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刘仲林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09-12-23       浏览次数:1475

  主讲人:刘仲林(上图讲座)·图书馆杂志·2009.12

  〔图书馆编录于2009.12.21〕

  刘仲林,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二级),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博士点负责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著名中国文化学者张岱年先生指导下,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大众普及实戏研究,探索以创造为核心的中国新文化理论建设.多卷本专著《古道今梦》,获安徽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中国文化普及著作《中华文化人生亲证》(列入教育部大学生素质教育丛书)、《中华文化精修入门》等。他是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研究课题组成员。

  

  刘仲林:今天我向大家汇报三个内容:第一,中华文化的精髓,也就是中华文化最精华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第二,中华文化的传承,如何传承中华文化主要学派儒家、道家、佛家、易家的精髓思想;第三,中华文化的创新,如何结合时代特点,发展和建设中华新文化。

  一、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的精髓究竟在什么地方?我先讲一个“楚王索珠”故事。这个故事是明代一个叫宋镰的学者写的。说的是楚共王有一颗宝珠,非常珍爱,把宝珠装在金制的匣子里,他走到哪里,都让随从带着宝珠。一次,在游云梦湖的时候,竟然把宝珠丢了。楚王非常地着急,通告全国,谁要能找到宝珠给予重奖。通告一发布,楚国的大小官吏一哄而上,到处寻找宝珠,结果找了三个月,终究没有找到。过了几年以后,有一个放牛的小孩,在湖边放牛的时候,发现有青色的光亮像雾霭一样地从草中升起,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一颗宝珠,就献给了楚共王。楚共王信守诺言,重奖了牧童。

  说到这里,故事作者宋镰借用他人话感叹道:孔子去世以后,其“宝珠”失落两千年了,世世代代都有人寻找,但至今没有找到。如果一旦落入放牛人的手中,能因他的地位卑贱而忽视他获得“宝珠”吗?

  有的网友对这个明代故事大惑不解:这个故事前面讲的楚共王信守诺言,重奖了牧童,后面怎么孔子又出来了,孔子的“宝珠”也丢了,然后说如果牧童找到了,能不能因他地位卑贱,忽视他的“宝珠”。其实,这是一个比喻,孔子丢失的“宝珠”,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故事作者认为,孔子丢失的“宝珠”,不见得当官就可以捡到,或者说大学者就可以捡到,也可能是小老百姓捡到的,甚至可能是一个小孩捡到的。每一个人都有发现“宝珠”的潜能,都有发现“宝珠”的机会,只要做中华文化的有心人,不断修行,包括我们在座的各位在内的所有人,都有获得中华文化“宝珠”的良机。

  还有一个寻“宝珠”的故事就更接近我们想说的中华文化精髓,这就是《庄子》一书上的“象罔索珠”故事。故事说的是黄帝在赤水北岸游赏,登上了昆仑山,向南眺望,在返回的路上,黄帝把自己的“宝珠”给丢了,这颗“宝珠”大名叫“玄珠”。于是,黄帝就派遣一位知识渊博的人去寻找,没有找到;后来派一位视力极好的千里眼去找,也没有找到;第三次又派了一位大力士去寻找,结果还是没有找到。最后黄帝派了一个没有任何本事的叫“象罔”的人去寻找,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前面那么多有本事的人都没有找到,竟让“象罔”给找到了。黄帝就说:“怪呀,只有象周才能找到吗?”“象罔”一词有什么象征含义呢?大家知道“象”是代表有形象的东西,而“罔”

  代表没有,象罔就是这个“象”没有了,但是你说没有了,可是前面又有“象”, 象罔就是超越了“象”,超越了语言,超越了我们看到的这种表面形象,而在深层发现的东西。这就是“象罔”发现“玄珠”的故事。这个故事更进一步地向我们揭示了“玄珠”是中华文化最精华的部分,是用语言,用形象所不能表达的,只有用“象罔”的方法才可能找到。

