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从实践角度谈近当代创造学

澳门科技大学     盖佳童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句话为我国今后的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多次强调,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这为我国现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正统,法家、道家、佛家等多元并存的文化体系。 中华文化虽然历经浩劫,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博大宽宏的胸襟容纳和吸收了各种外来文化,并且在其基础上不断进行融合与发展。 在西方创造学发展历程中,以奥斯本(A.F.Osborn)为代表的创造教育是 20 世纪 40 现代前后发展起来的,其中奥斯本提出的"头脑风暴法"、茨维基提出的"形态分析法"、戈登提出的"提喻法"都成为西方创造力开发的代表性方法。 而在中国的创造学发展历程中,最具有杰出贡献的是以张岱年先生(1909-2004)为代表的"综合创造学派",该学派提出并且完善了中国近当代创造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中国哲学"综创学派"是以中国哲学大师张岱年"综合创新论"为基础,由众多学者丰富、完善、发展起来的一支中国新文化建设学派。 张岱年作为"综创学派"的第一代,代表作有《张岱年全集》《中国哲学大纲》等; "综创学派"的第二代主要是亲自受教于张岱年先生或认同"综合创新"观点的,以刘仲林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代表作有《中国创造学概论》等著作和一系列专论;第二代学者的再传弟子可作为"综创学派"第三代。

张岱年先生指出,"现在要创造新的社会主义文化,起核心作用的就是改变

价值观,建立新的价值观;改变思维方式,建立新的思维方式"。 而新文化建设

的主要思路就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以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变革为核心,建设中华新的文化理论体系,推动制度文化、习俗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全面变革与发展。 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应当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突破传统观念的壁垒,将以""为基础,转化为以""为基础。 在当代社会中,时代发展与创学关联密切,涵盖了科技、教育、人文、经济等多个层面,在这一过程中,理论建设、人才培养、大众普及为三个首要的核心目标。

在我个人的实践经历当中,我曾经参加过澳门科技大学的创业社团,这是我与"创造学"联系最为紧密的实践活动。 我所在的社团旨在将商业与公益相结合,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人类生活创造美好为出发点,同时以盈利的方式形成商业闭环。 这与创学中经济层面的创业创新相符合,我所在的项目团队主要致力于解决弱视(视觉障碍)群体的就业困难问题。 我们的团队经过大量的事实调查与分析发现,截止至2016年,中国存在1731万视觉障碍群体,而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却很少见到视觉障碍群体,这是因为视力的不便导致他们难以独立步入社会,难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从长远来看,不论是对视障人士,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而另一方面,这些视障人士中,他们也像其他人一样,有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专长。 但是在"盲人按摩"的刻板印象下,大多数视障人士无法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得不从事按摩行业维持生计。 在发现了这一社会痛点之后,我们团队来自澳门科技大学各个专业(金融学、酒店与旅游管理、新闻传播学等等)的同学,融会中西方思想理论,结合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思维方法,开发创造潜能、觉悟创造本性、不断进行"头脑风暴"以提升创造境界。 最终我们为视觉障碍人士创立了专门的网络就业平台,结合视障人士的特点提供相关的岗位(如绘画创作、播音主持等),另一方面同时联系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实现对视障人士以及整个社会的贡献。

在校园创业的这一实践过程中,我真切感悟到当代创造学理论在经济层面

(创业创新)的应用。 这同时也与张岱年先生将《易经》中"日新之谓盛德 "生之谓易",解释为"生即是创造,生生即不断出现新事物"的观点不谋而合。 同

时在创新的过程中,遵循了"动态的天人合一"这一原则,人的创造亦是天的创造,人的改造自然亦是自然之自己改造。 我们的创业并不是刻意的发明或创造,而是基于对社会痛点与潜在问题的挖掘,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造与优化,帮助视障人士追求自己实现梦想的权利,帮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我们的创业核心是为双方搭建桥梁,一举两得,达到"动态的天人合一"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核心是道,道的核心是实践亲证。 在创造学的研究发展方面应当采用务实务虚,虚实结合的研究方法。 不仅要将学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要在实践中用心感悟,达到人对事物的整体领悟,从而达到""的境界。

