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专题讲座

“学达性天”解读

(东南大学教授)

[摘要]学达性天是康熙皇帝赐给岳麓书院等处的匾额,主要表彰这些书院对于传承理学、培养人才的贡献。学达性天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是指通过教育,通过做学问,通过养性,达到性命合一,达到齐,达到的统一。这既是儒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教育几千年不变的目标。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工作仍有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下学上达;性命合一;天人合一

一、缘起

 2008年年初,在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讨会上,湖南大学的李兵老师介绍岳麓书院时,有人提出问题:能否将湖南大学的文化史从岳麓书院算起?我认为,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中国大学的文化是百年还是千年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如果单单从现代大学的定义看,中国的大学确实只有百年的历史。而如果从大学的文化意义上看,中国大学的历史就远不止百年,而是千年,甚至几千年了。但是如何认识几千年的中国大学文化呢?我当时提出,是否可以从研究岳麓书院讲堂上方横匾的学达性天四字入手?会后,李兵老师告诉我,这个横匾是康熙皇帝送给岳麓书院的。当年康熙共给全国送了9个同样的匾,其中给书院的有两块(另一块给了白鹿洞书院)。由此我更加认识到了这四个字的分量,甚至想到,这四个字是否相当于今天的教育方针?所以我决定,对这四字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二、学达性天的解读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学达性天四字是康熙题写的,但其思想却是出于先秦的儒家,在《论语》、《中庸》、《孟子》及郭店竹简的性自命出篇中均可发现其渊源。
  首先,其直接的来源是《论语》的宪问篇第35章: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天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由此可知,学达性天中前两个字学达的含义就是下学上达。朱熹在其《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用程子(即程颢、程颐兄弟)的解释:学者须守下学上达之语,乃学之要。盖凡下学人事,便是上达天理。然习而不察,则亦不能以上达矣。
  其次,要理解性天,则须理解《中庸》一文中的开首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还有郭店竹简中的性自命出章: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奠。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知情者能出之,知义者能内(入之)。
  相对而言,较容易理解,无非指自然之天义理之天(可相应理解为先天之天后天之天,因为义理之天是人为后天赋予的)。而则较难辨析。我认为,要全面理解学达性天的含义,需要将《中庸》和性自命出章的思想融会贯通,并借鉴郭沂提出的天道下贯思路,用天-命-性-情-道五位一体的观念来解读。由此,要理解,就需对有所认识。相对于自然之天义理之天的双重含义,也具有生命之命命运之命的双重含义,而命运之命又有宿命之命使命之命的双重含义。同时,可作为动词使用,作为动词的同样具有命定使命的双重含义。由此,也相应具有先天之性后天之性的双重含义。者,也,性质也,本质也,兼气质而言者也。一个人,既有先天的气质,也有后天的气质;人的本质,是先天气质和后天气质的统一体。记得存在主义有一句名言:存在先于本质。我认为,这句话只讲了一半:人只有先存在,才能具有本质,但还应加上一句:存在创造本质。存在与本质是一个统一体。存在是人的生命的存在,是的存在;本质是指人的本质,即人的,所以,存在与本质的统一,用中国古代的话语讲,就是的统一。的统一,即性命合一,就是的统一,也是的统一。所以,性命合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天人合一。或者,至少可以说,性命合一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涵,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内涵(因为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不同的内涵)。中国儒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就是通过教育,通过做学问,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八条目),通过养性,达到性命合一,达到齐,达到的统一。这既是中国文化人几千年不变的追求,也是中国教育几千年不变的目标。我认为,这就是学达性天的内涵之所在。无怪乎钱穆先生在他的《人生三步骤》一文中将性命合一作为人生的最高层次。如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话语表达,性命合一就是人的自我实现,也是马斯洛所推崇的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
  分析到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了学达性天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但是,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因此,我们还必须继续认识的作用。
  如上所述,,准确讲是养性,在学达性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大学八条目中的诚意、正心、修身都体现了养性。所以,《中庸》讲率性之谓道:按照本性行事就符合道,就是。但是,是不是直接从就可以抵达呢?实际上,这中间还有一个环节。正如庞朴先生所说,郭店竹简的发现,为《中庸》命题的出场,做了充分的思想铺垫,补足了孔孟之间所失落的理论之环。这就是的环节: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由于历史的原因,后世的儒家对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性善情恶,认为就是,进而提出要兴天理,灭人欲,从而完全对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将逐出了教育的视野。这样的错误做法,一方面使得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某种程度上成了假道学;另一方面,使得人的培养发展中压抑了情,偏离了正常的途径,出现了不少伪君子。这样的历史教训,我们应该深刻地记取。事实上,人的情感也具有两个方面:作为动物性的情欲和作为真正的人的情操。不仅对情操要肯定、要培养,就是对正常的、为生存必需的情欲也要肯定。只有当情欲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并损害了他人利益时,才需要给予限定和制裁。而且,情感的正常发展对人的心理健康、个性形成,进而对才华的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大部分天才都是性情中人,是和常人不一样的人。所以,应该注重情感的辨析、培养和熏陶,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使其合情合理、近义成道。正是因为对的不同把握,就成就了不同的人,如明代吕坤在《呻吟语》中所说:小人纵情,君子制情,圣人调情。可见,只有通过,才能使得天-命-性-情-道的下贯和上达流畅无碍。