  在庄子一书中,“玄珠”的“玄”大有深意。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不是一个玄,而是两个玄,然后提出是众妙之门,即是一切奥妙的门径,是万物奥妙的总的根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说的究竟是什么呢?这是我们关注的最核心东西。现在我想先解释一下“玄”这个词所表达的含义,在中文当中,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就是一般性的传统说法,玄,代表黑色,深邃,幽远的样子。第二种意思是庞朴先生的考证,他认为“玄”和漩涡的“漩”是有联系的,古人的“玄”包含一种水旋转以后形成的状态,这个状态和中华文化深处的东西有关,下面我把两种意思都向大家解释一下。

  先讲第一种含义。直接讲“玄”可能太抽象,不好懂。我们从比较直观的“玄酒”讲起。据介绍,“玄酒”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第一酒,始于西周,所谓“玄酒”,其实就是清水,古代以水色黑,谓之玄,太古无酒,以水为饮。本来,大家一听是“玄酒”,可能会认为是最好的一种酒,到底是黄酒,白酒,还是啤酒?其实说穿了,它什么酒都不是,是最纯的水。这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我们把“玄酒”想得很神秘,想得很远,似乎是古代神酒,这样玄来玄去,“玄酒”离洲门生活越来越遥远。最后揭开谜底,原来“玄酒”就是我们身边随时可见的纯水,是一种未加酿制的天然本色液体。但是这个本色液体包含着否定之否定,因为它已经不是水的含义了,它是经过你品尝很多美酒以后,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这时己经不叫“纯水”而是“玄酒”了。“玄酒”是天然本色、无色无味的“酒”,它既是酒的起点,也是酒的最高境界,它既是“有酒”,也是“无酒”,在“有”“无”之间,方能体会“玄”的妙义。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这里“淡如水”,有助于我们理解“玄酒”之妙。

  “玄珠”和“象罔”都有和“玄酒”类似的含义。“玄”既有深邃、幽远的含义,也有简单的、本色的含义,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虚无缥渺,遥不可及。所以对中华文化精髓,大家不要只是外找,更要注意内求,在体悟人的本性和本色实践中,中华文化的精髓就可能在不经意间呈现出来。

  第二种含义是庞朴先生说的那种水流的漩涡。漩涡有很强的形象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水流形成漩涡的时候,周围是旋转的水流,中间是一个旋流构成的中空涡洞,涡洞直指水底,看起来深不可测。这个“涡洞”就象征中华文化追求的深层意蕴,庄子说“得其环中”,漩涡的中心,象征了中华文化精髓所在。所谓玄之又玄,就如同水旋转又旋转,通过不断的内旋运动,形成深邃的、直指底部的涡洞。有人说,漩涡的中心不就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空洞吗?一个“空洞”怎么能象征中华文化的精髓呢?请不要孤立地看“空洞”,而要看到“漩涡”的整体。“龙卷风”中间也是空洞,但可以拔起大树,摧毁房屋,能说什么也没有吗?从中国哲学的角度说,“玄”的本义就是似有似无,换句话说,看似“大空”,实为“大有”。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知识和经验,在实践中把它们“玄之又玄”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由此形成的认识的“涡洞”,就会发现中华文化精髓和智慧所在。

  简单地说,“玄酒”是对“玄”的静态比喻;“漩涡”是对“玄”的动态比喻。

  这样,我们可以做一个结论:中华文化的精髓,也即“玄珠”,就在我们每个人的本性显现当中,就在知行合一的体会当中,你没有觉悟的时候,它是隐藏的,一旦你觉悟,你就是“玄珠”的发现者。所以不论是谁,也可能是权威,也可以是官员,更可能是普通老百姓,甚至就是放牛娃,每个人都有发现中华文化“玄珠”平等的机会。我们刚刚讲的两个寻珠的故事启示着我们,虽然每个人都有发现“玄珠”的机会,但急功近利之人,咬文嚼字之人,高高在上之人,恃才傲物之人,远不如心态平和的普通人。

