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专题讲座

百姓日用《道德经》(二十六章至三十章)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1、原文诵读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白话翻译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宁静是躁动的主宰。 因此君子整日外出,离不开车载的物资;虽然有华丽的生活,却安然超然物外。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轻率躁动治天下 。轻率就失去了根本,躁动就失去了主宰。

3、要点解读

本章讲到了道家的一个重要观点,即修身是一切的根本。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在本章的开头,就举出了两对矛盾的现象,即轻与重、动与静。在分析重与轻的关系时,老子认为,重是轻的根本,轻是由重决定的,如果只注重轻而忽视重,就会失去根本。古时候有一副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基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因为墙上的芦苇,根扎得不深,所以头重脚轻,大风吹来很容易刮倒。而河边的芦苇,因为根扎在泥土里面,很厚重,所以就不会被刮倒。

当然老子在这里,不仅仅是说自然现象。这里所用的“重”字,更可以扩展到厚重,稳重,从容不迫。“轻”则可以解释为轻浮,轻率,轻薄,轻易。从人生修养来说,一个人的根基,就是他的品德、境界,高度、学养,也表明了这个人悟道行道的程度。人生要打好自己的根基,就必须多一些稳重,多一些厚重,而少一些轻浮,轻率。

同样,在分析动和静这一对矛盾时,老子认为,静是根本,动是由静决定的。从人生修养的层面来看,静就是沉得住气,风雨不动安如山,而躁就是躁动不安,心里焦躁,浮躁,急躁的意思。很显然,一个人内心老是躁动不安,表明了他有一定的人格缺陷,这种人格缺陷,不利于人生修养,只能通过遇事镇静,沉住气来慢慢克服。

老子说:“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辎”指的是长途旅行时必须携带的行李,或是军士出征时必须携带的军用器械、粮草和营帐等。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旅行,要做到从容不迫,就必须像旅行一样,晴带雨伞,饱带干粮,不仓促上路。老子以此比喻君子虽然天天都在做事,却从来不轻举妄动,而是谨慎考虑后再行动,绝不会表现出轻率、焦躁的样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荣观指亭台楼阁,代表华丽的生活。尽管他们也有可供享受的锦衣玉石,亭台楼阁,但是他们依然能够超然地面对安逸的环境,而不沉溺于其中。所以一个修道的君子,只有始终以道为标准,控制外在的贪欲生活,以静制动,保持内心平静,少私寡欲,这样才能进入道境,修成正果。

老子总结说: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太轻率了就会失去做人的根本,太浮躁了就会失去做人的主心骨。因为轻率躁动都不符合道,背道而行当然没有好的结果。

4、案例故事:两个巴掌的教训 

前不久,在武汉天河机场发生这样一件事。当日9时35分,在机场国际楼,由武汉飞往巴黎航班已停止办理登机。9时49分,一家三口到达值机柜台,要求办理乘机手续,柜台值机员解释已经过了值机时间,建议其改签或退票,但其中一名女旅客执意要乘坐这趟航班,声称自己就迟到了几分钟。

在多次沟通无果后,这名女旅客突然冲进柜台,朝着值机员的脸狠狠的打了一巴掌,值机员当场眼前一黑,下意识的捂住一边的脸,女性旅客并未停手,朝着值机员的脸部又打了一巴掌,周围工作人员和旅客闻讯赶来,女性旅客的丈夫前来拉开旅客,但旅客仍拿手指着值班员辱骂,后被警察带走。

结果,这位武汉某名牌大学在读女博士,因情绪急躁,失控打人,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日。同时,机场亦也向中国民航局申请将这名旅客列入黑名单,一旦获批准,旅客将无法乘坐国内任何航空公司的航班。

这个事件,鲜明体现了老子“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的道理。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1、原文诵读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xiá谪(zhé;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2、白话翻译

善于行动的,不留痕迹;善于言谈的,无可挑剔;善于计算的,不用计算工具;善于关闭的,不用锁具却打不开;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却不能解。

因此,有道的人常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作“袭明”。

所以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学生。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爱护他的学生,似聪明实愚笨。这是悟道的精妙。

