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专题讲座

百姓日用《道德经》(四十一章至四十五章)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1、原文诵读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2、白话翻译

      上士听了道,勤快的去践行;中士听了道,将信又将疑;下士听了道,哈哈大笑。不被下士嘲笑,就不是真正的道!所以古人说: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

      上德好似低洼山谷,最清白的好似含垢,广大的德好似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懈怠,质朴纯真好似混浊。 最大方形没有棱角,最大器物最后完成;最大声乐没有声响;最大形象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只有道善给予和成就万物。  

3、要点解读

     老子把悟道人群分成了三类:上士、中士、下士。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士是悟性比较高、对道领悟比较深的人。上士听了道,就勤快的去实践。大家注意,这里的亲身实践非常重要,如果只是道听途说,就不能真正悟道。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这里,存是有,亡是没有。悟性中等的人士,对道将信将疑,似有似无。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悟性很差的人,听了道之后,完全不理解,哈哈大笑。这种笑是一种冷笑、嘲笑。

      老子说,如果不被下士嘲笑,就不是真正的道!老子这句话很有深意,他说如果不被嘲笑,你讲的道就不是真道。从二千多年前到当下,不理解道、嘲笑“道”的大有人在。如果没有人嘲笑,就说明讲道的人把道讲错了。1+1等于2,,作为初等数学结果,没有人反对和嘲笑。然而,“道”不是这种可以精准表达出来的东西,而是亲身实践才能大彻大悟的境界。由此,必然会受到一些悟性差的人反对,反对的理由是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答案。这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因为如果没有悟道实践,只在理论层面辩来辩去,永远不能体悟道的真谛。

4、案例故事:眼横鼻直

      十三世纪,日本一代宗师道元禅师到中国求法。苦读多年,学成回国。同道中人争相请教,问他都学到了什么。道元禅师想了想,说道:“当下认得眼横鼻直,不被人瞒,便乃空手还乡。” 众人闻听,莫不捧腹大笑起来。

      眼横鼻直,谁不知道?道元禅师空手回来,好像什么也没学到。但是他话里有话,不了解的人就觉得挺可笑,认为我们请教了半天,就请到了这样一个结果,眼横鼻直,这谁不知道啊。这就是老子说的“下士”的“大笑之”。

      日本禅师修来中国修的是曹洞宗,这是中国创立的一个禅学学派。后来,从日本传到美国,包括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等修的禅,就属于这个学派。苹果手机世界有名,其代表人物发明创造,就受到中国文化“道”的启发。

      我们看人脸,的确是两眼横一鼻直,但其中“道”究竟在哪里?前人没有说,这里我个人按道德经思想,尝试做一个解读,跟大家一起讨论。

      人的鼻子在人脸中心,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我们经常在说“我”的时候,都指自己的鼻子,这象征悟道必须来自“我”的亲身体验,而不能仅仅来自语言或者文字。鼻子象征“道体”,为一。以鼻子为中心,两眼分布左右两边,象征二,即阴与阳,代表的是“道用”。即道的生成运动(见《道德经》下章)。所以真正的道是“一”(鼻子为中心的),指向“自我”。“一”不好理解,需要从“二”开始,二就是阴阳(以左右两眼为代表)。道的第一义不可说,第二义最简单说法就是阴与阳,即“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1、原文诵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白话翻译

   道生来为一,一生出阴阳,阴阳交合生出三,以此类推生成万物。万物背阴而抱阳,阴阳之气冲融达到和。

  人们所厌恶的,莫过于孤、寡、不谷,而侯王却把它作为自己的称谓。因此万物或减损反而增益,或增益反而减损,前人的谆谆教导,我也用来教育后人,自逞强暴的人不得好死,我将把它作教人的起点。

3、要点解读 道生万物

第四十二章内容的重点是“道的生成论”,即大道如何生成万事万物。这一章内容,也是《道德经》全书的重点,老子用高度概括的哲学语言,回答了天地万物的生成过程。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宇宙的生成论。道生万物,一个生生不息的动态变化过程。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能和老子这一观点相媲美的观点是《易传》提出来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传》并进一步提出了“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思想。《道德经》和《易传》两本书所阐述的“生成论”思想,和我们当下这个创新、创造时代的主旋律最接近,所以我们要把第四十二章“道的生成论”的作为学修的重点。在下面“案例故事”中,我们将进一步揭示这一生成过程。

