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刘仲林教授在“亲子冬令营”开营典礼上的讲话

  【编者按】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妇基会天力基金承办的“亲子冬令营”在安徽合肥举行。2013年2月1日,来自黑龙江、山东、上海等地的33位贫困单亲妈妈携子女聚集合肥,开始免费参加为期12天的亲子国学冬令营活动。中科大中华文化大学堂部分师生参加了冬令营志愿者服务。刘仲林教授作为嘉宾应邀在开营典礼发表讲话, 

  尊敬的中国妇女基金会南静女士、尊敬的天力基金会吴红雅女士、尊敬的中国科技大学安徽校友会郭文生先生、尊敬的典礼主持卞玉恺先生,尊敬的各位来宾和冬令营全体营员:

  大家上午好!我来自中国科技大学,首先,我代表中科大中华文化大学堂对亲子冬令营开营表示热烈祝贺!今天,看到中华文化大学堂的许多学员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冬令营的后勤、接待、助教等服务活动,与来自各地的亲子营员面对面的交流,在实践上落实中华文化学修,我感到很高兴。作为一所高知名度大学,很多人对中国科大的了解,常常是其领先的科技一面,而对其人文一面了解甚少。2010年,中科大创办中华文化大学堂,不仅在校内开展公益性、开放性、系统性的中华文化学修活动,而且师生开始走向社会、走进大众、走入实践,如这次参加冬令营志愿者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科大人文的新变化。

  关于中华文化内容的具体学修,冬令营安排了多次讲座,这里我不准备展开,仅就中华文化学修的大方向和学修层次把握,结合冯友兰和张岱年两位大师的观点,谈谈我个人理解。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从中华文化角度说,这里涉及到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冯友兰先生说:“人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简言之,1、自然境界,对应的是一个没有开化的人,他为了吃饭而活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人生没有什么追求。2、功利境界,对应的是一个没有开悟的人,他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他人,完全是为了个人私利而生活。3、道德境界,对应的是一个有高度觉悟的人,为他人着想,是这一境界之人的特点所在,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这次冬令营的一个重点,就是道德境界的学修。4、天地境界,对应的是一个大彻大悟的人。这一境界的人,不仅为他人着想,而且为天地万物着想,以天地为榜样,追求天人和谐、生生日新的人生最高境界。

  以上四个境界,代表了人生追求的四个层次,用一个中华文化特有的术语表达,就是觉悟“道”必然经历的的四个阶段。现在社会上物欲横流,道德滑坡,说明人生境界的追求,正在经历从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艰难曲折的提升的过程中。但真正对人生大彻大悟,也不能在道德境界止步,需要超越道德境界,达到更高的天地境界。冯友兰认为;“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大家可能以为天地境界离我们很遥远,无法达到圣人水平。这是一个误解。冯先生又说:“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在座的可能要问:超越“道德境界”的“天地境界”,本质特点究竟是什么?对这一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回答。下面,我想引用张岱年先生的人生价值观,尝试做一简要而通俗的回答。张岱年先生认为:人生意义(即价值观)“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价值的基本含义是能满足一定的需要,这是功用价值;价值的更深一层的含义是其本身具有优异的特性,这是内在价值。”“功用价值”(外在价值)主要表现在功、利、用三个方面,即立功受奖获得荣誉;有益有利获得好处;满足需要获得用处。而内在价值,主要表现在真、善、美三个方面,即追求科学和知识的“真”;追求道德和伦理的“善”;追求新奇与和谐的“美”。

  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过度追求外在的功利价值,忽视内在的优异价值,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很大。这次冬令营,应该说是侧重内在价值的提升,例如:营员到中国科学院合肥科学岛、中国科大、合肥科技馆参观,普及科学知识,反映的主要是“真”的价值;营员在秋浦书院等,听国学讲座、经典颂读、礼仪演习,反映的主要是“善”的价值,那么,内在价值(人生意义)的第三个方面,即“美”的价值如何体现呢?

  谈到“美”,大家并不陌生,我们看到雄伟的高山、精致的艺术品,美感就会油然而生,从这角度说,是不是在冬令营里欣赏琴棋书画、茶艺武术就是美的价值体现?对这一问题的简要回答是:涉及了“外在的美”,而没有涉及“内在的美”。一切外在美的表象背后,都有一个深层的本质性的美:创造。美的本质是自由而自然的创造。当然,这里我们所说的创造,是广义的创造,是真善美的价值的综合体现。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这样一种境界:自由发挥内在潜能(从心所欲),但符合客观规律(不逾矩)。我们通过现代分科的知识学修求“真”;通过国学或道德学修求“善”,这都是重要的,但不能忘记通过创造学修求“美“。培养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有创造性自觉和能力的人。希望每一位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时,既要重视各种科学知识的学修,道德礼仪的学修,更要重视创造性力的学修。在学修各种规矩(知识)时,勿忘发挥学生自由创造的天性,引导学生体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美妙境界。

  中科大中华文化大学的定位是:“承道统,启新命,同修行”,其中“承道统”,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道德传统;“启新命”就是把“创造”融入中华文化的核心;“同修行”就是大学师生与百姓大众同学共修。我们深信,古老的优秀传统与现代创造精神相结合,必然爆发出出强大生命力,带来创造人才辈出的时代,推动各行各业日新月异变化,这代表了中华文化发展和传播的新潮流。现在,“中华文化大学堂”每月第三周的周日下午2点30分在中科大水上报告厅举行大型学修讲座,“中华文化大学网”已经开通(网址:http://zhwhdx.ustc.edu.cn),我们欢迎冬令营的各位,通过“大学堂”或“大学网”参加中华文化大学的学修活动,携手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伟大事业!

  祝愿全体营员在冬令营期间,生活愉快,身心健康,思想境界不断提高,祝亲子冬令营完满成功!

  (中华文化大学 报道组)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