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创造之道实例15:感悟创造
前段时间,编写一个服务排队系统的仿真软件,用尽了各种方法,花费了厚厚的一叠稿纸,程序始终不能通过调试。凭着几年来的编程经验,每到无计可施时,便将其暂时放下,希望过几天后能茅塞顿开,柳暗花明。接下来的那段日子,几乎每天都要花费我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仍无结果。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我也开始变得急躁起来,但心中非常不服气,曾经做过的系统比这个大得多,复杂多得,不信就这么个小题目能难倒我,一直对它耿耿于怀,可却无计可施,心中十分郁闷。一天中午,在食堂吃饭,我的心中仍然想着这个程序,对盘的饭菜明显没多大味口。看到同学们拥挤着买饭的情景,窗台玻璃上几个醒目的大红字“自觉排队”映入我的眼帘,我下意识注视中窗台边同学们买饭的情况,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计算机中的程序。随着一个个同学从窗台经过,程序一行行从我脑海中闪现,突然,我觉得一阵兴奋,我现了程序中一个极隐蔽的逻辑错误。三五两下吞下饭,我回到宿舍打开计算机,改变那个设计错误,运行程序,马上得到了想要的仿真结果。看着屏幕,我心中说不出的兴奋,前段时间的折磨早已荡然无存。
诚然,那种兴奋在我几年来的程序员生涯中早已享受过多次,但这次的感觉十分强烈,这是我第一次从现实生活中享受到了突来的灵感。当然从食堂获得的灵感对我实现程序谈不上有什么创造性的贡献,它只是激发了我的一种思维,但它也是我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在绞尽脑汁的思索中“无意”获得的。树上苹果掉在牛顿的头上,激发了他的灵感,一个苹果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我创,故我在”,我们必须培养对各种灵感的敏锐捕获力,要善于从生活实践中,从自己身边的各种环境里获得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这种能力,这些知识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的,这也是达到创造境界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创造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一颗“静”的心。以前常在别人家的客厅里看见“宁静致远”的中堂,也没有深究宁静致远到底是什么含义,生活中也不时引来自勉“不要烦躁,要心胸开阔”。前些日子和朋友谈起这个,回来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这是诸葛亮在告诫他儿子如何做学问的信里说的,也充分表达了他的儒家思想的修养。他教儿子以“静”来做学问,以“俭”修身,俭不是节省用钱;自己的身体、精神也要保养,简单明了,一切干净利落,就是这个“俭”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要有所成,就必须有宁静和淡泊的心境,宁静才会致远,淡泊才能明志,这是我们在创造中应努力达到的境界。
追求创新,就必须采用一些新的思维,新的手段,这就面临巨大的风险,成功了就好,失败了就必须承担许多经济和生活压力,面临巨大的物质损失。如果我们有“宁静致远”的心境,就有“淡泊明志”的动力,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会活得充实、轻松,最终就可能有所创新的收获。
追求创造,我们必须具备的另一种素质就是要有承受失败痛苦的意志。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尤其是对理想,对人生执著追求者。面对挫折、苦难,是否能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是否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需要博大的胸襟,非凡的气度。人生的烦恼来自于非分的欲望,种种诱惑使你心中的明月蒙尘。而对世俗,不随波逐流;面对权贵,如雪峰坚守自己的高洁。这是勇敢,也是骨气,一切都出自本心。?
每一个人的一切经历都是难得的财富,拥有了这些财富,就不能让其白白地丢掉。对所有的阅历都充满自信地去迎接,既不回避也不沮丧,才能使自己与智慧结下难得的缘分,痛苦自然也不例外。达·芬奇说:“不经受巨大的痛苦,就得不到完美的才能。”惟有踏着痛苦迈出铿锵的步伐,沿着荆棘丛生的崎岖小道向上攀登,才能使痛苦成为人生一笔难得的财富。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戴尔·卡耐基在《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一书中阐述了他是怎样珍惜痛苦这一笔难能可贵而独特的财富的。他说,他曾经遭受过极严重的贫困和疾病。人们问他是如何度过那些难关的,他总是这样笑着回答:“我既然已度过昨日,就能熬过今天。我不允许自己去猜想明天将发生什么事” 。卡耐基深深明白什么是需要、奋斗、焦虑和失望,他经常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去拼命地工作。他已将生活的苦酒饮得一滴不剩,而幸运之人只是尝到了上面的泡沫而已。惟有眼睛被泪水洗净的人,才有广阔的境界。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他是否有多大成就,还在于他在任何艰难痛苦的压力之下永保一种热爱生活、珍惜生活、创造生活的赤诚之心。失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如果将它视为一笔财富,它必将给你带来一个更加新奇、更加厚重的世界,如果将这笔财富浪费,它会使你永陷在失败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更谈不上什么创新。
总之,生活是复杂的,也赋予我们很多。要创造就必须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敏锐的观察、学习,“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应是我们对创造境界的追求,同时我们必须具有承受失败和痛苦的坚强意志。
(作者:蔡林沁 中科大自动化系 2004级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