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料文萃

哲学三慧(下)——方东美

二、立别义

1哲学生于智慧,智慧现形又基于智慧种子,故为哲学立义谛,必须穷源返本,以智慧种子为发端。希腊人之「名理探」,欧洲人之权能欲,中国人之爱悟心,皆为甚深甚奥之哲学源泉。

2哲学之成立,其影向布濩弥漫,普及于全民族,决定整个文化之理论结构。希腊文化之契理,欧洲文化之尚能,中国文化之妙性,揆厥缘由,都有的解,譬如观水,溯流可以逢源;譬如升木,循根可以达杪。

3三慧之流露,虽各苞举三重决定成分,但决定成分中之最胜决定又贞夫一。此所谓一,俨然形成全民族文化与哲学之宗主,继承共命慧之大统。

4爱波罗精神,巴镂刻精神(浮土德精神之主脑),原始儒家(宗孔子,简汉以后儒家)精神,横亘奥衍,源远流长,各为希腊人欧洲人中国人文化生活中灵魂之灵魂。此处建立哲学智慧之别义,特以「宗主共命慧」为依据,所以示限制也。

5民族之气运有盛衰,哲学之潮流有涨落,盛衰涨落均非依稀恍忽,出于偶然。当其盛且涨也,人人服膺哲学之胜情至理。当其衰且落也,人人堕入无明之迷途。坐是之故,民族生活可画分哲学鼎盛期与哲学衰微期。复兴民族生命,必自引发哲学智慧始,哲学家不幸生于衰世,其精神必须高瞻远瞩,超越时代以拯救时代之隳堕。

6 希腊人之智照实境,慧孚名理,依据下列原理﹕

(1)宇宙之存在是有而非无,社会之幸福是真而非妄,人性之根身是善 而非恶。

(2)宇宙、社会、人性三者所含摄之情理断尽迷障,风不能挠,雨不能沴,雪不能寒,逐处都是空明境界,晴云缱绻,清辉流照。(Homer: The Odyssey, Bk. IV. )

(3)天之高明,地之博厚,人之纯笃,各抱至诚,守正谊(Justice)以为 式。(Euripides, Troados, A. 884-9 .)

( 4 )心灵精纯,可以阐幽辨微。

(5)知识之在宇宙,能摄一切相及一切相相,性质伟大,价值崇高,莫与伦比。(爱波罗精神之优美处)。

(6)万事万物之变{瓷A如其实以求之,是为人类到真理所由之善路。(Parmenides )

(7)心能明理,还须自察,知能烛物,还须自照。夫以察察之心,显昭昭理,不仅生智,更起 智知,不仅成慧,更使慧明,知之为知之,又知知之所以为知之。人各明其理,复以其理之明,迥光返照。人各致其知,转以其知之真,凝神内注。故知慧不特是智慧,又为智慧之智慧。(Plato, Charmides, A. 64-167.)

(8)心之所求,神之所守,悉准智慧,归趋幸福,反是则陷入无明,激 起祸害。

7希腊实智照理之精神,固极优美卓越,今人佩仰,然其哲学无形中亦隐伏一种颓废之弱点。希腊共命慧之成份吾前已列举三项,是三项中大安理索斯胜于豪情,受波罗富于正理。希腊先民当纪元前六五两世纪时代,独能以豪情运正理,故长恢恢旷旷,表{硎孺_伟大智慧,加悲剧诗人之所为者。然自五世纪以后,雅典文化兴盛,正理荣光昭明至于极度,渐使生命豪情灏气蔽亏隐匿,趋于消沉。此种思想转变,实以苏格拉底为枢纽。尼采有见于此,尝以苏格拉底为希腊智慧之败坏者,无明之倡导者。其立言虽甚苛,但论据却极确。

8苏格拉底之大错,在以知识之惟一标准判断字宙之真相,分析社会之构造,计量人生之美德。知识诚可以对镜照理,考核智符,但仅凭理智,不能生情,情亏而理亦不得不支离灭裂,渐就枯萎矣。

9此种极端唯理主义,一入苏格拉底手中,便把大安理索斯及爱波罗两层伟大精神,转变成为日就颓废之奥林坪精神矣。吾尝称此为奥林坪哲学,其意蕴有可得而言者数端﹕

(1)现实生存流为罪恶渊薮,不符理想,可能境界含藏美善价值,殊难实现,是现实与可能隔绝,罪恶与价值乖违,人类寄迹现实,如沉地狱,末由游心可能,契会善美,故哲学家之理想,生不如死,常以抵死为全生之途径。

(2)躯体都为物欲所锢蔽,精神却悬真理为鹄的,身蔽不解,心智难生,故哲学家必须涤尽身体之溷浊,乃得迥向心灵之纯真。(Phaedo, 65-6.)

