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专题讲座

百姓日用《道德经》(三十六章至四十章)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1、原文诵读

  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白话翻译

  将要收敛的,必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先增强;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去的,必先给(jǐ 与。这就叫“见微知著” 

  柔弱胜过刚强。鱼不能离开深渊,国家利器不可以随便示人。

  3、要点解读

  第三十六章主要阐发了物极必反、对立转化的道理,强调了“见微知著”、“柔弱胜强”的道家思想。

 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这里的“张”就是张开;“歙”就是收敛,收缩。首先,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将欲……必固……”这个句式,可以明显看出,这是个倒装句,其中“将欲”是后起的行为,“必固”是先有的举动。这很像鸟的动作,鸟将收敛翅膀,必先将翅膀张大,然后才能收敛起来。后边的几句,都是这个句式。

 宋代学者范应元在解读这一章时指出:“天下之理,有张必有翕,有兴必有废,有予必有取,此春生夏长、秋敛冬藏、造化消息盈虚之运固然也。然则张之、强之、兴之、与之之时,翕之、弱之、废之、取之之几伏在其中矣!”

 事物发展大体经历始、成、盛、衰、亡五个阶段,其中充满了发展的辩证法。在事物发展的张之、强之、兴之、与之的强盛之时,翕之、弱之、废之、取之已经隐含其中。

 老子说“是谓微明”。微明就是幽微而有点显明的征兆。任何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时都有一个人们不易觉察到的征兆。这就是微明。“风,起于青萍之末。”刚要起风的时候,你只能从树叶的轻微晃动上感受到。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过程,而且都有征兆。所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老子反复提醒我们看到这些变化,注意微明,其目的就是要引起我们的警觉注意。

 老子说:“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其中“柔弱胜刚强”是从实践角度对前文列举的四种现象几微变化规律后的总结。“鱼不可脱于渊”,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人不能离开“上善若水”的道,而邦国的暴力工具不可以面对百姓。

4、案例故事:七擒孟获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期的故事。诸葛亮率军进攻南中,听说蛮族的首领中有个叫孟获的人,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百姓都佩服他。等到抓住孟获以后,诸葛亮让孟获参观蜀汉大军的兵营、战阵,问他说:“这样的军队怎么样?厉不厉害?”孟获回答说:“之前不知道您军队的虚实,所以打败了。现在承蒙您让我观看贵军的兵营、战阵;如果您军队的实力不过是像这样子,是很容易战胜的。”诸葛亮笑了,放了孟获,让他组织军队再战。

 如此这般,放了七次又活捉了七次,然而诸葛亮仍然放孟获回去再战。孟获不肯走了,说:“您,真是天威啊!我们绝不再造反了。”于是大军行进到滇池。南中平定了,全部使用本地民族的首领担任官吏。

 这个故事,生动展示了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思想,使孟获对自己战败由“心口不服”,到“心服口服”。诸葛亮不仅从外在军事上战胜了孟获,而且从心灵上感化了孟获,达到了武力不能达到的效果。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1、原文诵读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2、白话翻译

道永远是“无为”又“无不为”,侯王如果能持守道,万物就会自生自长。自生自长而至贪欲萌作时,我就用“无名之朴”,也就是“道”来安定它。有了“无名之朴”,就会不起贪欲。不起贪欲而归于静,天下自然安定。 

3、要点解读

第三十七章主旨在讲道的“无为而无不为”,无论治国安邦,还是修身养性,如果有贪欲产生,就要用质朴的道安定之,从而达到天下自定。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我们说“道常无为”,是因为道虽然创生万物、滋养万物,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没有任何功利性,所以说“道常无为”。但是从结果来看,道创生万物、滋养万物,产生了我们现在丰富多彩的世界,所以道又是“无不为”。从哲学的观念来说,无为就是道体,无不为就是道用。道兼具无为而无不为的特性。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如果执政者、做大事业的人,能够懂得这个道理,坚持以道治国,那么“万物将自化”,万事万物都将不受干扰,自我化育,自生自长。这里,老子的思想虽然是对统治者的建言,却具有普遍适用性,一个公司经理若能守之,公司将健康发展;一个家长若能守之,家庭将和谐快乐。个人修行若能守之,德业将不断提升。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就像婴儿的成长,刚开始哭也好,笑也好,都是自然而然的行为。长大以后,孩子可能会看着父母的脸色行事,该哭不敢哭,不该笑也装着笑,成人以后,一些人还会有更多的虚伪奸诈。这些“作”都是背离道的,需要加以校正,加以克服。用什么办法来校正、克服人的一些违背道的行为呢?老子说,“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即还是用道的朴实来安定他们。“镇”就是镇住,安定的意思。无名之朴就是代表道,因为道德特征是无名,是朴实。

本章首先老子强调“道”“无为而无不为”的特性。接着指出“无为之治”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手段。然后阐述,通过“道”可以克制万物生长中产生的“欲”。最后,提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的结果。由此看出,道不仅创生万物,还滋养万物,调节万物。最后万物又归于道。

