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专题讲座

百姓日用《道德经》(七十六章至八十章)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1、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2、白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的时候变成僵硬的了;草木生长的时候是柔软的,死了的时候就变得干枯了。因此强硬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东西属于生长一类。

  所以用兵逞强就会遭受失败,树木强壮就会遭受砍伐。强大处于下位,柔弱处于上位。

3、要   

  第七十六章以人和植物的生死状态来说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大道正是以其柔韧的形态,显示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人活着的时候,面色红润,身体柔软灵活,人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坚固僵硬了。草木也是这样,春天到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而到了秋冬,草木就逐渐凋零了。不只是自然界,社会也符合这种规律:一个国家,一个公司如果长期体制僵化,不随时代发展改革,那肯定就离垮台不远了。

  由此老子总结说:“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里,“徒”就是属于哪一类。老子通过对上面草木和人的生命过程观察,得出结论:强硬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有生命的一类。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分析,为什么“柔”就代表作生呢?因为柔就是和的状态,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对人而言,阴阳二气在体内互冲平衡,体内有气流动,身体就不会患僵硬的疾病。有经验的中医按摩师只要按到患者什么地方不柔,僵硬,有痛感,他就会推断出人的哪个部位不太好。

  老子把这个观点用在领兵打仗上,提出“以兵强则灭,木强则兵”的道理。当然,这里的兵强不是说武器装备强大,军队强大,而是说用兵争强好胜,兵法死板,进退失据,必然失败。就好比“木强则兵”一样,这里的“兵”字,应为“折断”的“折”。意思是,僵硬枯槁的树木必然容易折断。我们看到沿海地区常常台风过后,大树都被折断,而草坪里柔软的小草依然还在那里随风摇曳,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本章老子的结论是:“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强大的东西常处于下位,而柔软的东西则居上位。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这是老子的一贯思想,是中国人特有的理念和智慧。

4、案  柔和的力量

  这是一堂医学课,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最好?”学生齐声回答说:“当然是浓度越高越好啦!”

  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仍然还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

  这让我们明白了,在酒精消毒问题上,并非浓度越高,杀毒效果越好,而是要浓度适当。在防御新冠病毒的实践中,消毒酒精浓度为75%,而不是100%,就是这个道理。柔和有时比强硬更有力量。

  当然,本章老子强调的柔弱胜刚强,主要是从生命成长的角度说的,柔弱代表一种积极向上的青春力量,而刚强代表一种僵化死板的守旧力量,两者孰上孰下,大家一目了然。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1、原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xiàn)贤。

2、白   

  天之道,多像张弓射箭!弦位高了就下压一点,低了就上扬一点。力大就减少一点,力小就增大一点。天之道,就是减损有余而补益不足。人之“道” 则不是这样,而是减损不足而补益有余。

  谁能用有余补天下不足?只有觉悟大道的人。因此,圣人有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

3、要   

  第七十七章要义老子以拉弓射箭作比喻,通过“天之道”与“人之‘道’”的鲜明对比,强调圣人之道要向天之道看齐:即损有余而补不足。

  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认为天下大道,就像拉弓射箭一样,弓箭对着靶心,如果高了,就要往下压低一点,如果低了,就要向上抬高一点。目的就是要射中靶心,达到目的地。“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即多了就减少一点,少了就增加一点,使大自然共生协调发展。

  由此老子推出一个对比鲜明的论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天的作为与人的作为恰恰相反: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即富余的要消减、不足的要补充。人之“道”却是相反:富余的继续增补,不足的继续消减。人因为有贪欲,特别是那些统治者总是想让自己财产更多,国土更大,就要不断的去讨伐征战,其结果就是全社会大部分财产都集中到统治者手上,老百姓财产越来越少,日子越来越难过。造成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老子话题一转,接着说:“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有道者”就是得道者,得道者顺应天道,少私寡欲,见素抱朴,没有物质贪欲,自然主张把多余的衣物、粮食和财物拿出来奉献给贫穷的人,以达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从而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4、案  :汉文帝罢修露台

  在中国古代的帝王当中,多数人都过着奢侈的生活,但汉文帝却是一个例外,他身为一国之主,却能以身作则,厉行节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见的。  汉文帝的生活非常俭朴。他登基以后,身上穿的一件长袍补了又补,一直穿了二十多年,也没换过一件新袍。他常穿着粗布衣服,日常用品大都是前辈皇帝的,他自己很少添加新的器物。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夫人也是很少穿华丽的衣裳。汉文帝还很关心百姓的疾苦,他不仅经常亲自耕种,还让皇后去采桑养蚕。他登基不久就曾下令:凡是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由国家供养,每月都要发给他们粮食、酒肉;对于九十岁以上的国家还要定期发给绸缎、麻布、丝棉等物。