  有一位宋代茶陵郁禅师,写出了他得到“玄珠”后的感悟: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我”就是众生,就是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待放光明的“玄珠”;久被尘劳关锁,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影响,尘世各种不良思想侵染,明珠被灰尘蒙蔽,失去光明;今朝尘尽光生,今天我觉悟了,心中明珠的光亮又闪烁出来了;照破山河万朵,这个破不是破坏的破,是当“遍”讲,光芒照遍千山万水。这是一个大彻大悟、获得大光明的时刻!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现在可能没有这种感觉,我想只要大家主动去寻找,实践中细心去体会,也许是几天以后,也许是几个月以后,也许是几年以后,你会感觉这首诗正好描述了你的心情,也就是感悟到了中华文化最精华的东西。一旦你觉悟的时候,就会有茶陵郁禅师同样的心境,一个在久久黑暗中突然大放光明的心境。中华文化的崇高使命就是启发每一个人觉悟,让埋藏在心中的“玄珠”大放光明。

  说到这里,大家要问:“玄珠”究竟是什么呀?好,我们下面就揭开“玄珠”的面纱。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华哲学的核心是“道”,“道”的核心是人生亲证。

  简单地说,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字:“道”,“道”也就是“玄珠”。中华文化有诸子百家,观点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即目标都锁定在对中华文化之“道”的追求。诸子百家都是修道者,这想起来很有意思,无论你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观点有多少不同,但都以“道”为修行最高目标。孔子说“朝闻道,夕可死矣”。早晨悟道,晚上死了都值得了,可以看出来,悟道对人生来讲多么重要。

  “道”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道的核心是人身亲证,即每个人通过自身实践获得的亲证。“道”不是在身外,更不是写在书上,而是呈现在每个人的亲身实践过程中。

  老子说过一句话,叫做“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就是对“道”而言,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知道。今天我在这里一直在说,对照老子的话,我也是没有悟道的人。但是大家来了,是听讲演,讲演者如果一句话没说,在场的99%的人会对讲座有意见。所以还得讲话,但要说明,讲的东西不是“道”,而是对悟道方向的引导。方向明白了,下一步需要听讲人自己走,自己实践,“道”才能真正达到。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讲演人只是在“道”外做引路人,用冯友兰先生的一句话来说叫做“烘云托月”,中国画当中有一个画法,画月亮的时候,画家不画月亮,画月亮周围的云,把月亮的地方空出来,画出来以后,月亮的地方什么也没有,就是白纸,但是谁一看都知道那是月亮,现在我讲的就是在烘云,那个月在你心中,你自己把它托出来。

  古代学者韩愈的一句话很有名,特别对教育界影响很大,他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有三个职责,第一是传道,第二是授业,第三是解惑。比较遗憾的是,对“道”的理解,可以说当前流行的绝大部分观点都没有到位,有的把“道”解释成道德说教,有的解释成社会主义道路,有的还解释成儒家伦理,这些解释都没有触及“道”的实质。真正的“道”是我们刚才说的“玄珠”,不是靠语言能解释清楚的,要靠老师言传身教,把言和行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把“道”所包含的意思明确一下,因为“道”字含义太多,我们选其中四个主要含义做说明,当然实际不止这四个含义。这里将四个含义分成四层次来说:第一个层次,也就是最低的层次,是“道路”,这是“道”的原本义、基本义;第二个层次,是“道德”。“道德”主要是伦理的概念,追求的是“善”;第三个层次是“道理”,“道理”揭示事物的规律,追求的是“真”;第四个层次,也就是最高层次,是“道境”,就是人通过“知行合一”所达到的境界,追求的是“美”。这种美,不是单纯的外在“形式美”,而是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内在“智慧美”。庄子讲的“天地之大美”,就是这种美。“道境”是中华文化追求的最高层次,也是“道”的核心含义。

  现在我们从“道境”的层面,尝试对“道”作一个概括,或者界定,这个界定是我本人的一个体会,跟现在流行的书刊或网上解释都不大相同。我这个定义体会有十几年了,我觉得古人讲的“道”主要含义在这个层面上。

  道,是通过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

  这个界定强调了“道”的整体性,实践性,强调是通过内心领悟而达到的一种境界。当然,中华文化所追求的“道”是不止于对个别事物的领悟,而且包含对宇宙人生的整体领悟,如果说前者是“小道”的话,后者则是“大道”,换句话说,中华文化最终追求的“道”,是通过对宇宙人生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我们对“道”的修行一般是从小道起步,然后再转向大道追求。这是古人给我们提示的一种修行方式。最明显的是《庄子》的这部书,举了大量的故事,包括寓言,神话,典故,轶事等,像脍炙人口的庖丁解牛、混沌开窍、轮扁研轮等等,其实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对“道”的解读。现在很多书籍,把庄子的故事看成纯文学作品,抽掉了“道”的内涵,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中华文化的精髓看不到了。