""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最高追求,也是创学的最高追求。 不仅是在于创造的技法层面,更是强调通过对天人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娴熟的境界。 在校园创业社团中,我主要担任创业项目展示的演讲工作,其中包括比赛中项目展示的演讲、答辩等等。 两年的历练让我越来越精于演讲,我对此也颇有心得体会。 现在仍然记得第一次上台做演讲时的紧张,手都忍不住地抖动,更是不敢看台下的观众,演讲的内容也是一字不差地背诵,在台上的演讲呆板无趣,无异于背诵课文。 但是经过了两年数十次的历练,我已经可以十分娴熟的站在台上游刃有余地演讲,达到知本达,物我两忘的状态。 内容也不再死记硬背,而是将创业项目核心与要点全部记在心里,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给评委或听众。 除此之外,我还开始对团队之后的项目展示及演讲进行指导工作,担任现场演讲方面的指导者。

这两年学习和历练的过程就是"悟道"的过程,数量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过了大量的练习,才让我逐渐克服了恐惧与紧张,在每一次的演讲过程中突破自我,在演讲结束后反思回顾,写下来自己这一次的不足,认真回味,从而在下一次的过程中进行及时的修正,学而时习,知行合一。 以至于到两年之后的今天,我早已不再紧张,已经在演讲过程中体会到了"",一气呵成的境界,无需经过刻意准备,在自然状态下就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这都是在这个对事物的整体领悟的过程中,在实践上达到了学而时习、知行合一;与知命复性、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是创生万物的本根,亦是体达本根的至境。

认识、学习创学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研究,更要在实践中加以亲身的体会和探索。 研究任何一个理论都不能舍弃其在社会实践当中的应用,不仅要在学术理论上进行探讨,而且需要真正的文化综合与创新,以中西会通、科技与人文会通、大众与学子会通、古代与现代四大会通为目的,建设适合中国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理论建设与实践探索。

实践,不仅可以抵达创学的本根,也在一定程度上与英国思想家波兰尼提出的意会知识相契合。 意会知识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不可充分言传性",因此格外需要将思维与行动相结合,将知识提炼升华,达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目的。 得幸于自己曾经拥有过校园创业创新的经历,让我从实践层面对创造学,以及"悟道"这一过程都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体会,进而格外意识到实践之于理论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当今社会上的越来越多的普罗大众开始参与到创造学实践过程中。 生活中简单的小发明创造、以现代传媒方式(网络直播等)为载体对中华传统国粹进行创新性继承与发展、中国首创的手机银行、网络支付方式等等⋯⋯无一不体现着我国正在响应总书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号召。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创新仍然大量基于对国外已经诞生的事物进行改造,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改造后取得了成功的发展,但是在独创性、首创性方面依然需要重视与加强,这也正是我们日后寄希望与憧憬于实践层面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资料 

[1] 朝戈金·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329/c40531-29895400.html

[2] 李軍·人民日报: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0711/c1003-31226561.html

[3] 赵四学·创学视域下的中国文化理论建[D]

https://kreader.cnki.net/Kreader/CatalogViewPage.aspx?dbCode=cdmd&filename

=1014268957.nh&tablename=CDFD1214&compose=&first=1&uid=WEEvREcwSlJHSl

dSdmVqMDh6a1dpNjh5V3RBdXZKbkhtUGY4bjVmcHE1dz0=$9A4hF_YAuvQ5obgVAqN

·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

[4] 百度百科·意会知识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4%8F%E4%BC%9A%E7%9F%A5%E8%AF%86

[5] 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0042253-201

105-201108240030-201108240030-124-130

[6] 简红江·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研究[D]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1214

&filename=1012503796.nh&v=cwp4YihA1QOIv2yW8%25mmd2FzsOU%25mmd2FSKt

%25mmd2BzT3svTvqF88DO8iCIVDJ6RFt4gpDGvotwZgvw

[7] 金丽·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大众实践[D]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1214

&filename=1013228573.nh&v=%25mmd2BJLms%25mmd2Fj1lzlEQvnFCKohU84DPlgPU

lOnEmTR8jgBkeOafxR%25mmd2BQ9RLG4oxO3dTtAdM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