4、案例故事:道如何成成万物

      《道德经》有一个经典名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对“道生万物”的言简意赅概括。

      第一句,“道生一”,不是说“道”生出“一”来,而是说“道”生来就是“一”。蒋锡昌先生指出:“道始所生者一,一即道也。自其名而言之谓之道,自其数而言之谓之一”。大家注意“道生一”的“生”,跟后面提到的“生”解读不太一样。“道生一”是说“道”生来就是“一”。这就是说,按名称来表达称为“道”,按数来表达称为“一”,“一”就是“道”,“道”在一开始时就是一个整体。

      第二句,“一生二”的这个“生”,指“道”演化生成出新的东西,“一”生出“二”。这个“二”,一般把它解成“阴”和“阳”,即“一生出阴阳”,阴和阳,称为二。

      第三句,“二生三”,阴阳交合生出三。经过阴阳两方面力量的相互作用,新事物就产生了,这就是“三”。我们看到夫妇结婚以后生出小孩,这个“三”就出现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三”又代表多,可以代表三以上的所有大数。

      下一句: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因为万物是从阴阳中演化生成出来的,所以它背阴而抱阳,阴阳之气冲融达到“和”。新事物除了阴阳相互作用以外,还要达到“和”的状态,才能使产生的新事物比较完满。这个生成过程虽然很简单,但是它体现了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核心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1、原文诵读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

2、白话翻译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驾御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无形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 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

     不言的教导, 无为的益处, 天下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3、要点解读

      第四十三章重点强调“无为之益,无言之教”,道的生成作用,是一种顺势自然而为,不是言传而教,勉强而为。如同柔弱的水,顺流而下,却能穿山 透地,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至柔”是最柔软的东西。“驰骋”本来是形容骏马的奔走,这里引申为“驾御”的意思。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却能够战胜天下最坚固的东西,老子经常比喻天下最软的就是水。我们知道“水滴石穿”的故事,一滴水两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时间久了,水滴就可以在坚硬的岩石上穿个孔。

      老子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从上面水的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样一个自然界的现象,发出自己的感慨:不用语言的教化,无为而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能达到如此的。

      我们见得最多的是家长絮絮叨叨的教育孩子,是老板左一条规定右一条制度约束员工,这些都是有言之教,有为之法。而在第二章中老子就提到过“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4、案例故事:羊祜(hù怀柔之道

      水和空气都是地球上最柔弱的东西,但它们却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消解力,能够摧毁表面上开起来十分强大、坚固的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强硬未必能解决的问题,柔弱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古代,西晋建立后,晋武帝任命羊祜为都督,让他率兵镇守荆州诸军事力量,与对面东吴抗衡。羊祜到任之后,并没有急于加强军事建设,而是在当地实施怀柔政策,开办学校,安抚教化远近的百姓,与吴人开诚布公,互相信任,深得江汉一带百姓的爱戴。

      东吴的守军距西晋地界七百余里,常骚扰边地,羊祜认为是一大边患,最终用巧妙的计策使吴国撤去守军。于是晋国戍边巡逻的士兵减少了一半,所减士兵用来垦荒八百余顷,大获收益。后来,羊祜又在险要地区建了五座城池,开发了大片肥沃土地,吴国百姓不断来投靠归降。原来军中没有百日存粮,到了羊祜镇守的后期,有可供十年的粮草积蓄。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1、原文诵读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白话翻译

名声和身体相比哪个更可亲?生命和财物相比哪个更珍贵? 得名利和失生命哪个更有害?

过分爱名誉就必付出大代价; 过多藏财物就必招致大损失。

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有屈辱, 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

3、要点解读 

      第四十四章重点讲两个问题:一是教人珍视生命,不要把名利看得比生命还重。二是教人“知足”、“知止”,一切事物都要向相反方向转化,。只有知止、知足才能长久。

      老子首先提出三个比较性的选择题“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名声和身体比较、生命和财物比较、得名利与失生命比较,总的来说就是“身外之物”与“自身之体”如何作选择。

      答案是显然的。名利也好,财产也好,虽然都是好东西,但是和人的宝贵生命比起来,那就都是次要的了。这样的道理,非常明白简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不少人迷惑不解,主次颠倒。例如:有的年轻人为了晋升,为了超额完成销售指标,整天熬夜,喝酒拼身体。时间长了,业绩上去了,职务上去了,身体也累垮了。然后再用钱去治病,最后往往弄得一无所有。

