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专题讲座

书法和音乐的美学比较

童调生教授(湖南大学 校园文化研究所)


【摘要】在分析书法的空间和时间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书法的四维时空性;论述了书法音乐的动态美;给出了旋律线的一种作图方法;与音乐类比,提出了大书(书法)和小书(书法)、标题书法和无标题书法的慨念,这对于发展近年出现的音乐书法是有意义的;在音乐书法和舞蹈书法基础上,提出更为广义的舞乐书法的名称。

【关键词】四维时空;动态美;书法的旋律曲线图示法;大调小调;标题无标题;舞乐书法 


一、引言

艺术领域中,不同的艺术门类有其相通之处和共性,例如书法、音乐,美术、诗词、舞蹈、建筑相互之间都有共性和可比性。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对书法和音乐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从古至今,大量的诗词都有相应的书法和音乐作品, 例如,岳飞的词《满江红》的书法和音乐作品早已广为流传,李煜和苏东坡的很多诗词的书法和音乐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毛泽东诗词的书法和音乐作品也已经成为经典。在战争中用书法和音乐表达决心和鼓舞士气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有力的印证了书法和音乐虽然是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它们在艺术表现和欣赏方面有很多共性甚至同样的功能,他们都是抽象表现性艺术。

有趣的是周杰伦用音乐演绎了王羲之的书法《兰亭集序》,虽然歌词并不是使用《兰亭序》的原词,但它们却表达着类似的情感。

宋朝的书法家雷简夫因听嘉陵江的涛声而引起书写的灵感“余偶昼卧,闻江涨暴声,想波涛翻翻,迅駃掀风,高下蹙逐去之状,无物可寄其情,遽起作书,则心中所想尽在笔下矣。”这是自然界的音乐所引发的书写的灵感。

进入21世纪中国书法家李斌权创造了一种新的书法门类—音乐书法,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书法表演。20115月,李斌权参加维也纳皇宫举办的“书法音乐会”,他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观众惊叹不已。20121月在北京剧院举办的“新年书法音乐会”上,他和奥地利雷哈尔交响乐团一起表演了《沁园春・雪》、《月下独酌》、《饮酒》等音乐书法;2013年在北京举办了一次盛大的书法交响音乐会,欧阳中石等多名著名书法家在恢弘的交响乐曲的伴奏中书写毛泽东各个历史时期的诗词。音乐书法不仅很好的诠释了古典诗词的意境,而且演绎了音乐的旋律。从民族器乐曲到交响乐曲从美声歌曲到流行歌曲皆可以在音乐书法中找到落脚点[1-3]

从美学的角度看,书法是线条(点、面是线条的特殊情况)的艺术;而音乐的核心是旋律,如果把其中的乐音的高低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画在纸上,而用曲线的粗细浓淡表示乐音的强弱力度,就可以看到时而昂首阔步、时而缠绵徘徊、时而粗犷、时而淡雅,透着书法美的旋律曲线。所以书法和音乐在美学上有很多共性。

二、书法的四维时空性

书法无论从创作的过程还是欣赏的过程,都从作品的第一个字第一笔开始顺序递进到最后一个字最后一笔,情绪随着这一过程起伏变化。音乐也一样从作曲、演奏到欣赏都是从乐曲的第一个音符顺序递进到最后一个音符。情绪随着这一过程起伏变化。这一过程对于书法和音乐的创作和欣赏都一样是极其重要而不可忽略的,所以书法和音乐都是时序性的艺术。

从物理学我们知道,速度的变化构成动态过程。艺术的动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动感美也与此类似。

