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创造学、创学与人生

                                                                          裴晓敏

 

一、创造学与创学

  大学学物理、硕士学微电子、博士研究创学。理 、工、文兼容渗透,一路走来涉猎了多个学科知识领域。说起现今从事的“创学”研究,还得从10年前谈起。自2008年在学校开设《创造学》通识教育选修课开始就涉足创造教育领域。20081026日,我参加了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的中国高校创造教育论坛,会上,我第一次见到刘仲林老师,并聆听他的报告,那次报告让我既兴奋又震撼。兴奋于终于见到享誉学界的创造学家其人,并解开了关于创造学的几点困惑,有种拨开乌云见天日的欣喜;震撼的是原来自己眼中的创造学和创造教育仅仅是山底下的一隅一角。

“创造学要成为一门被学界广泛承认、相对成熟的新学科,成为科研、教学学科体系的一个名正言顺的成员,除外在环境条件外,亟待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角度深炼“内功”。从理论建设的角度说,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打破目前创造学研究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的散漫发展格局,加强群体合作,校际协同,开放交流,形成学术拳头,重点突破,建设有国内外影响的学术团队。

2、深化理论创新和特色学派建设,使创造学的理论在系统性、科学性、严谨性、结构性等方面更臻成熟,推动创造学在科研、教学的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者实质为一,即从各自为战,到群体合作;从遍地开花,到重点突破;从低水平重复,到有特色的发展;从浅层应用,到深层理论创新,是当前我国创造学发展面临的重要使命。

这是刘仲林老师在2008年中国高校创造教育论坛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创造学理论建设的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刘老师对相关问题的深远洞见呈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

那时候的我眼中只有创造技法,还不曾闻及什么是“创学”,关注的是创造工程学和创造技法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对于创造学的认识也只停留在“形而下”的实用层面,只关注发明而不谈创造,多功利主义, 而少文化精神。潜意识中感觉到老师所提出的“从浅层应用,到深层理论创新,是当前我国创造学发展面临的重要使命”似乎不仅仅是关注于一门课程或一门学科,而需要产生深层的“形而上”的变革,并建设一种新的文化。

创造与文化可以对话,可以与文化同行,创造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一种创造文化,那时的我思维陡然间升华,意义也倍感重大。

二、走上“创学”研究之路

关于创学的系统学习和研究是从2010年开始的。20108月,我终于如愿以偿考入中科科学技术大学跟随刘仲林老师攻读科技哲学专业创造学方向博士学位,走上“创学”学习与研究之路。

v  学习与体悟中华传统文化之“道”,传承先哲“志于道”的传统;

v  学习和弘扬岱年以“创造”为核心的“动的天人合一”思想;

v  开启以“创”为核心的新命,研究学习刘仲林老师“将‘创’

作为核心范畴,融入中华文化内核,并由此提出的将‘仁学’等传统思想转化提升为‘创学’的新观点和思想。

v  “承道统,启新命,同修行”。参与刘仲林老师创立的面向学

子和大众同学共修的“中华文化大学”学习和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创学的精髓以“百姓日用即道”的理念,立足实践,落实“百姓日用”之学,惠及百姓大众的同修共进。

通过三年的学习,一个“古今贯通、中西合、科学与人文会通、专家和大众汇通”中华新文化的“创学”大象形象赫然而升。“创学”与流行“创造学”存在着迥然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创学实践方法的核心是“悟道”,悟创造之道。“道,行之而成。”“道”的核心是实践亲证。即在创造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 从整体上体验创造之道的真知妙义,已达到各种创造技法的融会、创造思维和规律的融合、创造者自己与人生、社会、自然的融会。用中国传统中的术语来说, 就是达到“动的天人合一”的体验,实现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两大领域的沟通。

“以《周易大传》生生日新为源,转化形成以‘创’为主导的中华新精神,并将‘创’作为核心范畴,融入中华文化内核。认为‘创’是现时代精神的标志,较‘仁’更能体现人的本质,由此提出了将‘创’等传统思想转化提升为‘创学’的新观点。”这是张岱年对“创学”内涵的精炼概括。“创学”带给我的不仅是关于一些创造的新思想,更是彻底的观念更新,是创造学与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交叉的新探索!

