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专题讲座

百姓日用《道德经》(十六章至二十章)

《道德经》【第十六章】

1.原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2.白   

  达到虚的极点,坚守静的极致。万物蓬勃生长,我观循环往复。 

  万物纷纷芸芸,各自复归本根。返回本根叫静,静叫做复归命。复命叫做恒常,知晓常叫做明。

  不能明了恒常,妄动就有凶险。明常就能包容,包容就能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就能自然,自然就符天道,行道就能长久,终身没有凶险。

3.要  

  第十六章论述了修道的原则和方法。南怀谨认为:“八千卷的《道藏》,离不开老子的六个字‘致虚极,守静笃’。”这是修道的六字真言。修道要排除各种杂念私欲干扰,修到“虚”的极点、“静”的极致,达到无我的境界。

  这一章以“致虚守静”为修道方法,阐发了的“归根知常”的修道思想。这一章要点可以凝练为:致虚守静观其复,归根知常身不殆。

  值得进一步深思的是,下面八个字“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行道的真言。这一点,古今多数的诠释者往往注意不够,忽略了《道德经》内蕴的创造性实践力量。

  南怀瑾先生指出:“作”是形容词,宇宙万物,山河大地,无时无刻不在变动,永无止境地发展创化。一直在动中,并没有静过,宇宙的表现,是一个动态的世界。每一个人都在不停地忙碌,每一根草都在生生不息地成长,这是一种道的作用状况。所有生命都在生化中,这是合理的;生化到了尽头,自然死亡,这也是合理的。”

  “万物并作”一语,揭示出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创造历程,正如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修道者要深入观察万物生灭变化,从中体会“道法自然”内在的创生力量。

  修道要从本根修起,即“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返回本根,就是恢复平静的心灵,在平静中追寻生命的本性,复归生命本有的常态,就觉悟了大道的光明。

4.案事: 猫捕鼠、鸡孵卵的故事 

  老子说的“守静笃”讲的是功夫、作用,硬要你专一坚持地守住。打个比方来说,古人云:“如灵猫捕鼠,目睛不瞬,四足据地,诸根顺向,首尾直立,拟无不中。”说的是,一只精灵异常的猫,等着要抓老鼠,四只脚蹲在地上,头端正,尾巴直竖起来,两颗锐利的眼珠直盯即将到手的猎物,聚精会神,动也不动,随时伺机一跃,给予致命的一击。这是形容一个修道的人,精神集中,心无旁骛的情况。不如此,道功无法成就。

  另外还有个比喻:“如鸡之孵卵。”这就不像猫捕老鼠,瞪眼张爪,蓄势待发了。而是闭着眼睛,迷迷糊糊,天塌下来都不管,你踢它一脚,它叫也不叫,理也不理,只是死心眼直守着那个心肝宝贝的鸡蛋。这样也是一种修静的功夫,也是形容虚到极点,静到极点,相同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这六字真言。这六字,已经把所有修道做功夫的方法,与修道的境界、层次,都说完了。(南怀瑾)


《道德经》【第十七章】

1.原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2.白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只知有其人;次一点的,人民亲他赞他;再次一点的,人民畏他;更次一点的,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好悠闲啊,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是我们自然而然做到的。”

3.要  

  这一章老子重点谈到了以道治国。老子把执政者对于道的领悟程度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执政者会采取不同的治国方法,而民众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其核心思想,还是无为而治。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被管理者感觉不到管理者在管理。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就是一个“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最高境界;其次,就是管理以“德政”引领,自己做到德而引领百姓自觉德,受到百姓拥护称赞;再次就是突出蛮力控制,使百姓产生畏惧,最后,站在了百姓对立面,百姓轻蔑这些人。

  傅佩荣教授认为,由"太上"之下,连续三个"其次",所描述的是"每况愈下"。最理想的,是人民知道有统治者存在,但不觉得他在统治;第二等的,是统治者行仁政,人民"亲而誉之";第三等的,是统治者使用政令刑罚,人民"畏之";第四等的是统治者胡作非为、全无章法,人民"侮之",然后可能是天下大乱。

  "百姓皆谓:我自然"一语,正是因为"知道有他的存在",但不觉得受他统治。统治者"贵言"而非"不言",表示仍有统治之事实。最后,有些学者由此联想到"帝力于我何有哉"(见下例)一语,正好证明人民"知道"有帝力存在,只是不觉得自己受其摆布而已。因此,原文作"下知有之"很恰当。 

4.案 :五老击壤(rǎng)

