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学习《中西会通创造学》心得体会(十五)

    

(编者按 创造是一个“成物”又“成己”的过程,把众多的创造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做到“无法而法”,“物我合一”,是创造者追求的创造之道;人生境界的提升,在于突破“小学”的知识局限,进入“大学”的宏大视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转识成智,不只是在理论上说,更需要在实践中悟。)


 李静   转识成智 

学习《中西会通创造学》这本巨作,受益匪浅,从认识人的创造心性篇开始,经过创造思维与创造技法篇的学习,现在开始第四篇创造境界的学习,这一篇分为四章内容:转识成智、明明德与法自然、日日新与见心性、创造大道致中和。

论起“境界”,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求学“三种境界”古: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中西会通创造学》这本书提出的“创造境界”是指创造主体在创造过程中,通过对创造对象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言说或沉默都不足以表达,非言非默,又超出了议论的范围。既然创造境界是非言非默的,那么如何认识与理解这种超越言说的境界呢?作者刘仲林教授在书中强调:“道,关键不是在理论上说,而是在实践中悟;千言万语,不如当下一觉。”


在第十五章的开篇,作者从中国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的题词“转识成智,大美不言,止于到善”说起,从中国文化的最高追求“志于道”的高度详细阐释了这三句话的内涵,清晰、透彻地解答了创造境界中那不可言说的部分是如何被认识与体悟。作者认为以“转识成智”为契机,“大美不言”为标准,“止于至善”为目的,柳暗花明又一村,转化出一个超越西方知识体系的认知新天地,形成完整而独具特色的广义认识论,这是中国哲学对世界哲学的巨大贡献,中国哲学的广义认识论为现代创造学研究的深化,开拓出一个博大精深的“内学成已”新道路。当下以创造学的视野重新认识中国文化的精髓,需要深度理解中国文化志于道的传承。

“下学上达”一语出自《论语》,下学是中华文化的第二义,是中国文化可以言说与诠释的经典与文化,上达是中华文化的第一义,侧重于境界的理解与不可言说。转识成智篇为我们阐释了中国文化特有的不可言说部分的那份妙悟与广大高远境界的体会,即中华文化不可言说的那一部分。“转识成智”出自佛学,中国哲学家冯契先生创造性地把这一佛学用语与中国哲学相结合,为中国当代哲学的“转识成智”学说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按照冯先生观点,“转识成智认识论”是广义认识论的基础,广义认识论包括两大飞跃,一是从无知到有知的飞跃,一是有知到智慧的飞跃,前者是可说的知识体系,后者不可说的境界之悟,通向天人合一的高度。正是这一高度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底蕴,是究天人之际,超越无限与有限的智慧之学。转识成智的新解与认识论的飞跃,影响了中西文化的会通、文理学科的会通,觉悟中华文化“志于道”的追求的要领,也与转识成智的广义认识论息息相关,因此,学修与亲证创造境界,需要先了解与认识“转识成智认识论”这个重要基础与智慧之学,这是觉悟中华文化众妙之门的一把钥匙。


 吴道文   理性的直觉-----转识成智

  中西会通创造学以创造为主线贯穿其中,推开心性探讨之门,揭示意象思维与概念思维两大思维方式,发现一系列创造技法,其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将两大思维方式汇成一体,数百种创造技法熔为一炉,达到“无法而法”的境界,获得孔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也就是“创造之道”的境界。

 在这一过程中,自然涉及客观知识与主体智慧之间的关系。“转识成智”即把知识转化为智慧,体现中国哲学与文化所追求的最高目的,不是可以言传的知识,而是内化为主体的智慧。哲学家冯契先生既沐浴了西方的智慧之光,又沉潜于中国的智慧长河,探求知识与智慧及其相互关系,为“转识成智”学说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冯契认为:“智慧学说,即关于性和天道的认识,是最富于民族传统特色的,是民族哲学传统中最根深蒂固的东西。如果是单纯讲的知识即客观的事实记载、科学定理等,都无所谓民族特色。如果讲的是贯串于科学、道德、艺术、宗教诸文化领域中的智慧,涉及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生观、世界观等,归结到关于性和天道的认识,这便是最富有民族传统的特点的。”冯契在《智慧》一文将认识分为三个层次:意见是“以我观之”,知识是“以物观之”,智慧则是“以道观之”。前两个认识分别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密切相关,冯契先生的重要贡献,是在传统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外,进一步提出理性与感性合一,亦感亦理的“智慧”性认识,其基础是以修养、体验、觉悟为核心的修道方法。

知识和智慧同为人类的认识,既有相通之处,又确实存在分别。都是以理论思维的形式把握世界,这有相通之处;虽然存在分别,但人类思维求“穷通”的本性要求从重分析和抽象的知识进到综合把握整体的智慧,以求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于是,由知识向智慧的转化就包含着一种飞跃,而这一“转识成智”的飞跃就是理性的直觉。

冯契先生以“理性的直觉”来表达“转识成智”的认识方法。理性的直觉并不神秘。艺术家运用想象力创作过程中的“妙悟”,科学研究中的灵感、豁然贯通而有所发现,都是理性的直觉的表现。理性直觉与意会认识密切相关。

