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释“新民”之义——粱启超

  

  【编者按】梁启超作《新民说》,从1902年2月开始,刊登在发行于横滨的《新民丛报》上。呼吁培育国民独立自由之人格,以人的文明属性推进社会的进步。

  所谓“新民”系取《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领之一的“亲(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梁启超称,“国也者,积民而成也。国之有民,犹身之有四肢五脏经脉血轮也。”意思是说,国民对国家来讲,犹如身体的四肢、五脏、血轮一样,如果四肢断了,五脏坏了,经脉伤了,则其本身也就不能存在了。他认为,中国之不振的原因,在于民众“公德缺乏”、“智慧不开”。他提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先哲之立教也,不外因材而笃与变化气质之两途。斯即吾淬厉所固有采补所本无之说也。一人如是,众民亦然。

  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我同胞能数千年立国于亚洲大陆,必其所具特质,有宏大高尚完美,厘然异于群族者。吾人所当保存之而勿失坠也。虽然,保之云者,非任其自生自长,而漫曰:“我保之,我保之”云尔!譬诸木然,非岁岁有新芽之茁,则其枯可立待。譬诸井然,非息息有新泉之涌,则其涸不移时。夫新芽新泉,岂自外来者耶?旧也而不得不谓之新。惟其日新,正所以全其旧也。濯之拭之,发其光晶;锻之炼之,成其体段;培之浚之,厚其本原,继长增高,日征月迈。国民之精神,于是乎保存,于是乎发达。世或以守旧二字,为一极可厌之名词。其然岂其然哉?吾所患不在守旧,而患无真能守旧者。真能守旧者何?即吾所谓淬厉其固有而已。

  仅淬厉固有而遂足乎?曰:不然!今之世非昔之世,今之人非昔之人。昔者吾中国有部民而无国民,非不能为国民也,势使然也。吾国夙巍然屹立于大东,环列皆小蛮夷。与他方大国,未一交通,故我民常视其国为天下。耳目所接触,脑筋所濡染,圣哲所训示,祖宗所遗传,皆使之有可以为一个人之资格,有可以为一家人之资格,有可以为一乡一族人之资格,有可以为天下人之资格;而独无可以为一国国民之资格。夫国民之资格,虽未必有以远优于此数者,而以今日列国并立,弱肉强食,优胜劣败之时代,苟缺此资格,则决无以自立于天壤。故今日不欲强吾国则已,欲强吾国,则不可不博考各国民族所以自立之道,汇择其长者而取之,以补我之所未及。今论者于政治、学术、技艺,皆莫不知取长以补我短矣;而不知民德、民智、民力,实为政治、学术、技艺之大原。不取于此而取于彼,弃其本而摹其末,是何异见他树之蓊郁,而欲移其枝以接我槁干?见他井之汨涌,而欲汲其流以实我眢源也?故采补所本无以新我民之道,不可不深长思也。

  世界上万事之现象,不外两大主义:一曰保守,二曰进取。人之运用此两主义者,或偏取甲,或偏取乙;或两者并起而相冲突,或两者并存而相调和。偏取其一,未有能立者也。有冲突则必有调和,冲突者,调和之先驱也。善调和者,斯为伟大国民;盎?d鲁撒逊人种是也。譬之?步,以一足立,以一足行。譬之拾物,以一手握,以一手取。故吾所谓新民者,必非如心醉西风者流,蔑弃吾数千年之道德、学术、风俗,以求伍于他人。亦非如墨守故纸者流,谓仅抱此数千年之道德、学术、风俗,遂足以立于大地也。

  (注:《释新民之义》为梁启超《新民说》第三节》。)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