3、要点解读

本章主旨在讲“善之道”,即真正的善就是顺道而行,自然而然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状态。

老子首先以“五善”(即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立象尽意,提出了“上善袭明”的思想。

例如:善于做好事的人,不是一定要等到三月五日学雷锋才开始做好人好事,更不要事情没做什么,立刻就要让媒体宣传。这就是“善行留辙迹”了。做好事当然不错,但是一定要让别人知道,那就是刻意为之,不符合自然之道,其个人的修养和做好事不愿留名的人来比,就明显下来一个层次了。所以老子提倡的是善行无辙迹。

著名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谈到了老子最典型的处世之道: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根据它们来指导个人行动。老子把这叫做"袭明"。冯友兰先生说袭明的通则是:我们想要得到某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自己的弱开始。

简单的说,“袭明”就是遵循“道法自然”而获得的智慧光明。

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这里的“善人”与“不善人”,指的不是善良的人和不善良的人。“善人”即能遵循大道行事的人。“不善人”即不能顺从大道行事的人。“不善人”要以那些得道的善人者为师,从他们那里学习为人做事的方法。反过来,在善人眼里,对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一方面要劝勉他,诱导他,即老子所说的“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4、案例故事:浪子回头的故事

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请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分给了他。小儿子便把家产变成金钱,远走高飞了。他在外面挥霍无度,把所有钱财耗光了。这时他才醒悟过来,回到家中对父亲说:“我愧对天地,愧对父母,从今以后,我不配作您的儿子,请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

没有想到,父亲吩咐身边人说:“快把上好的衣服鞋帽拿出来,给他穿戴上。快杀猪宰羊,庆贺一番。因为我小儿子浪子回头了呀!”大儿子听到这个消息很生气,对父亲说:“我服侍您这么多年,也没有得到这样高待遇。弟弟挥霍掉了家产,您倒为他这般庆贺!” 父亲听了这话,对大儿子说:“儿呀,我们常在一起,我看着你成长。只是你这个小兄弟,死而复活,失而复得,因此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的道理。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1、原文诵读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2、白话翻译

深知雄强,却安于雌柔,作为天下的溪流。作为天下的溪流,常德不离失,而回复到婴儿的状态。

 深知明亮,却安于暗昧,作为天下的川谷。作为天下的川谷,常德才充足,而回复到真朴的状态。

真朴的道分散成为万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的首长。所以最高级的裁制切割,是不裁不割。

3、要点解读

本章主旨以“知雄守雌”为核心,阐述了“复归于朴”的修道思想。“知雄守雌”,对“雄”的一面,有透彻的了解,而后处于“雌”的一方。守雌的“守”,自然不是退缩或回避,而是含有主宰性在里面,它不仅执持“雌”的一面,也可以运用“雄”的一方。因而,“知雄守雌”实为居于最恰当的地方对全面境况的掌握。近代名人严复说:今天用老子思想的人,只知有后一句“守雌”,不知其命脉在前一句“知雄”。这话说得很对,老子不仅“守雌”,而且“知雄”。

本章的“溪”、“谷”即是处下不争的象征,老子鉴于当时社会争霸称王、争名夺利的状况,主张谦下涵容、返朴归真。

朴散为器,这里的“朴”,是指没有砍伐的原木,象征为“道”。 朴散为器,是指原木被砍伐,制作成各种器物,如桌子、椅子等。所以,“朴”就是“道”的本体,“器”则是道的应用。悟道者掌握了道的体和用、即朴和器的奥妙,则为官员之长。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管之管”。

4、案例故事:英雄本色

南怀瑾先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们常形容一个人英雄本色,这在历史上有很多,后来儒家出来做官的人,虽做到官至极品,一旦回家以后,仍然是乡巴佬一个。

