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专题讲座

百姓日用《道德经》(十一至十五章)

《道德经》【第十一章】

1.原文诵读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白话翻译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车毂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欲使实有物件给人便利,就要发挥空无的作用。

3.要点解读

第十一章以车轮、陶器、门窗的空白处为喻,阐发了的有为利而无为用的修道思想。

这一章,老子通过三个例子,说明了有和无、利和用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转换的关系,重点强调了无(空虚)的作用。车的作用在于运货载人,器皿的作用在于盛物,室的作用在于可以居住,这是车、器、室给人的便利,所以说有之以为利。但是,如果车子没有毂中空的地方可以转轴,就无法行驶;器皿如果没有中间空虚的地方就无法盛物;房屋如果没有四周门窗中空的地方,就无法出入和接受阳光。由此可见,空的地方发挥的重要作用,所以说无之以为用。

老子这一段话的重点在于引导我们的注意力不要只关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比如功名利禄,还要看到在这些具体形象背后隐藏的另一方面,比如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物壮则老,水满则溢。把握有无相生,互相转换,互相补充,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不偏执不狂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好生命的弹性。

4.案例故事:中国画留白艺术(作者:闫莉)

“留白指在中国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从而有意留下空白。留白是中国画重要的构图法则和审美特征。

作为一种具有典型民族审美特征的创作技法和原则,留白艺术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虚实相生理论、天人合一思想有着深度契合。书画等艺术中的虚实观念,源自老子哲学中以虚无为本、有无相生的理论。《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老庄哲学中,无为无形的是认识的深邃境界,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留白法则的哲学根源和依据,历代书画创作和理论受其影响极为深远。

说到虚实相生、黑白互依,一个比较直观的形象就是道家标志性的太极图,即阴阳鱼图天地自然之图。它是由一个圆形内两个一黑一白的阴阳鱼首尾相连互咬而成的平面构成,黑色图形代表阴,白色图形代表阳,白色图形中有一个小黑点,黑色图形中有一个小白点,形象表达了虚实、黑白互生互存的思想。中国画的留白也是将空白处视为有意义的组成部分,通盘考虑效果。

美学家宗白华说:“‘辨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画家潘天寿说:我国绘画,向以黑白二色为主彩,有画处黑也;无画处,白也。白即虚也,黑即实也,虚实之联系,即以空白显实有也。


《道德经》【第十二章】

1,原文诵读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白话翻译

五色缤纷使人眼花缭乱;五音纷乱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混杂使人口舌难辨;纵情打猎使人心浮意狂;稀有货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有道之人,只为腹内充实,不为外在声色,所以要克物欲守素朴。

3.要点解读

老子主张节俭,少思寡欲,返璞归真,感悟大道,因此他竭力反对穷奢极欲、败坏道德的行为。第十二章通过外华与内朴的鲜明对比,指出修道者要排除五色、五音、五味,以及贪欲的干扰,阐述了物欲横流的危害,强调了朴素无华修养的重要性。

这里五色, 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这里五音,指宫、商、角( jué) 、徵 zhǐ )、羽五音,也泛指各种声音。这里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也泛指各种味道。畋(tián)猎,就是打猎。

感官欲望超过了限度,就会成为求乐反苦,而心发狂行妨,更使人陷入困境。修道之人,要克服感官物欲的诱惑,排除干扰,静心内修。

陈鼓应先生说:今日都市文明的生活,芸芸众生,只求动物性的满足与发泄,灵性的斫(zhuó)伤到了骇人的地步。我们可以普遍地看到人心狂荡的情景,读了老子的描述,令人感慨系之!

4.案例故事:解读“为腹不为目”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我们都有过进歌舞厅的体验,看看那五颜六色让人眼花缭乱的灯光,你盯上几分钟,看看会不会影响视觉?听听那狂躁亢奋,震耳欲聋的音乐,你呆上半天,看看会不会影响听觉?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是一定会对耳目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味令人口爽。每天大鱼大肉,胡吃海塞,时间长了,会影响味觉。所以现在有一种恢复原始味觉的方法,就是饿上几天,然后再吃一个馒头,一个苹果,那味道美得简直能让你流泪。就是这个道理了。