4、案例故事:不欲以静

 小邢读初中时,非常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父母则简单禁止他“玩电脑”,一味要求他放学回家必做多少作业、多少遍练习,引起了小邢的不满,既然家长在家不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就有意不用功,让成绩一落千丈,明知这样做不对,小邢依然我行我素,他甚至喜欢看到父母不舒服、干着急的样子。

 升入初三后,面临中招考试,在老师真诚得体的开导下,小邢逐渐克服了“过度迷恋电脑”的欲望,恢复了努力学习的常态,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并在高一第二学期和同学合作设计电脑软件,获得了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父母的强力压制,没有奏效,老师的和风细雨引导,则效果鲜明,体现的就是“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1、原文诵读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 rǎng)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2、白话翻译:

 上德由道而得,所以有德;下德由德而得,所以无德。 上德人顺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人有作为且有心作为,上仁人有作为却出于无意 ,上义人有所作为且出于有意,上礼人有所作为而不得回应,于是就扬着胳膊使人强从。

 所以失道后显德,失德后显仁,失仁后显义,失义后显礼,礼,忠信不足,祸乱的开端,失去道体的见识,只见道的繁华是愚昧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淳厚,而不浅薄,存心笃实,而不虚华,所以舍弃薄华而取厚实。

3、要点解读 

  根据南怀瑾先生的考证,至少在汉代,就有学者把《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上下两部分。《道经》为上篇,从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德经》为下篇,从第三十八章到第八十一章。

  本章是《德经》的第一篇,从“上德下德”论述开始。老子从道的高度,分析道、德、仁、义、礼五者的不同层次,提出舍弃薄华取厚实的修道观。

 “德”处于“道体”和“道用”之间,是体用的中介环节。在古代文字上解释“德”为“得”,即“德行”的“德”和“得到”的“得”通用。“德”就是讲“道”的获得和应用。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把它落实到人生的层面,产生人的各种行为准则,用来指导人的行动,才能对个人对社会产生作用,这种人生处事的行为准则,就是德。

 “德”处在“道”下,“仁、义、礼”之上。有没有“道”的引领,是“上德”和“下德”的分界线。“上德”由道引领,是德但不显德;“下德”未能由道引领,只强调“德”的孤立存在,不是大道意义上的德,可以称为“无德”,也就是“无真德”。

 老子认为人类的思想,从礼到义,从义到仁,从仁到德,从德到道,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越往下,人为的造作越多,离道越远。而“德”有“上德”与“下德”之分,符合“道”的德才是上德,不符合道,而强力妄为的德都是下德。人们应当遵从“道法自然”行事,保持朴实纯洁,反对浮华愚妄。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缘由。

4、案例故事:隐形的悼念

 2021727日郑州地铁沙口路站门口,一张照片传到网上:一名男子坐在地铁站的出口处,穿一件深蓝色雨衣,戴着墨镜,口罩,旁边乘坐的单车上竖着纸板,上面写着:“妞妞,爸爸还想接你回家”。

 照片引发了大量关注,很多网友以同情之心,关注这位“雨衣爸爸”,猜想是在悼念在暴雨期间遇难的女儿,但也有一些网友把照片升级到对敌斗争的高度,怀疑有人在炒作,怀疑其中有阴谋,提出:找人怎么会连名字都没有?接自己孩子为什么不露脸?没脸见人了吗?还是什么原因不懂啊?为啥还带墨镜,包得密密实实,怕被抓啊!事情反常必有妖!

 后来经有关单位调查,确实是一位父亲在悼念暴雨期间遇难的女儿。这个事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的思想。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1、原文诵读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jué)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gǔ)。此非以贱为本邪yé)?非乎?故至舆(yù)无舆。不欲琭琭lù)如玉,珞珞luò)如石。

2、白话翻译

古往今来得一者:天得到一而清明,地得到一而宁静;神得到一而灵妙,河谷得到一而充盈,万物得到一而生长;侯王得到一天下安定。

推而言之,天无清明难免崩裂;地无宁静难免震溃;神无灵妙难免消神;河谷无充盈难免枯竭;万物无生长难免绝灭;侯王无安定难免被颠覆。

所以贵以贱为根源,高以下为根基。由此,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不就是把低贱当作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称誉是无誉,不求玉的华贵,但求石的坚实。

3、要点解读

第三十九章要点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论述“得一”,即得道的重要性,引导人追求与道合一的境界。进而强调“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至誉无誉的道家思想。

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这里, “一”就是道的意思。道是天下万物的根本,也是做好任何事情,包括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以至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治理,都要遵道而行。这里,老子列举了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等六个典型代表。

其中 “神得一以灵”的“神”如何理解?我们知道老子是讲顺应自然的,不讲神鬼的,《道德经》里面有八处提到神,却没有一个指的是虚无缥缈的神鬼之类,而是对自然界某种事物或者人的形容。这里说的“神”指一切神奇微妙的事物,都是因为遵循道而行的结果。这就是“神得一以灵”。对人而言,这里是指得道者对“道”的神奇妙用。