有位历史上的名人,官至极品,当了几十年的宰相,退休以后,穿了一件旧衣服,步行出来游玩。这时,有一个新科状元,骑在马上,很威风地过来,老宰相急忙让路。这位新科状元耀武扬威,洋洋得意,看到路边这位老头子,认为他很不懂事,新科状元骑马游街,为什么不站远一点回避?随从人员就下马来赶。一问才知道是前村的老宰相,这位状元吓得双膝弯下来说:“老前辈,对不起啊!”老宰相说:“上马去吧!年轻人是如此的。”真正有高度修养的人才是朴实无华的。这就是“复归于朴”的道理。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1、原文诵读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léi。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2、白话翻译

想要治理天下却用强力去做,我看是达不到目的。天下是神圣的东西,不能出于强力,强力的会失败,把持的会失去。

世间人事,有前行有随后,有性缓有性急;有刚强有羸弱,有上进有堕落,因此圣人要除去极端,除去奢侈,除去过分。

3、要点解读

本章主旨说明,治理天下不能靠强力妄为,世间万事万物,表现多种多样、多姿多彩。圣人治理天下,就要“去甚、去奢、去泰”,即除去极端、奢侈和妄为。

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国家是神奇的东西。如何治理一个国家?是人类一直需要思考,也一直没有永恒答案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需要永久探索的问题,任何管理者者都要保持敬畏之心,不可肆意妄为,更不要妄想把天下执掌在自己手里。因为它“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实际上天下是大自然神奇造化之物,我们不可凭着主观意志去强行改变它。凭着主观意志去强行改变,必定会遭致失败;凭着主观意志去掌握天下,把天下据为己有,也必定会失去它。

老子认为天下的人物表现形态多种多样,管理者不能千篇一律、强力妄为,而要除去极端,除去奢侈,除去过分,实施“道法自然”。

4、案例故事:戒奢守俭 

在本章中,老子强调了“戒奢守俭”的思想。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晋代人吴隐之品德高尚,操守清廉,当官几十年,中间皇帝换了好几个,吴隐之却一直身居要职。很多人认为他运气好,其实主要原因是戒除贪欲,为官清廉,为百姓办实事。

吴隐之任广州太守期间,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不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

古人云此水:一歃(shà)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全诗大意是,古人说这泉水一沾唇就会起贪念,就想得千金。假如商代坚守节操的伯夷、叔齐来到这里,不管怎么饮泉水,他们那忠贞之心,也绝不会改变分毫! 

吴隐之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戒奢守俭,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道德经》【第三十章】

1、原文诵读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jīn),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白话翻译

用道辅助君主的人,不靠武力称霸天下。使用武力是有报应的。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就长满了。大战过后,一定会变成荒年。善用兵的只求取得胜利结果,不敢用兵力来逞强。

达到目的却不自大,达到目的却不夸耀,达到目的却不骄傲,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逞强。 以兵称霸天下,看起来强壮无比,但必然走向衰亡,因为这是不合于道的,不合于道就会早早地消亡。 

3、要点解读

本章提出以道辅佐君主,绝不用兵逞强天下的观点,指出持兵用强、物壮则老的危害。战争的惨烈,令人触目惊心,“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这两句话道出了战争危害的后果。老子老认为,即便战争不可避免,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所以本章说“果而不得已”,在不得已使用武力的时候,要本着“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强”的态度处之。这里的“果”就是胜利之果。用兵之道,果而勿强,是老子守柔处下观点的一个具体表现,也可以说是合于道的用兵原则。

4、案例故事:隋炀帝三征高句(gōu)

三征高句丽是隋炀(yáng)帝杨广,从612年到614年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这三次东征炀帝均御驾亲征。

612年第一次东征,因隋炀帝指挥错误,隋朝遭遇惨败,损失惨重,国内开始发生了百姓农民起义。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又开始筹划第二次东征,但中途因国内杨玄感叛乱,隋炀帝只得退兵平叛。614年,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高句丽国王遣使请降,隋炀帝班师还朝。但是高句丽国王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入朝,还不放回其俘获的大批隋朝军民。 

三征高句丽给隋朝的统治政权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三次大规模的征战,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大爆发。仅仅过了三年,隋炀帝就被身边侍卫杀害,隋朝随之灭亡。

这个故事,从一个反例,生动地说明了“不以兵强天下”的道理。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