(3)遗弃现实,邻于理想,灭绝身体,迫近神灵,是以现实遮可能,觉此世之虚无,以形骸毁心灵,证此生之幻妄。世宙冥无论,形体非有说,纯属悲观论者之绝命词,那能准此归趋真理,引发高

情,产生智慧?从此可知希腊文化之崩溃,哲学之衰落,实为逻辑之必然结果也。

10欧洲人之崇权尚能,熏生业力,虽有精纯智慧,究属方便善巧,其哲学之根 基合下列条件:

(1)宇宙之客体,社会之形式,人性之构造,原极渺渺茫茫,不能遽定为实有,一切存在纯是某种疑似境界。近代欧洲人诚心向往物质大宇宙,而中古传统之态度则指此为莽原。近代欧洲人创建自由新国家,而中古遗留之宗教则召之返天国。近代欧洲人热情启发淳朴天性,而中古沿袭之学说则目之为宿孽。

(2)宇宙恍如梦境,生命幻若徘优,莎士比亚,言之详矣。当近代之初期,欧洲人寄迹人间世,形同孤儿诞生,一无凭仗,倍觉落寞凄凉,怨愤惨怛。浮士德实为标准欧洲人,目击宇宙之空幻,知识之渺茫,不禁狂吼怒号,感叹身世。「哲学法律余所专精兮,兼医方神理之辨核。竭智尽能昕夕以探其奥兮,怅闇昧之纷陈犹如畴昔。宇宙空幻微茫,疑莫能明兮,揆余中情,恨知识之刺骨。」(Faust, V. 355-365. )

(3)希腊人生性酷爱真理,自能欣然引发智慧,照烛世相,如实了解。欧洲人游心梦境,恨知识之无征,于是驰情人幻,一往不复,将幻生幻,玩弄知识。此层又为浮士德一语道破﹕「心所不能知,利用最饶益,心所己知者,弃置无足惜。」(Faust, V.1066-7 .)

(4)欧洲人最初不能把握世界,稳定}虏礡A表面上似无创建伟大知系统之可能,讵知其实又大谬不然也。正缘世界无定相,知识无法仪,欧洲人乃幻化莫测,毫无拘束,运飘忽之智力,建神变之臆说,玄之又玄,想入非非,造作种种虚立假有之意境,以为哲学证理科学推论之对相。欧洲人之于宇宙,如中狂魔,格物致知,探索奥密,一境深似一境,一相精似一相,穷极根柢,犹不止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得而求之」,曼陀(Mephestopheles) 如此赞美浮士 德,我亦如此赞美欧洲人。

(5)一种智境如有实理可照,一种慧境如有真情可取,不妨根据慧眼,直观穷其要眇,无庸预设方法定理,援之求真。但在欧洲,宇宙内容虚妄假合,必依方法始能推证,幻与不幻,等是假设,所不幻者,惟有逻辑。职是之故,欧洲人每一思想体系之成立,逻辑原则乃其先决条件。吾人窥测欧洲智憩,如不学得一套逻辑善巧方便,便于科学哲学格格不入。

(6)培根建议科学大改革,其目的端在理性之完备运用,以拓展心智之权力。揆其用意,盖指逻辑方法确立之后,自然外界始能获得的解。新逻辑之目标,不在树立论证,而在确定方术,不在敷陈疑似理由,而在筹度工作计划。科学即是逻辑,知识厥为权力。知识欲之表{瓷A不外权力欲之发泄。欧洲人戡天役物之精神实寄于此处。(Bacon,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

(7)权能为里,业力为表。欧洲人既已崇权尚能,自然触发慧心,作业用力,启启广泛文化现象。非希特(Fichte )所倡言之「业力」(Thathandlung)一词 ,实是欧洲哲学智慧之中心观念。 歌德于此言之,尤详且确:「思想之线索已断,加识之嫌疑未决,且临情欲深渊,优游餍饫怡悦,任万象逞奇,我观摩自得,时间奔腾踊跃于目前,余心之甘苦忧劳成败,川流而不竭,原夫人之所以为人,活动赓续完成其大节。」(Faust, V, 1748-759.)

