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画传统之“龙” 点时代之“睛”

——中华文化大学堂的探索
 
刘仲林
 
2012-2-7 14:36:42  来源:新安晚报
 

  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中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一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怎样才能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是一个长期有争论性的话题,也是影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瓶颈问题。在急功近利、实用主义的思潮影响下,很多人对祖国传统文化缺乏全面认识。例如:有的人觉得能谈几句孔孟格言、老庄语录,包装出温文尔雅,就算了解传统文化了;有的人觉得传统文化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尊古复旧,和时代精神格格不入,不值一学;有的人觉得传统文化典籍大都是文言文,深奥难懂,自己文化水平低,只能敬而远之;有的人觉得圣贤之书有卖点,竞相炒作,粗制滥造,把传统文化当成了摇钱树;有的人觉得传统文化重“义”,市场经济重“利”,提倡传统文化可以起到制止道德滑坡的作用,凡此等等。这些把传统文化视为一件装饰品、一个古董、一种知识、一件商品、一种手段的观点,都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肤泛、片面的理解。
  近几天,网上出现了一篇主题为“有必要使孔子重光于世”的文章,认为孔子思想将在21世纪重新发扬光大。结果跟帖赞同者166人,反对者183人,赞同与反对的观点接近半对半,一位反孔跟帖者感叹说:“两千多年了,一个民族被孔子拖累着,无路可走,可怜啊!”再联想到前不久,孔子像在国家博物馆门前,忽而搬出,忽而搬进,透视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很纠结:爱恨交织,冰火难容。这一矛盾现象的背后,与缺乏对祖国传统文化全面认识密切相关。
  中华文化大师冯友兰先生有一幅对联:“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对联的丰富文化内涵,对我们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富有启发性。对联的上联源自《诗经》,下联引自《中庸》,都是出自传统文化重要经典。在这里,上联:“旧邦”指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新命”指传承基础上的文化创新,“阐旧邦以辅新命”体现了“传承创新”精神。下联:“高明”指中华文化意境高远,“中庸”指中华文化应用广泛。“极高明而道中庸”体现了“顶天立地”精神。有了上述宽广的视野和精神,我们才能对传统文化及其传承体系的建设,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秉承上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国科技大学2010年创办了以“全面认识,系统传承,理论引导,实践亲证”为鲜明特色的 “中华文化大学堂”,通过“大学与社会结合,学子与大众互动”的公益性、开放性办学模式,在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系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全新的探索,引起省内外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新安晚报、合肥电视台、合肥晚报等媒体记者纷纷做出报道。这里,我们结合对传统文化“全面认识、系统传承”话题,介绍一下中华文化大学堂的文化传承的基本理念,抛砖引玉,与各位专家和读者共同探讨。
  二、 探寻传统文化之“龙”
  先从“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谈起。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点眼睛,他时常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人们都认为说得荒诞,没人相信。张僧繇就点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腾空而上。没有被点上眼睛的龙,仍然在画壁里。
  下面,我们拟借用“画龙点睛”比喻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首先探寻一下什么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龙”。
  目前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比比皆是,有的专讲三字经,有的专讲周易,有的专讲老庄;有的只崇儒家,有的只崇道家,有的只崇禅家,总之,各执一学一派的专家很多,而能了解诸学派之间内在关联,把握传统文化整体的却很少。
  怎样做到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系统传承”呢?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中华文化学派众多,典籍浩瀚,虽专业研究人士,累世难尽其业,何况普通学子大众!那么,有没有“驭繁入简”方法,抓住传统文化的总纲,纲举目张,把握传统文化的整体?如果有,总纲的凝聚点又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总纲的凝聚点就是一个字:“道”。换言之,“道”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最高追求,也是通贯诸子百家的一条主线。著名哲学家金岳霖指出:“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的目标。”(《论道》)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就是传统文化的“龙头”,而诸子百家皆为“龙身”。
  什么是“道”?中华文化中的“道”有多种含义,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在(存在)之道,中国哲学家葛荣晋说:“道是标志宇宙本原(或本体)及其过程、规律的哲学范畴”(《中国哲学范畴通论》),这一观点代表了现实流行的看法。另一种是内在(境界)之道,笔者认为:“道是通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中国文化综合与创新》),这一观点代表了中华文化大学堂修学的理念。
  把对“道”的关注重点,从“宇宙本原”转向“实践境界”,是中华传统文化走向“百姓日用”的关键环节,也正是中华文化大学堂学修的入门之处。道不远人,就在我们身边。譬如学习骑自行车,无论别人怎样讲授骑车方法,阅读多少骑车知识,初学的人上车总要摔跤,因为把握车子整体协调的方法,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只能在实践中不断体会,才能掌握要领,骑车自如,以至达到“车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骑车之道。
