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文化大学堂举行第七次讲学活动

  9月18日下午,中华文化大学堂举行了本学期首次(总第七次)讲学活动。本次活动我校刘仲林教授作了题为“一条直路与天通,只在寻常日用中”的报告。此次讲学活动正值9.18纪念日,刘教授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开讲,指出当前不仅要振兴经济、政治,更需要振兴中华文化。

  刘教授主要围绕“什么是‘中华文化大学’”以及“如何学修中华文化”两大主题展开了深入浅出、别开生面的演讲。指出中华文化大学以“综合创新”文化观为指导,坚持“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的理念,面向师生、面向平民大众,走“大学与社会结合,学子与大众互动”的实践,探索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路。 

刘仲林教授报告

  如何学修中华文化,刘教授提出“破三关、修六学”的学修方法。刘教授认为“道”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整体领悟,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破三关,即技道关,天人关,灭创关。对于大多数初学者来说,首先要破“技道关”,也就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从技术经验或知识条理的阶段,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上升到融会贯通、整体领悟的阶段,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道的境界。而六学,就是对传统文化主要学派和现代创造之学的学修。

  讲座过程中,刘教授不时以生动、详实的事例,图文并茂的讲解,激发起听众极大的兴趣。刘教授提出,要借鉴历史上“泰州学派”面向平民大众的“百姓日用之学”普及方法,努力探索建设新时期的“庐州学派”。这个倡议得到在场听众的热烈响应,在互动时段,有听众当场表示,愿意更积极地参与中华文化大学堂的活动中,为民族文化的复兴尽己之力。

水上报告厅座无虚席
  校内燕京晶博士和校外聂立祥医生作为学员代表,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实践,与在场听众交流了修学悟道的体会,引起在场听众的积极反馈。合肥民间蓝天艺术团带来了黄梅戏、女声独唱等精彩的节目,为中华文化大学堂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蓝天艺术团演出

  水上报告厅座无虚席,听众有本校师生,也有来自其他单位以及社会上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爱好者,许多没有座位的听众,耐心地站在走道上聆听。

  参加本次讲学活动的有主办方校人文学院党委潘正祥书记、孙蓝副院长和省图书馆新安百姓讲堂朱海峰主任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