(8)吾人旷观欧洲人之崇权尚能,灵变生奇,启智慧,诚应倾倒。但一穷究竟,觉其哲学核心亦非毫无缺陷者。欧洲共命慧之策动,初以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热情为发端,挥运灵奇深心感召宇宙幻美。但因心弦脆弱,不能忍受万象之震撼拨刺,终久流为艺术之诞妄,于是展转推移,折入巴镂刻时代之科学理智,而此种理智又因驰骤空冥,援无证有,百折入迷,自毁其方法标准,毕竟末由契合宇宙之真情实理。自是以后,不得不趋于罗考课时期之幻灭悲剧矣。(其详细理由具见于拙著「科学哲学与人生」,第六章「生命悲剧之二重奏」一文。)

11 欧洲哲学智慧之弱点有可得而言者三端﹕

(1)一切思想之讨论,义取二元或多元树敌,如复音对谱,纷披杂陈,不尚协和。举一内心而有外物与之交迕,立一自我而有他人与之互争,设一假定而有异论与之抵触,建一方法而有隐义与之乖违。内在矛盾不图根本消除,凡有筹度,终难归依真理。

(2)哲学智慧原本心性,必心性笃实,方能思虑入神,论辩造妙。欧洲人深中理智疯狂,劈积细微,每于真实事类掩显标幽,毁坏智相,滋生妄想。观于心性之分析,感觉现量本可趋真,而谓摄幻;理性比量原能证实,而谓起疑。幻想似量究属权宜,而谓妙用。其甚也,人格之统一,后先相承而谓断灭,身心之连谊,披此互纽而谓离异。内外之界系,尔我交喻而谓悬绝。

(3)遐想境界,透入非非,固是心灵极诣,但情有至真而不可忽玩,理有极碻而不能破除。欧洲人以浮士德之灵明,往往听受魔鬼巧诈之诱惑,弄假作真,转真成假,似如曹雪芹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也。吾于他文分析欧洲学术文化之转变,究将趋于虚无主义之幻灭,非故好为怪论,盖深有所感慨,遂不觉其言之直截耳。

12中国人知生化之无已,体道相而不渝,统元德而一贯,兼爱利而同情,生广大而悉备,道玄妙以周行,元旁通而贞一,受和顺以神明。其理体湛然合天地之心,秩然配天地之德,故慧成如实。其智相辟宏天下之博,翕含天下之约,故善巧方便。存其心如生,成其德无息,博者因其博,约者应其约,无有偏私隐曲,故运智取境,平等平等,成慧摄相,亦平等平等。准此立论,中国之哲学,可以下列诸义统摄焉。

(1)生之理。生命苞容万类,绵延大道,变通化裁,原始要终,敦仁存爱,继善成性,无方无体,亦刚亦柔,趣时显用,亦动亦静。生含五义:一‧育种成性义;二、开物成务义;三、创造不息义;四、变化通几义;五、绵延长存义。故易重言之曰生生。

(2)爱之理。生之理,原本于爱,爱之情取象乎易。故易以道阴阳,建天地人物之情以成其爱。爱者阴阳和会,继善成性之谓,所以合天地,摩刚柔,定人道,类物情,会典礼。爱有五相四义﹕五相者,一曰雌椎和会,二曰男女构精,三曰日月贞明,四曰天地交泰,五曰乾坤定位,四义者﹕一曰睽通,睽在易为「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睽彖),「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革彖),通在易为「天地睽而其事同,男女睽而其志通,万物膜而其事类。」(睽象)。二曰慕悦。慕悦在易为「柔进而应乎刚」(兑彖),「二气感以相与,止而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咸彖);「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彖)。三曰交泰,交泰在老子为「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在易为「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系辞下);「男女正,天地之大义」(家人彖);其他归妹、渐、鼎、升、萃、益、离、{薄B同人、泰诸卦反复言之綦详。又左传昭公五年正义曰﹕「阳之所求者阴,阴之所求者阳,阴阳相值为有应。」四曰恒久,恒在易为「恒与既济定。」彖曰﹕「刚柔皆应、恒;亨,无咎,久于其道也,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3)化育之理。生为元体,化育乃其行相。元体是一而不局于一,故判为乾坤,一动一静,相并俱生,尽性而万象成焉。元体