“谷得一以盈”,山谷里头空空如也,但是以道观之,空与盈都是相对的。碗是空的,但是可以盛饭盛水,发挥作用,房间是空的,但是可以安顿生活,发挥作用。老子说,无之以为利,有之以为用。真正的空空如也,就充满了一。所以老子说:“谷得一以盈”。对人而言,这里是指“虚怀若谷”的修养。

在本章中,老子提出“至誉无誉”的思想。意思是说: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同样可以说,最高的教育是不教,最高的管理是不管。因为觉悟大道,达到一通百通的“道法自然”境界,获得了人生大彻大悟。这时,所有赞誉,都是身外之物。

老子说:“是故不欲琭(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 “琭琭如玉”,形容玉的圆润漂亮,美丽华贵;“珞珞如石”是形容石块虽然没有漂亮的外表,却十分坚实。老子一向强调的是朴实,反对浮华,所以他说,人不要做只有华丽外表的玉,而要做朴实大用的石。

4、案例故事:化学领域的“无冕之王 

 2014年的诺贝尔奖,颁发给了三位男士科学家,有一位女科学家做出了同样重要贡献,却与这次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这位女科学家被称为“无冕之王”,这就是庄小威院士。

 庄小威,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获美国博士学位。生物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双院士,现任哈佛大学化学院、物理学院双聘教授 。

 专家指出:获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与庄小威的研究成果,不仅在物理原理上完全一样,而且他们研究论文也同时发表,令人不解庄小威为何没有获奖。该领域多位科学家纷纷为庄小威打抱不平,认为庄小威的贡献比有的获奖者更大。

 当有学生问她如何向诺贝尔奖冲刺时,庄小威的回答出人意料:“我不想向诺贝尔奖努力,我觉得做研究首先是你喜欢做,其次对人类有贡献。做任何事情都不应为任何一个奖项去做,那样就没意思了,所以这绝对不是我的人生规划。”

 庄小威的回答,正好诠释了老子的思想:“故至舆(yù)无舆。不欲琭琭(lù)如玉,珞珞(luò)如石”的思想。


《道德经》【第四十章】

1、原文诵读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白话翻译:

反,是道的运动开始;弱,是道的应用开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要点解读 

  第四十章要点是:返回到万物初始是道的运动,立足柔弱是道的应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一章很短,但却提出了下面三个重要的观点:

  第一个是观点是“反者道之动”,这个“反”字通常有两种解释:一是相反,对立面。任何事物都会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水满则盈,盛极必衰,都是反映了道的这种“反”的运动规律。二是返回。古代的汉字,反就是返回的意思。他表示道的运动规律,是循环往复的,并且“各复归其根”,返回到它的本来状态。

  第二个观点是“弱者道之用”,即道发展的方式是用弱而不用强。 弱者,道之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在创生万物,辅助万物成长的时候,用的是顺其自然,柔弱的方法,使万事万物自身并没有外力降临的感觉。

  柔弱就是形容道在运作过程中,并不带有压力感的意思。犹如绵绵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因为它留给万物自由的发展空间,才使得我们面临的世界,是如此缤纷多彩,生动有趣。

  老子说,“柔弱胜刚强”也是这个道理。知道了这个规律,我们在为人处事中,表现柔弱一点,谦卑一点,低调一点,往往比锋芒毕露,盛气凌人,轻举妄动更能够受到欢迎,更能够做成事情。

  第三个观点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观点是与《道德经》第一章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观点相呼应的。因为第一章已经解读,这里我们不再重复。

4、案例故事:

 孔子曾经和弟子周游诸侯,到了陈国、蔡国之间的时候,被两国人围困,进退不得。围困时,他们连吃的东西都没了,七天七夜没有煮饭烧水,有的人饿得不能起来,弟子们都表现出了怨愤的神色。此时,唯独孔子面对困境毫不动摇,依然照常鼓琴唱歌,教授弟子礼乐知识。

 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贡看到老师这样很不高兴,他们抱怨说:“夫子被鲁国驱逐,在卫国不能停留,在宋国险些遇难,又被围困在陈蔡之间。杀他的人没有罪过,凌辱他的行为不受禁止。他还在弹琴唱歌,君子难道就这样没有羞耻之心吗?”

 孔子听说了这些话,将他们叫进屋中,说道:“寒冬到来,霜雪降落,才能知道松柏的茂盛。被围困于陈蔡之间,对于我们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幸运的事!”说完他继续鼓琴唱歌,子路等人受到老师的教诲,特别是老师乐观精神的感染,也忘记了危险和困窘。不久以后,楚昭王派军队迎接他们,帮他们脱离了困境。

 这种心中有大道,不怕艰难险阻,乐观奋斗的精神,正是一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生动例子,革命前辈陈毅的诗云“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表达的正是这种境界。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