  如果只说:“道,是通过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各位一定觉得很抽象,不易理解。“道”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吗?下面,先介绍孟子两句悟道篇言。第一句是“道在迩而求诸远”,这个“迩”就是近,道就在我们身边,但是有些人把“道”想得很遥远,这是不必要的;第二句是“事在易而求诸难”,实际悟道很简单,很容易,不要想得很困难。一个不要想得太远,一个不要想得太难,“道”无处不在,就体现在我们身边日常小事上,很容易发现。下面我们举几个生活例子,大家体会。

  以前读中学时,我向来都是步行,到天津后深知学会骑车已是一种生存技能,于是就决定春假时学会骑车。第一天我叫了宿舍里的两个女生帮忙,她们一前一后地把住车,我坐在上面踩着踏板,居然能前进几步,但她们一松手,我就心发慌,而且我还不能自己骑上去。尽管她们拼命告诉我各种要诀,诸如车把扶正啦,身体坐直啦,两脚使劲蹬了,但我一操作起来还是不行。于是她们说:“算了算了,你自个练吧。”

  我也只好独立作战,没想到只用了一下午,我就把它给驯服了,能够顺利上车,也能够驱车前进了。虽然龙头(车把)时不时扭来扭去,虽然拐弯时还不那么随心所欲,但我已经找到那种平衡的感觉了,已经体会到那种“车人合一”的快乐了。

  以后随着骑车上街的次数增多,我已逐渐把琦车视同步行一样,作为我基本的运动方式之一,我已经感悟到一点骑车之道了。(柯玉蓉 天津师大历史系学生)

  这个例子是我以前教的大学生写的,体会的是骑自行车之道。大家知道,你不会骑车的时候,学车前可能要向别人请教,或者找一本书来看骑车方法,这些口授或文字表述的东西都属于骑车知识,但是这种知识并不能使你马上能骑好车。你在骑的实践过程中,会发现骑车知识和你想达到的骑车本领,是有巨大区别的。无论你把骑车知识背的多么滚瓜烂熟,骑上去还是要摔倒。往往是摔倒很多次以后,才能在实践上把握骑车真本领,才能达到骑车自如,这时我们说的“道”就出现了。在上车实践以前,我们所学的是骑车知识,而不是道,当把这个知识在实践中整合,达到骑车自如的时候,那就上道了。我们都有这个感觉,越骑越自如,最后不用扶着把,那个车还是按着你的意思走,杂技演员就骑一个轴辘,连车把都没有,照样骑得轻松潇洒,这是什么状况,就是“车人合一”。当我们说“天人合一”时,可能很多人不好理解,觉得天太大了,“车人合一”我想每个人都理解。在座有会开汽车的,也会有“车人合一”的体验,你开得非常熟练的时候,你会感到汽车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和身体连成一体了,就好像汽车是你身体一部分,按照你的意志去行驶,这种“车人合一”,就是我们所说的“道”,通过你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达到的境界,所以“道”是“物我合一”的整体的把握,整体的领悟。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生活每一件事都可以和“道”相关,大家看练书法,练下棋或者是练弹琴都和“道”有关。比如说围棋,在韩国不叫围棋学校,叫围棋道场,日本当中也有很多不叫“学”而称“道”的东西,如著名的茶道、艺道、花道、书道、剑道、棋道、柔道和空手道等“八道”。大家看学钢琴,初学者盯着看琴键在什么地方,就怕弹错了,弹得很不流畅,但是对钢琴大师而言,他演奏的时候,根本就不看琴键,摇头晃身,整个思想情绪都沉浸在乐曲所表达的意境中,但每个指头都精致到位,恰到好处,这就是“琴人合一”,就是“道”的境界。所以悟道必须超越书本知识或经验技巧,达到物我两忘、整体领悟的境界时才能获得。我下门所说的中华文化精髓,就在其间。

