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专题讲座

百姓日用《道德经》(四十六章至五十章)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1、原文诵读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jiù)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白话翻译  

天下人遵从道,退回战马去运肥种田。天下人不遵从道,战马把马驹生在荒郊野外。

祸患没有过于不知足的了;罪过没有过于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充足原因,即为常道之足。  

3、要点解读  

第四十六章要点是:天下有道,人欢马叫;天下无道,兵荒马乱。“无道” 祸起人的贪得无厌,欲望不止,知道了节制贪欲的根本,即是悟到了真道。

本章老子说了两层意思,第一是反对战争,第二是剖析了战争的根源是统治者不知足。老子从道的立场出发,主张要知足敛欲,以防物极必反。“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却”是退回的意思。“走马”就是战马。“粪”,古代同播种的“播”一个意思,引申为耕种,作农业。天下真正太平的时候,战马闲放着没有用,就统统退还给老百姓去耕地,做农业。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裁军,不打仗了,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老百姓可以安心生产生活。这是天下有道的状态。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说的是在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战争非常频繁,其根本原因就是各个诸侯国拼命扩大地盘、争夺资源,贪欲不知足,老百姓生活非常痛苦。所以历史上把这段时间的战争,称为“春秋无义战”。这也是典型的天下大乱,天下无道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都要扩军,战马就成了紧缺的战争资源,于是又把老百姓家里面用于农业生产的马匹征收到部队,成为戎马,也就是战马,用于打仗。这种你打我,我打你的战争,多到什么程度呢?老子说,“戎马生于郊”,连战马生小马驹都在战场的郊外!这种争权夺利的战争,从道德经的角度看,都是天下无道的表现。

“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咎”就是过失,罪过;“欲得”指的是欲望得到满足。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人的最大的罪恶就是强霸占有,最大的祸害就是贪欲不知足。

清朝有人写了一首《不知足诗》,很是发人深省:

终日奔波只为饥,

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

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

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

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

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

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

4、案例故事 :智者居屋

一位智者,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小房子里。看他总是乐呵呵的,有人便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还高兴什么呢?”

智者说:“朋友们住在一起,随时可以交流感情和思想,难道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陆陆续续地,朋友们都成了家,屋内只剩下他一个人,还是整天笑口常开。又有人问他:“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

智者说:“我有很多书啊。每一本书都是一位老师,和这些‘老师’在一起,难道不令人高兴吗?”

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生动的反映了老子“知足之足,常足矣”的思想。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1、原文诵读  

不出户, 知天下; 不窥(kuī)牖(yǒu), 见天道。 其出弥远, 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 ,不行而知,不见而明, 不为而成。   

2、白话翻译  

不出门外,能够推知天下事理;不望窗外,能够明了天道规律。 走出去越远, 知道的越少。

所以得道之人,不出门却能知天下,不外望却能明天道,不妄为却能有成就。  

3、要点解读  

第四十七章主旨讲“修内见道”的重要性,修道不重外求,而重内悟。悟道之人,能够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kuī)牖(yǒu), 见天道。”这里的“户”就是家门,家家户户。以前老话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意思是了解事物发展规律的人,在家中也能评判外面发生的事情。“不窥牖,见天道”,“牖”就是窗子,天道指形而上的大道。用不着开窗就能够晓得外面的事物变化规律。老子这里只是形容一个悟道之人悟道以后的内心的通达明了,而“不出户”,“不窥牖”只是一个形容词而已。这句话重点强调的是,对于大道的追求,重点不在外求,而在向内自省(xǐng)。

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弥”是更加,越的意思。走得越远,就知道得越少。这个“远”,并不是完全表示距离遥远,而是表示心情浮躁,一个劲的向外寻求解脱。老子告诉我们,如果人的心智活动向外奔逐,就会使思绪纷杂、精神散乱,反而无法领悟大道。倒不如反身向内,摒弃自己的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智慧和虚静的心境去观照外物,由此觉悟大道。

老子说:“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里的圣人,就是觉悟了道的人。“不行而知”中的“行”指的是离开家园而远行,即执着向外界寻求大道。如果靠跋山涉水去寻道,是不可能的。“不见而明”,指的是不窥见而明天道。和“不窥牖,见天道”是一个意思。“不为而成”,这里的“为”是指刻意做事,也就是违背天道的妄为。不为而成,当然不是说消极的不做任何事情,而是反映老子的一贯思想,不妄为,或者说以无为的心态来做事,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4、案例故事 :诸葛亮在茅庐谈天下大事

