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创造之道实例19:感悟创造境界
一、现实中创造精神的缺乏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与文明,中国文化也影响了五千年。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个富于创造的民族,我们历史上创造非常突出,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对于整个世界的贡献可谓卓越。儒家道家释家法家等各种学派在历史上一定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曾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到了近一千年,传统文化的体系、教义束缚人们的思想。特别在这一千年的后半期,明清两朝的文化政策和文化体系更加专制和严酷,造成了千人一腔,万马齐喑的萧条景象,人们的进取性和创造性大受影响。五四运动后,中西方文化兼容并收,使得文化有了一定发展变更,但创造精神还是受到压制。我们受这种历史文化的影响,创造精神有所欠缺。
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全是应试教育。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后升学考试,或者期末考试。哪些可能考就多讲,仔细讲,那些不考则尽可能的少讲乃至不讲。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性,填鸭式教学。这样导致的结果使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面对实际问题或者自己要研究问题时通常不知所措。创造能力极大地被埋没。因此,从现有体制来看,能有创造实在难能可贵。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我们就有这样一个现实:在这样的文化及体制影响下的人,创新能力有先天及后天的不足。在解决实际问题是往往思维受到限制,狭隘,动手能力差。我们现在是研究生,本职工作就是做研究。做研究是创造性的工作,需要这样的创造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体会谈谈对创造境界的感悟,并对如何进入创造境界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能把创造与中华文化两方面结合,达到更高的做学问的境界。
二、创造境界及体会
李大潜院士说过,做学问就像练武功,从手中有剑,到心中有剑,最后到心中无剑,达到练武的最高境界。这与老子提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相符。
研究工作是创造性的工作,这里划分的境界,有别于做学问的过程,而是按原创性或创新程度来划分。结合我们这样的专业,其创造境界按原创性大体分为四种。
第一种境界:对别人的模型或理论进行完善和发展,或已经有了应用,再进一步应用。创造程度相对比较低。国内很多文章都是把国外的模型简单改改或者甚至改都不改,只是改一下应用例子就拿出来发表了,笔者见过多篇这样的文章。通常一个新的方法在一些领域应用了之后,便会涌现一批这样应用文章,发表在不同级别的杂志上。很多文章都标有XXX在XXX方面的应用,都可划入此类。这样创新度较低。因为别人已经应用过了,你再应用其实也没有什么难度。
第二种境界,寻找新的理论方向,或者应用到新领域。这方面创造比前者有难度。比如一种方法,原来只是传统的在某一领域用,用了很长时间了。因为方法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很难应用到其它领域去。这时做出开创性的创举,把这样的专业性很强的方法通过修改调整,应用到其他领域,并且实际效果很好,类似的创造就属于这样境界。比如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起源于进化原理,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受一些生物学家用计算机对生物系统进行模拟的启发,Holland开始应用模拟遗传算子研究适应性。在Bagleyl967年关于自适应下棋程序的论文中,他应用遗传算法搜索下棋游戏评价函数的参数集导致了遗传算法到80年代的广泛应用,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并且是一种很好的搜索方法。最开始应用的Holland和Bagley的创造就属于这样境界。类似地,人工智能也有类似的历史。
第三种境界,综合多门学科,开创新的领域。这里的创造层次比第二种境界高出很多,是跨学科的多门交叉。需要综合多种学科的知识。我们套用禅宗的“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坛经·定慧品》)。这是慧能就掸宗的“宗、体、本”问题做的重要结论:它们是立足在“三无”基础上的。这“三无’’不是绝对的空无,而只是说要看破现象、深入本质,不要执著滞留在现象以及解释现象的层次上。多门学科交叉,看破现象,深入本质。然后开创新的交叉领域。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属于此类。比如数学和管理科学相互融合,形成了运筹学,综合运用数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但与两者又有明显不同,带有自己显著的特点。数理经济学也是数学和经济科学交叉形成的学科。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第四种境界,主动提出学说框架,并有所演绎与运用。这是创新的最高境界,强调原创。原创是非常难的。现有的学科种类繁多,已经很细化了。而且多门学科交叉形成了很多交叉学科。要在这样的体系里面再提出学说,原创的框架,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这不同于简单的交叉,多学科综合应用。提出新的学说框架,并且自己去演绎与运用,即自己开创性地提出问题,并去解决了部分问题。我认为条件有三:首先知识必须非常丰富,其次敏感性强,能发现问题或者领域,三需要大胆假设与推理,并严格论证。
关于原创,我们国内现在原创精神比较缺乏。老师曾说过,国内出不了诺贝尔奖,原因有两条:其一是原创性太差。当前我们国内的研究几乎全部都跟着国外做。别人做什么我们跟着人家做,验证人家结果或者做点别人忽略的东西,小修小改,我们很难做出创意很强的成果。而诺贝尔奖是鼓励原创。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现在的试验条件与国外差距很大。实验装备不如人家,科研资金太少,没有精密仪器,靠一些土设备土方法是很难得出精确的结果,当然也难获得诺贝尔奖。实际中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实属凤毛麟角。
三、怎样进入创造境界
前面我们把创造境界分成了几类。但如何在研究中进入或者达到这样的境界呢?虽然《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在本质上不能用语言表达,可以说得出来的,不是真的道。但对于初入者还是可以提供一些指导的。我们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这样的思想可以借鉴。
如何进入创造境界?释道安《比丘大戒序》:“世尊(对释边牟尼的尊称)立法者,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楞严经》云: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意谓修道要以持成为基础,在持戒的基础上修禅定,在禅定中修观而获得“修慧”。我们在进入研究领域后首先要戒,虽说不用佛教里面的五戒十律,但要戒浮躁,戒急功近利,戒心志不成,心思放在研究上面,不能受其它的事情影响太多。过了戒这一关,就要进入定的状态。所有的浮躁都去掉了,就要专注到所研究的东西上,心态平和,如老僧入定,一心钻研,不为其它事所动。进入定的状态后,主要是学习与领悟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这就是生慧的过程。
进入创造境界,也注意这些方面了,那就是出结果了。古人云: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启动了创造的开始,“坤”完成了创造成果。我们的结果就是有论文得以发表,或者能够到企业得到实际应用,取得经济效果。多了解中国文化对于我们研究与工作会有帮助。
(作者:杨杰 中科大管理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