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创造的感悟

      说到中国的历史,我们都会感慨,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了无数创新的时刻,我们的文化,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创新积累起来的。小到平民百姓,大到王侯将相。例如农业发明的一系列工具和一系列程序,都是农民在经验的日积月累中发明,创造的。又例如在军事和科技上,我们也都有非常具有有历史意义的发明。例如戚继光将军在对抗倭寇时发明了狼枪,用来对抗倭寇的倭刀。世界第一个以火器组成军队,也正是明朝的神机营。还有最让国人自豪的四大发明。体现了中华文化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在古人一点一滴的创造中,集合成了如此庞大的,五千年的文化。

        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在我们生活中,创造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创造无所不在。就像幼儿园时做的剪纸,或是捏橡皮泥,都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的机会。我们在很小时就已经习惯了创造,当我们继续长大时,我们学会了更多,我们所创造的事物也就更有思想。例如,我们学会了写作,从小学就开始将我们心中想表达的故事和想表达的思想都写在了文章中。随着我们慢慢的长大,我所能感悟到创造的机会也就更多了。

      我就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解释一下我所得到的感悟,在我小时候,偶然的机会我尝试了一次烹饪。虽然是简单的蛋炒饭,但是却让我爱上了烹饪。自那之后,各种美食纪录片、节目、菜谱都让我非常兴奋,在学习了很多菜品之后,积累了一些经验,我可以不用看着菜谱就能够做出一桌的好菜,于是我进入了下一个阶段。我开始自己琢磨新的菜,自己搞起了发明创造,我用锅塌里脊的做法将里面的里脊换成了豆腐,也是另一种滋味。有了一次成功,我就真正的开始自己DIY,有时逛市场,看到从没有见过的食材或是酱料,不论是哪个国家的食材,我都会买来,自己尝试做出新的菜。我在烹饪和料理方面的创造都来自于我平常的生活中,只要遇到新的食材,我就会在脑中不断想象,我热爱烹饪,也更热爱创造新东西的过程。

创造也不仅仅是创造一个新事物这么简单。当我们用心创造,那么所创造出的新事物也就有了灵魂,有了思想。

      在刚上大学时,我们接到了一个任务,就是拍摄一部微电影。这使我异常兴奋,因为除了烹饪,我终于可以在其他地方享受到这种可以尽情创作的快感,但是当我刚刚开始准备大展拳脚之时,却发现有很多的东西是我并不了解和擅长的,例如拍摄时摄像机的摆放位置,拍摄角度。对于这些未知的东西,会有一丝害怕,但这也正是创作的快乐所在。我从零入手,确定好剧本的主题,又要去找拍摄的场地。创作剧本的过程时非常痛苦的,因为需要绞尽脑汁想剧情,但是能够抒发自己所想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放进微电影中,就又会感到无比的高兴和兴奋。写剧本是创作的一部分,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也会创作。例如我们在拍摄一个场景时,会突发奇想,创作出一些不存在于剧本上的新的东西,往往要比剧本上的还要精彩,有时生活中的一些小点子,我们也会加入进。当微电影的成品展出后,完成了全部的创作过程,我们就会发现,当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加入到电影中时,我们的作品就是有自己的思想。用学到的知识来讲,东方创学成己,西方创学成物。我们将自己的想法和思想放入电影,最后用微电影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完成了这一过程。

      就像刘仲林教授所讲,创学是中西汇通、文理交融背景下的一门研究创造规律、开发创造潜能、觉悟创本性、提升创造境界的新兴交叉学科。对于创造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中国人的传统哲学与西方的现代的科学技术相融合。举个例子,就像是用西方先进的破壁机做豆浆。用西方的技术来承载中国人的思想。

创造是必要的,并且在生活中,我们也从没有离开过创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被创造,例如如何使得废弃的垃圾变废为宝,买到一个新的食材如何才能把它做的美味,玩游戏可以摆出什么样的阵型来御敌。琐碎的小事都可以被创造。但是创造时也要秉承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哲学,做到竞、静、净、敬,再将西方的先进技术作为载体,来对任何事物进行创造。创造就是人的天性,创造能够使人类进步,但是如何创造,用什么精神创造,是国人应该思考的,不能依赖于西方技术,更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于智勇   澳门科技大学学生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