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专题讲座

百姓日用《道德经》(三十一章至三十五章)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1.原文诵读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tián)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2.白话翻译  

兵器,是不祥的东西,大家都怨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

君子平时以左方为贵,用兵时以右方为贵。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得意洋洋,得意洋洋,就是喜欢杀人。

喜欢杀人的,就不能在天下得到成功。吉庆的事情以左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在左边,上将军在右边,是说出兵用丧事的礼仪,战争杀人众多,带着哀痛的心情去追悼,打了胜仗也要用丧礼的仪式去处理。

3.要点解读  

本章延续前面第31章主题,指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借用礼法原则,来论证“君左兵右”,主张以哀、丧的态度对待战争。

本章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说明兵器是凶器,有道者不该使用它们。第二部分说明修道之君子,用兵若无仁德,便不能得志于天下。第三部分则强调了用兵的策略和心态,体现了老子悲天悯人的情怀。

“夫兵者,不祥之器”,这个“兵”泛指兵器、用兵、军队以及一切和战争有关的装备。这些东西越好,装备越精良,越现代化,打起仗来,人就死的越多。物或恶之,“物”就是人,大家都讨厌它。

按古代礼仪,“左阳道,朝祀(cháosì)之事;右阴道,丧戎之事”,《诗经》上说:“左之左之,君子宜之”,所以老子说,“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这句话重复的讲了,而且上一章也说到了,“果而不得已”,这代表了老子浓重的反战思想,不能随意发动战争,只有万不得已,才能用战争解决难题。

对于战争,老子提出“恬淡为上,胜而不美”的思想。“恬淡”表示一种高远,平静的心境。一个大军统帅的修养,应该以恬淡为上,打仗之前保持冷静,清醒,坚持不得已而战。胜利以后也要保持平静的心情,不得意忘形,自我陶醉。

4.案例故事 :墨子的故事

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兼爱、非攻是其重要思想,即主张普遍的爱,反对发动战争。在实践上,墨子和他的弟子们,在兵荒马乱的春秋战国时期,不惜赴汤蹈火,周游列国,阻止侵略战争的爆发。其中“止楚攻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楚王准备攻打宋国,请公输班(即鲁班)制作先进的战争武器。墨子闻讯拜见楚王,说道:“现在有一个人,丢下自己华丽的彩车,却想去偷邻居家的破车;丢下自己的锦绣衣服,却想去偷邻居家的破粗布衣服;丢下自己的肉食,却想去偷邻居家的糟糠。这是个怎样的人呢?”楚王说:“他一定是得了偷窃病。”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这就好比彩车和破车。楚国物产丰富,宋国物产贫瘠,这就好比肉食和糟糠、锦绣衣裳和粗布衣裳。大王要去攻打宋国,与那个有偷窃病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楚王说:“现在公输班已经为我造好了攻城的云梯,攻打宋国势在必行。”墨子说:我可以和公输班在大王前用模型演练一下攻守之战。演练结果,公输班九次设置巧妙的器械攻城,墨子九次都抵挡住了。公输班演练认输,又想出借楚王之手杀掉墨子,也被墨子识破。楚王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1.原文诵读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2.白话翻译  

道永远质朴无名。虽然小到不可见,天下却没谁能臣服它。

侯王如果能够坚守它,万物将会自然地归从。天地合顺普降甘露,没有人的指使而自然均匀。

开始分割裁制就有了不同名称。既然有了分割的不同名称,就要知晓适可而止,适可而止就可避免危险。明白天下万物归源大道,就像小河流向江海。

3.要点解读  

本章主旨讲“知止不殆”。大道是质朴而无名的,像一个没有加工的原始树木,老子称之为“朴”。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物质分门别类、人事分层管理,有了不同的名称,像原木被制作成各种器具一样,失去了朴的整体性。这时,一定要把握做事的度,明了“适可而止”的道理。

老子谈到道时说:“虽小,天下莫能臣服”,我们不是一直说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包吗,那为什么又要说道“小”呢?这里有两种原因,第一是道朴实的本质,它虽然化生万物,又滋养万物,却从不居功自傲,甘愿无名,隐名而显小,所以管子说:“道满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第二是小还包含着精微、润物细无声的意思。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稀,搏之不得名曰微,都是小。当然,道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大可以达到无穷大,小可以小到无限小。老子所以在这里特别提出小,是为了反衬后面道的作用。“虽小,天下莫能臣。” 虽然小,但天下谁都无法让它臣服,谁也不能支配它。