  二、中华文化的传承

  古人讲“举本统末”,意思是抓住根本,统领枝节,在中华文化中,“本”就是“道”,“末”就是中华文化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从“道”的高度看问题,会使我们对中华文化有一个更完整、更深刻的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学派,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一个是禅家,一个是易家。打个比方,就好像登山,山顶就是“道”,这四大家就是从东、西、南、北四个不同方向出发的登山者,每一个学派,代表着一个方向。

  (一)儒家。在中华民族历史演进中,有两大学派互补,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主干。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是其中之一。儒家是从社会,特别是从社会伦理的视角来修道的。孔子有一个修道名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思是说,孔子毕生追求的志向是达到道的境界,其根据在德,依靠在仁,游学在六艺之中。把这句话倒着看,就是一个“下学”“上达”的四层次修道过程。其中“六艺”在底层,是修道的开始。所谓“六艺”,是孔子教授学生六门主要功课,我们前面已经提到,属“下学”的层面,代表各类知识和技术。“仁”是通向大道所依靠的“桥梁”,是“下学”和“上达”的衔接点。《论语》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人们称孔子学说为“仁学”,由此可见“仁”在儒家修道中的重要地位。“德”是统领“仁”的更高层面,是上达道的一个重要环节,代表修行所“得”。“道”是儒家志向和理想的目的地,是修行的最高点。

  儒家是依靠“仁”作为切入点修道的,从“仁”字的结构可以看出,左边一个立人,右边一个二,合在一起是“二人”,说明儒家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关系来悟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与人关系的起点,家庭中的“孝梯”是儒家悟道的基础。所谓“孝”就是尊敬父母,“梯”就是尊敬兄长,以“孝梯”为出发点,由己及人,从家到国,推广至普天下。

  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修儒家之道的立足点。这里我们举几个生活小例子。

  多年以前,一个大学生到一个公司求职,除了笔试和面试,主考官还要求这个学生回家为母亲洗一次脚。该学生通过为母亲洗脚,感受到母亲为供自己上学,终日辛劳,脚上留下粗纹裂痕,心灵收到深深震撼。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化着母亲挣来的钱,现在才知道这些钱是用什么换来的。次日,这个学生来到公司,对主考官说:“您使我明白了在学校没有学到的道理。如果不是您的指点,我还从没有注意到母亲的脚,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也不能让她受苦了。”主考官点点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

  (二)道家。以老子、庄子等为代表的道家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主干的另一学派。道家是从自然的视角来修道的。老子有一个修道至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人遵循地的法则,地遵循天的法则,天遵循道的法则,道遵循自然的法则。可以看出,道家的修道也是由低到高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人的修道要从遵循地的法则开始;第二层次,地要遵循天的法则;第三层次,天要遵循道的法则,第四层次,道己经是最高了,不能再遵循别的东西,所以道遵循“自然”的法则。

  老子说的“自然”一词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自然”含义有联系也有所区别。“自然”这个词是老子最早使用的,在老子之前,自是自,然是然,并没有自然一词。老子说的“自然”,“自”就是“自己”的意思,“然”就是“如是”的意思,合起来“自然”就是“自己原来如此”。“道法自然”,道不是遵循别的,自己遵循自己,原来就如此。但是道原来如此,很难想象,不过“天”和“地”原来如此我们就好理解,所以现在我们理解的“自然”,表示天地原始的状态,引

  申为天地万物。人法天地,就是遵循天地自然法则,简单地说,人做事不要违背自然,而要顺其自然。

  下面是听我课程的一位研究生对“道法自然”的感悟。

  我的英语基础不好,而听力更是差得厉害。每次任课老师都先让我们把美国之音新闻录下来,然后让我们一句话一句话地写下来。对那些基汗击好的同学来说,这简直是小菜一碟。可对我来说,简直是渗透了。每次听的时候,我都紧张得要死,把耳朵竖起老长,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听,恐怕会漏下一个。每次都听得满头大汗,两腮通红,像大病了一场一样。对自己完全丧失了信心,甚至坏疑自己真的不是这块料。

