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学习“上善袭明”的体会---単惠梅

《道德经》中有“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也就是说有道的人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遗弃的物,这就是袭明,即按道去做救人救物,让人们去做那些符合人知道的事情。这句话对我们当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帮助每个人修身、格物、齐家有度,让我们的思想逐渐达到至善若水的境界,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程。

“个个人心有仲尼”也就说每个人应该有与孔子一样的思想境界,或者说成为孔子那样的人,但是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下的社会,为什么与孔子一样的人不多,就是因为“自将见闻苦遮迷”,也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和我们不断的选择,让我们远离了至善若水的天性,世俗的观念让我们的思想变得离孔子越来越远,所以复性教育对于目前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有大伪,智慧出。”如何辨别生活、工作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就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就是袭明,也就是不断地自我完善的过程,在纷繁复杂的事情中尽我所能,尽其所能,并遵循道法自然的规律,谱写生命的赞歌。

我们常说“修身、格物、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成为人生不断提升、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修身也是回归天性的过程,也就是按道行事的过程,《论语》中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些都是我们修身的基础,做到这些才能“常善救失”,才能让我们的思想更接近于道法自然。然而,目前的社会对道的学习和追求已被忽视很久,遇到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解决,特别是对教师、家长、领导而言更为重要, 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如果起不到“授业、传道”的作用,我们的社会会有很多弃人、弃物,也就是说让很多天资优秀的人才变成新时代的方仲永。

 回顾自己教学的经历,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错误的教育方法,导致很多孩子慢慢丧失与生俱来的天性,慢慢成为平庸的人。这是一个应该一起社会重视的问题。记得,我在哈尔滨市清华小学做中华文化+阅读+作文调研时,孩子们的思想让我感到与生俱来的天性,让孩子会发现家长、老师们存在的问题,然而我们的孩子只是敢怒不敢言,慢慢的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中被慢慢改变,善良天真的天性漫漫被吞噬掉。有一天我讲完课,与孩子们沟通的过程一个二年级的女孩子说:“老师,我们孩子的天性是善良、天真的,都是被家长把我们教坏的,你应该给我们的家长也上课,让他们也改变。”听了孩子的话我很惊讶,一个二年级的女孩子能发现家长的错误。家长和老师的思想与行为每天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不能提供与孩子成长相匹配的环境,就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让孩子的天性漫漫丧失,所以只有我们家长不断地修身,才能帮助我们孩子的成长,才能有益于孩子人格的不断完善。

 我在与孩子们一起分享《论语》的过程,发现经典的内容对孩子们心灵的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孩子们瞬间的领悟与豁然开朗,让很多孩子有质的飞跃,变得不急不躁,自我管理能力、思考能力随之提高,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突然灵感出现,学习成绩不断提升,而且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再是回避而是大胆的承认与改变。记得我们在学习“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时,孩子们对诚信的理解有的不恰当,有的孩子问我:“老师,我妈妈经常告诉我,不能对朋友什么都说实话,这样就是傻子。但是我在想如果我不跟好朋友说实话,好朋友知道真像之后就不会与我做好朋友,我每天很纠结。”听了孩子们的话,我很着急。类似这样的问题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家长错误的思想导致孩子无法面对实际问题,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面对孩子们的困惑,我一方面强调诚信的重要,一方面讲这样一个故事。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我们人类就会开始一天的工作,从来不抱怨,也不迟到;但是如果有一天太阳跟人类开始不诚信,每天不在东方有规律的升起,我们的人类会是什么样子?孩子们经常议论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就会发自内心地说“老师我明白的了为什么我们要诚实。”而且我还要告诉孩子们只有符合道德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坚守诚信,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跟随中国科技大学文化大学的老师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思想逐渐的改变,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逐渐有新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学习了《道德经》之后,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有新的提升,自己的思想不断改变。进一步理解作为老师 对孩子们一生的影响所起的作用,由于自己的思想会改变一个孩子,也会毁掉一个孩子,一个优秀的老师会起到常善救失的作用,让平庸的孩子更优秀,让优秀的孩子更出色。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