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章句序》解读
《大学章句序》解读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当时最博学的学者。19岁中进士,曾任秘阁修撰等职,从事教学近50年。在中国儒学史上,朱熹的作用和影响仅次于孔子。朱学传到日本,在德川时代一度形成朱子学热。
《大学》是四书五经中排在第一位的儒家经典著作。《大学章句》是朱熹为《大学》这部经典作的注释。《大学章句序》是朱熹在《大学章句》这部书前面加的一篇序言。
《大学章句序》可以看作朱熹总结南宋以前的中国教育史纲,其中主要是以五个人物(孔子、曾参、孟子、程颢、程颐)的历史功绩,简洁地勾勒出儒家教育思想的传承概略。这篇序言以回顾历史经验为主线,阐述了朱熹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强调了教育的崇高地位,提出了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一些观点,指出了社会安定与动乱对教育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叙述虽然简短,但是,细细品味,可以发现其中绝大部分至今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教育的对象是人,对人的本质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对教育的措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朱熹认为人的本质是善的,从降生开始就具备着接受仁、义、礼、智等良好品质的天然条件(“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这个认识有利于增强教育者的信心,为“有教无类”的思想建立了牢固的基础。他还认为,人的禀赋生来就是有差异的(“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这些差异决定着一生的发展状况。这个认识解释了社会上的人为什么会有种种不同,也为有的人“治人”,有的人“被人治”,有的人“教育人”,有的人“被人教育”,找到了理论根据,由此引申出教育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业。
朱熹以“君师”并称,强调了教育的崇高地位。这表明了国君的言行随时随地都具有教育国人的意义和价值,而“司徒”、“典乐”等官职是教师行业的代表,是受国君委托行使教育职责的。教师应当具有同样的地位。
在教育目的上,朱熹认为“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这是说,教育是为了传承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因而,在教育内容上,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教育要与当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教育内容的先后顺序上,朱熹总结的古代教育经验是:从日常行为规范到生产、生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生活需要到内心修养,最后学习管理人的方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体现了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生活体验到知识领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其中“穷理”是朱熹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他发挥了《大学》中“格物致知”的思想,认为教育应当从接触和分析具体事物入手,达到穷尽事物原理的程度,这是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在认识论上,这个观点具有重要价值,是朱熹理学思想的基础,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主张,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不学生产、生活中无用的知识(“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这是对学习积极性(“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一条教学原则,对于今天课程内容的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朱熹从历史经验中深刻认识到,社会的安定和动乱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兴旺和衰落。他以“三代之隆”时期的教育兴盛状况和“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以及“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为例,表达了要珍惜社会安定的局面充分发展教育的思想。
在对历史经验作了简要回顾之后,朱熹说明了自己编写《大学章句》这部书的目的,表达了自己为了“国家化民成俗”和“学者修己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补其缺略,以俟后之君子”的历史使命感。从宋代以后的儒家发展史来看,这部书确实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传承作用。
这篇序言也明显的存在其认识上的局限性。比如,对夏、商、周三代教育状况的一些描述,寄托了朱熹本人的教育理想(“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实际上,在上古时代,教育的普及不可能达到普通老百姓的孩子都能到学校学习的程度。再如,他对于儒家之外的学说及其传承,一概斥为“异端虚无寂灭之教”、“百家众技之流”,无疑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由于朱熹在封建时代后期的巨大影响力,这种片面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
