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专题讲座

百姓日用《道德经》(五十六章至六十章)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1、原文诵读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duì),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2、白话翻译

悟道的人不言说,说道的人没悟道。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挫去锋芒,解脱纷争,收敛光耀,混同尘世,这就叫玄同。

达到“玄同”境界的人不分亲,不分疏;不分利,不分害;不分贵,不分疏贱,所以为天下所尊贵。

3、要点解读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开篇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结尾称“故为天下贵”。老子用“知者”和“言者”截然不同的表现,深刻阐明了大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本质特征。

“塞其兑,闭其门”一语,在第五十二章中出现过,其中兑字,是孔穴的意思,这里指耳目口鼻。这六个字的意思是: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

基于道的不可言传性,在本章中,老子要求修道者重点要加强自我修养,排除私欲,不露锋芒,超脱纷争,混同尘世,由此进入玄妙齐同的境界。达到齐同境界的人,不分亲疏、利害、贵贱,所以为天下人所尊敬。

4、案例故事:白居易“质疑”老子

唐代有位大诗人白居易,读《道德经》后,曾作诗一首,点出老子本人既卖矛,又卖盾的矛盾现象,内容妙趣横生。诗中写道: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因为《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有一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意思是说,悟道人不说,说的人没有悟道。白居易由此反问:老子先生,您悟道了吗?如果您已经悟道,那就该闭嘴不说话;现在您写的《道德经》,说了五千字的话,您老先生到底是悟道的人呢,还是没有悟道的人?!

老子道德经中真的有这种矛盾吗?事实并非如此。有的学人指出:老子强留五千言,目的是为世人留下望月之手指,而不立文字是警戒众人,莫将手指看作月。因为是无形无象的,无法用语言文字描述,悟道只能在实践中亲身体会。

说到这里,有的听众会问:老子《道德经》不就是谈道说经的吗?怎么能说不可说呢?原来,《道德经》的语言不是直接表述道本身,而是引导读者走入道的大门,进而亲身体验道的境界。就如同旅游的向导,引导你进入景点的大门,由旅游者自己体验景点风光。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1、原文诵读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ji)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白话翻译

以清静无为的正道治理国家,以奇巧、诡秘的办法用兵,以不扰害人民而治理天下。

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根据就在于此:天下的禁忌越多,而老百姓就越陷于贫穷;人民的锐利武器越多,国家就越陷于混乱;人们的技巧越多,邪风怪事就越闹得厉害;法令越是森严,盗贼就越是增加。

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上走正道,我不扰民,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无欲,而人民就自然淳朴。

3、要点解读

在前面的章节中,老子多次提到无为而治的思想,第五十七章更加系统的论述了这一思想的前因后果。老子认为,统治者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好静、无事、无欲,那么百姓就会因为受到盛德的感化,自然而然地走上正道,既生活富裕,又淳朴善良。

本章用“以正治国”开头,按老子的观点,这里的“正”指的是“清静无为”,这也是道家的治国方略。作为对比,老子指出了“安邦治国”和“用兵打仗”的截然不同。“用兵打仗”讲的是“兵行诡道,出奇制胜”,而“安邦治国”讲的是“清净无为,道法自然”。

老子根据什么提出这一观点呢?据传老子曾经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官”,有机会接近最高统治者,通过对国事民情的考察,对安邦治国的深入思考,提出了以正道治国的方略。

在道家思想中,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管,而这个“不管”,不是甩手掌柜的,什么也不闻不问,而是管好大政方针、检查落实,让下面管理人员和员工,各负其责,各展其能,各得其所,各享其乐。这就是老子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4、案例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五霸相争、七雄相斗,战争连续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百姓困苦不堪。面对动荡的社会局面,道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无为而治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景帝时期,采取老子“无为而治”的大政方针,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恢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得到减轻。

景帝重视以德化民,因此当时社会比较安定,百姓都比较富裕。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汉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

这个历史过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思想。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1、原文诵读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sì),光而不耀。

2、白话翻译

治理天下以宽厚为怀,百姓就淳厚质朴; 治理天下过于严苛,百姓就会狡诈。 

灾祸啊,福气依傍在它里面;福气啊,灾祸藏伏在其中。有谁知道其中根源? 它们之间动态变化。正忽然转变为邪,善忽然转变为恶。世人看不透其中的道理,迷惑已经很久了。 

因此有道的人,处事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3、要点解读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有两个主题:一是无为而治,二是祸福相依。

开篇先说明“无为而治”的好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这里的“闷闷”,意思是昏昏昧昧,含有宽厚的意思。淳淳,是淳厚的意思。察察,是严苛的意思。缺缺,是狡诈的意思。全句在说明:治理天下以宽厚为怀,百姓就淳厚质朴; 治理天下过于严苛,百姓就会狡诈

接着,阐述第二个主题:是祸福相依的辩证法。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深刻指出了祸福相依、相互转化的客观规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一定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转化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可以转化为坏的结果,而且物极必反,福能变祸,祸也能变福。老子慨叹:世人不了解种个辩证关系,已经迷惑很久了!

通过上述两个主题,老子得出结论:悟道的圣者:处事公正而不生硬,有原则但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有智慧光芒而不刺眼。  

4、案例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中国古代有一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有位老人,居住在靠近边境的地方。有一天,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境外胡人住的地方去了。邻居们前来安慰他。老人说:“这为何不会是一种福气?”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一匹境外胡人的良种马跑了回来。邻居们前来祝贺。老人说:“这说不定就是一种灾祸呢?”