      上面三个问题老子都没有直接回答,但是不管是他,还是我们心里都有答案,所以他给出了进一步思考:“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度地贪爱虚名,过分贪恋财物,有什么害处呢?老子说,“必大费。”必须要必然会消耗大量的精力,付出惨重的代价。一些违法犯罪分子,为了名利,为了财产,不惜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最后往往什么也得不到,甚至命也没了。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句话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处世观。我们经常说“知足常乐”,就是从“知足不辱”演变过来的。 “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里的“殆”是危险的意思。开车遇到情况,及时踩刹车停止,就不会有危险。人生也是这样,不论对功名利禄,还是财物的追求,都要适可而止,否则一定会带来灾祸。老子说,“功成、身退,天之道”。

      老子在这里所阐发的“知足”、“知止”也不是要我们不努力不奋斗,而是要我们在声色利诱的蝇头小利面前知足知止,而永远胸怀“顺道而行,顺道为民”的大目标,永远奋斗永不停息!

4、案例故事:爱因斯坦的衣服 

      有一次,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走在美国纽约的大街上。他最好的朋友遇见了他。并对他说:“爱因斯坦,你该买件新衣服了。看看你的衣服多旧啊!”但是爱因斯坦却回答说:“没关系的,这里没有人认识我。” 

      几年以后,爱因斯坦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但是他仍然穿着那件衣服。那位朋友再次遇见他,告诉他去买件新衣服。但是爱因斯坦说:“我不需要买新衣服了,这里每个人都认识我。”

      爱因斯坦两次十分幽默的回答好朋友让他穿新衣服的问题,结论都是衣服是身外之物,穿不穿新衣服并不重要,这与老子的“名与身孰亲”问题异曲同工。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1、原文诵读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è )。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白话翻译

      最完美的东西看似有缺陷,但其作用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看似空虚,其作用不会穷尽。 最正直的东西看似弯曲,最灵巧的东西看似笨拙,最高级的辩才看似木讷。

      躁动克服寒寂,冷静克服酷热,清静为天下正道。

3、要点解读

      第四十五章要点是:真正的“大”就是合于“道”,就是自然。因为自然,最“大”反而显得很平常,看似有所缺陷。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成就是最圆满的东西。但是往往大成功大圆满,都看似存在缺陷。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盈”就是充盈、丰满的意思;“冲”则是冲动、冲击的意思,老子常常用来形容“空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最充盈的状态看似很空虚,但它的作用永不穷尽。这和第四章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是一个道理。

      “大直若屈”,“屈”是弯曲的意思。最正直的东西,好像是弯曲的一样。“大巧若拙”,“大巧”指的是最灵巧、有大智慧之人。大智慧的人,反而看起来很笨拙。“大辩若讷”。“讷”就是口才不好,说话迟钝。有大辩论之才的人,看起来像木讷的人。

      道生生不息,变化无穷,没有绝对完满,没有永远笔直,躁动克寒寂,冷静克酷热 ,清静为天下的正道。老子本章所叙述的这五种现象,都是悟道者在实践中的体验,可以说是关于“道”的各种表现的辩证法。宋代苏轼说:“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似受道德经的影响,有感而发。

4、案例故事:两位青年结巴学者的对话

      网上流传着一个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jié)刚和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年轻时。因结巴结缘的故事。

      有一年,顾颉刚因病从北京大学休学回家,在火车上,他把目光投向邻座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身上,主动和对方打招呼:“你好,你也……是……是去苏州的吗?”年轻人转过脸看着顾颉刚,却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顾颉刚继找话说:“出去……求……求学的?”年轻人仍是微笑着点点头,依旧沉默不语。

      这时,陪同顾颉刚回家的一位同学看不过去了,生气地责问道:“你这个人怎么回事?他可是北大的才子顾颉刚,没听见他正和你说话吗?”年轻人没有理他,只是一个劲儿微笑着

      顾颉刚伸手示意室友不要为此与对方争执。室友见状,便不再理这个只会点头微笑的木疙瘩。当他们到站准备下车时,顾颉刚发现那个沉默不语的年轻人在车上小桌留了一张字条。顾颉刚拿起字条一看,竟是那人留下的:“兄弟,我叫冯友兰。很抱歉我刚才的所作所为。我也有口吃的毛病,而且是越急越说不出话来。我之所以没有和你搭话,是因为我不想让你误解,以为我在学你说话,嘲笑你。”

      顾颉刚看完信心中很感动,从此记住了这个人的名字。不久后,冯友兰考上北大,顾颉刚再见到这个懂得尊重人的师弟,十分开心,便对他格外看重与照顾,经常与他一起讨论学问。

      两位青年学子,旅途偶遇,竟因口吃结缘,真是“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令人回味无穷。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