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创造之道

卢尔卡尔斯基说过:“人可以老而益壮,也可以未老先衰,关键不在岁数,而在创造力的大小。创造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甚至在我们咿呀学语时就说自己的梦想是当一名发明家,但曾几何时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应试思想教育的灌输,我们已习惯用经验、套例来解决大多数问题。懒得思考成了现代人的常态,而思考却是创造力的根本。

道家之道,“道”是我们通过对事物的整体领悟加以实践而达到的内在境界。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只要把它研究透彻,做到极致,自然就会体会道的境界。“创造之道”正是以一颗纯净透彻的心灵对待宇宙万物,勤于思考、敢于创造,方可为之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如今许多人越来越沉迷于电视网络新媒体,“葛优瘫”成为电视娱乐的标志,一坐更是一整天。影视屏幕直接呈现出来的图像无需我们的思考,如同输入一般,不似过去,书籍是人们大部分的娱乐活动。正如日本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会》一书中提到:电视等媒体,正在把人们引向“低智商社会”的深渊。提及此观点,我还联想到之前看过的“奶头乐”理论,即为了安慰“边缘化”人群而生产出大量令人沉迷的消遣娱乐,使他们不用思考,用短暂的娱乐麻痹对现实的焦虑,最后丧失人内在的创造力。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只是在历经社会各种外在因素的不断洗礼、改造与约束后,很多人变得害怕提出自己的灵感、害怕别人的嘲笑。查尔斯·布劳尔曾说:“一个新的想法是非常脆弱的,他可能被一声耻笑或一个呵欠扼杀可能被一句嘲讽刺中身亡,或者应某位权威人士皱一下眉便郁郁而终。”

谈及于此,我想用我的亲身感受加以说明。从小学开始我就很喜欢手工制作,少儿频道上看到老师可以把各种废弃纸盒做成生活用品,变废为宝,因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父母工作,我一个人在家转悠之际发现了妈妈扔掉的牙膏盒,便灵机一动想用它们做成新的物品。于是用剪刀、胶水等裁剪粘贴成可以装垃圾的桌面垃圾桶、各种模拟小人等,然后在这些用纸盒箱做成的世界里想象玩耍。除了这些纸质的东西,连裁剪衣服完的碎布我也不放过。女孩子当时都喜欢玩布娃娃,但固定样式的衣服我很快失去了兴趣。偶然一天看到奶奶在用针线缝制衣服,突然领悟到我不也可以用这些碎布自己创造喜欢的衣服式样吗?奶奶听到我的想法,有些质疑我的能力,但好在她并没有阻止我。于是我说干就干,拿出碎布,先在纸上画出来,想着设计一件不一样的衣服。平时的衣服太过于普通,翻看各种杂志期望找到灵感也无用,于是决定出去走走。在路过一家饭店时看到了穿着制服的一位父亲匆匆过来给女儿过生日,我顿时有了想法:何不做好看又有意义--将制服样式与童趣元素相结合的衣服。这想法很快也落实到了行动,一系列工作之后,我看着自己的成果很是开心,我想这不光是一件衣服,也是我的第一次小小的创作。转而到了初中,美术课依旧是我的最爱,老师总会让我们手工做各种各样的东西,并且让我们自己想象,从生活中寻找材料。例如我就用废弃笔芯和线做成了簪子,体会到创造中的乐趣。

时间总是那么猝不及防,经历了小初高,我来到了大学。其实在高中,日复一日的三点一线式生活让我不再有自己坐下来想象的时间,整天循环在无数张试卷之中,做着好像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美术课换成了语数英,总是在为考试而生活。大学,突然没有了那些束缚,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一次浏览大学网站看到了创业大赛的活动,却有些怅然。创业、创造好像已离我很远,我还能拥有小时候那样的创造力吗?我的思维真的可以吗?最后,纠结之下还是想试一试。这次的主题自选,唯一要点便是想法新颖、实用。于是习惯性先从各大网站搜寻相关信息,渴望找到灵感,当看到手机app时突然想到平时自己想买个东西但不知道哪个地方有,如果有这样子的软件:里面物品信息和卖家信息一一对应那会带来很大方便。于是小组一起合作,但当落实到行动时却发现执行有很多困难:IT 什么都不会,方案可行性被质疑,种种困难加上技术的缺乏最后我们放弃了。大学的第一次创造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结束之际,我不禁思考,是否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变的更加顾忌,很容易被外在因素影响,不愿意思考、不愿意被否定,也不愿意创造。创造力缺失的影响会从个人发展到社会乃至整个国家,仍记得上学期《中通》课老师反应的现状:中国在过去创造力很强,四大发明等享誉国际,但如今我国创造力远不及国外,科技创新能力很低。这有很多原因,比如生存压力的影响、学术制的约束等。而我个人认为,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引领”。人们总是会关注社会的现状,从而对自身作出相应的改变。但如今的“引领者”自身就缺乏创造力,经常被曝出某某节目模式是从国外抄袭的。难道我们真的不能创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吗?当然不是。作为大众聚焦之点,连他们都不愿思考,换汤不换药,又如何引领我们呢?

创造之道,“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高传承,“创学”继承这一思想并追求道的“知本达至”,从而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创造之路的最高处。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希望,应敢于思考、敢于创造,对外来文化见贤思齐,不轻易退却,以此提高创造力,展现生生日新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刘晶  澳门科技大学学生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