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2018长三角地区中国哲学博士点论坛在合肥举行

2018年12月22-23日,第十二届长三角地区中国哲学博士点论坛暨“中国哲学传统与当代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安徽大学哲学系主办,参会的有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十所院校。会议宗旨致力于推进兄弟院校的老师和博士生的学术交流,推动长三角地区中国哲学学科的建设发展。中国科大人文学院刘仲林、史玉民教授、博士生周丽、大学堂李静等出席了本次论坛。刘教授参与了教师主题发言,周丽参与了博士生论坛分组发言。


1、 研讨会现场


22日上午,安徽大学哲学系主任张能为教授致欢迎辞并介绍了长三角地区中国哲学博士点论坛的发展历程与安徽大学哲学系的发展历程,对各位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在接着导师主题发言中,复旦大学徐洪兴、南京大学徐小跃、苏州大学周可真、中国科大刘仲林、华东师大贡华南、安徽大学陆建华等六位教授作教师主题发言。

在报告中,周可真和刘仲林两位教授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转化的创造性问题。

周可真教授从传统本体论和文化本体论区别的角度谈人的创造性问题,传统本体论探讨的是绝对的、宇宙的本体问题;而文化本体论探讨的是人类的存在的本体问题。他指出:“创造”可作为三个关键词的核心意义的通诠之词:“人性”是一种创造性,即人创造自己生活的能动性;“文化”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即人创造自己生活的生命活动;“历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的发展过程,即人创造自己生活的生命活动发展过程。因此,文化哲学作为认识人性的一种方法论,它必须去认识人类的创造本质和创造规律,从而提供关于人创造自己生活的基本方法——创造之理的创造学研究。人类的创造学研究,归根结底是创造思维研究,即直觉、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研究。

2、周可真、刘仲林作教师主题发言


刘仲林教授发言主题为“传统哲学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介绍了由伦理为核心的价值观向以创造为核心的价值观转化问题,张岱年先生概括为从“仁学”向“创学”的转化。四位不同学派的哲学家熊十力、张岱年、方东美、罗光,不约而同地从《易传》生生日新的思想,转化出中国哲学现代“创造”价值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国哲学创造思想的源泉。在分析张岱年先生“人由创造出,且在创造中”的广义创造观基础上,刘教授简要介绍了将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现代创造学结合,撰写的由创造心性、创造思维、创造技法、创造境界四个模块组成的《中西会通创造学》专著。刘教授还介绍了中科大2010年创立的“承道统、启新命、同修行”为定位的 “中华文化大学”,学子与大众同修的情况。

22日下午,会议围绕“中国哲学传统与当代新发展”主题,分别开展了“中国哲学传统典研究”、“中国哲学当代新发展研究”、“中国哲学与当代社会研究”三个分论题,近30名博士生分成三个讨论组进行发言,由专家教授进行点评。

23日上午,东南大学董群、苏州大学韩焕忠、东南大学魏福明、复旦大学郭晓东、上海师大郭美华、同济大学陈畅等六位教授作教师主题发言。而后三个小组作小组研讨情况汇报。最后是研讨会闭幕式。主办方精心组织,周到安排,给与会者留下难忘印象。

3、研讨会代表合影


                                                                                                  (中华文化大学新闻组报道)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