  晋代大学者皇甫(fǔ)谧(mì)在《帝王世纪》中,记载了在帝尧时代的一个故事:当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五老人击壤(rǎng)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尧之德也!”这段话是说远古帝尧时代,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闲暇做各种游戏。一天,“年五十”的老者在路边做击壤游戏。这是古代的一种投掷类游戏。游戏的方法是把一块“壤”侧放地上,在三四十步处,用另一“壤”去投击它,击中的就算得胜。有个旁边看热闹的“观者”说:“真好哇!这都是尧帝的大恩大德啊,否则哪有这般闲情来击壤呢?”对这番议论,老者却不以为然,说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意思是说:我太阳出来起床劳动,太阳落山回家休息,打井有水喝,种地有粮吃,闲暇时玩玩击壤游戏,与尧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故事说明,在帝尧的统治下,全国太平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百姓虽然知道上面有君主,却几乎不知道对自己生活有何影响。这种场景是对老子的“百姓皆谓我自然”的最好解释,这种管理也最接近于老子的“太上,下知有之”的思想。


《道德经》【第十八章】

1.原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白话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智巧出现了,才产生伪诈;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3.要  

  从古到今,仁义、智慧、孝慈、忠臣都是为人们所推崇的,但是老子却破天荒的指出:人世间的大道被废弃了,人们才会倡导仁义,之后制定各种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结果原来没有的虚伪奸诈也随之而来了。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到老子作为一个著名的思想家的独特视野,他运用辩证法,反其道而行,对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一些事情,做出了颠覆性的判断。但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老子这几句话,并不是表示他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孝慈忠信等等价值观念,其实在这方面,老子和孔子所讲的道理,并没有冲突。比如老子也说“与善仁”、“言善信。” 而孔子在《礼记 礼运篇》讲的大同小康社会,也讲“大道之行”和“大道既隐”,和老子的思想差不多。只是表现方法不同。老子似乎看问题更深刻,角度更独特。但是道家的理想虽然很好,甚至远高于儒家,但是实行起来,却非常困难,不如儒家。儒家的爱是有差别的,先从自己的家人开始,一点点实行,最后推广到社会,逐步建设更为可行。 

4.案 :王莽篡汉

  王莽本来是外戚,在篡权当皇帝之前,王莽伪装技巧非常厉害,他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特别高尚、谦恭他让、礼贤下士的人,对大家都特别客气。一有灾荒发生,王莽就主动捐钱赈济百姓,结果其他大臣也都跟着捐钱,做得非常好。自己儿子犯法了,就大义灭亲把儿子杀了,然后让人把这些事迹写成文章,让各地的官吏、百姓去传诵,把它当作跟《孝经》一样的经典来教化百姓。

  当时大家都说,这王莽简直是周公再世,了不得,太贤德了。但这些可都是伪装的。王莽当政以后,马上野心暴露,开始四处征讨,劳民伤财。到最后老百姓死伤特别多,“路有冻死骨”,到处都有人人相食的惨剧,再加上蝗灾、水灾、旱灾,等等,民不聊生。所以最终大家揭竿而起,推翻了王莽的统治。

  纵观王莽一生,他并不是按照道去做事的,而是用智巧来伪装自己,蒙蔽百姓,这种伪装就是在智巧的运作下才产生的。所以,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当然老子提到的这种智慧,并不是真的智慧,而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施展的权谋而已。


《道德经》【第十九章】

1.原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xiàn)素抱朴,少私寡欲。

2.白    

  超越了聪明智巧,民众就能得到百倍的好处;超越了仁义礼智,民众才能恢复孝慈的天性;超越了竞争夺利,盗贼就会不见踪影。圣智、仁义、巧利这三条只是表层的“文彩”,而不是深层的“实质”。三条背后,有更深刻的所属,这就是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直接契合大道。

3.要   

  绝大多数《道德经》注释者,把“绝弃”解读为“断绝、放弃”,这是不准确的。在本章中,老子是从“彻悟大道”的角度说的,修道者不能停留在圣智、仁义、巧利表层,必须超越这三个层面,直接契合自然深处的大道。

  老子把“圣智、仁义、巧利”比喻成“文”,即“文采”的文,而把“道”比喻成“质”,即本质的“质”。 “圣智、仁义、巧利”都是表象,有其不足,不是修道的归属,而其深层的大道才是修道的本质。

  三国时期的曹植有一个说法,叫“文以载道”,即“文”好像拉货的“车”,“道”好像车上拉的“货”,通过车的把货物拉到目的地。在本章中,“圣智、仁义、巧利”都是“车”,它们不是车上拉的“道”。为此,老子提出了一个更为直截了当的修道方法:“见(xiàn)素抱朴,少私寡欲”。

   “见素抱朴”意思是回归人的原有自然本色。回归自然,保持人天然的本性,这是道家一贯倡导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受到许许多多的诱惑,使我们产生了许多高于实际的私欲,为了满足我们的私欲,人们不得不采取一些违背天性的手段。因此一个人要做到见素抱朴,首先要少私寡欲。当然,少私寡欲也不是要我们随波逐流,安于现状,稀里糊涂过日子。而是要我们跳出小我,树立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大我,即修行直契大道的境界。这就是老子前面说的“贵以身为天下,爱以身为天下。”