  有一次,汉文帝打算建造一个赏风景的露台。工匠们计算后说:“有百两黄金就够了。”汉文帝听了大吃一惊: “这百两金子大约相当于多少户中等人家的年收人?’工匠们说:“大约十户。”汉文帝连忙摆手,说:“不要建了,现在国库空虚,老百姓的生活困难,还是把这些钱省下吧。” 后来露台一直没有造起来。

  从露台的故事可以看出,汉文帝是一位深受老子“能有余以奉天下”思想影响的“有道”之君。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1、原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gòu),是谓社稷(jì)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2、白   

  世间没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坚克强无往不胜,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天下没人不知道,但却往往做不到。

  因此有道圣人说:为国家受辱担责,才配称国君;为国家受灾担义,才配做帝王。正面的话听起来就好像反话一样。   

3、要   

  第七十八章以水为例,说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水性趋下居卑,由此老子进一步指出:勇于为国家受辱遭灾担责,才是强国大君。

  开头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在第八章中说过:“上善若水”,认为水的品质接近于道。水有一个重要的特性,那就是柔中有刚。大家都知道“水滴石穿”的道理。水再柔弱,但只要持续不断的滴下去,再硬的石头都会被水滴出一个洞来。这就说明了水的柔中有刚的特性。“以其无以易之”,是说水的柔中有刚特性是无法替换的,因为水近道,水的特性就接近于道的特性,既谦卑不争又生生不息、潜含刚健有力,这个特性是无法替代的。

  老子接着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的人都知道“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可是就是不能落实到实践上来。因为大部分人从小就被社会、家庭、学校灌输一种争先争强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都变得争强好胜起来。但是真正的强者是不争的,如果一味的争强好胜,就不会像水那样甘居下位、温顺坚韧,那么也就不算是真正的强者了。

  把上述思想落实到国家管理上来,老子说: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受”意为主动接受,自觉承担。“垢”这里指的各种责难、耻辱。老子引用圣人的话来说明君主应具备的品德,要能够承受国家的耻辱和灾难。所以,只有做到不以自己的荣辱为荣辱,为了国家不惜忍辱负重,这样才配称为一国之君。

  老子在本章的末尾有四字真言:“正言若反”。这句话是老子对整部《道德经》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是老子“反者道之动”思想的体现。

4、案  晏子“正言若反”的智慧

  春秋时期齐景公喜欢养鸟,他让臣子烛邹(zōu)看管一只鸟,烛邹不小心,这只鸟飞了,齐景公生气要杀烛邹。

  国相晏子知道了,就说:好吧,请大王允许我当众宣布他三大罪行:

  其一,大王的鸟竟然让你放飞了;第二,你放飞了大王的鸟,惹得大王为一只鸟而杀人;第三,你死了不要紧,可是大王为一只鸟而杀人的事情传出去,其他诸侯国的国君和百姓会笑话我们齐国,把一只鸟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这不是败坏大王的声誉吗?有此三条,烛邹该当杀。

  齐景公闻言恍然大悟,笑着说:“赶快放人,我明白了。”

  晏子利用老子“正言若反”的方法,即正话反说的智慧,巧妙救出看管鸟的臣子。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1、原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白   

  调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留有余怨;这怎能算完善呢?因此圣人保存借据存根,但是并不向借债人催债。有德人就像持有借据人,无德人就像掌管税收人。天道没有偏亲偏爱,常常与道德完善的人站在一起。

3、要   

  第七十九章要义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为中心思想,强调要践行没有偏亲偏爱的天道,做一个有完善精神的人。

  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大怨”意为深重的冤仇,即人与人之间结下的深仇大恨。不论你想什么办法去调和它化解它,心中总有一些疙瘩。这就是“和大怨,必有余怨”。

  所以化解深仇大怨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产生大怨。但是“大怨”是如何出现的呢?老子认为:如果统治者为了满足私欲,争夺地盘,不顾民众死活,不断发动战争,造成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同时因为战争消耗巨大,也要不断的向老百姓收取大量的税赋,使人们深受其害,不堪其负。这样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大怨”就肯定会产生了。这时候统治者要想稳定民心,采用一些肤浅的安抚政策,试图化解大怨,那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总是会留下一些“余怨”。当然不是最好的最完善的办法,所以老子说:“安可有为善?”。

  老子打个比方说:“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左契”指的是古代债券的左半部分,为债权人所有,它是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债的凭证,相当于现在的借条。有道的人就像债权人,他持有借条但不拿借条逼债。“不责于人”就是不给债务人以压力。