  于是不再管它,听之任之,就像听流行歌曲一样去听它。说也奇怪,这时候再听这些令人讨厌的新闻,好像也突然真的变成流行歌曲一样,本来听不出来,听不清楚的地方一下子就都清晰可“见”了。我欣喜若狂,以至于以后再听新闻时不再那么紧张,而是轻松对待之,而其效果却是愈佳。(孙月玲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孙月玲同学把看起来玄妙的“道法自然”,用自己外语学习经历,通俗易懂地呈现出来,使我们真切感到,道不远人,道就在我们身边。

  (三)佛家(或禅家)。释迎牟尼是佛家的创始人,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华文化结合,诞生了中国化的佛学(如禅家等),成为中华文化一支重要学派。佛家是从心灵的视角来修道的。中国古代佛法大师释道安有一个修道至言:“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斯三者,至道之由户”,意思是说,释迎牟尼创立的佛法有三个方面:一是戒学,二是定学,三是慧学,这是进入“道”的门户。由此可见,佛家修道也是四个层面,由下而上,依次是戒学、定学、慧学、佛道。

  第一个层次,“戒”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为止恶扬善,制定的行为准则。佛学的戒律很多,不同修行的人,守的戒条也不一样。通常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修佛人必须遵守。第二层次,“定”即禅定,又称“止”,停止的止。如果说“戒”是为善去恶,“定”便是心的收摄,去掉各种妄念,心不散乱而住于一境,便是禅定。第三个层次,“慧”即“智慧”,又称“观”,观看的“观”。这里的“观”,不是用眼睛向外观看,而是用心灵向内观看,观什么,就是观“道“。第四层次,“道”即佛道,又称“涅架”,意即寂灭。涅架指熄灭烦恼、无明后所证得的境界。贯通整个佛学修行的是一个“灭”字,灭掉我们心中各种妄念,获得心灵解脱,明心见性,就是佛家的修道。

  禅家修行讲“公案’,,如同现代管理学培训讲案例,但“公案”不是逻辑性的,而是非逻辑性的,初看起来好像答非所问,让读者不知所云。这里我们分析一个很有意思的公案,从中叮以体会禅家特有的教学方法。

  一个小和尚问法师:“达摩祖师从西边来的旨意是什么?”法师指灯笼说:“大好灯笼”。小和尚不解地问:“就是这个东西吗?”法师反问小和尚:“这个东西是什么?”小和尚模仿法师的话说:“大好灯笼”。法师说:“果然不见”,就是说你根本没觉悟。

  这里有一个问题,老师说“大好灯笼”,学生跟着学说“大好灯笼”,怎么就错了呢?这里有什么言外之意?其实,这里表达了法师想说的“道不可外求,道不可言传”之意。达摩祖师从西边来到中国,意旨在于传道,但道不可言传,所以法师不便直接回答,随机指灯笼作隐喻。大家看灯笼结构特点,中间有发光的灯芯,外边有防风的灯罩。灯光发自内芯,而不是外部。简单的说,就是气自(芯)里明”,这是一个双关语,既指灯笼从内芯向外亮,也指悟道人要从自己内心明了。法师的意思是说你要问祖师西来意,也就是问道的含义时,需要靠你自己去体会,从内心去觉悟,不要来问我,就像灯笼一样,是从内心放光明。

  我们接着讲一个悟道例子,引自台湾一个网站,题目是“消气”。

  古时有一个妇人,喜欢为一些琐碎事生气。她去求教一位高僧。高僧一言不发地才吩鲜页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高僧也不理会。妇人终于沉默了。

  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妇人说:

  “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连自己都不原惊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还生气吗?”“不生气了。”妇人说。“为什么?”“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还压在心里。”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茶水往地下一泼,水都渗去了,大地还是原来的样子,什么痕迹都没有,这是我们说的道的境界。

  (四)易家。《周易》在中华文化史上一直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源头。《周易》包括《易经》与《易传》两个部分。《易经》产生于周代,传说是周文王所作。《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旧说为孔子所作。后经考证,多数学者认为非孔子所作,而是战国以来形成的解《易经》作品的汇集。因为很长一个时期把《易传》归于孔子名下,对《周易》的研究也被归于儒家,易家失去了独立地位。事实上,《易传》与孔子《论语》的思想有重要不同,这里作为相对独立的易家思想看待。