博士期间受到的最大训练还是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在这方面,刘仲林老师对我的指导让我受用终身。首先,刘老师鼓励我选题时要敢于摒弃传统的狭隘的视野,从跨学科更广的视角、更大的格局来研究。博士论文“创学视野下的创造过程哲学以“创造技法”为切入点,以“创造过程”为主线,以传统和现代贯通、中西方创造观融合、科技与人文会通的“创学”思想为引领,综合分析国内外创造理论研究成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用比较与融合的途径,从创学视角分析和定位创造过程。

v  从方法论角度,阐述了创造方法从前技法时代(没有方法的时代)—技法时代(创造技法的诞生与广泛传播)—后技法时代(TRIZ创造方法理论的盛行)——无法而法(创造技法的超越)的否定之否定的嬗变过程。论文在中西文化背景下,以TRIZ创造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无法而法的对比为切入点,提出了以“创造之道”为核心,实现创造方法由科学逻辑方法向无法而法的超越。

v  从认识论角度,揭示了创造过程中的第一性与第二性问题。“以我观之”,分析了创造过程中的主体思维和认识;“以物观之”,揭示了创造过程中的客体进化规律和知识;融合“以我观之”、“以物观之”,上升到“以道观之”,对创造过程进行了认识论追问。从认识论的角度,将创造过程中技法和思维,概括为第一性问题与第二性问题,而统一二者的方式在于“基于知识、面向人的创造实践”。

v  从价值论和境界观方面,反思并比较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造价值取向和创造境界观的异同,从“道”与“IFR”融合的动的天人合一观阐述创造过程内在价值的统一;并且从学理与实践两种层面探讨了创新过程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三者的互动关系,使创造方法论、价值论、认识论由“碎片化”状态,走向系统与融合,以实现三者之间有效互动。

v  从实践哲学的视角论述了创学理论的实践方法与建设目标,探讨了以“知本达至”为宗旨,知行合一、思行合一、述作合一的创学实践方法;并以“创学”为指导,展开了对TRIZ理论的本土化过程探索;提出了未来创学研究发展方向。

博士论文是在“创学”思想引领下去揭示创造的过程,虽仅仅是“创学”的一枝一叶,但可为中西会通的创学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中西会通的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和“创学”方向学子一起形成各有视角和重点,且又层次鲜明、有机统一的博士论文群,以期共同开启以“创造”为核心的文化新命、推动以“创造”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新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着力创学的建构发展。

三、创学与人生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学”作为构建中国新哲学的一种探索,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新精神、新思想和新境界,也为我的人生发展指定目标和方向。

2013年博士毕业离开科大已有5年,在高校工作的几年,除了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之外,积极做一些普及与传承创学的工作,坚持以创学为引导,拓宽和加深了对创造学的研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突破传统创造教育的局限,有意识加强对创造文化的传播,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本性,同时也加强了对中西融合的创造方法的训练,在创造教育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学术研究也是一条研究者的自省之路。总结反思自己,这几年秉承“自强不息身方健、厚德载物勇向前”的信念,在学术研究中探索了以创造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新价值的建设;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不懈努力,获得许多金子般的荣誉。2013主编《创新方法》培训教材,在襄阳市各企业发放1万余本;2015年获得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主持的教研项目《成物·成思·成己”三位一体创造教育模式》获得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同年,出版《创造方法学》特色教材一本,并获市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2016年主持的《创造性思维与方法》课程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学校首批MOOC建设项目,同年被评为学校教学标兵和三育人先进个人;2017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主持的《创造性思维与方法》课程获评为湖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教育部产学研合作育人项目,课程先后在玩课网和超星课程平台上线;2018年专著《创造过程哲学》在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创学”建设任重道远,“创学”的发展永远在路上,但路上有你有我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