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专题讲座

《中庸》的教育学意义---陈怡

众所周知,《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经典。原为小戴《礼记》49篇中的第31篇,后由于朱熹的推重,将其单独抽出,与《大学》(原为《礼记》中的第42篇)、《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由此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有人甚至认为,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中庸》受到了太多的批判,太多的误解,以致今天的中国人,连看都没有看过,似乎都觉得其不值一读。事实果真如此吗?一篇2000多年前的文献,对今天正在日益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人,还会有意义吗?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一读,再作出自己的判断。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工程教育和教育管理的教师,我愿意在本刊的《经典重温》栏目中向大家推荐这篇文献,并且想从教育学的视角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如何理解中庸的涵义

阅读《中庸》,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必然是:如何理解书名——“中庸”二字?我认为,这是一个必须首先予以关注的问题,因为这关乎人们对它的第一印象,也关乎人们愿不愿意去读它,也是大多数中国人不读《中庸》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庸”字在当代的中国人心目中就几乎等同于“平庸”甚至“庸俗”。但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朱熹对“中庸”的解释。朱熹在其著名的《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的题目下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并且,紧接着,又引用了子程子(即程颢、程颐兄弟)的话:“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但当我们将他们对“中”和“庸”两个字的解释连在一起时,仍觉得不易理解。于是,我想到了《庄子·齐物论》中的话:“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所以,我认为,“中庸”二字的涵义应该是“用中”或“中的应用”。

其次,需指出的是,对“中”的理解还应进一步深入。“中”是“不偏不倚”,但决不是指几何上的折中或世故中的滑头,而是必须把握好“度”和“权”,真正做到“无过不及”,恰到好处。否则,就如孟子所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就变成了孔子、孟子等人所一再痛斥的“乡愿”。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孟子说:“言不顾行,行不顾言,……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入于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乡愿,恶其乱德也。”(《孟子·尽心下》)可见,孔子、孟子,或者说真正的儒家思想,都是反对世故、滑头,鄙弃好好先生的。孔子甚至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就明确地表达了如果做不到真正的中庸,就宁愿要稍微激进一点的“狂”和稍微冷静孤僻一点的“狷”,也不要似是而非的“乡愿”。同时,从孟子所说的“恶执一”和恶其“举一废百”可知,“中”不是固定的、静态的,而是变化的、动态的,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谓之“时中”。所以说,要真正把握“中”,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无怪乎孔子在文中感叹道:“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和艺术,一般人能长久做到的很少很少了。

还需指出的是,如果我们读完了全文,应该理解到,“中庸”中的“中”指的是“中和”,即“中”和“和”。如文中第1章所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且,“中”和“和”的关系是:“中”是体,“和”是用;“中”是根本,是原因,“和”是表现,是结果。做到了“中”,就可以达到“和”。达到了“和”,就会呈现一幅和谐的画面:天地各在其位,各行其道;万物顺遂发育,各尽其性。同时,君子(人)又“和而不流”(第10章,即和而不同),所以可以说,“中和”就是一种和谐哲学。

当然,我们仍然可以吸收朱熹所说的“庸,平常也”和子程子的“不易(变)之谓庸”的理解,从而得出关于中庸涵义的理解,就是:一种把握“中”、达到“和谐”的哲学在各种日常事情中的应用;而且,这种高明哲学的成功应用是永恒的、不变的。

综上,我认为,《中庸》这篇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就是论述上述观点的。从而可以说,《中庸》的题目用今天的白话文表述就是:《和谐哲学及其应用》。

二、《中庸》的教育学意义

虽然中庸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哲学,如前所述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本文主要从教育学的视角论述其意义。当然,有的论述也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庸》难读”(朱熹语),其结构难于把握,以致有的学者提出了各种疑问。如郭沂认为应是两篇文章混杂在一起,所以造成理解的困难(参见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所以本文不准备全盘解读(本期将《中庸》的原文和参考译文同时刊发,请读者查阅),而只打算就其中的要点加以论述。但为便于理解,仍先将全文的结构作一交代。

《中庸》全文分33章(请参见原文)。第1章立言,是全文的总纲。第211章,引孔子的话阐明中庸的重要性。第12章是作者(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申明第1章中“道不可离”的涵义。第1220章再引孔子的话予以说明。第21章是作者立言,阐明要做到中庸,必须明诚。第2232章作者反复阐述“诚明”的重要。第33章大量引用《诗经》的诗句,反复叮咛君子必须谨慎以达到中庸的至高境界。本文的论述按上述各章的编号加以引用。