人类普遍存在一种不可言传的意会认识能力,它和言传认识能力一起,构成人的两种基本认识能力。古人称言传知识为“小知”,意会知识为“大知”,也常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来称谓,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分别指学习言传的书本知识,从而日积月累达为厚积薄发做准备,和在实践中把知识融会贯通,成为身心的一部分,达到物我两忘,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人的认识过程中,言传认识与意会认识像阴阳互补,构成人类认识的完整过程。它们在认识中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不能厚此薄彼,只喜欢其中一种。一方面,对专业学习来说,言传知识是基础,只有基础扎实,才能在实践中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道的境界;另一方面,不能局限在书本知识的记诵,要有更高的将知识一以贯之的境界追求,达到“转识成智”的飞跃。

道,有形的是道路;形而上者谓之道,有体现社会伦理的道德,体现客观知识的道理,以及更高的体现真善美相统一的道境。刘仲林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体验,对境界之道界定为:“道,是通过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而中华文化追求的是对天地人生大彻大悟的“大道”,这样界定:“大道,是通过对天人(宇宙人生)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

道,本质上是一种境界,其特征可体会、可体悟,但不可言说。“道,可道,非常道。”既然可体悟,道就在我们身边,道不远人。我们常以骑车之道作比喻,无论会骑车的人怎样讲解,学车的人只有多次练习实践,才能掌握要领,骑车自如。

“万倾湖光一片春,何须割破损天真。”整一而不可言传的道,是一个整体,通过心灵沟通的意会认知方式,形成境界与境界的互感,心与心的交流。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古圣之人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将个人融入天地之中,感悟天地大美,弥纶天地之道。现实中常有这样的情形:有心求道,道久久不来;无心求道,道却悠然而至,如顽皮的儿童与我们捉迷藏。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意思是要达到精深的境界靠正确的方法,就要做到自己有所体会。总而言之,观天察地,感悟发现,体会自得,是古今修道之通法。

杂交育种科学家袁隆平谈到成功秘诀时的体会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他说,汗水是深入细致的实干、苦干;灵感是思想火花,是知识、经验、思索和追求综合在一起升华的产物;机遇,就是指偶然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可能是灵感和机遇,要学会用哲学的思维看问题,透过偶然性的表面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我想,这是袁隆平以自己的富有成果的实践对“转识成智”作出的诠释。



雨晴      道,行之而成

我们每天在生活中忙忙碌碌,疲于应付工作、学习、做家务等等,在不停地做着,但几乎从未认真地想过,我们所做的一切,里面皆有道,在做的过程中,是可以 “悟” 到另外一些东西的,可以化成内在的、修养身心的智慧;《管子 内业篇》曰“道满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

学了第十五章后,收获很多,没有对“道”的认知,那么对世界的认识就会如瞎子摸象一样,自以为是且沾沾自喜,这样的人生真是太可惜了,也很可怕;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行之而成,“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这是一个在寻道的人,她在寻、在找、在行动,通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找到了,“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也即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寻寻觅觅,原来道就在那里。道,如何才能找到?行之而成,不能限于空谈和玄想,实践和领悟才是至关重要的。《道德经》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在实践中觉悟和升华才能进入那个妙不可言的境界。

掌握了游泳之道的人,面对大江大河,在水中搏击,是锻炼、是享受,是征服,他可以从心所欲的畅游,能气定神闲的驾驭;一个“旱鸭子”就只能望洋兴叹了,无法领会其中的奥秘。

掌握了厨艺之道的美食家,能根据不同食材的属性,掌握恰当的火候,把普通的食材做成美味佳肴,令寻常的日子过得活色生香。苏东坡在被贬至黄州时,生活极度困难,“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经过他的调制,就成为了色香味俱佳的红烧肉。

掌握了教学之道的老师,他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优点,用爱心与学生交流,发掘潜能,因材施教,让孩子的心智得以滋养,且教学相长,不断提升。

骑车有道,学习有道,交友也有道,道无处不在。

“龙虫并雕斋”是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书房名,王力先生著作等身,他不仅“雕镂龙文”,出版了《古代汉语》、《汉语诗律学》等价值极高的学术专著,而且不嫌弃所谓的“雕虫小技”,写出不少普及性的通俗小册子,诸如《诗词格律十讲》等等。“龙虫并雕”启示我们,胸怀大志向,也做身边事。

刘仲林教授说:道,是通过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

《庄子》里面的寓言、典故等都是以体会“小道”入门,引领着读者去感悟“大道”。庖丁解牛来源于《庄子·养生主》,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厨师解牛的过程,文中指明这个厨师之所以能够得心应手,是因为他在解牛的过程中,反复练习,他探究事物间蕴含的道,超过了对于技术的追求。庖丁说: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我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磨出来的一样。“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通过反复实践和体会,才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运用自如。孟子曰“君子深造以为道,欲其自得之也。”学习、工作等等,一定要有所自得,

提升人生境界,感悟天地间的大美,何不快快行动呢?《史记·李斯列传》:“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时时处处皆有道;道,行之而成!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