摄相以显用,故流为阴阳,(阴阳者翕辟之势,义非阴阳五行说所摄。)一翕一辟,相薄交会,成和而万类出焉。生者,贯通天、地、人之道也。干元引发坤元,体天地人之道,摄之以行,动无死地,是乃化育之大义也。

(4)原始统会之理。生之体是一,转而为元。元之行孳多,散为万殊。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能生,能生又出所生,所生复是能生,如是生生不已,至于无穷。品类之分歧至于无穷可谓多矣。然穷其究竟,万类含生以相待,浑沦而不离。易大传所谓天下之动贞夫一。道德经所谓抱一为天下式,并属此义。宇宙全局弥漫生命。生命各自得一以为一,一与一相对成多,多与多互摄,复返于一。王弼曰:「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颇得大易妙道之微义也。

(5)中和之理。中和之理实为吾国哲学甚高甚深、极广大之妙谛。故易尚中和,诗书礼乐尚中和,修齐治平亦莫不尚中和。不偏为中,相应为和。语其要谊,可得五点:一、一往平等性;二、大公无私性;三、忠恕体物性(同情感召性);四、空灵取象性;五、道通为一性。

(6)旁通之理。大易之用,大道之行,全在旁通。旁通一词统摄四义:一、生生条理性;二、普遍相对性;三、通变不穷性;四、一贯相禅性。易大传剖析旁通之理,最得要领。

易准天地,弥纶大道,范围万化而无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故曰广大悉备也。其在易象,六交发挥旁通之例,虞翻言之而末具,张惠言,焦循阐之极精微。专家之书,彰彰可考,兹从略焉。

13中国人悟道之妙,体易之元,兼墨之爱,会通统贯,原可轰轰烈烈,启发伟大思想,保真持久,光耀民族。但一考诸史乘,则四千年来智慧昭明之时少,闇昧锢蔽之日多,遂致文化隳堕,生命杳泄,揆厥缘由,约有数端:

(1)中国古代为贵族封建社会,民族智慧寄托于六艺,然六艺皆帝王经世之道,其要用只在出治佐治,独为士大夫阶级所专有,庶民不得与焉。坐是之故,学术寄于官府,文化托于少数,虽有智懋,不能普及,虽有创造,难以赓续。

(2)东周之后,官学失统,诸子之言始纷然杂陈,各出体裁,竞创新说,哲学黄金时代。然一阨于战国之纷争,二残于秦王之火毁,兼之秦取天下,暴厉恣睢,巧袭古代遗制,设官掌学,博士之

鲜能寡耻,垄断学术,上图取悦暴君于一时,下以夸耀荣利于当世,已失为学术求学术,为真理守真理之要义,断绝文化之新生命。

(3)汉承奏火之余,典籍散失,士大夫承学,皆遵口说,于是世守门户,破碎释经,灭大慧以小义,隐至理于故籍,只知守成,莫敢创造,亦以谶纬迷惑穿凿附会,不见真理。

(4)汉以后因袭博士官学制度(宋以后科举制度犹是变相官学),以利禄熏人心,以权威约真理。经世致用,空存美谈;钓名渔利,长留秽德。总之,中国学术失坠(哲学为尤甚)之原因,乃在历代均以政治统御文化,箝制思想自由,苟有专心致志之思想家,不为利禄所诱惑,便为淫威所慑伏。中国大患在无动机纯粹用心专一之学者。除少数特立独行者外,均不敢以高超文化理想统御政治。旷观国史,历代相沿,只有实际政治,特少理想政治,可胜叹哉!犹幸中国偶有隐逸者流间世一出,不受实际政治支配,孤寄冥往,潜心学理,学术生命之不绝,独赖有此耳。

(5)哲学智慧之启迪,本属天才分内事。但在中国古代,贵族藏守学术,秦汉以后,博士垄断学术,是以多数民族天才或因失学而昏盲,或因趋利而灭智,不能专心致志,寻求真理,即有杰特学人,倾心真理,又多忸于惯例,姝姝媛媛,抱持师说,谬袭经生习法,短钉琐屑,不图依据逻辑原理建立精审方法。如是立说,理无所据,证难确立,微茫怳惚,常堕智障。

(6)中国伟大哲学智慧,往往出于绝顶天才。天才本身,神乎其技,每创新义,辄以短简直觉方式发舒名昌,隐示至理,不事辛勤立量,紬译理论效果,致令后人无从体验原有之真实证据,如遇疑谬之处,更难指摘弱点,破除迷惑,转生真理。