经过初步思考,本人认为,《中庸》一文的教育学意义至少有如下四点。

1.在表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这主要体现在第1章中。第1章无疑是全文最重要的一章,因为它提出了全篇的总纲领,同时也最值得体会和研究。如开头的三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如此。首先,这三句话揭示了一条贯穿天人关系的线索:天→命→性→情→道→教。也许细心的读者会提出疑问:这三句中没有“情”字。是的,是没有直接出现“情”。但下面紧接着所讲的“喜怒哀乐”不就是情吗?而且如果我们联想到1992年湖北郭店出土竹简中的话:“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就可以体会到情在这条线索中的位置和它的重要性:情是通向道的必经之路。当然,不是所有的情都能通向道,而只有经过人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调节的情才能通向道。如下文中所说的“发而皆中节”的情,也如中国古代思想家所说“圣人调情,君子制情,小人纵情”(吕坤:《呻吟语·世运》)中经过圣人和君子调制过的情才能通向道。但决不是像有些宋明理学家所说的“性善情恶”,从而认为所有的情都是恶的,都是欲,以致要“兴天理,灭人欲”。众所周知,天人关系,也就是天人之学,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视的学问。宋代的学者邵雍曾说过:“学不际天人,不足以为学。”天人之学中,又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主流。我认为,这三句话就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表述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条线索中既有天道的下贯,又有人道的上达,从而形成天道和人道的合一。天道的下贯是:天通过赋予人的性,再通过人自觉的调制情而体现为道。这就是天→命→性→情→道的行进路径。另一方面,人通过教育(教化)、明道、调情、尽性、立命以至于知天,这就是人道上达的行进路径。二者交会就是天人合一。而且,通过下文的论述可以看出,它所论述的天人合一是合于一个“诚”字:“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第20章)这恰恰就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顺带指出,道家也提倡天人合一,但道家提倡的是合于自然(自然而然)的天人合一:天地不仁(一视同仁),人道无为,道法自然。其次,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这三句话还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修道之谓教。这里的修道,就是修明道德,但既要修人道,又要修天道,而且还要修到天人合一。即从修明道德开始,经过调节情感达到尽性、立命以至于知天。也就是儒家提倡的“下学上达”、“学达性天”。这里,隐含了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认识自己和成为自己,即明性和尽性。钱穆先生曾在他的《人生三步骤》一文中说过,一个人,如果能够认识了自己的性并且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做到性和命的统一,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现在的教育学文献中,谈到教育的本质时,都会引用康德的名言: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即使生物的人成为社会的人。但我认为,这还只是教育目的的第一步。在这第一步的基础上,还应有更高的目标:成为他自己。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目标,在现实社会中,能达到这一目标的只有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由于种种原因,只达到了第一步。但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能达到第二步的人将会越来越多。同时,随着教育的终身化,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的认识必然要深化,要向第二步发展。这是教育认清自己本质的必然。同时,个人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时,在充分认识了自己和在社会可能的选择条件下,应作出尽可能符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选择,用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服务社会,为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这是个人和社会双赢的结果,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已经是现代社会管理的思想了。中国古代的哲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这样的思想,不能不使我们感到极度地佩服。

2.在表述了知行合一思想的基础上揭示了为学的步骤。这就是著名的“学问思辨行”五字箴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行合一的思想同样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张立文先生曾经将中国哲学称为和合哲学,我是十分赞同的。我认为,其中的“和”主要体现为阴阳和谐以及和而不同,这就是和谐哲学的主要内涵;其中的“合”主要体现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道器合一、情境合一等方面,这是和谐哲学的具体表现。中国哲学中的知行合一思想虽然直到王阳明才得以最终完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不是真知。但我认为,在《中庸》的“学问思辨行”中就包含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学问思辨行”是一个整体,前四者为“知”,但知的目的都是为了“行”,而且是笃行:实实在在地行。这不就是知行合一吗?同时,“学问思辨行”也是一个明确的、科学的为学次第,即为学步骤。一切学问,离不开学、离不开问、离不开思、离不开辨、离不开行。这也是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创新的必由之路:一切创新都基于实践(行),始于问题(问),离不开研究(思辨)。反思我们今天教育的现状是:学得多,问得少,研究得更少;被动的学太多,认真的学太少,主动的学更少;单纯的知太多,行得少,知行合一更少。

3.提出了德与智(人文与科学)辩证统一、宏观与微观辩证统一、理想与现实(形上与形下)辩证统一的教育思想。这体现在第27章的论述中:“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君子(受过教育的人)既尊崇道德又重视学问,既致力于广大又尽力于精微,既极其高明又十分普通。德性是德,是人文,问学是智,是科学,“而”是辩证统一;广大是宏观,精微是微观,“而”是辩证统一;高明是理想,是形上,中庸是现实,是形下,“而”是辨证统一。这不就是一个既全面又辩证的教育方针吗?能做到上述要求的人不就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吗?这又一次让我们佩服中国古人的智慧。

4.提出和强调了教育和社会的基石:诚。这集中体现在第22至第26章。“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第22章)“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第23章)“至诚如神。”(第24章)“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第25章)“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第26章)在中国古代哲人的思想中,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人为万物之灵长;人与天地合称为三才;人能参与天地的化育万物的功能。但这里的人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受过教育的、能做到至诚的人。所以,“诚”就成了教育的基石,也成了社会的基石。“诚”的涵义是什么?朱熹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中庸章句》)“诚之为言,实而已矣。”(《中庸或问》)。所以,诚就是诚实,就是诚明,就是诚信,就是真诚。因为做到了诚,就必然明;做到了诚,就必然得到别人的信任;做到了诚,就必然真(“真者,精诚之至也。”《庄子·渔父》)。因为“诚于中,形于外”(《大学》)。“诚”是本,明、信、真是“诚”的必然外显。所以,培养诚实的人应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但我们实际中的教育状况与此有相当的差距。试设想,教育中如果没有了诚,社会中如果没有了诚,会是一幅多么可怕的情景。联想到现实中诚信的缺乏和学术腐败的泛滥,不能不感慨系之。

《中庸》中还有很多有启发的文句,如“人一己百,人十己千”“成己成物”等。限于篇幅,不再展开。总之,我的体会是,《中庸》是一篇好文章,值得认真阅读,所以郑重地向大家推荐。同时,我感到,对于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作为炎黄子孙,如果我们不去认真学习,不去努力继承和发扬;如果我们只会向西方顶礼膜拜,而漠视甚至蔑视自己的优秀文化,那真是愧对祖先。(转自《中国大学教学2008-12-25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