  古人云:“道满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管子》)意思是说:道无处不在,人人皆有道,但能自我知觉的人却很少。笔者普及中华文化20年,每每必要求学员通过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一件具体事例,写一篇悟道体会。在过去10年中,已经有4000多名中国科大学生写出悟道体会,我们曾选择100多篇,编辑出版了《亲证中国哲学大智慧》一书。中华文化大学堂在教学活动中,紧紧抓住传统文化“道”这个“龙头”,把亲身体验生活中的“道”作为入门起点,进而引导学员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主要学派的悟道思想和方法,结合实际体会,以逐步达到对传统文化全面、系统的认识。
  三、发现时代文化之“睛”
  当前,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流行的是“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点虽然好,却常常由于缺乏可操作性,或操作过于主观随意,反倒不被重视。国内的两种观点势不两立的激辩,提示我们,不能只谈精华,忽视糟粕。换句话说,传承只有和创新结合起来,兼容时代精神的传承才更富生命力。
  要解决传承中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难题,不能就事论事,只关注枝末细节,而是要放眼文化和时代的全局,揭示传统文化根本性不足,找出问题关键所在。总的说,今日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主要是一种泛伦理观,认为“仁”具有最高的价值。其主要缺陷是:忽视人的创造本性,忽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创造实践。从“仁”为核心的价值观向“创”为核心的价值观的提升,是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转换的关键问题。
  进一步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传统文化与创造观念也有密切的关联。中华传统文化有沉重的消极面;同时,也有其向上的积极面。例如,《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唐代刘禹锡名句“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是对上述精神的高度概括。“日新”与“创造”两个观念之间只有一步之遥,但是由于传统小农经济、专制制度和经学文化等因素的束缚,这层"窗户纸"竟二千年也没捅破。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一些中华文化学者开始用创造的观念审视《易传》的“生生日新”思想,挖掘并阐发其中蕴含的创造思想资源。中华文化大师张岱年指出:“世界是富有而日新的,万物生生不息。生即是创造,生生即不断出现新事物。”张先生“生即是创造”一语,言简意赅,承古开今,一下把“生”提升到“创”的层面,确有画龙点睛之妙。
  眼下,创造和创新的口号漫天飞,但“创造”的真正含义,却很少有人去品味。创造,首先是一个与现存观念和习惯决裂的痛苦思想转变过程。事实上,今日我们能容纳“创造”的心胸和眼光仍很狭隘,许多人愿意享受创新的产品,却不愿意容纳宽松的创造环境和有个性的创造人才。只有经过一番脱胎换骨的转化,中华民族精神才能获得创造性重生,而这一切只有在深入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
  把传统文化的“日新”观转化为“创造”观,并将“创造”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将展现出一个与传统儒、道、佛、易不同的求道、修道、证道途径和方法,会带来中华传统文化“返老还童”的复兴。不仅如此,现代创造观和传统文化观互动,也会带来世界创造理论和实践的深刻变革,促进中西文化会通,加速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基于上述理念,中华文化大学堂创办伊始,就以中华文化大师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新”文化观为指导,传承与创新并重,多次进行“综合创新”文化观讲座,出版的《中华文化精修入门》教材,有专门篇章论述文化创新观念和创造之道思想,探索以“创造”为核心新文化理论和实践。
  四、优秀传统文化系统传承与体系建设
  综上所述,我们说的“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之“道”,代表了中华文化道统的传承;“睛”就是“创”,代表了时代的精华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更新,两者融会而成的“创造之道”则是传统与现代的交会的新文化结晶。创造之道与诸子百家之道互推互补,共同构成了21世纪中华文化腾飞之道。
  以上,就是笔者对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传承的理解,或者说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的一个方案。笔者对这个方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进行了20年,中科大人文学院主办的“中华文化大学堂”,为这个方案的开放性、大众性实践,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中华文化大学堂”建设和发展,得到中国科技大学校领导、研究生院、人文学院以及安徽省图书馆等校内外单位的大力支持,侯建国校长、张淑林副校长分别出席中华文化大学堂周年庆和开学典礼并讲话,国内外学者热情在大学堂讲演,校内外各界人士踊跃参与,鼓舞和推动着中华文化大学堂“全面认识,系统传承,理论引导,实践亲证”的传承理念在实践中不深化发展。最近,“市民与学子同修中华文化的模式探索”研究在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立项,为中华文化大学堂走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同步发展的道路,迈出了新的一步。
  古代经典《大学》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说明“大学之道”是以“彰显人的光明德性、造就心灵高尚的新人、达到最高善的境界”为要义。“中华文化大学堂”秉承这一宗旨,并结合时代需要和特点,进行创新和发展。要实现这一“大学”宗旨,只是讲座是不够的,必须建设一个相对完整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今后中华文化大学堂将以张岱年“综合创新”文化观为指导,以大众实践亲证为根本,在已经建立中华大学堂、开设中华文化大学研讨班基础上,建立中华文化大学网、中华文化大学报,加强制度建设、教材编写、学员认证、骨干培养,期待在各界支持和参与下,建立一个崭新的实验性、探索性中华文化大学。(2012.01.06)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华文化大学堂发起人)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