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专题讲座

“满街都是圣人”,还是“神马都是浮云”—刘仲林

  刘仲林(中国科技大学教授)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满街都是圣人,还是神马都是浮云”。题目中的两句话,一个是古代典故语句,一个是现代网络语言,好像彼此不搭界。这和中华文化的学修究竟有什么关系?我们先从解读这两句的含义谈起。  

    

    一 解读:神马都是浮云

  “神马都是浮云”,是一句网络火爆流行语,“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有抱怨感叹之意。有的网友还编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战国时期,天下大乱,有一匹白马不远万里来到一条百姓口中的神河旁,开始舔舐河中甘甜的河水。正当它准备离开时,从他的脚下蹿起一道浮云,马身也变成了雪白而飘渺的浮云,慢慢升上天去,成为一匹神马,由此得来“神马都是浮云”。

  “浮云”一词据考证来源于孔子《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针对不从正道获得的富贵,孔子的话可以翻译为:“神马”富贵,都是浮云。显然,孔子并不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浮云,而是认为不义的富贵,才是浮云。如果没有任何限定,泛指“什么都是浮云”,就会成为一种看破红尘,超然世外,对一切都无所谓的消极精神态度。这是不可取的。

  “神马都是浮云”这句话,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神奇”应用,其中也包括与中华文化产生关联。例如:2010年11月15日新华社记者王镜宇写了一篇文章《淡定!“神马”都是浮云》。说的是笼罩在广州亚运会第一棒火炬手光环中的游泳名将张琳,在亚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仅列第四名,赛后他的失望和沮丧通过电视画面传到亿万观众眼中。王镜宇评论说:其实,胜败乃兵家常事。要淡定!因为“神马”都是浮云。荣耀和胜利绝非体育的全部,这些都只是过眼云烟。“高手之间,实力相近,比的是心态。人剑合一,物我两忘,方是最高境界。只要摈除杂念,专心致志,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不论胜败,张琳都是英雄。”记者王镜宇从“神马都是浮云”转意出来的“人剑合一,物我两忘,方是最高境界”,涉及到中华文化的一个精髓概念“道”,在后面我们要专门讲述。

    二解读:满街都是圣人

      

http://images3.cersp.com/resblog/images/20100520/upload__61fa600d_128b022d4ad__7ffb_00000046.jpg  福建泉州的开元寺有一幅有名的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据说这个对联来自宋代朱熹,这位著名儒学家看到泉州浓郁宗教文化氛围后,大为感叹,便留下“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赞语。现对联由弘一法师(李叔同)书写。

  在明代,还记载着一个“满街都是圣人”的故事。一天,王阳明(明代著名儒学家)的学生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道:“你出游看见了些什么?”王艮回答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说:“你看满街是圣人,满街人倒也看你是圣人呢!”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大街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怎么会满大街都是圣人呢?”这里需要解释,“满街都是圣人”是从本质上看人,即每个人原本都有一颗善良的本心,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这和《三字经》开头所说“人之初,性本善”是一个意思。王阳明在《咏良知》诗中写道:“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诗中的“仲尼”即孔子,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像孔子一样的本心,但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流行习俗的影响下,一些人的善良之心被蒙蔽了。今天我们要还原人的本来面目,就是复归以“良知”为代表的善良之心。常人与圣人,同此心,同此性,所以说“满街都是圣人”。

  今年元月,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门前立起孔子像,引起网民激烈辩论,反对立像占上风。其实,当我们用“满街都是圣人”来看待孔子像的时候,就会有一种与孔子平起平坐的思想,从而出现王阳明与他的学生对话所说的境况:孔子注视北京长安街的满街“圣人”,长安街的人也注视博物馆前的“圣人”,我们透过孔子之像,感受到孔子仁爱之心,由此启迪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良知”觉醒,这有什么不好呢。

  通过什么学修,才能觉悟人的本心,恢复人的本性?这就涉及中华文化的根本之学,即“大学之道”。

    三学修中华文化的精髓

  古代经典《大学》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说明“大学之道”是以“彰显人的光明德性、造就心灵高尚的新人、达到最高善的境界”为要义。中国科技大学的“中华文化大学堂”秉承这一宗旨,并结合时代需要和特点,进行创新和发展。显然,这不是现在分科分专业意义上的“大学”,而是面向一切大众、以彻悟人生为目的“大学”。这个“大学”不是单纯讲解传统文化知识,也不是流行的“文化快餐”,而是以实践亲证为落脚点的“明德修道”之学。这一“大学”的主角,不是讲演者,也不是经典书籍,而是在座的每一个人,是各位的本然心性的觉醒。

   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什么?简略地说,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核心是“道”, “道”的核心是每个人的实践亲证。孔子在《论语》中说:“志于道”,意思说,孔子的毕生志向在于达到“道”的境界。

  在中文中“道”有许多含义,从中华文化的角度说,“道”的最重要的含义是什么?有人说是“规律”,有人说是“方法”,我们觉得最重要的含义是“境界”。10多年前,我曾给“道”下了一个简短的定义:道,是通过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也就是说,道是“知”与“行”合一的结果,是实践中的整体觉悟。前面,我们提到的“人剑合一,物我两忘”就是悟道的境界。

  举个生活中简单的例子,学习骑自行车。骑车之前,你可能要看讲解骑车方法的书,向会骑车的人请教,但无论你获取的骑车知识多少,真的上车,你还要摔倒。因为你只了解了骑车的“知识”,而没有领悟实践中的“道”。经过无数次练习体验,你掌握了骑车要领,随着实践,骑车本领日臻精湛,最后达到“车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骑车之道。

  再如弹钢琴,那些大演奏家向来都是眯着眼睛、甩着头,除了偶尔瞥一眼指挥棒外,他们似乎从不看键盘,而手指依然能准确无误地、灵巧地奏出串串美妙的音符。这是一种什么功夫?有人说这不过是“熟能生巧”,但为什么有的人苦练一辈子也成不了大师?看来,关键不是“熟”的次数,而是“悟”的深度。悟什么呢?就是“道”。那些钢琴家已入道,达到了琴我合一的境界,已经抛开琴键的束缚,可以凭感觉来演奏,可以用心灵去体会,人与琴的合谐,达到一种极致。

      

  当然,我们这里讲的是骑车、弹琴都是“小道”,中华文化还讲“天人合一”的“大道”,这个大道就是“通过对宇宙人生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二者悟道对象的大小不同,但方法是相通的。中华文化大学堂的学修从悟日常生活的“小道”开始,进而感悟儒家之道、道家之道,禅家之道,易家之道,以至现代的创家之道。《中华文化精修入门》(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是我们的基本教材。诚挚欢迎各方面人士参加到中华文化大学堂学修队伍中来,互帮互学,积极实践,携手努力,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震撼心灵的境界。

    (根据2011年3月6日中华文化大学堂讲稿整理)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