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文化大学堂举办第二次讲学活动

  2010年12月19日(周日)下午3点,中华文化大学堂第二次讲学活动在中国科技大学水上报告厅如期举行,中国科大师生和合肥各界文化研究和爱好者欢聚一堂,几百人的大厅座无虚席,门外虽已入冬,而门内却洋溢着文化春天的气息。

  

报告大厅现场

  安徽大学的钱耕森教授20世纪50年代先后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师从冯友兰和张岱年两位大师,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从中国哲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是安徽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对张岱年先生“综合创新”文化观有深刻造诣。今天他应邀来到中华文化大学堂作专题报告,题目是:“张岱年的文化综合创新论及普适性”。钱教授回顾了与张岱年先生交往和请教的难忘往事,分析了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内涵、精髓和现实意义,指出“综合创新”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钱耕森教授报告

  中国科技大学刘仲林教授连续讲座的题目是“如何结合实践,学修中华文化大学”报告分三部分:1、知本达至,自觉觉他。2、中华文化,大学之道。3、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刘教授指出:有两种意义的“大学”,即以分科知识学习为中心的现代大学和以整体智慧修行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大学。近人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道出了两种“大学”学修的重点不同。两种大学特点虽然不同,但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中华文化大学堂是修德悟道的智慧之学,对今日分科大学过于偏重分科知识的倾向,有重要的平衡作用。中华文化大学追求是“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刘教授具体谈了中华文化大学的学修方法。

  

刘仲林教授报告

  安徽省图书馆一直关注和支持中华文化大学堂的建设,新安百姓讲堂主任周庆平研究员在发言中结合自己的多年经验和体会,分析了目前中华文化普及中的状况和问题,对有“综合创新”文化观指导,有中华文化全局视野,传承与创新结合,走“大学与社会结合,学子与大众共修”公益道路的中华文化大学堂的事业,表示衷心的赞同和支持。

周庆平研究员发言

  本次学员谈体会的发言人是来自医院的医护人员鞠燕,她代表退休老工人黄万群师傅共同发言,谈了她们多年来学修中华文化的心得,作为中华文化大学堂志愿者,参与对外联络和宣传的忙碌、困难、辛苦和快乐,她们把这些活动作为悟道的过程,使自己对中华文化的领悟有了新的提高。

  武警合肥指挥学院是中华文化大学堂积极的参与单位,在学院时英安部长带队下,不仅每次有许多该院师生参与讲座,而且今天带来了精彩的节目:练眼。

  第二次讲学活动在武警指挥学院张干事领唱、全场合唱的“芭蕉之歌”声中结束。

武警指挥学院学员演出小品:练眼

 

  (中华文化大学报道组报道,胡清风摄影)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