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创新之道 大众日用之学

  ——中华文化大学指导思想  

   

  张岱年(1909-2004年),曾用名宇同,别名季同,河北省献县人。中国哲学大师,中国当代十大哲学家之一。父亲张濂,光绪(1903年)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长兄张申府(张崧年)是中国现代哲学家,对张岱年的学术道路选择产生了直接影响。张岱年于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因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被清华大学哲学系聘用,1951年晋升教授。1952全国高等院校调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孔子研究会会长等。 2004年4月24日逝世,享年95岁。

  张岱年的学术研究主要分两个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问题研究;二是中国新哲学与新文化理论探索。张岱年先生的主要学术思想,可用“天人论古今,综创贯中外”一语概括。

  一

  张岱年认为:“哲学是天人之学——关于宇宙人生的究竟原理与最高理想之学。”从张岱年平生理想和抱负看,显然是志在做宇宙人生大文章,以“天人论”为主线,贯穿于中国哲学史、哲学问题、文化问题研究之中。

  他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完成了60多万字的巨著《中国哲学大纲》,从而奠定了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该书既不按时间年代顺序,也不按学派人物编排,而是以独创的哲学问题为纲,分为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三部分,涉及主要问题是天(宇宙论)、人(人生论)之学及其认知方法(致知论)。从《中国哲学大纲》的内容可以看出,它不是单纯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而是张岱年进一步建构“天人哲学新论”的思想基础。

  正是在这一基础上, 张岱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建构自成体系的“天人新论”,该书拟由方法论、知论、天论、人论四部分组成,工程浩大,气势恢弘,以尽展先生平生之志。惜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宏愿只完成一部分,该部分收入《张岱年全集》第3卷,名为《天人五论》(包括哲学思维论、知实论、事理论、品德论、天人简论)。《中国哲学大纲》和《天人五论》可以说是张岱年学术思想的代表作,一史一论,一古一今,相辅相成,独树一帜,遂成“天人论古今”大气象。

  二

  何谓“综创贯中外”?张岱年年轻时即兼治中西哲学,既诵习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也阅读英文哲学著作,好深沉之思,喜综合之研,慕创造之新,主张“文化创造主义”。他不仅提倡创造,而且力行创造,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综合创造论”,其要义是:“兼综东西两方之长,发扬中国固有的卓越的文化遗产,同时采纳西方有价值的精良的贡献,融合为一,而创成一种新的文化,但不要平庸的调和,而要做一种创造的综合。”他进而构思了中国新哲学建设的方向,当是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即将马克思哲学(辩证唯物论)、中国传统哲学(人生理想)与西方哲学(逻辑解析方法)融会贯通,建设一种广大深微的中国新哲学。

  到了20世纪80年代,张岱年再次高扬“综创论”旗帜,结合新形势和时代需要,进行了多方面论析和探索,获得累累硕果,被学术文化界称为中国文化“综创派”的代表人物。张岱年认为:“所谓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是中西文化之综合,即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综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内容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二是中国固有文化中不同学派的综合,包括儒、墨、道、法等家的合理思想的综合以及宋元明清以来理学与反理学思想的综合。”

  “天人论古今,综创贯中外”是一个整体。张岱年“天人新论”,新就新在以“综创”为方向和方法;而“综创”的任务和目的,是建设以“天人新论”为核心的中国哲学与文化新体系。“综合创新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融会贯通,探索中国新文化理论建设之路,反映了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如今,这一理论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新文化理论建设中生机勃勃的“显学”。

  三

  与新文化、新哲学的理论建设同等重要的,是文化的社会传播和大众普及。中国哲学和文化不是关在学术研究“深所大院”的纯学理东西,它的生命力在于:植根大众心灵,反映时代脉搏,引领社会发展。早在1935年,张岱年就指出:“普及的文化革命工作也是极要紧的。学术创建是求文化之顶点之提高,文化革命是求人民之一般文化状态之提高。建设是不可不顾及民众的,民众之一般物质生活、心理状态、风俗习惯,应有一番根本的革新。文化革命之目的当是‘人之再造’,或者说文化革命工作即是‘造新人’的工作,要使人民的目的、兴趣、行为,皆有一种改变。要创造在新的社会中生活的新的人类,使一般人民都能过着新的文化生活。”

  又说:“文化建设或创造新文化的工作,是一种大业,不是一日而就的,长期的普遍努力是必要的。在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又应有坚定的信仰,不挫的勇气,精进不息的精神。应坚信中国民族是能再度建设起光明伟大的灿烂的文化的,应能战胜无数的障碍困难而不为所阻,应能不断的努力而不以小成自足。中国民族应再度发挥其创造力。”

  中华文化大学建设秉承张岱年先生“综创论”思想,“理论创新”与“大众普及”密切结合,在系统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把具有时代精神的综合创新文化融入其中,走“综合创新之道大众日用之学”的道路。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