还需指出的是,同样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天道和人道。天-命-性-情-道的下贯就是天道的下贯,也就是中国古人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其体现了的先天性、自然性及人对其的研究。经过长期的观察,中国的古人得出了立天之道,曰阴与阳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的观点。因此,我认为,可将天道概括为阴阳和(谐)更为合适。同样,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推天道以明人事,得出了人事人道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参照上述的天道阴阳和,我认为可将人道概况为仁礼义(礼者,理也;义者,宜也)。而教育的途径是修道之谓教学人事以明天道,就是程子所说的下学人事,便是上达天理,也就是人道(人事)的上达,其体现了的后天性、人为性。具体讲,即沿着道-情-性-命-天的路径,以道调情,以情化性,以性符命,以命合天,从而上达天道,完成一个完整的天人合一过程。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是先天和后天的统一,是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的,也是符合人类的发展规律的。这样的教育思想,即使从今天的角度看,不也同样具有合理性吗?不也同样可供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并且进一步思索吗?由此可以看出,学达性天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理想和途径。所以,我认为,将其称为中国古代的教育方针,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几点启示

从上述的分析思考中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启示:
  1.要认真研究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是十分系统、十分深刻的,特别是对人性论、心性论、天人合一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值得我们珍惜。学达性天只是其中的一例。在此,我愿意向大家推荐一本书,是台湾学者贾馥茗的《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该书在内容提要中指出:本书抛开教什么怎么教的芜杂表象,深入传统文化中探寻为什么要教的本质问题,梳理如何教育、如何成人的历代智慧,提出人道教育要旨,认为真正的教育,其责任必须以引导学习者成人为务,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
  2.要倡导和引导学生乐天知命,穷理尽性
  所谓乐天指的是乐其自然,尊重自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如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所谓知命指的是既知天命,也知使命,肩负一种责任,不失时机地加以履行,如陶行知所说:生为一事来,死做一事去,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谓穷理指的是努力学习科学和人文,格物致知,极力穷尽天下的道理。所谓尽性指的是在了解自己和其他人事本性的基础上,竭尽自己的才能,也发挥其他人和物的作用。这正如孟子在《中庸》篇所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按中国的文化传统,人当与天地并立为三才。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从至诚尽性为起点,以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为条件才能达到化育天地,共享和谐。我认为,这正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目标和理论基础:人以达到自身身心和谐、人与他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3.要倡导和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既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又避免盲目攀比
  一个人只有认识了自己,知道了自己的本性,才能真正做到尽性。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必须根据自己的特长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正如杨振宁先生在2007年世界杰出华人颁奖会上谈到对年轻人的希望时所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作为年轻人,要珍惜这个时代,作出自己的贡献。但首先要认识自己,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在这一方面,包括上面谈到的对人性和情感的认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还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慎初.岳麓书院史略[J].长沙:岳麓书社,1986.
  [2]杨伯峻.论语译注[J].北京:中华书局,1958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4]庞朴.古墓新知——漫读郭店楚简[J].《中国哲学》第二十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5]贾馥茗.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原载《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3期第78页到89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