老子说:“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这里的“始”,指的是万物的开始,“制”就是作的意思,“始制有名”也就是二十八章所说的,朴散则为器。这原始朴实的道,向下落实,就产生器,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名称。为了规范社会秩序,需要确定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制定管理社会的制度,这也是名。好比一个学校,有了学生,再选派校长、教导主任和老师,然后要订一些管理制度,学校才能运转。许多人为了名号和利益,趋之若鹜,愈演愈烈,不可收拾。对此,老子提出了“知止不殆”的呼声。

4.案例故事 :知止

韩信在随刘邦征战沙场后,面对的是显赫的军功与刘邦的赞誉,若他懂得知止,不对更高更大的功名利禄存在幻想,而是解甲归田,也许就不会想到在汉室霸业已定之时去向主上邀功,也许就不会引起猜忌而家破人亡了。

而春秋时期的范蠡就聪明多了,在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之后,激流勇退,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适可而止,结果不但安度余生,还给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话。

可见,适时知止,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不骄傲,不炫耀,不露锋芒,自然不容易惹祸上身。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1.原文诵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2.白话翻译  

了解别人是机智,知晓自己是高明。战胜别人是有力,战胜自己是刚强。知道满足是富有, 坚持力行是志气。不失本性是长久, 精神永续是长寿。

3.要点解读  

中国有一句谚语,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就来自老子。本章以“自知者明”为核心,阐述了“战胜自我、持之以恒、精神永续”的修道思想,指明了人生修养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里,老子认为,知晓别人、胜过别人,只是聪明和力量的显示,而有自知之明、战胜自我,才是修道的高境界。能够战胜自己私欲和成见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强者。人的私欲是没有止境的,而且危害很大,如果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那才是最难的,也是最强大的。所以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所谓“心中贼”,大致说来,有“名贼”、“利贼”、“权贼”、“色贼”四种。从人生修养的角度,“心中贼”就是老子说的自现、自是、自伐、自矜。要战胜人心中自己坏毛病当然非常难,所以说“自胜者强。”

人生要过的有意义,“知人”、“胜人”自然需要,但是“自知”、“自胜”则更加重要。一个人只有能不断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坚持不懈的修道调整,才能够在修道行道中对人生大彻大悟。

老子说:“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里,知足者富,当然不是物质财富,而是思想精神财富。强行,即强有力的勤而行之的意思。不失其所,当然不是失去住所的意思,而是指精神上的住所,前面自知、自胜等都是“不失其所”。这四句是老子为修道者指路之语:知足,则精神不受外界和私欲的困扰;强行,实践上持之以恒,必有所成;不失,道不失舍为恒久;不亡,指道的思想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4.案例故事 :薪火相传

古代由于获取火种十分不易,部落里派有专人看守,不时往火堆里添柴,以防火种熄灭。木柴在古代叫做"薪"。当薪被点燃的时候,它本身的燃烧是有穷尽的,但前柴烧尽,后柴又燃,火种传续下去没有穷尽,这就叫"薪火相传"。庄子在“养生主”篇中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原意指旧柴烧尽,新柴续燃,火种不断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古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有一个围棋国手叫王积薪。“积薪”是收集柴火的意思。相传有一次他在山里住宿。半夜听到店家一位老婆婆和她的儿媳妇在黑暗中用口述棋谱的方法在下棋。棋法十分精妙。王积薪暗暗地把棋谱记录下来,觉得比自己的水平高出很多。到了早晨,婆媳俩都不见了,王积薪猜测这婆媳俩可能是神仙。这个棋谱后来被称为神仙谱。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1.原文诵读  

大道氾(fàn)兮,其可左右。万物恃(shì)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白话翻译  

大道广泛流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言说,大功告成而不称功。护养万物而不当主宰,可以称它为小;万物归附而不当主宰,可以称它为大。由于它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能成就它的伟大。