乐音的高低强弱的变化、乐音持续时间的变化、进行速度的变化、力度的变化等物理量的变化是构成音乐的节拍、节奏和旋律的基本元素,也是构成音乐艺术动感美的基本元素。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是最具动感的乐曲,引子以“神虬腾霄的气势、旋风骤雨”的动态揭开战斗的序幕,快速上下交替转换的半音阶,反复铿锵的船工号子,“划哟,冲上前!”的音乐语言,紧接着由钢琴急骤的琶音掀起了滚滚巨浪,激流汹涌澎湃,船工们同狂风巨浪顽强拼搏,继而推出了钢琴的华彩乐段,船工们冲过了激流险滩进入黄河母亲的怀抱,这时,出现了短暂的较为平缓抒情的旋律,仿佛曙光在望,然而峰回路转,黄河母亲再次发出战斗的号角,在钢琴有力急速的跑句中,回到激速撞击的主题,全曲再现中华民族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书法书写运笔速度力度的变化、线条长度回旋浓淡粗细的变化、字体大小结构的变化等物理量和几何量的变化构成了书法的节奏和气势,也是构成书法艺术动感美的要素。古人评《兰亭序》书法的动态美: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运笔以中锋立骨,侧笔取妍,有时藏蕴含蓄,有时锋芒毕露。尤其是章法,从头至尾,笔意顾盼,朝向偃仰,风神潇洒,董其昌评“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出,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而张旭草书的动感美竟为狂,著名书法家丁文隽赞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是“神虬腾霄的气势、旋风骤雨的动态、夏云出岫的变幻、奔蛇走虺的线条、回转圆环的体势”。卫夫人的笔阵图云“点如高山坠石,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卫夫人在教授王羲之书法时,带王羲之到深山之中,体验风云变幻之势,故对书者和欣赏者而言,书法是极富动感的动态艺术。既然是高山坠石、千里阵云,从书法运笔的动态过程看,就不是平面二维的,而是空间三维,再考虑到时间,可以得出结论,在动态过程中,书法是四维时空的动态艺术。故书法有“笔走龙蛇”之说。尤其当前在书坛上出现的音乐书法的表演就是动态过程。无论传统书法还是音乐书法,静态可视为四维时空中的特殊情况。古人评论李斯书法艺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其势飞腾,其形端俨。”这是说明书法艺术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也是书法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的特点。

三、书法和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的探讨

进入21世纪出现了一种新的书法门类——音乐书法,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书法的表演艺术,所以进一步研究书法和音乐在表达方式方面的对应关系,对于音乐和书法的和谐配合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书法是白纸上画出的优美舞动的曲线;音乐是空间中嗯演奏演唱出的动听的和声旋律。书法书写的疾缓、快慢、轻重、疏密、大小、浓淡、力度表现了书法的气、神、韵;音乐演奏演唱的节拍、速度、节奏、音区、音色,力度表现了音乐的气、神、韵。

音乐有大调小调之分,大调明快庄严,小调含蓄抒情。大调音乐如门德尔松的《结婚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或庄严或气势磅礴;小调音乐如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俄罗斯民歌《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或秀美或含蓄。书法有大楷小楷、大草小草之分,大者大气,小者娟秀;大草如岳飞书写的还我河山、很多书者所写的毛泽东诗词大草、在黄山山崖上镌刻的巨大草书“江山如此多娇”,挥洒大气;小者书如怀素的《小草千字文》,行书《兰亭序》秀美婀娜多姿。为了显示这种书法的风格的差异和特色,本文将其与音乐相对应类比,称之为大书书法和小书书法(简称大书、小书);这种大小书并不等同于大字小字,因为书法中字的大小有时是难以界定的。例如,毛泽东诗词的原作很多是书写在信笺上的,算不得大草书法,但是仍很大气,可称为大书。此外有的大草书法作品中为了增强抑扬顿挫节奏感经常也含有小草字。在音乐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有的乐曲也有大小调式的转换。

应该说明,本文提出的大书小书主要由作品表达的感情来确定,不像音乐那样大小调式有比较严格的规律可循。

这种分类方法在音乐书法中是有其意义的,显然大书适于大调音乐伴奏,小书适于小调音乐伴奏。

四、音乐、书法的抽象性和标题分类的探讨

唐朝的书法家张怀瓘在《书议》中说书法乃“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所谓“无形之相”即抽象之意,中国的文字虽然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但已经脱离了象形的功能,所以书法乃无形之相,是用抽象的线条进行创作和表现的;其实音乐也可以说是“无形之相”,或“无形之音”,是用抽象的和声旋律进行创作和表现的。与写实性的绘画雕塑比较而言,书法与音乐都是抽象性的艺术。

书法乃“无声之音”可以理解为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声的吟诵。

书法和音乐是抽象的艺术,即无形之相,虽然它是抽象的艺术,但有表现客观和主观世界的功能,可以抒情,写意,叙事、绘景。所以是抽象表现性的艺术(1950年代在西方美术界出现了一种抽象表现主义画派与这里所提的抽象表现性艺术是不同的两种慨念)。“音乐是流动的线条,书法是凝固的旋律”。