  如果佛家修道讲的是“灭”,则易家讲的是“生”,二者互补,构成了中华文化另两个重要学派。易家是从生命的视角来修道的。《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意思是说,阴阳互动称为易家之道,继承的人是善的体现,成就的人是本性的展现。道、阳(天、乾)、阴(地、坤)、人构成了修易家之道的四个层次,道下为天、地、人,称为“三才”。其中一阴一阳之道,是易家核心观点。

  易家指出:“天地之大德曰生。”大家注意这跟儒家己经有区别了,儒家讲大德是“仁”,仁爱的“仁”;而易家讲的大德是“生”,是生生不息的“生”。《易传》说:“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意思是说,丰富多彩是大业的表现,日新月异是盛德的体现,生生不息是“易”的本质。刚才我们介绍的儒家、道家、佛家,都没有如此强烈的生生日新观念,这是易家观念的特质,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不仅受到学者的关注,也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注。

  胡锦涛指出:“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易家代表性的观点。温家宝不仅引用上述观点,又把易家下面这句话“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引入。梁启超为清华大学题写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因此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用以下三句话来概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代表一种求“新”的精神。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代表一种求“和”的精神。

  天地交,君子以辅相天宜。(泰卦),代表一种求“生”的精神。

  三、中华文化的创新

  易家的三句话,代表了中华文化基本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它的创新从哪里开始,我个人觉得应该从易家三句话“接着讲”,因为易家日新思想离今日创新思想很接近,几乎仅仅隔着一层窗户纸。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关注,由于讲座的时间关系,这里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张岱年先生。张先生生于1909年,去世在2004年,今年5月21日和5月23日,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分别举行张岱年先生诞辰1 00周年座谈会,5月30日在北京举行了张岱年先生诞辰百周年学术研讨会。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张先生就发表一系列论文,提出了建设中华新文化的“综合创造论”(80年代后改称“综合创新论”)。如今,这一理论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新文化理论建设中生机勃勃的“显学”。

  张岱年先生对《易传》有一段精彩的诊释:

  《易传》认为,变化的根本要义是“生生”。《系辞上》赞美天地的伟大说:“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世界是富有而日新的,万物生生不息。生即是创造,生生即不断出现新事物。

  张先生对《易传》的观点进行了深刻地阐释,特别提出了“生即是创造”鲜明观点,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引申。易家谈“生”非常多,但是一句也没有谈到创造。张先生一席话,把延续千年的“生”和“创”之间的窗户纸捅破了,原来“生”就是“创”!这是一个关键的转语,这一“转”,就把中华文化基本精神从传统转到了现代,也使中华新文化理论建设的源头柳暗花明。

  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的关键点,就是把《易传》的生生思想提升到创造的高度来把握,并以此为核心探索中华新文化理论体系建设。在这种观点下,实际上已经把天、地、人都看成了创造的过程。张岱年先生说:“宇宙大化,由粗而精,由简而颐,由一而异,宇宙是一个创造的发展历程。”把整个宇宙看成是创造过程,人之作用在自觉地加入天地创造历程中,张先生称之为“动的天人合一”。

  不仅张岱年先生有这种观点,中国其他一些知名学者也有类似观点。这里我们介绍梁漱溟先生的观点: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从生物的进化史,一直到人类社会的进化史,一脉下来,都是这个大生命无尽无已的创造。一切生物,自然都是这大生命的表现。但全生物界,除去人类,却己陷于盘旋不进状态,都成了刻板文章,无复创造可言。其能代表这大生活活泼创造之势,而不断向上翻新者,现在唯有人类。故人类生命的意义在创造。

  我觉得梁漱溟说自然无复创造不大准确,因为自然界创造缓慢,我们感觉不明显,但他最后一句话非常重要,他说人类生命的意义在创造,或者说人生的本质,人生的最高价值是创造,这样的结论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是找不到的,是中华新文化特有的标识。

  我们介绍了儒家、道家、佛家、易家之道,现在我们尝试介绍一下新文化之道,可以简称创家之道。新文化之道也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自然(天);第二层次是社会(地);第三层次是心灵(人);第四层次是道。这四个层次可以用“知本达至”来概括,这里本为本根,为最基础者:至为至极,为最圆满者。

