创论中心思想,张先生亲笔改为“知本达至”,至此,张先生哲学思想中“本至之辨”和“本至之化”问题圆满概括为“知本达至”这一哲学思想。

“知本”有三层意思:知道天人皆以物质为本,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础;物质世界呈物、生、心等“一本多级”结构;世界的形成和进化是一个生生日新、创造不息的过程。“达至”也有三层意思:至是知天知人、穷理尽性后而达到的人生最高境界;至是人类本性、自觉、理想的展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至的实现亦是一个生生日新、创造不息的过程。由上可知,张先生提出的“知本达至”这一哲学命题,强调了本至的区别,但也揭示了通过“生生”和“创造”的双向联系、作用,二者形成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知本达至”包含二层重要含义:知物质之本,达心灵之至;知生生之本,达创造之至。

张岱年先生提出的创造观,是广义的创造观,也是动态的天人合一,刘仲林教授对于广义创造观,在2014年正式提出“天人共轭”表达之。“共轭”借用自然科学名词,来指天道的创造和人道的创造相呼应,共同构成广义创造观。这一说法的提出,刘教授弘扬与发挥了张先生“知本达至”思想精要,也为广义创造观注入了时代精华。创造是心性的自觉,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它不仅需要先觉觉后觉,也需要后觉的顿悟与担当,在文化的慧命相续里,只有薪火相传的传承与创新,才能使它具有生命力。

创家之道的修养路径图,包括自然、社会、人、道四个部分,与传统的儒、道、释不同,它以“创”为中介,通过体悟天人的创造历程,达到道的人生最高境界。其中自然、社会属于知本的部分,人、道属于达至的部分,人是自然进化和社会发展的最高产物,具有至高的地位,是知本达至的主体。以人为中心,向下着眼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知物质之本;向上着眼,通过对道的追求,可以上升到天人合一的达至境界。需要说明的是,人是自然进化之“至”,而“道”是人的心灵之“至”,所以“道”可以说是至中之至,而这个“至”是不能脱离自然与社会的,正是以心灵为基础,人才能体验无法言传的道,才能体会物我合一、天人合人的心灵境界。达至是知本的精神追求与人生理想,知本是达至的物质基础与实践基础。创造学的“达至”以物质和实践为基础,以学习创造技法为知本或下学,进而体会创造之道的整体融会贯通,通过领悟创造之道的奥妙,通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悟道境界,完成领悟创造学的上达。因此觉悟创造心性需要从学习创造技法的知本开始,进而不断超越与整体领悟绝妙的达至之境。

作者在书中说,创造不是通向道的唯一选择,但肯定是反映时代精神的选择。创造既激动人心,也充满神秘,当我们反身从我们的文化源头去寻找创造的灵感时,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儒、道、释各家学说,纷纷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与启示。儒家的仁爱为创造提供和谐之“敬”,道家的无为为创造提供自然之“静”,释家的无我为创造提供心灵之“净”,易家的生生日新为创造提供心性之“竞”。 《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华文化的悠久与对宇宙人生的终极觉解,使得新生的中华新文化融敬、静、净、竞为一体,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生长出一组新生命:

中华文化创学正创意盎然,生机满园。


吴道文 精义至尊融创造,知本达至赞化育

人们常用失败是成功之母,来鼓励安慰处于挫折中的人;屡败屡战,愈挫愈勇,往往是古今志士面对困境时不屈精神的写照。对于创造发明,日本发明学会会长丰泽丰雄提出“一日一发明”的口号,经过实践,认为其价值在于对发明者的培养,作者受到启发:当把重点放在成功成物时,少有成功,不值得这个口号;当把重点放在成人成己时,发现是培养人才最好的方法,意义深远。不论是他人的安慰,还是自己的顽强不屈,都有益于人的成长。对于个体生命的锻炼成长及成就,是梁漱溟赋于创造含义中成己的应有之意。

提到创造,会自然联想到具体的成果,即成物方面,容易忽略创造者的心性觉悟及对于创造对象的整体把握而达到的至高境界。

提到中华文化,会不自觉想到自强厚德忠孝仁爱方面,却容易忽视面对艰难困苦时,求生存思改变谋革新的顽强意志中体现出的创造精神。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西会通创造学,从探索人的心性出征,途经两大互补思维,跋涉四大典型技法,会师于出征时的心性,而此时再与“未发”状态的心性会师,已经是付诸创造行动后的“已发”态,其追求的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一“和”,不仅有创造者自身的内心满足、身心愉悦、心灵之和,还有涉及“天人合一”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大和”。

这里,致中和,将创造者的身心智慧与创造对象融合为一。冯契先生认为:关于性和天道的认识,是最富于民族传统特色的、是民族哲学传统中最根深蒂固的东西。如果是单纯讲知识、科学定理,都无所谓民族特色。如果讲的是贯串于科学、道德、艺术、宗教诸文化领域中的智慧,涉及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生观、世界观等,归结到关于性和天道的认识,这便是最富有民族传统的特点的。冯契先生聚焦性与天道,以“转识成智”论智慧,将可以言说的“下学”,“上达”到不可言说的实践体验,是对致中和的继承和发展。

性与天道隐含在日常行为实践之中,凡是做人处事的实践,都可以通达“性与天道”的境界。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匾额,浓缩着下学上达的中华文化精华。