每天玩,又是飙车又是打猎,晚上再到歌舞厅放纵一下声色,时间长了,内心就会很狂乱,很空虚。放纵的结果,就是心收不住了,叫做发狂

天天出门,身上挂满金链子,银手饰,再带个百八万的现金,你看看会对你出行造成影响不?第一,不方便,太累赘。第二,要时刻小心,怕人偷怕人抢。这就叫做行妨

所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为腹不为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修道要抓住根本,吃饱饭重要还是娱乐享受重要?很明显,饭都吃不饱的话,谁有那个闲心搞什么娱乐活动。所以要吃饱饭,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在实践中参悟大道。(故事作者:道家大师兄)


《道德经》【第十三章】

1.原文诵读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2.白话翻译

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重视身体好象重视大患一样。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乃是卑下的,得到恩惠感到心惊不安,失去恩惠也觉惊恐慌乱,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什么叫做重视身体像重视大患一样?我所以有大患,乃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我会有什么大患呢?所以,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3.要点解读

在中国古代,与价值意义相当的名词是指高尚可以尊重的品质或事项。例如,孔子弟子有子说:和为贵,这所谓贵都是指有价值。称某事为贵,即肯定某事的价值。

第十三章以宠辱若惊”“大患若身为论点,阐述了寄身天下”“荣辱不惊的修道思想。本章的观点可以凝炼为宠辱若惊存大患,道者以身为天下

南怀瑾指出: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成名、在成功的时候,如非平素有淡泊名利的真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自然会有惊震心态,甚之,有所谓得意忘形者。与受宠若惊相反的一面,便是失意若惊。《昔时贤文》就有有酒有肉皆兄弟,患难何曾见一人”“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诸葛亮有一则名言: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4.案例故事

在唐代,有个叫卢承庆的人,在朝廷担任考功员外郎的职务,负责对官吏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校评定。有一次,他给一个负责从运河运送粮食的官员打评语,因为这个官员曾在运粮时发生过一次事故,粮船也沉没了,损失了不少粮食,因此,卢承庆给他打了个中下的评分。卢承庆把评语拿给那个人看,那个人非常平静,一点抱怨的意思也没有。

卢承庆想了想,又觉得那次事故纯属意外,也不是这个官员有什么过错造成的,不是这位官员的责任,这样给他评分也不太恰当。于是,卢承庆给他改为中中

卢承庆把改评的事告诉了这位官员,他原本认为这位官员会非常高兴,毕竟业绩评定很重要,关系到一个官员的升迁和俸禄,这可是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啊!可是,出乎卢承庆意料的是,这位官员依然非常平静,丝毫也没有喜悦的表情。卢承庆见了,心中暗暗赞叹: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着人善类此。意思是说,得宠或受辱都能做到镇定自如,心胸真是宽阔!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卢承庆又把他的评分改为中上

这个运粮官名叫安学。后来,安学不失所望,成为一个政绩卓然的地方官,名留青史。古人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可谓道出了人生境界的真谛。君子看淡荣辱得失,失之不忧,得之不喜,保持心平气和、淡泊自适,才是对待功名利禄应持的正确态度。这一点,这位运粮官可谓典范。


《道德经》【第十四章】

1.原文诵读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mèi)。绳(mǐn)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hū huǎng)。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2.白话翻译

看它看不见,称之为;听它听不到,称之为;摸它摸不着,称之为。这三者无从分辨,它是浑然一体的。上不显亮,下不显暗,运动不息,连绵不断,而不可名状,回归到无形无迹的状态。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显实物的物象,可以称之为为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开头;随着它看不见它的结尾。把握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今的事物。觉悟了万物的起点,就明白了道的规律。

3.要点解读

第十四章要点是:通过对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等描述,揭示道的混而为一的特征,阐发了的执古之道,御今之有的修道思想。本章的观点可以凝练为:混而为一不可说,执古之道御今有

本章的夷字,表示看不见;希字,表示听不到;微字表示:摸不着。夷、希、微三字均形容感官难以把握似有似无、浑然一体的大道绳绳两个字,非常生动,形容一种运动不息、连绵不断的状态。正如古代学者河上公解读的:绳绳者,动行无穷极也。正是对微观世界连绵不断变化的终极思考,老子推演抽象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大道,并用惚恍一词来概括。把握了久远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大道,就可以帮助我们驾驭当今各行各业的现实问题。

4.案例故事:道与微观粒子

老子的与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微观粒子研究有关联吗?这是一个相当有趣而微妙的问题。显然,在老子的时代,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严谨科学,但是,老子对究竟是什么的极限推演,想象力深入到看不见摸不着微观粒子世界,天才地推导出只有在微观物质世界才能具有的某些现象和特征。