【附】
大学章句序
(宋)朱熹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
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俯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着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复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间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踰,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译文]
《大学》这部书,是用来说明古代大学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的。
自从上天降生人类以来,(上天)就无不赋予每一个人以仁、义、礼、智的本性。然而人与人的天资和智力存在差别,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本来就应该具备这些善良和理智的本性而努力保全它。(许多人由于没有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本来应该具备的善良和理智的本性,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修养,逐步减少甚至丧失了这种善良的本性。)一旦在社会群体中出现了聪明智慧并且能充分发展其善良本性的人,那么,上天必定赋予他一个使命,让他担当众人的君师(即领袖,或领导人),使其治理和教育众人,以恢复众人本来应有的善良和理性的本性。这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之所以承受天命而成为人民的君师和榜样的原因,也是承担教育职责的司徒、典乐之类的官职之所以设立的理由。
夏、商、周三代兴旺发达,时代久远,(我们的祖先)对生产、生活法则的认识,以及在社会生活典章制度的建立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达到了比较齐备的程度,在这样的基础上,(为了传承这些经验)从王宫到国都以及普通街巷,无不设立学校。八岁的孩子,上自王公的子孙,下至老百姓的子弟,都进入小学学习。小学教学的内容是: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识字、计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待孩子长到十五岁,则自君王可继位的太子和其他儿子,以及公侯、大臣、官员之正妻所生的儿子,连同老百姓中的优秀子弟,都进入大学。教学的内容是穷尽事理、端正本心、修养自身、管理人的原则和方法。这就是说,学校教育在年龄界限和深浅难易上是以大学、小学来划分的。
学校的设置是如此广泛,教学方法的次序和内容是如此详细分明,而所教的内容,都是人君亲身经历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不要求学习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规则和伦理之外的知识。正因为这样,当世之人没有不学习的。这些学习的人,没有不知道自己所固有的天赋本性的,也没有不明白自己的职分所应当做和不应当做的,这样各人就埋头尽力来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就是古代兴盛时政治修明于上,风俗美善于下,而后世赶不上的原因。
到周朝衰落后,贤圣之君没有出现,上述学校的教学体制不能推行,教化随世事而变迁,风俗也颓废败坏。在这样的时代,出现了一个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却得不到君师的地位来推行他的政教学说,于是他就独自去总结先王的法则,讲习、传诵以昭告后世。(开设私人学校,仿效先王之法,招收弟子习读《诗》、《书》和历史文献,把先王之道传授弟子,再由弟子传教后人。)例如,《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等篇,都是小学的内容,以支流末节的形式流传下来。而这一篇《大学》,是在小学得以成功存留的基础上,用来讲明大学的教学方法的。《大学》这部书,就其涉及范围(外延)而言,所研究的对象非常广泛,规模极其广大,而就其内容来说,条理十分清楚,内容十分详细。孔子有三千多学生,没有一个没听过孔子讲解这些内容的,却只有曾子明白其中的真义,于是写成书籍,作为传讲的精义,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和说明,传播到后世。(曾子将《大学》传给了孟子,)到孟子死后,孔子的传统消失了。《大学》这部书虽然存在,但知其真义者太少了。
从这以后,普通学者诵读记忆词句文章,所下的功夫数倍于小学但没有用;那些异端虚无寂灭的说教,他们所谓的高妙超过了大学却无实际的意义。其他的什么权谋术数之类,一切以成就功名利禄为目的的说教,以及形形色色的技能、技巧等等,尽管其中也充塞着仁义的说教,又纷然杂出并流行于世,实际上都是蛊惑人心、误导民众的理论。(以上这些原因)使得君王、大臣、官员不幸而听不到根本道理的要义,使平民百姓不幸不能得到政治修明的恩泽,昏暗不明,德教不行,这样沉重的社会弊病反反复复积累下来,到五代十国之时的衰败、坏乱到了极点。
“天”是以不断循环的方式运行的,没有什么过去了就不再重复出现的情形。到了宋朝,道德又开始兴盛起来了,社会安定了,教育又重新引起社会的重视。于是出了河南程氏(程颢、程颐)两位先生,继承孟子的传统,开始尊崇、信奉《大学》这部书并不断传扬,又将传下来的古书重新编辑,发挥其中的旨趣和深义,至此以后,古代大学教育人的原则和方法,古代圣贤经传的宗旨,重新放射出粲然光彩。虽然我朱熹不够聪明,也有幸从我老师那里听说了程氏两先生的学说。我觉得程氏两先生编写的书仍有缺点和失误,于是忘记我自己的浅陋,将该书重新编辑,其间也把我自己的见解写入书中,补充了其中的缺漏之处,等待以后的学者纠正。我深深知道自己超越了本分(能力所限),我必须为书中的瑕疵承担责任,然而,对于为国家净化民俗的想法,对于给学习的人提供修养自身和管理他人的方式方法来说,这样做未必不是小有裨益的。
(本文刊于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阅读工程”《每周一读》2006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