(7)中国哲学家之思想向来寄于艺术想象,托于道德修养,只图引归身心,自家受用,时或不免趋于艺术诞妄之说,囿于伦理锢蔽之习,晦昧隐曲,偏私随之。原夫艺术遐想,道德慈心,性属至仁,意多不忍,往往移同情于境相,召美感于俄顷,无科学家坚贞持恒之素德,颇难贯串理体,巨细毕究,本末兼察,引发逻辑思想系统。

丙、判效果

1吾于首段敷陈信念,标出智慧一词,据为哲学典要,藉以证验多种境界之情理,复在上部凭所浅知,剖析希腊、欧洲、中国三种哲学之体相用,略显其在

文化生活中之影响,并就个别思想主潮,衡论其得失。兹当悬揣将来,预测哲学发展之前途。

2哲学之在今世,尚犹有前途否?并世学人颇多疑惑。吾尝遐想过去,觉哲学实为民族文化生活之中枢,现前种种,纵有抛弃智慧,削弱哲学势用之倾向,终亦不能灭绝人类智种。阻遏伟大新颖哲学思想之重光,然则吾又何难据前世之已验,测未来之可能。

3时间狂澜,汹涌前趋,越过去以入现在,现在又奔腾勇往,引进于将来。吾人寄迹世宙,体时序之创化,感慧心之振奋,自不能拘墟束缚,回向过去,默守旧闻。是则指点前前程,触发新机,光大哲理,帮助文化,事属分内,责无旁贷也已。

4希腊思想实慧纷披,欧洲学术善巧迭出,中国哲理妙性流露,然均不能无弊。希腊之失在违情轻生,欧洲之失在驰情入幻,中国之矢在乖方敷理。矫正诸失,约分两途。一者自救,二者他助。希腊人应据实智照理而不轻生,欧洲人当以方便应机而不诞妄,中国人合依妙悟知化而不肤浅,是为自救之道。抑有进者,希腊人之所以逃禅,欧洲人之所以幻化,中国人之所以穿凿,各有历史根由深藏于民族内心,仅凭自救,或难致果,他山取助,尤为切要。希腊之轻率弃世,可救以欧洲之灵幻生奇,欧洲之诞妄行权,可救以中国之厚重善生,中国之肤浅蹈空,又可救以希腊之质实妥帖与欧洲之善巧多方,是为他助之益。

5尼采生当欧洲末世,伤痛智慧之衰颓,文化之式微,于是提出理想超人,冀其壁立万仞,振奋绝世天才,触发旷代行谊,高标美妙价值,创造新奇境界,预为人类生命前途展布无穷远景,显现至上希望。吾尝端居幽思,深佩其理想之高超,转患其实现之乏术。盖尼采所意想之超人,须践踏一切过去,在世宙为狂魔,于人类属新种,揆诸优生学理,殊难忽幻奇迹,顿现灵才,苟既存人类都应灭绝,何缘忽来怪异超人,完成空前伟业?提神太虚,故作空幻奇想不难,侧身现世犹能实抒卓见匪易。

6超人负荷人间世之意义,一切价值自应重加估量,排除过去一切污秽,洗涤现世一切溷浊,「果然现存人类尽入横流,污染不净,愿身作海,疏濯一切横流,犹能芳洁自持,泥而不泞。噫戏!我今提示超人,超人现身为海,腾波尽洗世之滋垢,玮意瑰行,珍重若是,谁能契会此境?祝尔高标志行,俯临流俗,鄙弃一切。」

7尼采之超人理想真切不虚,但据其臆断,超人应鄙夷一切过去人类,毋乃诬妄特甚。据余所知,希腊人,欧洲人,中国人各在生命领域中创获如许灿烂文化价值,堪受推崇,殊难抹煞。超人空洞理想更当以希腊欧洲中国三人合德所成就之哲学智慧充实之,乃能负荷宇宙内新价值,担当文化大责任。目前时代需要

应为虚心欣赏,而非抗志鄙夷,所谓超人者,乃是超希腊人之弱点而为理想欧洲人与中国人,超欧洲人之缺陷而为优美中国人与希腊人,超中国人之瑕疵而为卓越希腊人与欧洲人,合德完人方是超人。试请澄心遐想,此类起人若能陶铸众美,起如实智,生方便巧,成平等慧,而无一缺憾,其人品之伟大,其思想之优胜,其德业之高妙,果何如者!

准此可知哲学未来发展,不难以历史智慧之总摄受推进之,使底于完美境界也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