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仁创双修的教育之道

人间四月芳菲阅,庐州花开正烂漫。2018年4月16日上午9:0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仲林先生应邀参加安徽大学主办的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名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阅读教育”高级研修班开学典礼,并应邀在安大新区艺术楼举行《中华文化之道与阅读教育》的专题讲座。

1、刘教授讲学中


时值戊戌三月初一,刘教授以宋朝诗人许月卿的《三月》一诗为开场诗,“三月春如少年时,了知造化最儿嬉。智行无事柳飞絮,道法自然花满枝。锦乡园林天富贵,神仙院落月清奇。老天长似春三月,游嬉人间不皱眉。”深刻阐释了中国文化道法自然的内涵,强调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孩子的天性,顺势启发,而不是逆其道而行。“智行无事”代表儒家的观点,以智慧行事,顺势引导;“道法自然”代表道家的观点,强调顺应自然,不违背孩子的天性与教育的规律。诗人以春天的生机比喻少年的本性,符合易家“生生日新”的思想,教育响应天地的精神,就是《易传》所说“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孟子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指有道德的人、有道的修养的人,他的心和赤子是一样的,和天地生生不息的精神是一样的。反思当前的教育现象,形式的、说教的多,顺势而为的少,这违背了儿童的天性、天地的天性,也违背了教育的规律。“了知造化”,造化本身有创造、深化的意思,天地是不断生生日新的过程,教育实践也要具有生生日新的精神,这是当前教育实践中比较缺乏的内涵。讲座主题围绕觉解天地的精神,分为中华文化精髓与修养、中华文化转化与创新、读有字书与悟无字书、知本达至四个部分展开。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核心是“道”,“道”的核心是实践亲证。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刘教授以生动的案例诠释了“道”是通过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中达到的境界。“道”的解读有四个层次,道路、道理、道德、道境。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达到道的境界,通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修学过程,转识成智。意见是“以我观之”,知识是“以物观之”,智慧是“以道观之”。通过从无知到有知的飞跃、从知识到智慧的飞跃,达到教育与学习的转识成智的完美蜕变。

《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赋本质就是“性”,循性而行就叫“道”,依道而修就叫“教”。教育的过程就是发现天赋的本性,尊重儿童的规律,顺势而为达到自然而然的状态。今日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价值观主要是泛伦理观,认为“仁”具有最高的价值,其主要缺陷是忽略了人的创造本性,忽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创造实践。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主要体现在思想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方面。从“仁”为核心的价值观,向“创”为核心的价值观的提升,是中国哲学、文化、教育向现代化转化的关键问题。

2、现场师生讨论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自然、社会、人生这三部大书是一切知识的根源,一切智慧的泉源,真是浩如烟海,无边无际。古今中外的真正伟大的作家,都是能读懂一点这样的书的人。这三部大书虽然好,可惜它们都不是用文字写的,故可称为无字天书。读有字人书当然也非常重要,但绝不可只以读有字人书为满足,而要别具慧眼,去读那无字天书。”在教育实践中,如何通过阅读有字之书达到悟无字之书的转识成智,是当前教育界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讲座最后,刘教授介绍了中华文化大学是以综创家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新”文化观为指导,以中华文化的整体为视野,主要学派思想为要点,以学子和大众的亲证实践为检验标准,“传承”与“创新”融会贯通的中华文化之学。

3、刘教授介绍中华文化大学宗旨与定位


                                                                                        (中华文化大学新闻报道组)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