以张岱年先生综合创新论观点为基础,则用“知本达至”来阐述中西会通背景下,创造视角下的“学达性天”观。

事物有本有至,本为最原始者,为一切之所基。至者至极,为最圆满者,为一切之所趋。本为物质,至为圆满境界。张岱年先生澄清了古人本至不分的缺陷,既坚持物质第一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弘扬了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生理想的至高境界追求。

张先生认为存在是变化历程,宇宙是一大历程。天道即是自然界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易传》有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张先生“生生日新”的观点源自《易传》,并且结合时代需要和自己实践体会,发展这一观点,“宇宙历程之中常有新类发生、新级成立,故宇宙为创造的历程。”从而提出广义的创造观,宇宙是物质之生生不已的创造历程。

在客观认识本和至及其关系的基础上,“知本达至”是对认识主体提出的要求,不仅有“知”的成分,也有“行”的成分,是知与行的合一。“知本”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观点和现代科学精神,是“达至”的物质与实践基础,“达至”是“知本”的理想与精神追求。“达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理想追求与现代人本精神。

本章在创造的至高境界追求上,很自然将中华文化的代表学派进行联系比较,通过敬、静、净,模拟儒、道、释的思想,发现在西方早已辐射到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各领域的竞争精神,被传统文化悄无声息淹没了,而这种竞争精神早在《易传》中其实就出现了,即是“生”,张岱年说生即是创,一语破的!作者刘仲林教授开创性地以敬、静、净、竞四字相承,形象表达了“创”的内涵,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本章最后,作者写道:

“当我们今天在传统东方文化长廊中漫步时,总会有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那些浅层的、枝蔓的东西被急功近利的世俗炒得火爆,从儒商讨论,到易经测算,从文人感悟,到市人气功,到处可以看到儒、易、道、释的名号和术语;另一方面,那些深层的、整体的东西却被无情的忽视、冷落,使真正想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感到迷雾朦胧,难觅入口......笔者也曾为寻找这一深层入口徘徊,或因典籍浩瀚、众说纷纭而不知所措,或因若明若暗、扑朔迷离而百思不解。不过,一旦精义入神,豁然贯通,则会出现另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景象:......

至高无上的至尊就是“创造”,人在创造新天新地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自己,成为更自觉的创造者。中华文化总追求的“道”,就呈现在这天人一体的创造过程之中,如张岱年所说“人生意义由创造出,且在创造中”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以创造的视角来看,把丢失的本心找回来,这个本心,不是别的,就是创造本性。又有“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就是童心,天赋的好奇心、探索之性,创造之性。

道,不可说,还得说,烘云托月,指以示人,神怡自得!

创,不可教,可引导,突出重围,拨云见日,甘苦自知!


雨晴 人生意义由创造出,且在创造中 

当时光迈向21世纪,我们面临着一个日新月异的、充满竞争的新的时代,反思中华传统文化,探幽溯源,拨开迷雾,我们惊喜地发现,中华传统文化里蕴含着生生日新、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智慧。

能够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学派是易、儒、释、道,如果将易、儒、释、道,各凝练为一个字来表达,那么竟、敬、净、静是非常恰当的,这四个字凝聚了易、儒、释、道四家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易传》以宏观博大的视野,关注天人,特别强调宇宙变化生生不已“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又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它认为"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肯定了变革的重要意义,主张自强不息,通过变革以完成功业。同时,它又以"保合太和"为最高的理想目标,继承了中国传统重视和谐的思想。《易传》中“生生日新”的观点离“竞争”最为接近。

孔子说: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转识成智是下学上达的一个过程,学知识、学方法,达智慧、达道。儒家是如何做到上达呢?“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儒家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做到孝悌忠恕,修己安人,达到“敬”的境界。

释家强调心灵和谐,净化心灵,排除杂念,以戒、定、慧为方法,“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使身心由染转净;禅宗则提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方法,“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达到“净”的境界。

道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回归自然,“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由此达到“静”的境界。

明心见性的“净”和“道法自然”的“静”呈现了阴柔包容的一面,生生不已的“竟”和积极入世的“敬” 呈现了阳刚雄健的一面,这一阴一阳构成了有机的整体,为创造创新提供了绵绵不绝的源泉。

创造有两个标准:一是“新”,二是“和”。

现代社会,通过竞争产生新事物,这样的竞争应该是融竟、敬、净、静为一体的竞争,这既能反映时代精神,又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中西会通创造学关注点在“成物”与“成己”,是“天人合一”的大境界,宇宙天地衍生进化,创造了人类,而人类有意识地、自觉地参赞化育,改造自然,创造新的天地,同时成就自己,升华精神,人通过创造实践而做到明心见性,提升自身的境界,感悟天地大道,与天地自然合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张岱年先生对宇宙、人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思考,形成了综合创新的哲学思想,“本必非至,至必非本。本为大化之原始,至为大化之极致,是二非一。本为物质,至为圆满境界。”他认为宇宙是生生不已的,人也应该不断创造创新,积极进取,“知本达至”有二层含义:知物质之本,达心灵(境界)之至;知生生之本,达创造之至,“知本达至”充分表达了张先生哲学思想的核心观点。

      对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说道:人之作用在自觉地加入自然创造之历程中,调整自然,参赞化育。人的创造亦即是天的创造,人改造自然亦即是自然之自己改造。人克服天人之矛盾以得和谐,亦即是天自克服其中矛盾以得和谐。因而我们便更能深刻地理解:人生意义由创造出,且在创造中。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