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论坛 >> 研究探讨

言传与意会互补的认识论

——中西哲学研究生班报道之五

在哲学四大板块(本体、认识、价值、境界)的学习中,前几节课重点讲授了本体论的相关思想与观点,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热烈的讨论。2020年10月28日,我们迎来了哲学体系中新板块——认识论,下面让我们进入到本次课堂的学习。

在教学主内容开始之前,中国科大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彭玥以自身德语专业背景为基础,向我们分享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中国哲学在德国。以中国哲学在德国的历时性梳理,以点见面,让我们直观的看到中西哲学文化的碰撞。

彭玥将中国哲学在德国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17-18世纪,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莱布尼茨和沃尔夫。当时,易经、孔子和宋明理学传入德国,莱布尼茨对接触到的中国哲学呈好奇与批评的态度,而沃尔夫将其定义为中国人的实践哲学。该阶段以异域色彩和普世主义的态度看待中国哲学,构建了以共性作为切入点进行对话的基础。时间来到18-19世纪,德国思潮基调由文化多元化走向欧洲中心主义,中国哲学沦为被批判的对象,康德仅在旅行作家作品基础上对中国哲学进行评判,赫尔德虽以文化多元论自居,却认为孔子是人性的枷锁,黑格尔认为中国哲学属于常识道德,缺乏哲学深度。在20世纪之后,雅斯贝尔斯1946年首次提出"世界历史的轴心"概念,后来在1949年定义为"轴心时代",承认中国、印度、西方早期哲学发展的重要地位。也有海德格尔等学者,试图翻译《道德经》,新的思潮以"世界哲学"为时代主流。


 

1 彭玥博士与同学分享心得体会

彭玥同学发言后,闵伟杰、田力耕等同学提出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同学心得分享后,刘仲林老师带领我们正式进入哲学认识论板块的学习。这部分内容从三个部分展开,分别是认识与认识论(知识论)、意会知识和言传知识以及"转识成智"问题。

在第一部分,刘教授先介绍了认识论是以认知为对象而作理论陈述的学问。广义知识分为常识、系统化知识和智慧三层,层层递进。

对知识类分问题,刘教授从知识来源和认识能力两方面做了介绍。从知识来源看,知识论派别分为理性主义(唯理论,Rationalism)、经验主义(经验论,Empiricism)和批判主义(批判论,Criticism)。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认为人的理性为一切知识(认识)的本源,而其认知能力亦为与生俱来;以英国哲学家培根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认为人的经验即为知识的本源,即人的知识取决于后天经验。在二者之间是以德国哲学家康德为代表的批判主义,将前两者的观点折中,认为认识的资料来自经验,而认识的形式为理性作用,是一种先验哲学。知识论从认识能力来看,分为独断主义(独断论,Dogmatism)、怀疑主义(怀疑论,Skepticism)和实证主义(实证论,Positivism)。以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为代表的独断主义肯定了人类知识的绝对可能性和绝对真确性;以英国哲学家休谟为代表的怀疑主义相反,否认了人类有真确知识的可能性;在以上两种极端观点之间是以美国哲学家弥尔为代表的实证主义,肯定了人类只及于现象界的认识能力,而否认了人类有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刘教授重点讲授了从言传知识到意会知识,即从书本知识到智慧的转化问题。通常,大家都了解知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分,以感觉,知觉,表象为代表的感性认识经过认知飞跃产生以概念,判断,推理(形式逻辑)为代表的理性认识。冯契教授从广义认识论的角度,论述了从言传知识到意会知识,即从理性知识到"道"的第二次飞跃。冯友兰先生认为,言传知识是一种"正的方法",如同画日,直接描绘出红色的太阳;而意会知识是一种"负的方法",如同烘云托月,即中国画家画月,先在画纸上画很多云彩,留出一个圆圆的空白,通过留白和情境渲染让我们知道那就是月亮。


 

2 人类认识的层次

中国哲学中,《老子》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引发了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认识理论探讨。这也是上节课同学们对孔子和老子境界高低的争论的开端。而庄子对两种知识做了区别,庄子笔下"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演变成为人们表达知识不能直接语言传达时最常用的俗语。西方的意会知识论则由英国现代著名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在1958年发表的《个体知识》一书中,做了全面而系统的阐释,波兰尼本人也被称为认识论领域中的哥白尼。

最后,刘教授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等为例,向我们讲述了"转识成智"的相关理论,从发展的角度理解认识论。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无知到知和由知识到智慧的辩证发展过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冯契在《智慧》中写到,意见是"以我观之" ;知识是"以物观之";智慧是"以道观之"。正是因为无知到知的转变,人从自然界中独立出天人、主客、能所的区别。而更进一层的而由知识到智慧,是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下,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像是向出发点的回归。古代朱熹在《大学章句》中写到"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古代高攀龙则写到"忽如百觔担子,顿尔落地。又如电光一闪,透体通明,遂与大化融合无际,更无天人内外之隔。"这都是关于"转识成智"观点在中国哲学实践中的体证。

中西哲学研究生班 朱嫣然 报道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