老人的儿子喜欢骑境外跑来的良种马,一天骑马失手,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邻居们前来慰问。老人说:“这为何不会是一种福气?”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老人居住的地方,因为靠近边界,健康壮年男子都被征兵,拿起武器去作战,绝大部分都战死了。而这个老人的儿子,因为腿有残疾,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故事,但比较生动诠释了本章《道德经》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1、原文诵读

治人事天,莫若啬(sè)。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chóng)积德,重(chóng)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dǐ),长生久视之道。

2、白话翻译

治理百姓和修养天性,没有比爱惜精神、节制心欲更重要的了。惜精寡欲,是对道的提早修行;早修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说明这种力量是无限的。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国家有了道,就可以长治久安。这就叫做根深祗(dǐ)固,符合长生久存之道。

3、要点解读

第五十九章的重点讲的是“治人事天”的修道方法,这一方法关键在一个字即“。老子认为,只要能够做到啬,就能抓住治人事天的根本,也就是说,要以嗇养道。

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治人”即治国。“事天”即修道。“啬”这个字,因为后来和吝啬搞在一起了,所以名声不大好,一般都认为是一个贬义词,表示人的小气。其实“啬”这个字单独用,是一个很好的词,它是指节俭,不浪费。老子提出“啬”,重点不是指生活的节俭,而是指元气的保留不失,即精气神的充盈。这是道家修行的基本方法。只有真正做到对元气精华的“啬”,才能积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所以治国也好,修身也好,都离不开啬。所以老子才说,“治人事天莫若啬。”老子说:“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就是早做修行,惜精寡欲,保持饱满的精气神状态。注重内敛,惜精寡欲,才能够体态安康,精神饱满,这就是“啬”。

老子又说“早服谓之重(chóng)积德,重(chóng)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早做修行就能够万事平安顺利,也就是不断积德了。一个人不断积德,做起事来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一般人看来,这种做事无往而不胜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谁也不知道,“莫知其极。”其实这种力量就是来源于啬,悟道之人通过啬来积蓄自身的能量,可以做常人完全不能做到的惊天动地的事情,也完全可以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这就是“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老子总结说“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dǐ),长生久视之道。”什么是“国之母”呢?这个“国之母”就是道,要以道治国。把这个形而上的道,往下落实到安邦治国的策略上面,那就是啬,就是大道至简,少折腾,就是无为而治。什么叫“长生久视之道”,就是生命饱满、精神明亮,就是见道。

4、案例故事

古人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自古至今,养生修道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

为什麼说"精气神"是人身的三宝呢?首先要谈谈"气"。明代张景岳先生著的《类经》强调说"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 "精"是先天祖气之精微与後天水谷之精微所化生的物质。"精"和"气"是人体一切生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而"神"则是人体一切精神、思维活动的体现。

“精气神”虽然文字三分,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要精足、气充、神全,自然能够摄生长寿,怯病延年。但怎样才能调养"精气神"呢?第一应当养精蓄锐,第二应当积精养气,第三应当聚精全神。

老子的修道方法,就是把精气神聚在一个“啬”字上,通过“啬”积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所以治国也好,修身也好,都离不开啬。所以老子才说,“治人事天莫若啬。”


《道德经》【第六十章】


1、原文诵读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lì)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2、白话翻译

治理大国,好象煎小鱼。 

用道治理天下,鬼怪不再显神通;不是鬼怪没神通,而是神通不伤人;不但神通不伤人,圣人也不伤人。鬼怪和圣人都不伤人,所以他们的德相交归于道。 

3、要点解读 

第六十章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第一个是“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老子的名句,我们要好好理解体会。第二个是老子说到鬼神,但一定要记住,老子是不相信鬼神的,他只是借助鬼神的概念来说明“道”的作用。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烹小鲜”就是煎烹小鱼。这是用烹鱼类比治国。治理国家,要像煎小鱼那样,不要常常翻弄。用老百姓话说,就是不要瞎折腾。

把治国比喻烹小鲜,真是太形象,太发人深省了!从这句话里面,不仅能够体会到无为而治的理念,还能看到老子作为一个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治国理念是如何游刃有余,举重若轻。所以这句话,想不成为千古名言都难!

老子说:“以道莅(lì)天下,其鬼不神。”这是老子《道德经》中唯一谈到鬼的一章。古人认为人活着在阳间,就是人;死了到阴间,就变成鬼。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大部分老百姓都相信鬼神的存在,害怕鬼。但是老子并不这么认为,虽然老子没有明确的说世界上有没有鬼?但至少老子认为,道比鬼更厉害。所以他说:“以道莅(lì)天下,其鬼不神。”意思就是以道治国,鬼也不灵光,不起作用了。

老子又说“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里的“两”指鬼神和圣人。以道治理天下,大道畅行人间,鬼神和圣人都不伤害百姓,说明天地人达到了和谐的状态。这正是老子希望看到的状态:执政者“治大国若烹小鲜”,老百姓明德归厚,“德交归焉”。 

4、案例故事厨师与治国

当商汤时有个贤相伊尹,原来是个厨师。他利用商汤询问饭菜的事,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便产生重用伊尹之意。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壮大。尹伊说的做菜的案例,其实就是烹小鲜。

贤相伊尹的故事,与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比喻,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伊尹说的是治国方略,而老子说的是治国之道,哲理的深度有所不同。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