大家都熟悉脍炙人口的“三顾茅庐”的故事。说的是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关羽、张飞陪同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这就是“三顾茅庐”典故。

在第三次见面中,诸葛亮在自己住的茅庐中,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使刘备与曹操、孙权成三强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在此,诸葛亮深刻的分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形势,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然后北定中原的战略方针,为刘备制定了一套统一天下的方案,表现了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的诸葛亮,具有的远见卓识和过人才干。

在见刘备之前,诸葛亮并未亲自参与当时的政治、军事活动,在偏僻的茅庐之中,预见了未来三国发展趋势、提出大政方针,充分体现了诸葛亮“不见而明”的大智慧。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1、原文诵读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   

2、白话翻译  

学知识越学越多,修道越修越少。减少又减少,一直到无为的境地。无为包含着无不为。

治理国家要常清净无为,至于政举繁苛,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3、要点解读  

第四十八章以“为道日损”为核心,通过为学为道的对比,提出了“为道日损”的修道方法。最后以治国为例,归结为治国要无为而治。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为学”是探求外物的知识。这种学问是靠知识、读书、经验,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今天懂一点,明天再懂一点,后天又懂一点,渐渐的,我们的学问就会越来越高,知识就会越来越多。这就是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为道”不是通过学习,而是通过亲身实践的领悟而实现的。我们学习开车,听教练讲操作要领、背诵操作守则,这都是“为学”的过程。我们学习后,实际开始上路开车,由死记硬背,变为灵活操作,慢慢熟悉、掌握开车要领,经过长期实践磨炼,不用再背诵操作要领,达到车人合一、行云流水的地步,这就是“为道日损”和“无为而无不为”的过程。

由上可见,为学、为道并不矛盾,为道和为学可以看成是“知”和“行”的两个阶段,“日益”是知识的积累,“日损”是修道的践行。

老子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取”即认识、掌握。老子指出,治理国家,要经常保持无事,就是清静无为的态度,少出台扰民制度。如果整治措施过于繁多,常“有事”,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4、案例故事 :张三丰教剑法 

在金庸先生著名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记载了一个张三丰教徒弟张无忌剑法的故事。 

张三丰先把剑法演示了一遍,然后问张无忌道:“孩儿,都记得了没有?”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小半。”

张三丰道:“好,你自己去想想罢。”张无忌低头默想。过了一会,张三丰问道:“现下怎样了?”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大半。”

张三丰微笑道:“好,我再使一遍。问道:“孩儿,怎样啦?”张无忌道:“还有三招没忘记。”张三丰点点头,放剑归座。

张无忌在殿上缓缓踱了一个圈子,沉思半晌,抬起头来,满脸喜色,叫道:“这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净净的了。”张三丰道:“不坏,不坏!”

这是一个典型的“为道日损”故事。掌握剑法的最高境界,不是死记硬背,多多益善;而是反复演练,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灵活运用。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1、原文诵读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xī)焉,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2、白话翻译  

有道人没有主观成见,以百姓的心为心。对善良的人,善待他;对不善良的人,也善待他;启发人人的善心。对守信的人,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也信任他;启发人人的诚信。

有道的人治理天下,收敛自己欲望,使天下人心归纯朴。百姓都关注自己的耳目之欲,有道的人使百姓恢复婴孩般纯真。  

3、要点解读  

第四十九章要点是:以悟道者与百姓的关系为核心,谈大道的社会推广问题。悟道人要以百姓的心为心,以自己的善心和诚心,引导社会的善心和诚心,使关注耳目之欲的百姓,恢复淳厚质朴。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常无心”并非完全没有想法,而是长久保持没有“私心”,他们以百姓的心为心。正如孟子所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善良的人,我会好好的对待他,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后面一句,“不善者,吾亦善之”,对那些行为不好的不善者,有道是人也应该有恻隐之心,也应该善待。但是善待并不是一味迁就,只要能够促进不善者向善,一切方法都是“善之”,所以,老师对调皮的孩子严格管理,,社会对那些极端分子严厉打击,都是“不善者,吾亦善之”的具体方法。德善,德就是得到善。按照这种做法,就会使社会风气,人人向善,得到善良的结果。

