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文化大学研讨班举行第七次活动

  

  2013年5月12日上午,中华文化大学研讨班在中国科大东区第二教学楼307教室举行第七次研讨活动。根据教学安排,这是上半年学员骨干一次重要的研讨活动,50多名与会者,自由发言,畅谈学修中华文化的心得,论辩不同观点。气氛温馨而热烈。研讨会由杨凤华老师主持,她首先向在场各位女士祝贺母亲节,宣布自由发言开始。共有16名与会者先后上台发言,有的发言人意犹未尽,发言多次。

  

图1、主持人杨凤华老师

  图2、研讨会一角

  研讨活动共分为上下两半场。上半场首先由中科大两位博士生金丽和赵四学发言,他们的博士论文与中华文化相关,谈了对中华文化复兴和大众普及的看法。接着,第一批学员、退休老工人范洪华结合实际,谈了对学修中华文化的体会。做国学传播工作的卞玉恺从修行角度,回答了如何在修行中落实中华文化大学的“承道统,启新命,同修行”,他认为中华文化之道就是做人之道。他用“学、悟、行”三字,概括了他的修行方法。中华文化学者、企业家苗怀青介绍了在撰写易经、佛学等普及著作后,正在研究的“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情况。胡宝娅引用庄子“道,行之而成”的观点,指出“道”的物我合一、精神与物质合一的特点,强调其中人的境界性,事的目标性,悟道过程包括劳动、创造、热情。文学艺术工作者刘玲,回顾了上次研讨会的观点,分析了“大众觉醒”、“不立不破”等观点。赵四学第二次发言,提出悟道中,“成物”和“成己”的关系、“大道”和“小道”的关系,探讨悟道有没有客观标准问题,引起大家发言兴趣,卞玉恺、胡宝娅等纷纷做第二次发言。张俊生教授谈到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解读,强调了善性与创造性都是人的本性。

  下半场大家依然竞相发言,第一次来到讨论现场的丁芳芳女士,谈了自己来到讨论现场的原因和想法,对文化大发展提出建议。学员李长京提出:工作可以退休,中华文化学习没有退休,谈了自己学修的体会。安徽农业大学国学社社长方庆,社员李奎介绍了他们了解的目前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比较贫乏的状况。提出“道”本身没有大小次第,修道有次第的观点。悟道过程是小我、中我、大我、无我的提升过程,由小道开始向大道进发。企业人李翔结合实际,谈了他的修学体会。李静从小孩骑车,飙车与道的关系,提出了修道没有止境。还提出文化复兴是不是创造?戒定慧如何把握?2007年就参加学习的第一批学员之一夏强,以“一肚子文化”开篇,谈到自己学修行中的几个阶段:人生刻苦修行、人生大觉悟、人生大结果、人生大快乐。谈到悟道过程中“大美”境界的出现,醍醐灌顶的感受。大学网的有关建设者还向大家介绍了“中华文化大学网”开通以来的情况,通报了“在线留言”模块制作的进展情况,并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发表学修体会,提出改进意见。

  

图3、刘仲林教授做总结发言

  图4、研讨会一角

  研讨会发言非常踊跃,两个半小时中接连不断。最后,由刘仲林教授做了总结,他指出:这次研讨活动非常成功,大家结合中华文化大学建设和学修中的亲身体会和具体问题展开,主题集中、探讨深刻,特别是对中华文化之道有了更为明晰的认识。他指出:修道是一个曲折的知行合一过程,而悟道是一个“当下即是”的境界,既不是单纯“成物”,也不是单纯“成己”,也不是有先有后,而是刹那间“物我合一”的时空一体状态。作为道的“本体”,是一种“无分别智”,无论儒家、道家,以至诸子百家,道都是不可言传的“一”;但是,作为道的“应用”,又是一种“有分别智”,不仅可以分出学派,也能分出大小。道同时具有“体用不二”的特点,即“体”和“用”不能截然分开。怎样对待这种看起来“悖论”的情况,是修道一个难点。这个难点不能用通常的形式逻辑说清楚,可是,在实践中却不用论证而心中自明,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道必须实践亲证。

  刘教授指出:中华文化大学依托中国科技大学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术力量,以张岱年先生“综合创新”文化观为指导,在建设上走“顶级配置,大众拥有”的办学路线,既保持“承道统、启新命”的文化制高点,更坚持面向“百姓大众”的“同修行”实践普遍性,努力做到“顶天立地”。这一特色,在安徽、在全国,都少见。这是我们中华大学人的自豪。中华文化大学是公益性的,不收一分钱学费,但我们的水准不低于任何用重金打造的培训班。这是我们中华文化大学人的自信。在座的都是挚爱中华文化的学修骨干,虽然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共同怀有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全面系统学修中华文化精髓的志向,在物欲流行的社会中淡泊明志,这是我们中华文化大学人的自立。在学修“仁义”之善的基础上,学修“日新”之创,在实践中释放每个人的创造性,这是中华文化大学人的自强。自豪、自信、自立、自强,再加上自他(自觉、觉他)带动身边亲友共同学修的,构成了中华大学人的整体意象。

  (中华文化大学周丽报道摄影)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