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芭蕉诗》的启示---方道新

      

宋代哲学家张载(1020年-1077年),陕西人,别号横渠先生。他的《芭蕉诗》特别形象生动,发人深思,亦对我启示很深,我喜欢背,喜欢唱。

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

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

《芭蕉诗》寓意深刻:比喻修行做事如剥芭蕉。修行人犹如一株芭蕉,芭蕉心被一层层的叶所包。修行就是把一层层包装去掉,把心找到,把心亮出来。若心明了,即心亮了,明心了,则也就见性了。更主要的是这首诗只有28个字,但用了7个“新”字,足见张载的创新思想。

作者通过诗作,一方面向世人简要而又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芭蕉的生长,另一方面又十分巧妙地进行自铭和劝导世人要像芭蕉那样不断地“学新心、养心德、起新知”,思路精巧,令人信服。下面我结合生活实践谈些体会。

新卷新心暗已随。这“新心”可理解为内心,见心,亮了私心,再获得新的世界。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本性,通过内心体验、亲证,只有靠内心与认识对象之间刹那的契合,去克服旧心,去掉私心杂念,塑造新的心灵,达到真善美。正如古人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意思就是,天赋予人一种本性,遵循人的本性去实践就是道,用道修己化人就是教。自由发挥这种创造的本性,就是修道的最高境界。“新心”还必须有新的理想、新的实践、新的成果。

新的理想要胸怀宽阔。“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达到“天人合一”,胸中须装着宇宙,凡事想到大宇宙。封建社会的曾国藩尚能倡导“立德、立功、立言”,新时代的我们难道不能“爱学、爱教、爱生”吗?请看:古代哲学家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为世代所推崇。当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以首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正是我们的伟大理想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正是我们翘首期盼的,为之努力奋斗的“新心”。还有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也是我们日夜所思的目标。

新的实践需要我们去创新。一提到“创新”,似乎大家都懂,并且觉得非常时髦,世面上创造和创新的口号亦漫天飞,然而,创造和创新的真正含义,缺很少有人去品味和深解。创造与创新,既是一个与现存观念和习惯决裂的痛苦思想转变过程,又是很像完全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儿童般的创造性。正是陶行知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揭示了创造无所不在的真谛。创造和创新,需要我们去实践,亲身体验,不能坐而论道。“道,行之而成”(《庄子》)。中华文化大学堂教授刘仲林几乎每堂课都启发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必须亲身实践,百姓日用即道。他常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核心是“道”,“道”的核心是自觉亲证。他主编的《亲证中国哲学大智慧》,从3000多位学子的亲身体验中,选录了111位学子从各种生活视角实践悟道心得,生动有趣,颇具说服力。我们的家乡亦不乏其人。如六安市狮子岗乡杨店小学从王立平校长到全体教师,2009年就自觉自愿地参与国家级创新课题研究,积极认真地撰写教学论文,自告奋勇地参加市、区新课改优质课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查婆店小学从2013年起,人人参加国家级课题研究,人人每周上公开课,自发自愿地开展新课改研究。我受到启发,于20135月自愿上中华文化大学,还有一位92岁的中华文化大学学员吴天雄,每周三步行到中科大(东区)第二教学楼听课,课上发言积极,课下回家后热情参与扶贫活动。新的成果靠创新去实现。大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文明古国,得益于我们的祖先勇于创造。开国先驱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国屹立于东方;人民拥戴的邓小平同志大胆实行改革开放,凸显辉煌成果,使中国雄视天下;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加大改革步伐,铁腕重锤反腐败,健步日趋“中国梦”。小到中科大刘仲林教授为首创办“中华文化大学”,历时5年,学员三批,网上点击率突破万人次,成效显著。杨店小学以新课改为突破口,提高师资力量,狠抓课堂改革,教学教研成果闻名遐迩。如上事实皆缘于创造创新,历经磨难,脱胎换骨,获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愿学新心养新德。“新德”体现在追求创造进步、为民服务的过程中道德品质的新提升,这些需要不断地在人生成败得失的经验积累中获取新的感悟和灵感,从而取得新创造,作出新贡献。

在当前改革攻坚的关键时刻,学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尤为重要。“承道统,启新命,同修行”既是中华文化大学的定位,又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中华文化最鲜明的特点在“内学”,即提高每个人内在的身心境界。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寻求中华文化大道:通过对天人(宇宙人生)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道”是用语言说不出来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要借鉴儒家的修身养性:内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要学习易家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交,君子以辅相天宜。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养新德”应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思想: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在目前中小学教育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教与学”和“师生关系”紧张的矛盾。学生厌学,升学和考试压力大,素质教育薄弱;教师方法简单,态度冷漠和粗暴,师生关系紧张;教师知识和水平停滞不前,教学艺术陈旧,缺少创新。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如老师应该求乎其上(即学经典),见贤思齐(择其善者而之),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高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和正能量传授给学生。要学习退休教师高德荣的终身教育和不断奉献精神,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堪为示范,受人尊重。

“养新德”是要培养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应诚恳地学习教育大师陶行知的四大品质和六种精神。四大品质是:诚实。陶行知不仅待人真诚,而且做事笃实,也就是实事求是,言行一致;无私。陶行知不仅公德高尚,而且私德廉洁。凭他的学历、才气和名望,他完全可以衣食无忧,然而他放弃五百元大洋一月的优厚待遇;自信。陶行知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经,一个个发现出来;刚毅。陶行知的刚毅品质主要表现在他的“大丈夫精神”上,“平时要以‘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恋’的精神培养学生和我们自己,有事则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相勉励。”不仅如此,陶行知还具有六种精神。一是爱满天下的博大胸襟;二是乐于奉献的伟大情操;三是炽热真诚的教育情怀;四是不屈不挠的刚毅品质。五是求真务实研究作风;六是开拓求新的创造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陶行知的创造精神。

旋随新叶起新枝。“养新德”还必须催发“新知”。要使自己的理论功底和知识储备不被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淘汰,所透支,“学新知新”必不可少,而非局限于做学问者,凡是世人都应该如此。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以此激励自己,增添新知,不断充电,以利驾驭教学,提高育人水平。

首先,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

其次,要从“正心、慎欲、励志、修身、读书”五个方面去获得新知,要静下心来读书,读经典,读哲学,读中外古今,读教育学、心理学,行内行外书都要读;沉下身子深入课堂去研究,去反思,去改革创新,使学生喜欢上你的课,把你当作知心朋友和内心敬仰的人。为什么有些家长老是不信任某些教师?是知根知底你原来基础差,工作后又不爱学习,甚至一辈子都没有提升和进步,有空去喝喝酒打打牌,教起课来照本宣科,强行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师怎能是人民满意的教师呢?

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就应克服敷衍了事的“应景”态度,应终身学习,学习终身,用知识来照亮人类的道路,并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和道德,用中华文化的语言说,既关注“成物”,也关注“成己”。这就是我学习《芭蕉诗》的感悟。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