同样的道理:老子说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对于守信的人我们就信任他,对于不守信的人我们也同样相信他原本有守信的初心,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恢复其诚信的本心。这样就会使社会走向诚信,人人守信守约,逐渐树立起诚信的风气了。

老子说:“圣人在天下,歙歙(xī)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这里,“歙”是收敛的意思。“歙歙”就是修道人要收敛自己的私心私欲。“浑其心”就是使人的心思归于浑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道的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欲望,使天下人的心思归于浑朴。百姓都关注自己的耳目之欲,有道的人使百姓恢复婴孩般纯真。

4、案例故事 :梁上君子

东汉时有一个叫陈寔(shí)的官员,因为德行高尚而闻名于世。有一年当地闹饥荒,有的穷人被逼无奈,做了小偷。一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陈寔家,先躲在房梁上,准备等人睡了偷些东西。陈寔其实早就发现了,可是他并不声张,而是把儿孙们都召集到厅里,进行训话。

陈寔神情严肃地说:“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上进,不能干坏事。干坏事的并不是生来就是坏人,是平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养成了干坏事的习惯。这样本来可以成为君子的人,也就变成了小人,成了‘梁上君子’了。你们抬头往上看,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个人,就是这种情况。大家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贫困而丢掉志气、自甘堕落啊!”

梁上的小偷先是吃了一惊,同时又很为陈寔的话所感动:不但没抓自己反而耐心教育自己。小偷羞愧难当,就翻身爬下梁来,磕头请罪。陈寔叫他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看你不像坏人,大概是被贫困逼迫才这样的吧,只要以后改邪归正,你依然会是一个君子。”随即又送给他两匹绢,叫他当作本钱去做生意。小偷没想到陈定这样大度,心里十分感激。后来,他果然改掉了坏习惯,成了一个闻名的正人君子。

陈寔教育小偷的故事,就是老子所说的“不善者,吾亦善之”的典型例子。


《道德经》【第五十章】

1、原文诵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p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用其爪(zhǎo),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2、白话翻译  

人从生到死,与生为伍的,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十分之三;人为过分地供养生命,自己妄为而走向死路的,也占了十分之三。为什么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

听说善于养护生命的人, 陆上走不遇犀牛和老虎,在战争中不会受到杀伤。犀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进入死亡的范围。  

3、要点解读  

第五十章要点是谈养生之道,提出“善摄生者”的修道观。老子认为,一个人只有清静无为,少私寡欲,才能够长寿。

本章以“出生入死”开篇,开头用这四个字,表示这一章要讨论生死问题。在这方面,老子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老子说:“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这里的“徒”字解释为哪一类型。生之徒就是长寿类型的人,死之徒就是短命类型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两者各占十分之三。还有另外十分之三的人,本来也可能长寿,但是由于他自己的妄动,瞎折腾,结果减少了它的寿命。“动之死地”就是不珍惜生命,行动不慎,进入了“死地”。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那些本来可能长寿的人过早死去了呢?老子给出的答案是:“以其生生之厚”。由于欲望太强,营养过剩,因而奉养过厚了。只有践行清静无为、简朴自然的养生之道才能生存长久。

接着,老子提到“善摄生者”,指善于养生的人。老子说,真正善于养生的人。他们行走在路上,不会遇到像犀牛老虎这样猛兽。他们在战场上,也不会被对方的刀剑所伤。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子分析认为,珍惜生命者,无私无欲,从来不想去侵犯别人的领地,不会贸然进入危险的险地。因为“无死地”,自然不会危险。

4、案例故事 :杨绛(jiàng)先生长寿秘诀

2016年5月25日,105岁高龄的杨绛先生辞世。这位跨越了两个世纪的老人,被尊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先生”的女性。生于乱世,却自始至终怀有一颗与世无争的心;尝尽人生百味,却始终明媚从容;遭受万般磨难,却仍旧不忘初心。

杨绛先生曾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或许简单就是她睿智、淡泊、荣辱不惊的“传奇”一生的秘诀所在。尘世复杂,不如在物欲横流的世间,做个简单的自己。

确实,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有欲望,是人之常情,但欲望过重,必为其所累。而欲望简单的人,没了算计,简朴自然,活的更自在。欲望简单一点,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精于心,简于形,简到极致,才是大智慧。

杨绛先生就是一位老子所称颂的“善摄生者”。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