书法不仅是表现性的艺术,而同时也是再现文字内涵的再现性艺术。但是音乐除了歌曲,所有的器乐曲都是没有歌词文字的,有的歌曲去掉歌词,也可以作成器乐曲。如《蓝色多瑙河》的管弦乐和钢琴曲、《黄河》钢琴协奏曲、《满江红》国乐等著名乐曲是由相应的歌曲去掉歌词演化来的,所以音乐对所要加工的素材需要更高度的抽象。

音乐根据其抽象性有标题音乐和无标题音乐之分。

大部分声乐曲是典型的标题音乐,如歌曲《满江红》。还有很多器乐曲,虽然没有歌词,但有一定的写实性,有具体的音乐形象,所以也可以是标题音乐。德国作曲家舒曼的《梦幻曲》是组曲童年情景中的一首乐曲,用小提琴演奏时,它的旋律如一阵阵轻轻上升的气流清风把你带进童年的梦幻中,这种旋律在心头发生共鸣,使你沉醉,又有惜别童年的淡淡哀伤,这种美感带人进入如梦如幻的朦胧之境。

民族标题音乐有描绘型如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有抒情型如笛子独奏曲《喜相逢》。阿炳的《二泉映月》是对自己坎坷身世的倾诉。《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黄河》钢琴协奏曲每一个乐章都有具体的音乐形象。然而这些标题音乐无论对于作曲者还是欣赏者,对这些音乐形象的建立还要通过想象来完成它。所以即使标题音乐也有其抽象性。并不像视觉艺术那样直观。

与音乐相比,有一类文字作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叙事,写景与抒情,而且这些作品的初衷并不是作为书法作品书写的,而是散文、诗词、经文、奏折等等,然而它们却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古代并没有职业的书法家,王羲之是右军将军,怀素是和尚,苏轼则担任过多种官职,李世民是皇帝;近代于右任、毛泽东都不是职业书法家。由于他们在书法上登峰造极或达到很高的高度,才把他们的作品作为书法作品,并被后人称为书圣、草圣、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兰亭集序》是友人在兰亭相聚时写的一篇散文,其中有叙事,写景与抒情。怀素的《四十二章经》则为经文,《自叙帖》、《食鱼帖》,《北亭草笔》等等,或抒情,或叙事或写景。岳飞的“还我河山”,虽短短四字却意味深长,抒发了岳飞抗战的决心和必胜信心。诸葛亮的《出师表》恳切的表述了对后主刘禅治国的期望,出师北伐的决心和壮怀,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从古至今书写诸葛亮出师表的已不计其数,包括战将岳飞,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各界许多书者书写《出师表》和《满江红》,都是有感于诸葛亮和岳飞精忠报国的赤诚,表达出师抗战决心和血战日寇的悲愤心情。这类书法艺术与文字的内涵是密不可分,相得益彰的。与标题音乐类比,本文认为可以把这类书法称之为标题书法,大多数书法作品是标题书法。

在音乐中还有一类无标题音乐,又称纯音乐,是一种更为抽象的音乐,它的美是抽象的美,要靠欣赏者自己去想象理解。无标题音乐是以一种调性的体裁风格来表现音乐艺术本身的音响美和形式美,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没有用音乐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意图,而只求通过音乐艺术来抒发某种主观感情和内心世界。往往只能用某一序数或某一种调性调式来标明该乐曲,而无法使用文字标题。1819世纪欧洲作曲家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作曲家所作的奏鸣曲,交响曲多是无标题音乐[4]

民族音乐中有些民间乐曲也是无标题的,音乐表现较为质朴,自然,直观,也较为接近音乐的真义,这些乐曲不带有写景、抒情、叙事、寓意诸方面的标题化提示,以纯音乐的方式作用于人的听觉,对于平衡心志、陶冶性情,有其内在的艺术效应。《中花六板》是江南丝竹乐中的八大名曲之一,源于民间,历史久远,是一首典型的非标题民间器乐曲[4]