  新文化之道强调了修道的物质基础,即以“自然”为修道之本,物质第一,精神第二,道并非心灵的随意想象,而是由物质开始的进化使然;接着进入“社会”层次,进一步强调了修道的社会实践性,即修道的”实践”之本,只有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实践(即古人说的“行”)中,我们才能发现并体验道的真谛。沿自然和社会构成的“知本”层次继续向上,是由“人”和“道”组成“达至”层次。人是自然进化和社会发展的最高产物,具有至高的地位,是“知本达至”的主体。以人为中心,向下着眼,通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可以清晰明了“知本”;向上着眼,通过对道的追求,可以上升到“天人合一”的“达至”境界。人是自然进化之“至”,而道是人的心灵之“至”,所以道可以说是至中之至,而这个最高的“至”不是脱离自然,而是使自然与心灵融合为一,即本和至在认识实践中的一体化。“知本”是“达至”的物质与实践基础,“达至”是“知本”的理想与精神追求,而贯穿“知本达至”的是“创造”。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在《创造宣言》中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是我们修中华新文化之道的至理名言。下面,我们讲两个例子。

  一个是日本发明学会会长丰泽丰雄故事,他曾提出“一日一发明”的口号,号召会员天天思考发明创造。提出这个口号不久,好多人响应,其中有一个对发明一窍不通的人,天天热衷做发明,并不断请会长代为申请专利。使会长啼笑皆非,深有自作自受之感。大约两年后,那位曾大量发明平庸构想的人,逐渐地做出一些比较实用的发明来,有的甚至是卓越的发明,确实令人刮目相看。本来会长怀疑自己的口号,后来通过这个人成长过程,他感觉到这个口号还是对的。虽然发明的成果一开始很粗糙,但是这种方向,这种探索,对一个人的成长,对感悟创造真谛,提升人生境界,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个例子是国内一位没有学历、靠发明创造成才的企业家,凭其众多的发明和精湛技艺,成为一个企业老总。有一次旅游时,发现一个老乡卖“夜明珠”,老乡要一万块钱,他想买一个给孩子玩,就开始和老乡讨价还价,降到三千的时候,老乡还是不同意,后来他觉得既然三千都买不到,这个东西肯定值大价钱,最后五千把它买下来。回到家后请专家一鉴定,确实是夜明珠,何止一万,能值一百万。前几年非典流行,这位企业家就把他的“夜明珠”捐献出来了。这个故事,也是发现“宝珠”的故事,和讲座开头的“宝珠”故事有呼应。但是我想,真正中华文化意义上的“宝珠”,不是老乡的“夜明珠”,而是在创造发明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在一个崇尚学历和学位的社会,他是个弱者,但凭不懈的发明创造,努力改变了人生命运,获得了成功,成为熠熠发光的“夜明珠”。尽管这位企业家也许并不了解“道”,但创造改变命运的事实,已经深深打上了中华新文化之道的印记。

  最后,讲一下中华文化普及的方法问题。目前,社会上流行“快餐式文化”,用一连串的古今故事或案例,包装古代经典,通过现代传播手段和技巧,快速推广。这种方法有其利,也有其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学习人员的基础、悟性千差万别,单纯的“文化快餐”无法解决中华文化大道的修行问题。因此,需要一种与之相反的“慢炖式文化”。这里“慢炖”的含义,就是不求时髦跟风,而求本心自觉:不求文字华丽,而求实践真知;不求急功近利,而求功效长远。通过耐心深入、持之以值的修行活动,获得更加扎实,更加系统中华文化知识,特别是在修道方面向大彻大悟的境界不断迈进。

  讲演开始时说,我和我的学术团队开通了“中华文化大学博客”(可在百度上搜到),并正在建中华文化大学网站,目的就是想和社会各阶层人士一起,创建新型的“慢炖式文化”修行方式,通过“中华文化大学”这个平台,把修行变成细水长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的讲座,或者说偶然的学习,使中华文化的普及和创新,得到到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已经出版两部中华文化大学读本,一个是《中华文化人生亲证》(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一个是《中华文化精修入门》(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这是我们目前为中华文化普及做的一些工作,愿和在座各位携手努力,共同谱写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篇章。谢谢大家!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