  老子接着说:“有德司契,无德司彻。”这里的“司”是“主”的意思。有德的统治者只管为老百姓创造宽松和谐的生存环境,而不去折腾、侵害百姓的利益,就好像拿着借条也不找别人讨债一样。这就是“有德司契”。与此相反的是另一类无德的统治者,他们就像那些收税的官员。“彻”是古代的一种租税,租税是按照田地的数量提取的税赋,不管收成如何,有没有旱灾涝灾,这个税是不变的,如果交不上来,那就要连家里的财产全部没收。所以古代“司彻”这种官员,名声都不太好。当然这里老子只是一种比喻。

  老子结论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在这句话中,老子指出了,天道无无亲无故,常常与道德完善的人在一起

4、案  农民与贵族的故事

  100多年前的某天下午,英国一位农民正在劳作。忽然,远处一名少年不幸落水。农民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救人,少年得救了。

这个获救的孩子是一个贵族儿子,老贵族亲自带着贵重礼物登门致谢,农民却拒绝了这份厚礼。老贵族因为敬佩农民的善良与高尚,决定资助农民的儿子到伦敦去接受高等教育。

  后来,这个名叫弗莱明的农民儿子从医学院毕业,从事医学事业,由于发明青霉素,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那名贵族儿子也长大了,在二战期间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但幸运的是,依靠青霉素,他很快就痊愈了。这名贵族儿子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这个故事,诠释了老子“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哲理。  


《道德经》【第八十章】

1、原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bǎi)之器而不用,使民重(zhòng)死而不远徙(xí)。虽有舟舆(yú),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白   

  国家小、人口少,使十百倍高效器械而不用;使百姓看重死亡而不迁徙。

虽有车船,却没有必要乘坐;虽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必要布兵打仗,使百姓回归到远古结绳记事的年代。 

  在这样的年代,有甘甜的菜肴,华美的衣服,有安适的居所,欢乐的习俗。邻国之间可互相观望,鸡狗叫声可互相听闻,百姓到老死不互相往来。

3、要   

  在第八十章,老子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即“小国寡民”。这里不用智能造的机械,没有战争,百姓美食华服,安居乐业,自给自足,不用对外交往。

  老子在本章开头即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bǎi)之人器而不用,使民重(zhòng)死而不远徙(xí)。”“小国寡民”,是他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国家足够小,民众足够少。这样的“国”大约相当于古代一个部落,现在的一个村庄。当然,春秋战国时所谓的国家,不是现在国的观念;那时的“国”,只是一个部落,至多是一个“地区”而已。所谓“什伯(bǎi)之器”,“什伯”就是十和百。“什伯(bǎi)之器”就是胜过十倍百倍人力的器械。但老子主张不用这些器械,因为机械的使用,会干扰简朴平静的生活,因而不是修道人所为。

  老子认为:“虽有舟舆(yú),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这里的“舆”就是车。“陈”就是“阵”,排兵布阵,打仗的意思。老子认为,在理想的小国中,即使有船和车等交通工具,百姓也不用乘坐,;即使拥有实力雄厚的军队,也没有用武之地;使老百姓回到不用文字,而用结绳的记事的远古时代。老子畅想的小国寡民构成的理想国,是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画面:百姓吃得好,穿的美,住的舒服,民风淳朴。

  老子畅想,在小国寡民的世界里,“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鸡鸣狗吠都能听见,但百姓之间彼此并不需要往来交流。

  老子的社会理想,是返回古代结绳记事,小国寡民、淳朴自然的社会形态,但从今天的眼光看,现在全球有近200个国家,其中小国寡民也有,但是很少,特别是人类发明的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跨国交流越来越频繁。仿佛整个地球,都不是国,而是一个“地球村”。

  老子的理想社会和现代社会实际出现巨大反差,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就在于当时尚未关注并开发人类巨大的创造潜能。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的创生活动是一种自发的过程,而人类的创生活动是一种自觉的过程,也就是“朴散成器”的过程。将老子思想发扬光大的庄子说过:“雕之琢之,复归于朴”,如果说艺术品创作是一种“雕之琢之”的过程,那么“复归于朴”,就是真善美统一,艺术品达到“天人合一”的过程。

4、案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晋朝时的陶渊明,受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启发,写了一篇传诵至今的名篇《桃花源记》。故事大意是:晋朝太元年间,武陵一个渔夫,偶然的机会,穿过桃林的尽头的一座山洞。发现了世外桃源。里面无论男女老幼,都怡然自乐,没有世间的纷扰与战乱,他们自称祖先是躲避秦朝的战乱而来此地,就再也没出去过了。描绘了一个人人平等、自食其力、和平自由的世外桃源。

  这几乎是对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生动的艺术展现。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