京剧开场锣鼓是为了调动剧场的气氛。近期出现的歌曲“忐忑”和“海豚音”是展示声乐的技巧,都属于无标题音乐。

与音乐相类比,在书法中有的书法作品的目的就是表现书法本身的形式美,例如很多书法家写一个“龙”字、一个“虎”字、一个“舞”字、以多个不同的书体写出的“寿”字等的书法作品;还有各种书法的临帖、字典,其中草书字典的每个字都给出多个名家字体的写法,虽然这是一些工具书,但是它们也有很高的艺术和欣赏价值。1980年代出现的舞蹈书法,有的已经完全脱离了汉字,而是用人体的线条表现书法的律动和抽象之美,而其中书写的内容则无关紧要。与音乐类比,本文认为可以把这类书法作品称之为无标题书法。无标题书法是纯书法。它没有用书法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意图,而仅仅以书体风格来表现书法艺术本身的形式美,或者只求通过书法艺术来抒发某种主观情绪,精神意境。

怀素书写的《千字文》、《大草千字文》、《小草千字文》,明代的韩道亨书写的《草诀百韵歌》、于右任的《草字歌》等等,它们的目的主要也是表现书法的形式之美,其文字的内容则是次要的。

西班牙籍大画家毕加索说:“我要用中国书法来绘画”。而毕加索是不懂汉字的,可以期望这会是一种脱离汉字的更为抽象的中国书法,这也将是一种无标题书法。

正因为书法和音乐都具有抽象之美,所以它们是超越了国界的。当帕瓦罗蒂用意大利语唱起《我的太阳》时,作为不懂意大利语的中国人也会被歌曲热情的旋律所感染,欧洲人听中国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也会进入委婉缠绵的境界。

中国书法也超越了中国的国界,超越了认识汉字的人群。对于不识汉字的人群而言,他们欣赏中国书法之美,完全是欣赏它的形式美,纯粹抽象之美,就如人们欣赏无标题音乐一样。不识汉字的人群如看到怀素的《自叙帖》也一样会被其“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的飘逸所倾倒;看到毛书《沁园春·雪》,也会被其恢弘气势所震撼;看到王羲之的《兰亭序》,一样能欣赏其气脉顺畅、变化微妙、千姿百态、婀娜多姿之美,如欣赏一段华美的乐章一样为其而陶醉。外国人欣赏中国书法,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1956年张大千到巴黎举办画展与毕加索进行交流,毕加索讲了一句惊人之语“如果我是中国人,我不会当画家,我要做中国书法家”。在毕加索的心目中显然中国书法的抽象之美已经超过了他的抽象画之美。这样一个世界级的伟大画家竟然要放弃画家而学中国书法,可见中国书法对于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同样有巨大的魅力。

中国书法对世界美学的影响不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对世界美学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音乐书法——舞乐书法

由以上类比可见,书法和音乐是艺术领域中的一对天生的孪生子。而舞蹈与音乐是一体的,书、舞、乐则是相通的。以书法为主,舞蹈和音乐相伴的一种书法表演艺术也应运而生,本文把这种表演书法艺术名之曰“舞乐书法”,成为书法领域中更具有观赏性的表演艺术。其实在音乐书法和舞蹈书法诞生以前,古人就论述过音乐和舞蹈可以启发书法创作的灵感,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述评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书法,而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可见书法中有音乐和舞蹈的灵动。可谓音乐乃旋律之舞,书法乃墨韵之舞。

                 说明: H:\报导\蓝色的梦\0325\童先生\65x77x2幅.tif                      

作品于2014年荣获全国第二届中国梦想杯书画大赛铜奖 

【参考文献】

[1]墨韵、墨功、墨舞、墨律——李斌权书法艺术的“另类”表达http://www. cnwest.com, 2012-06-25

[2]中国新闻网.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书法交响音乐会举行,2013,12,01

[3]宋民.中国古代书法美学[M].中国体育出版社, 1989

[4]李德胜.音乐知识手册[M].海潮出版社,2002

[5]陈廷祐.书法之美[M].祐祐美术祐影出版社, 1989,8(1)

[6]陈康.书学概论[M].前程出版(台版), 1981

[7]丁文隽.书法精论[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6


作者介绍:童调生,湖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获2014年度全国书画大赛铜奖。

联系电话   0731-88822393  手机 13548953501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