20世纪以来,《道德经》思想与现代自然科学、科技史、科技哲学等结合,已经形成一个活跃的文理交叉当代新道家研究领域。其中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美国生态学家卡普拉、中国科技哲学家董光璧等的研究具有代表性。尤其是卡普拉的专著《物理学之道》,将道家思想与现代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结合,展现出古老的道家思想与现代的物理学交相辉映的魅力,该书被翻译成20多国文字,印数达百万量级。

令人惊叹的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对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特征的描述,在微观粒子世界能得到共鸣和理解。例如:以微观世界的原子为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主要由质子核中子构成。这些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所有的粒子不仅可以部分地以粒子的术语来描述,也可以部分地用波的术语来描述。这意味着经典的有关粒子的概念失去了单独揭示微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的能力。爱因斯坦这样描述这一现象:好像有时我们必须用一套理论,有时候又必须用另一套理论来描述(这些粒子的行为),有时候又必须两者都用。我们遇到了一类新的困难,这种困难迫使我们要借助两种互相矛盾的观点来描述现实,两种观点单独是无法完全解释微观粒子的现象的,但是合在一起便可以。

对于微观粒子,我们的感官无法直接感知,正如老子所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但是原子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它运动不息,连绵不断,而不可名状,从宏观的视角看,确实是一种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它既是一种实在粒子,又是一种飘忽不定的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这和老子对的描述不谋而合。


《道德经》【第十五章】

1.原文诵读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qiǎng)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yǎn)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2.白话翻译

古时善于行道的人,精妙通达,深邃而难以认识。正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勉强来形容他:小心审慎啊,像冬天涉足江河;警觉机敏啊,像提防四周威胁;恭敬庄重啊,像作客来宾;舒散灵活啊,像冰雪消融;淳厚朴质啊,像未雕原木;豁达开阔啊,像大山空谷;浑厚宽容啊,像杂多浊水。谁能将浊水沉静慢慢澄清?谁能将安定启动徐徐生新? 保持道的人,不肯自满。只因不自满,所以能去故更新。

3.要点解读

第十五章,老子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有道人微妙玄通特点,彰显了不盈新成的修道境界。核心思想可以凝练为微妙玄通有道人,不盈新成行道者

古之善为士者就是古代的修道士,老子用八个字来形容: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这个世界有多深?没有人知道,正像宇宙有多深没有人知道一样。人的大脑直径平均18.5公分,在这个大脑中集中了多少神经回路,多少玄妙!人工智能专家对这个18.5公分的大脑惊叹不已。虽然人与人之间从生物学上看差距不大,但修道者的精神世界和非修道者大有不同。

古代学者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这可以说是对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解读。这是那些对《道德经》浅知浅学、一知半解的人,难以体悟之。

4.案例故事:林则徐教女婿

林则徐是清代大臣,虎门硝烟,得到民族英雄的美誉。林则徐有一个女婿叫沈葆桢。清末知名的人物左宗棠曾这样评价沈葆桢:能久于其事,然后一气贯注,众志定而成功可期,亦研求深而事理愈熟悉。此唯沈公而已。从左宗棠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沈葆桢是一位能持之以恒、意志坚定、爱拼能干的人才。

沈葆桢十六岁考取秀才,二十岁中举,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年轻气盛的他自然有些得意,目空一切,对人待物颇有几分傲慢。慢慢的,沈葆桢的行为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议,很快引起了林则徐的注意。

恰好有一次沈葆桢月夜饮酒,诗兴大发,想到两句咏月的佳句: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诗意很好懂:弯弯的一钩残月便已照亮天下,何必一定要有银盘一样的满月呢?言外之意,凭我的才能,露一小手,就可以解决家国大事,用不着全力以赴。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说,这两句诗确实写得不错,所以沈葆桢自己也极为得意,便将这句诗拿给林则徐看,希望得到老岳父的表扬。

林则徐看后,略微思考了片刻,眉头一皱,拿起毛笔,随手把何必字改为字,于是诗句成了: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

沈葆桢一看,羞愧万分。沈与林的诗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所表现的修养层次却大有不同,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沈葆桢的诗,体现的是一种自满的心态,即使往好的方面来讲,也只不过是所谓的知足。而林则徐改后的诗句,所表达的是一种在对自身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后,能够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打个比方,沈葆桢是自满于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小富即安;林则徐则壮志凌云,要开拓进取,兼济天下。两相对比,境界之高下自明。

沈葆桢本是绝顶聪明之人,自然很快就懂得岳父改字的深意,从此之后一改骄傲自满之心,积极进取,终成一代名臣。这正体现了老子说的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沈相辉)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