  学过哲学的听众,可能熟悉一个名为“扬弃”的词。这是一个同时具有否定和肯定双重意义的辩证概念。扬弃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抛弃又保留、既克服又继承的关系。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对于前一阶段来说都是一种否定,但又不是单纯的否定或完全抛弃,而是否定中包含着肯定,从而使发展过程体现出对旧质既有抛弃又有保存的性质。老子的“绝弃”类似“扬弃”,但是比“扬弃”有更强的偏向“否定”意味。因为老子发现,“圣智、仁义、巧利”都是“文”的表象,只有深层的“道”才是“实质”。

  孔子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儒家渐悟修道方法,老子提出“见(xiàn)素抱朴,少私寡欲”直截了当的顿悟修道方法,儒家和道家在悟道方法上可以说是“和而不同”。 

4.案事:颜回箪食瓢饮

  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家境贫困,但一生淡泊名利,只是追随孔子学道悟道。据说在颜回跟着孔子回到鲁国之后,一直没有入仕,孔子曾经问他:“你现在生活这么困苦,为什么不去做官呢”颜回就回答说:“我不是不能,是不愿意,现在我有着足够的田地可以让我过活,跟着先生学到的道理又能够让我觉得开心,所以我不愿意去做官。”孔子就曾经这么夸奖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一个破旧的小巷子里面,人们都觉得苦不堪言,但是颜回还是乐在其中不改变自己的志向,颜回真的是一个贤德的人啊。”从孔老夫子的评价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由此可见颜回是一个一心悟道,少私寡欲的人。哪怕是吃着一小筐米饭,喝一瓢凉水也能够满足。


《道德经》【第二十章】

1.原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xī),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lěi)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sì)母。

2.白  

  超脱了世俗的知识学问,就不会有烦恼了。恭敬和怠慢相差有多少?善良和丑恶又相差多少呢?众人所畏惧的人和事,我也不能不有所畏惧。这种人云亦云、人畏我畏的状态古已有之,好像没有个尽头。

  众人来到这个世界,好像都是为了兴高采烈的参加丰盛的宴席,或者是为了春天登台眺望景色。而我却独个儿保持淡泊宁静,对那些浮华人生无动于衷,好像不知嘻笑的婴儿;又好像闲闲散散、无法融入众人群体的无家可归的游子。

  众人都在争夺名利,唯独我好像怅然若失。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是那样的混混沌沌!众人都显得那样精明,我却显得昏昏昧昧的样子。众人都对世事好像明察秋毫,唯独我却是那样懵懵懂懂。

  可我作为一个修道者,却胸襟如海一样宽阔无际,行迹如风一样飘逸不定。众人都好像很有作为,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就是和世人不同,我只热爱修道行道的生活!

3.要  

  本章老子将世俗之人的心态与自己的心态作了对比描述。全章表现了一种自甘淡泊的心境, 但也显得有点无奈,自嘲、孤独、幽默和叹息。真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自甘淡泊唯道尊。”

  在老子看来,自己是孤独的,是与众不同的。世人熙熙攘攘,追逐不休,而自己却淡然无为。和那些聪辩精明的人相比,自己似乎只是一个愚昧而笨拙的无用之人。别人都光辉自耀,而自己却迷迷糊糊,不知归于何处,止于何处。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老子最后发出感叹:“我独异于人,而贵食(sì)母”。母在道德经里多次用来比喻道,道是生育天地万物之母。例如第一章“有,万物之母”、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世俗之人,大多忙于功利,众人熙熙,皆为利来,众人往往,皆为利往。老子说我和他们都不一样,我已经脱离了私欲,只一心以道為宗,修道悟道,用大道滋养自己。好像婴儿什么都不吃,只食於母乳一样。“贵食母”表现了老子自甘淡泊的修道心境。 

4.案 屈原和渔夫

  《楚辞·渔父》说的屈原和渔夫的故事颇能发人深省:屈原被楚王抛弃了,难以报国,心里非常痛苦,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他认为自己是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愿意走“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道路。而渔父就劝导他: “真正贤明的圣人不会拘泥于一事一物,而能随世情流转而相应地改变。世上的人都混浊,你何不也一起扬泥荡波?所有人都醉了,你何不也跟着吃糟喝酒?为什么要想得那么深远,凌驾于平庸的世人之上,使得自己被放逐呢? ”但是屈原宁愿葬身鱼腹,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渔父只能唱歌而去,他唱的两句歌词流传千古: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屈原代表了一种儒家的生活态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渔父代表的是道家的一种生活态度,明知不可为而安之若命。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