3.要点解读  

道无所不在,由于不主宰万物,可以称之为“小”,由于万物都归依道,可以称之为“大”,本章提出以“不自以为大”为核心的修道观。

老子说“大道氾(fàn)兮,其可左右。” “氾”就是泛滥,水向四处漫流。“左右”代表道的作用,上下左右,无处不到。这句话就是说大道的存在形态,如江河一般广泛流行、无处不在。

老子接着说“万物恃(shì)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意思是说, 宇宙万物都是它生的,也就是我们说的道生万物。但道又不用言辞表达,有功劳而不称功,默默作贡献,不求回报。

老子认为:“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从不做主宰,默默无闻护养万物来说,可以称之为“小”;从不做主宰,但万物归附影响巨大来说,又可以称之为“大”。因为道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能成就真正的“大”。

4.案例故事 :爱因斯坦与汽车司机

爱因斯坦出名后,各大学都请他去演讲。一次,在去讲演的路上,他的司机说:“先生,《相对论》的演讲,我至少听过上百次了,已背得滚瓜烂熟。我也能上讲台讲!”爱因斯坦很高兴,就说:“好呀,我给你一次机会。咱两个换一下衣服,我扮作司机,你替我演讲吧!”

在演讲台上,司机流利娴熟地背出相对论的演说词。讲后掌声雷动。不想一位教授提出一个相对论难题,请讲演人回答。假爱因斯坦一下蒙住了,他根本无法回答,可他灵机一动,轻松地说:“像这样简单的问题,连我的司机也能回答,请他回答一下。”爱因斯坦听了,立即上台,回答十分精准,教授听了大为惊讶,说:“想不到连司机都有如此高水平,太佩服啦!”

从这个小故事,既可以看出大科学家的幽默,也可以看作是“功成不名有”的一个趣话。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1.原文诵读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yuè)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2.白话翻译  

执守大道,天下人都来归往。归往而不伤害,就会安宁、平和、通泰。 

音乐和美食,使过路人停步。说起道来,平淡没有味道,看它却看不见,听它却听不着,用它却用不完。 

3.要点解读  

第三十六章要义是:执守大道,天下都来归顺。道无味、无形、无声,却用之不竭,无穷无尽。

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一般来说“象”就是图像、形象,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但老子在后边第四十章说“大象无形”,所以,这里说的“大象”,是无象之象,也就是“大道”。如果能够执大象,即把握住道,以道来管理,那么天下人都会来投奔。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诗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王维出生的时代,是唐玄宗执政,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他创造了唐朝的开元盛世。王维称这个时代是“圣代”,表达了他对李唐王朝的信赖和希望。太平盛世的时候,人们不再隐居,而是纷纷出山。“尽来归”。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执大象,天下往”。

老子说:“乐与饵,过客止”,“乐”是美妙的音乐;“饵”是诱惑人的美食,凡是有好听、好吃的东西的地方,过客经过时就会停下来看一看,享受一番,却不是人们人生志向的归宿。

老子接着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jiàn),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这里,“妙乐美食”与“无形大道”形成鲜明对照。说起道来,平淡无味,看不见听不着,比起美乐美食似乎没有什么感官价值。但道的人生价值和作用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里,“既”就是穷尽,完的意思。“用之不足既”,就是说“道”应用起来无穷无尽。说明“道”才是人们毕生的追求。

4.案例故事 :道家,花开他乡

香港中文大学刘笑敢教授曾以“道家,花开他乡”为题,介绍了《道德经》在国外的广泛影响。他指出:道家的思想元素开始融入西方人的生活和思想之中。十几年前,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作研究,一查图书馆的目录,发现有老子“道”字的书多达百种,不仅有物理学之道,科学之道,艺术之道,而且有爱情之道,夫妻之道,两性之道等等。

美国粒子物理学家卡普拉20世纪70年代,把现代物理与老子道家思想结合,写出《物理学之道》著作,轰动西方各界,发行量达上百万册,被翻译为20多国语言。著名人文心理学家马斯洛更创造了道家式的科学、道家式客观性、道家式教授、道家式情人等概念,其作品也成了畅销书,影响远播于学术界之外。美籍华人郭有遹教授在《创造心理学》著作中,专门从道体、道志、道识、道用四个方面分析了老子《道德经》的创造之道。

这些例子说明,老子“执大象,天下往”的确是没有国界的,古老的道家思想正在以新的面貌,传遍五湖四海。这正是老子“执大象,天下往”的生动写照。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